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時 商品的價值量(精選2篇)
第2課時 商品的價值量 篇1
第2課時 商品的價值量
明確方向 考綱解讀 有的放矢
本課時集中講一個考點:商品的價值量。主要內容有:商品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商品價值量作為經濟學的基礎理論部分一直是高考重點考察的內容。近幾年幾乎年年有試題出現,大多是聯系當前經濟生活中的實踐考察學生的理解與分析能力。只要把知識點理解透徹,注重與價格,價值規律與國際價值等的聯系可以做到不變應萬變。
考考自己 課前練習 溫故知新
問題導入 :第一代移動通信起始于1987年的廣東,當時用戶約50人。由于“大哥大”價格昂貴,利潤豐厚,于是各類企業蜂擁而上,目前國內手機生產,一方面總體年產能力約為全球產量的一半,大大超過國內需求,手機降價速度明顯加快;另一方面國產手機市場占有率雖然達到55%,但資本競爭力、品牌競爭力、技術研發競爭力卻被國外手機遠遠拋在后面,平均價格也高出12.97%。價格上沒有競爭優勢。針對這種形勢,TCL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先后與世界級著名通信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合作,不惜巨資引進生產、管理技術,去提高勞動效率。目前公司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SMT生產設備和世界第一流的生產管理技術,國際先進的信息管理系統,勞動效率成倍提高,年生產能力可達到2000萬臺。平均兩個月推出一款新機型的研發能力已與世界通信巨頭同步,在國內同行遙遙領先,2002年,成為亞太地區成長最快的高科技企業
TCL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的成長包含著什么經濟學道理?
自主測試:
1、商品價值量指的是 ,決定因素 。即在 ,社會正常的 ,在社會平均的 和 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它是在 形成的。
2 當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時,商品生產者就可能 。當個別勞動時間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時,商品生產者就可能 。
3、勞動生產率就是指 。表示方法有兩種:一是 ;二是 。
4、商品生產者要降低自己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惟一的辦法是 。
5、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 。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勞動生產率成 。商品的價值量與個別勞動時間 。商品的價值量與個別勞動生產率 。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 ,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創造的使用價值量 ,價值總量 ;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 ,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創造的使用價值量 ,價值總量 。
名師導學 要點點拔 指點迷津
1 商品的價值量不是由各個商品生產者所耗費的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確定:注意它的客觀因素(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與主觀因素(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是社會統計部門統計出來的,而是市場交換過程中自發形成的。
2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勞動生產率指勞動者的生產效率。它有兩種表示方法:一是每個勞動者在單位時間內所生產出來的產品數量。一是生產單位產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
勞動生產率分為個別勞動生產率和社會勞動生產率:個別勞動生產率指的是個別生產者或個別企業的生產效果或能力。社會勞動生產率指的是一定時期內,某一產品的整個生產部門的生產效果或能力。
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不變(因為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單位時間創造的價值總量增多;單位時間創造的使用價值量增多。
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減少;單位時間創造的價值總量不變;單位時間創造的使用價值量增多。
試一試:按“價值量 ——勞動時間——勞動生產率”整合本課教材知識。
名題引路 講練平臺 師生互動
例1不同商品生產者生產同一種商品,在同一時間、同一市場上,以同一價格出售,有人賺錢,有人虧本。這是因為他們生產同一種商品的
A.勞動生產率不同 B.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同
C.勞動積極性不同 D.產量不同
例2 在商品流通過程中,對同類商品必須實行優質優價。其主要原因是
A.優質商品供不應求,價格往往高于價值 B.優質商品的使用價值大
C.生產優質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多 D.生產優質產品的企業勞動生產率高
