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識記:①世界市場的含義、主要類型②當代世界市場的特點③外匯及匯率的基本含義(2)理解:①從世界市場的特點,理解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面向世界,擴大開放。②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國際貿易中通過不等價交換,從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身上了榨取了高額利潤。(3)運用:運用所學知識,說明我國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必須維護國家的根本利益。2.能力目標:通過對本課學習,著重培養學生運用所學基本原理分析經濟生活中具體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對本課學習,了解當代世界市場的新特點,使學生樹立改革開放意識、經濟全球化意識。二、教學重點當代世界市場呈現出的新特點三、教學難點世界市場是如何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四、教具準備電腦五、教學方法閱讀法、講授法、討論法六、教學安排一課時七、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在第七課中,我們主要介紹了商品服務市場和消費者的有關知識。任何一個國家市場經濟的運行都與世界市場緊密銜接,我國的市場也必然要與世界市場發生多方面的聯系。那么,什么是世界市場?當代世界市場有哪些特點?什么是外匯和匯率?我們將在這一課中講述。第一節 當代世界市場(板書)一、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板書)(同學們閱讀教材并歸納):世界市場的含義、類型、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的條件。1.世界市場的形成(板書)(1)世界市場的含義(板書):世界市場也叫國際市場,是指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以商品流通為主要內容的經濟交往活動的總和。它與我們前面學習國內市場又是什么樣的關系呢?國內市場國際市場區別產生的時間不同國內市場產生于原始社會第一個社會大分工時期,隨著商品交換的出現而出現;國際市場產生于資本主義社會形成時期,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而形成和發展。各國國內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使商品和勞務交換關系突破國界擴大到世界范圍;顒拥姆秶煌瑖鴥仁袌鲋饕趪鴥冗M行主要在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進行。世界市場是國內市場在范圍上的延伸,但并不是各國國內市場的簡單相加。因為各國的商品和勞務交換相當大的部分仍然在國內市場進行,而不進入世界市場。市場的主體不同一國范圍內的法人和自然人由于世界市場的活動范圍超越了一國國界,市場活動的主體是不同國家的法人和自然人,其中包括各個國家主權政府,它們往往以各種方式干預國際競爭格局,由于各國經濟實力的差異,在世界市場上就會出現不等價交換的壟斷價格。聯系①世界市場是國內市場在范圍上的延伸。②國內市場的形成是國際市場形成的前提。③國際市場是國內市場發展的客觀要求。因為各國國內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求突破國界建立世界市場,這是社會生產力水平提高和國際分工發展的必然結果。(2)世界市場的類型:(板書)按其經濟內容劃分可分為國際商品市場(國際間一般實物商品交易的市場)國際資金市場(包括國際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國際技術市場(國際間技術及知識產權交易市場)國際服務市場(國際間勞務進出口市場)(3)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的條件(板書)(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并結合所學歷史知識,歸納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