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規律的作用
、價值規律的作用
重點:價值規律的作用;
難點:如何理解“提高勞動生產率”中的勞動生產率
素質要求:
1、知識方面:
理解:從調節、激勵、分化三個方面說明價值規律的作用;
運用:用價值規律的有關知識,分析說明商品生產者必須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
2、能力方面
培養學生運用基本大原理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思想覺悟方面
幫助學生樹立改革開放意識,增強競爭意識,自覺遵循價值規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
重點解決方法:
價值規律的作用:它是理解市場經濟運行的基礎,也是我們學習經濟常識、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基礎。因此,這是本課的重點。
關于這個問題的教學,最好能夠結合本地情況,從現實生活中收集一些典型材料,讓學生從中概括價值規律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重點講解,以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復習舊課
提問上課時的復習題(1)、(2)題。
導入新課
價值規律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客觀規律,只要存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價值規律就必然起作用,我們既不能創造它,也是能消滅它,而只能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自覺地利用它。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價值規律在商品經濟中所起的作用。
講授新課
二、價值規律的作用(板書)
(注:此問題雖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但仍可采用課堂討論法,因為價值規律的三個作用源于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及其表現形式。有了上節課的對價值規律內容的透徹講解,加上講第一節第三框“商品的價值量”時,已通過課堂練習讓學生懂得了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個別勞動生產率的關系,商品價值總與與社會勞動生產率、個別勞動生產就緒的關系,這些都為講解價值規律的三個作用作好了知識上的鋪墊,此時,再講價值規律的作用就比較順利,有如水到渠成。關鍵是教師要抓住重點問題巧設疑,引導學生以舊帶新,推出價值規律的三個作用及其內在根據。)
價值規律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過程中的客觀經濟規律,只要存在商品經濟,它就像一條無形的指揮棒,指揮著人們的經濟活動。價值規律的作用有三個:
1. 價值規律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生產部門的分配(板書)
(教師)在私有制商品經濟條件下,每個商品生產者生產什么、生產多少,都是按照各自的打算進行的,整個社會處于無政府狀態中,盡管如此,社會生產各部門之間還是保持著大致的平衡;在現代經濟(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中,各生產部門、各企業是緊密聯系、相互依存的,客觀上要求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部門之間有一定的比例,某一部門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多了,生產出來的產品就會賣不出去,而少了,又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是價值規律自發地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生產部門的分配。下面我們就來研究價值規律為什么能自發地對生產資料和勞動力起調節作用。
(提問)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是什么?
(學生回答)商品價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提問)價格為什么不會距離價值太遠,總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這對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生產各部門之間的比例有什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