例3 (01·全國)在商品生產中,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因此社會勞動生產率越高,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內創造的單位商品的價值量 ,而商品的價值總量 。
A. 越大 越大 B. 越小 越大 C. 越小 不變 D. 越大 不變
例4 (00·春招)勞動生產率是勞動者的生產效率,是指生產單位產品所耗費的
A. 勞動資料 B. 勞動時間 C .固定資本 D. 流動資本
例5、一些本來只有少數人有能力購買的高檔商品,過了一段時間后,其價值會逐漸降低,成為尋常百姓都買得起的普通商品。這是由于
A.隨著個別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不斷減少
B.隨著個別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生產的商品價值總量不斷減少
C.隨著社會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不斷減少
D.隨著社會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生產的商品價值總量不斷減少
例6(00·全國)我國確立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發展戰略。信息化所代表的高新技術能夠
A.減少單位產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B.提高單位產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C.使單位產品的個別勞動時間不變 D.使單位產品的個別勞動時間提高
例7.(04·春招)期貨價格反映市場未來的供求關系,并通過各種渠道影響現貨市場價格。2003年,黑龍江省農民(豆農)在出售大豆時參考期貨價格,選擇良好的出售時機,使全省豆農在銷售環節至少增收2億元。這說明
A.期貨信息可以使商品價值增加,讓參與者致富 B.市場機制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C.期貨價格刺激生產者改進生產技術,提高產量
D.市場價格是受供求關系影響而波動的
例8(01·上海)VCD機剛上市時價格較高,近年來價格大幅度下降。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們消費水平提高 B.VCD機質量下降
C.國家打擊盜版VCD碟片 D.VCD所包含的價值量下降
例9.(1999·上海)通貨膨脹引起商品價格全面上漲,而這些商品的價值量則
A.變小 B.變大 C.不變 D.可能變大,也可能變小
例10 .在現代商品生產中,企業如果忽視技術進步與創新
A.其產品質量就會越來越差 B.就會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出局
C.可能會導致其產品價值量減少 D.必然會使社會勞動生產率下降
例11 .2000年夏季,我國一些家電生產企業結成“價格聯盟”,達成了限制大幅度降價的銷售協議。然而,協議墨跡未干,參加協議的廠家便紛紛“跳水”降價,限價銷售宣告失敗。如何正確認識這一經濟現象?
總結教訓 走出誤區 穩操勝券
誤區一:質量決定價格
簡析:由于在現實生活中“優質優價”的觀點深入人心,讓學生很容易誤解為質量決定價格。實際上商品的價格是由價值決定,而價值量的大小取決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優質優價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生產優質商品所花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多些。
誤區二: 混淆個別勞動生產率與社會勞動生產率
簡析:勞動生產率分為個別勞動生產率和社會勞動生產率:個別勞動生產率指的是個別生產者或個別企業的生產效果或能力。社會勞動生產率指的是一定時期內,某一產品的整個生產部門的生產效果或能力。
第2課時 商品的價值量 篇2
第2課時 商品的價值量
明確方向 考綱解讀 有的放矢
本課時集中講一個考點:商品的價值量。主要內容有:商品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商品價值量作為經濟學的基礎理論部分一直是高考重點考察的內容。近幾年幾乎年年有試題出現,大多是聯系當前經濟生活中的實踐考察學生的理解與分析能力。只要把知識點理解透徹,注重與價格,價值規律與國際價值等的聯系可以做到不變應萬變。
考考自己 課前練習 溫故知新
問題導入 :第一代移動通信起始于1987年的廣東,當時用戶約50人。由于“大哥大”價格昂貴,利潤豐厚,于是各類企業蜂擁而上,目前國內手機生產,一方面總體年產能力約為全球產量的一半,大大超過國內需求,手機降價速度明顯加快;另一方面國產手機市場占有率雖然達到55%,但資本競爭力、品牌競爭力、技術研發競爭力卻被國外手機遠遠拋在后面,平均價格也高出12.97%。價格上沒有競爭優勢。針對這種形勢,TCL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先后與世界級著名通信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合作,不惜巨資引進生產、管理技術,去提高勞動效率。目前公司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SMT生產設備和世界第一流的生產管理技術,國際先進的信息管理系統,勞動效率成倍提高,年生產能力可達到2000萬臺。平均兩個月推出一款新機型的研發能力已與世界通信巨頭同步,在國內同行遙遙領先,2002年,成為亞太地區成長最快的高科技企業
TCL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的成長包含著什么經濟學道理?
