以線為主的中國式素描---高二美術教案
以線為主的中國式素描(2課時 講授)
(一)以線造型
“素找是藝術中的藝術,線條是素描的經脈神髓心靈的感覺隨著線條的博動,震顫,性格,情緒,氣質沿著筆觸流露渲泄”。繪畫中的線條,使抽象的線作為表現具象的手段,成為形象的線,線條的含義產生質的變化,它不再是數學(幾何學)中的線。
人類早期的繪畫都是在輪廓線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東西方古代繪畫開始都是以線為主的,只是到了文藝復興以后,西方畫家為了使繪畫更具有客觀真實觀感,在藝術實踐中逐漸找到了渲染的方法,如在線的旁邊加一點濃度層次,以造成凸起的感覺,而我國隋唐時代有了凹凸法,此種方法并沒有否定線的作用,而是在此基礎上使之更加豐富多變,這是一種線面結合,以線為主的方法。
線面結合法,是素描造型中經常采用的一種方法,因為它能體現出物體外輪廓線起伏韻律,也能相應地表現出物體的體積感和質感。
(二)線描實踐中的方法
1、用線造型。首先以外輪廓控制物象的大形,然后畫出各主要形體結構的邊緣線,用線作為深入的刻劃,且要符合形體透視變化。畫人物時應在表情區一帶作重點刻劃。
2、線條的粗細、虛實、輕重、濃淡、硬件轉折都對造成形象的形狀、體積、空間有決定性的影響,所以必須從線條在畫面上的形體效果來塑造形象。具體講粗、重的、濃、實的、硬的線條在畫面會造成往前跑的效果,反之,輕、細、虛、淡、軟的線條則有往后退的效果,還有運用黑白相互的襯托,簡與繁的襯托,這些基本的知識,對掌握用線是必備的。(見圖2-5)。
3、作較大幅的線描習作,最好用木炭條等揮灑得開的畫具,畫線時要注意用筆肯定運線流暢。用正、順、側、逆、擦、拖等,都屬于提筆用線造型能力的鍛煉。不僅中國畫重視運筆技巧、木炭、鋼筆、硬筆也有運筆技巧的問題。
4、描繪頭像時,則著重五官的塑造,抓住體積、起伏、轉折處的結構線,造成頭部的體積感描繪全身,主要應著眼于各關節(頸、肩、腰、肘、腕、膝、踝及指、趾等關節)的結構刻,畫出形體結構的關系。
(三)從速寫訓練中學習用線的概括提煉
速寫的概念,是以作畫的簡便性和紀錄性來界定的。油畫、水彩等也可作速寫,它并非素描獨有,只不過速寫以單色畫的面貌出現的居多。
速寫的任務是在短促的時間內,在對象稍瞬即逝不容許人們仔細觀察研究的情況下,以極簡煉概括的筆觸,迅速地對象的主要特征和感覺印象捕捉記錄下來。速寫可以訓練造型的敏銳感與整體感,作為基本功,這兩方面的能力是必須具備的。
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幾分鐘至半小時)畫出寫生對象的主要特片和基本結構,必須具備:①熟悉寫生對象的形體和解剖結構;②有較強的形象記憶能力(默寫),不然就無法畫好速寫。
1、畫速寫應注意的問題
(1)動態線,表現物象運動姿態的主要線條,外輪廓線的捕捉自然尤為重要。但由于形體的運動,主要是形體之間的關節造成的,所以關節是衣紋走向趨勢的起點或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