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說課稿
【設計理念】 在《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我力求實現:“課程的設計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關注學生科學探究的學習過程和方法,以及伴隨這一過程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 【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節內容是本章的一個重點,也是高中化學的重點之一。是高中教材中詳細講述集氧化性、還原性于一身的酸性氧化物。并且此部分很多內容與日常生活、環境問題有密切的關系, 能培養學生環保意識與社會責任感。2.教學目標分析1) 知識與技能: ①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和用途。②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③了解二氧化硫對空氣的污染和防止污染。2) 過程與方法:采用“以問題為索引、學生為主體”的自主探究的方法,使學生親歷科學 的歷程.初步學會從實驗推導化學性質的學習方法。3) 情感態度:①領略實驗學習樂趣,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驗個人及學科價值。 ②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和健康意識。③培養學生辯證認識事物兩面性的哲學觀點。 3.教學重點、難點重點:二氧化硫的氧化性、還原性、漂白性
難點:二氧化硫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二氧化硫與氧氣的反應 【學情分析】 此教學是針對一般高中的學生而設計,在多年來的課堂教學中我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式教學過程,所以學生形成了一定的探究習慣。他們對化學現象、化學實驗興趣濃厚,有探求欲、表現欲和成就欲。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觀察分析能力。此內容之前學生已學習了氧化還原反應和元素周期律等知識,這些內容對SO2知識的學習起到了鋪墊和支持的作用。并且學生已經知道硫與氧氣反應可生成 SO2以及SO2 的物理性質。【教法和學法分析】本節課設計了“以問題為索引,學生為主體”的科學探究過程,并與實驗、多媒體有機的結合,營造出師生互動的和諧課堂。
學生:猜想與假設 制定驗證計劃 進行驗證 解釋與結論,在活動中 相互交流、相互評價,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