自主測試:
1、商品價值量指的是 ,決定因素 。即在 ,社會正常的 ,在社會平均的 和 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它是在 形成的。
2 當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時,商品生產者就可能 。當個別勞動時間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時,商品生產者就可能 。
3、勞動生產率就是指 。表示方法有兩種:一是 ;二是 。
4、商品生產者要降低自己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惟一的辦法是 。
5、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 。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勞動生產率成 。商品的價值量與個別勞動時間 。商品的價值量與個別勞動生產率 。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 ,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創造的使用價值量 ,價值總量 ;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 ,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創造的使用價值量 ,價值總量 。
名師導學 要點點拔 指點迷津
1 商品的價值量不是由各個商品生產者所耗費的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確定:注意它的客觀因素(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與主觀因素(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是社會統計部門統計出來的,而是市場交換過程中自發形成的。
2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勞動生產率指勞動者的生產效率。它有兩種表示方法:一是每個勞動者在單位時間內所生產出來的產品數量。一是生產單位產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
勞動生產率分為個別勞動生產率和社會勞動生產率:個別勞動生產率指的是個別生產者或個別企業的生產效果或能力。社會勞動生產率指的是一定時期內,某一產品的整個生產部門的生產效果或能力。
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不變(因為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單位時間創造的價值總量增多;單位時間創造的使用價值量增多。
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減少;單位時間創造的價值總量不變;單位時間創造的使用價值量增多。
試一試:按“價值量 ——勞動時間——勞動生產率”整合本課教材知識。
名題引路 講練平臺 師生互動
例1不同商品生產者生產同一種商品,在同一時間、同一市場上,以同一價格出售,有人賺錢,有人虧本。這是因為他們生產同一種商品的
A.勞動生產率不同 B.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同
C.勞動積極性不同 D.產量不同
例2 在商品流通過程中,對同類商品必須實行優質優價。其主要原因是
A.優質商品供不應求,價格往往高于價值 B.優質商品的使用價值大
C.生產優質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多 D.生產優質產品的企業勞動生產率高
例3 (01·全國)在商品生產中,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因此社會勞動生產率越高,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內創造的單位商品的價值量 ,而商品的價值總量 。
A. 越大 越大 B. 越小 越大 C. 越小 不變 D. 越大 不變
例4 (00·春招)勞動生產率是勞動者的生產效率,是指生產單位產品所耗費的
A. 勞動資料 B. 勞動時間 C .固定資本 D. 流動資本
例5、一些本來只有少數人有能力購買的高檔商品,過了一段時間后,其價值會逐漸降低,成為尋常百姓都買得起的普通商品。這是由于
A.隨著個別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不斷減少
B.隨著個別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生產的商品價值總量不斷減少
C.隨著社會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不斷減少
D.隨著社會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生產的商品價值總量不斷減少
例6(00·全國)我國確立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發展戰略。信息化所代表的高新技術能夠
A.減少單位產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B.提高單位產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C.使單位產品的個別勞動時間不變 D.使單位產品的個別勞動時間提高
例7.(04·春招)期貨價格反映市場未來的供求關系,并通過各種渠道影響現貨市場價格。2003年,黑龍江省農民(豆農)在出售大豆時參考期貨價格,選擇良好的出售時機,使全省豆農在銷售環節至少增收2億元。這說明
A.期貨信息可以使商品價值增加,讓參與者致富 B.市場機制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C.期貨價格刺激生產者改進生產技術,提高產量
D.市場價格是受供求關系影響而波動的
例8(01·上海)VCD機剛上市時價格較高,近年來價格大幅度下降。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們消費水平提高 B.VCD機質量下降
C.國家打擊盜版VCD碟片 D.VCD所包含的價值量下降
例9.(1999·上海)通貨膨脹引起商品價格全面上漲,而這些商品的價值量則
A.變小 B.變大 C.不變 D.可能變大,也可能變小
例10 .在現代商品生產中,企業如果忽視技術進步與創新
A.其產品質量就會越來越差 B.就會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出局
C.可能會導致其產品價值量減少 D.必然會使社會勞動生產率下降
例11 .2000年夏季,我國一些家電生產企業結成“價格聯盟”,達成了限制大幅度降價的銷售協議。然而,協議墨跡未干,參加協議的廠家便紛紛“跳水”降價,限價銷售宣告失敗。如何正確認識這一經濟現象?
總結教訓 走出誤區 穩操勝券
誤區一:質量決定價格
簡析:由于在現實生活中“優質優價”的觀點深入人心,讓學生很容易誤解為質量決定價格。實際上商品的價格是由價值決定,而價值量的大小取決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優質優價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生產優質商品所花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多些。
誤區二: 混淆個別勞動生產率與社會勞動生產率
簡析:勞動生產率分為個別勞動生產率和社會勞動生產率:個別勞動生產率指的是個別生產者或個別企業的生產效果或能力。社會勞動生產率指的是一定時期內,某一產品的整個生產部門的生產效果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