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求效率 維護公平
講求效率 維護公平探究題目
《講求效率 維護公平》
三維目標
1.知識目標: 讓學生加深對 “效率與公平”這一問題的理解,尋求二者之間的統一,并對微觀分配提出合理的建議。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用辯證的觀點看問題的能力和比較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探究,提高學生的競爭與合作意識、效率與公平意識;自覺樹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提高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效率與公平的辯證關系
2、教學難點:對微觀分配提出合理的建議
教學過程
環節一:探究體驗——手工競賽
競賽規則:
每組六人、十張紙,時間3分鐘,在規定時間內疊紙鶴多的組為勝。
收購方案:
方式一:不計數量,平均每組給5元。
方式二:計數給錢,每只紙鶴給2元。
方式三:數量質量相結合,疊的好的每只紙鶴給4元,其它2元。
方式四:疊的好的每只紙鶴給100元,其他2元。
方式五:……
問題:
① 哪個組效率最高?怎樣判斷?
② 如果老師把同學做的紙鶴都收購過來的話,哪種收購方案同學會接受,為什么?
教師組織競賽的進行并提出問題。
學生參與競賽并分析問題。
目標:學生在合作過程中體驗效率、公平以及二者的關系。
環節二:探究運用——獎學金分配
要求:假定學校獎勵本班一筆獎學金,請同學以組為單位,依據“效率與公平”原則,為班主任設計一個合理的分配方案。
學生以組為單位設計方案并說明理由,教師作出點評。
目標:學生用所獲得的體驗進行微觀分配。
環節三:探究感悟——我國在效率與公平認識上的變化發展
平均主義大鍋飯時期
《民謠》
上工敲破鐘,干活磨洋工,
一地一窩蜂,收工打沖鋒,分糧興沖沖。
勞動多了你別喜,東西分配不由你,
勞動少了不用愁,分配多少按人頭。
問題:
當時是怎樣的分配方式?這種分配方式對效率有何影響?
“效率優先 兼顧公平”的提出
問題:改革開放后,特別是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效率優先 兼顧公平”后,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百姓收入增加的同時,又出現了哪些新問題?
“更加注重社會公平”的提出
問題:在xx大中,黨強調了要“更加注重社會公平”,你知道國家在縮小收入差距,維護社會公平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嗎?
學生在討論分析的過程中認識黨在效率與公平關系上認識的變化過程。
目標:通過學生的分析提高學生對于黨的方針政策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