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個人、集體與社會單元教學要點
第二單元 個人、集體與社會單元教學要點
〖本單元地位〗
1. 在教材中的地 位
2. 學生對初中生活的適應不僅包括適應學習環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包括與周圍同學的交往和積極融入社會。自己是什么樣的人?別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班級對自己有什么影響?怎樣維護班集體的榮譽?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些問題困擾著很多同學,使他們無法與同學和社會上的其他人和睦相處,甚至會對自己的存在的價值和前途感到迷茫。教材為了幫助學生良好地適應班級和社會生活,設計了“正確認識自己”、“共同建設集體”、“積極融入社會”三課。通過學生們的討論、分析,讓他們體驗到自己的價值,從而正確認識自己、努力維護班集體的榮譽并為社會做出貢獻。
2.在學生發展中的地位
初中是個體身體發展的一個加速期,他們身體各方面都在迅速發育并逐漸達到成熟。但是,相對于生理發育速度來說,心理發育速度相對平穩,所以會造成身心發展的種種矛盾。很多學生會因為這些生理上的發展而感到害怕或羞愧。初中生自我意識高漲,他們常常將很多心智用于內省。但是,他們還不能確切地評價和認識自己的智力潛能和性格特征,很難對自己作出一個全面而恰當的結論,總是根據一時的成功或失敗感到驕傲或沮喪。
自我意識高漲和獨立意識的產生導致初中生出現逆反心理,這使他們在與老師、家長的交往和適應社會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而朋友關系在初中生的生活中顯得日益重要,他們對朋友的意義也有了新的認識。初中階段也是個體社會化 過程的重要階段。
因此,在初中階段,幫助個體正確評價自 己,與朋友和諧相處,樹立團體意識,良好地適應社會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在本單元著重培養學生正確審視自我、認識自我;熱愛班 集體、積極建設班集體、維護集體榮譽,與人交往、關注社會 、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等品質。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從身邊的實際出發,體驗班級和社會在自己生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并為班級和社會作出貢獻。
〖本單 元的設計思路〗
本單元共分三課(第3課:正確認識自己,第4課:共同建設集體,第5課:積極融入社會)。第3課,正確認識自己,重點通過探討學生自身的角色、優缺點和成長變化,讓學生知道如何正確審視、評價并接納自己,并了解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第4課,共同建設集體,重點讓學生理解集體與個人的關系,團結向上的班集體在自己成長中發揮的積極作用;讓學生熱愛班集體,并知道如何建設良好的班集體。第5課,積極融入社會,重點讓學生懂得自己的成長與社會息息相關,并通過實例使學生了解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知道怎樣才能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圖示:
角色與責任 社會角色的變化和學生的責任
第3課:正確認識 自己
認識自己 如何正確認識自己
集體與我 良好的班集體對我們產生的積極影響
第4課:共同建設集體
我愛我班 如何建設良好的 班集體
我與社會 人的 存在和發展離不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