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政治生活期中復習重點
¡ 高一A級《政治生活》期末復習資料
一、綜合分析課文:
第一單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概述:本單元共有兩課,七個小框題,整個單元的主題是“民主”,情感歸屬是政治生活課程入門——特別要理解好“什么是‘政治生活’?”。第一課:生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是“一體三觀”的運用和包含三個原理知識;第二課: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承接了第一課第三框題的知識,是公民積極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活動的四種方式。“民主與專政”、“權利與義務”、“政治生活”、“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是小框題的主題。
內容和知識要點歸納:
1、“一體”——國體:
即國家性質,是指社會各階級在國家的地位如何。通常這個性質得看統治階級的性質。 我國的國體(國家性質)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而且要注意憲法的規定,其中工人階級是我國國家性質的首要標志,是國家領導階級;工農聯盟是我國國家政權的階級基礎;最廣泛的基礎是廣大人民群眾)。這一性質決定了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當家作主,一切權利屬于人民。P5
2、“三觀”——國家觀、民主觀、權利和義務觀。
(1)、國家觀:
①國家不是從來就有的,是階級矛盾發展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產生);
②是經濟上占統治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工具(本質,概念表述);
③它由人口、領土、政權和主權四個要素構成(構成要素);
④國家具有階級性(本質屬性,即國家為誰服務、代表誰的利益)。P5
(2)、民主觀:
①民主是指在一定的階級范圍內(階級消亡也就沒有民主;民主只屬于一定階級,民主不是全民的,且特指統治階級范圍,被統治階級沒有絲毫的民主權利),按照平等的原則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來共同管理國家事務的國家制度。
②民主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民主的本質屬性、即只是統治階級才享有)
③民主是相對于專制而言的。專制是指(君主)獨自掌握政權,憑自己的意志獨斷獨行。如封建帝王、意大利歷史上的莫索里尼等。是一種讓多數服從少數或個人的做法。(民主與專制是相對的兩種國家制度類型)
④民主和專政是辨證統一的關系:有區別也有聯系。區別在概念(專政是指主要依靠暴力實行的統治。對被統治階級實行的強力統治。)和階級性上(民主只適用于統治階級內部,專政只適用于敵對勢力);聯系在一方面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有民主就一定有專政,有專政就一定有民主。民主和專政是相對的一種國家制度民主制下的統治形式兩個方面。另即使在專制這種國家制度下,也會有專政的形式。),互為前提(民主是專政的前提,專政是民主的前提。體現相對而存在);另一方面,民主是專政的基礎,專政是民主的保障。思考:對統治階級的民主就是對被統治階級的專政(辨析)。P6-7
⑤我國的民主是絕大多數人的民主,人民民主具有自身的特點——廣泛性和真實性。廣泛性,指人民享有的民主權利和民主主體(主體是指事物的主要部分,法律上依法享有權利和義務的人。而且要注意現階段我國對人民群眾,即民主主體的表述——包括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干部、解放軍指導員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在內的全體人民,都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的廣泛性。真實性是指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質的保障,人民能夠自己管理國家,也表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廣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P5-6
⑥附:我國的專政,雖然剝削階級作為一個階級已經被消滅,敵我矛盾已不是我國主要的社會矛盾,但階級斗爭在一定范圍內依然存在,仍然存在少數敵對分子、少數破壞社會主義建設、損壞人民群眾利益和擾亂社會治安、秩序的犯罪分子,所以現階段仍然需要有專政的必要。P6
(聯系⑤⑥來思考“人民民主專政及其本質人民當家作主”。)
3、權利和義務觀:
①兩者是對立統一的。
首先,兩者有區別。第一,含義不同。權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權益,它表現為享有權利的公民有權做出一定的行為和要求他人做出相應的行為。義務是指公民依法應當履行的某種責任,它表現為負有義務的公民必須做出一定的行為或禁止做出一定的行為。第二,特點不同。權利是法定的,不可非法剝奪的,是可以放棄的;義務也是法定的,但不能放棄。
其次,兩者也有聯系。二者又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權利和義務在法律關系上是相對應而存在的,都是實現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徑。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又確保權利的實現。
②權利是保障勞動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調動和發揮勞動者的積極性、創造性和智慧,使之成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主力軍的保證。
③在我國,國家通過制定憲法和法律保障人民主人翁的地位,通過憲法這根本大法賦予了人民應該行使的權利和義務。公民依法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表達意愿的權利和自由稱為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憲法規定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監督權”;同時也規定了公民應該履行的政治性義務有“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遵守憲法和法律”、“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四項義務。我們在行使政治權利和依法履行政治性義務要遵循基本原則有“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表明公民平等地享受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平等地適用法律)”、“堅持權利和義務統一的原則”、“堅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三個原則。P8-11
3、“三個原理”:
政治與經濟關系原理:這是貫穿于整個政治生活中的內容原理,從根本上講,政治歸根于經濟。①經濟決定政治;(經濟利益得失是最根本的利害關系。政治就是以經濟為基礎,并為實現和維護一定階級和集團的根本經濟利益服務的;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②政治反作用于經濟。(促進或阻礙)P“至同學們”(課本目錄前)
民主與專政關系原理:見上“2、(2)、民主觀-④民主和專政是辨證統一的關系”。
權利和義務關系原理:見上“3、權利和義務觀”。
4、理解“政治生活”:
①生活,是人們為了生存所進行的各項活動。政治生活,源于涉及政治領域的活動;究竟有那些內容?②一方面,包括 “政治性權利和義務(基本內容)、參與社會公共管理活動(社會領域,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參加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關注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論探究)③另一方面,政治生活“我們總要參與(必要性),我們總會參與(主動性)”;中學生如何參與政治生活呢?體現在必須明確政治生活的作用(對中學生的要求P14);需要不斷學習政治知識(意義P14);還貴在實踐(具體在我們身邊的政治生活有那些?P14)。(——生活探究)
政治生活和我們息息相關,它涉及社會公共領域,關系人民大眾生活;與經濟生活和文化生活一起構成社會生活。民主和法制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內容體現,也是中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主題。P12
5、 公民積極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活動的四種方式。“四個民主實踐”。(重要知識歸納)
方 式 | 重點知識歸納 | |||||||||||||||||||||||||||
民主選舉: 投出理性的一票 | 角度 分類 特 點 優 點 缺 點 選民 直接選舉 適用于人口較少且集中。能反映每一個人的意愿。 當人口太多和分散時耗費人力、物力和財力。 間接選舉 適于人口多、居住較分散地區。可以節約資源。 相比不能反映每一個人的意愿。 候 選 人 等額選舉 比較充分地考慮當選者結構的合理性。 極少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選民的自由選擇,可能會被誤以為“內定”,積極性因而受影響。 差額選舉 為選民提供選擇的余地,在被選舉人之間也形成相應的競爭。 多種競選方式,雖有助于選民了解候選人,但如果不加于有效規范,容易導致虛假宣傳、金錢交易等情況。 2、制約選舉方式的因素,受經濟條件、選民文化水平、群眾的民主素養的制約(一般因素);還要體現國家性質,并與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狀況想適應。(我國因素,國情)P17 3、為什么要珍惜公民自己的選舉權利?P18 | |||||||||||||||||||||||||||
民主決策: 作出最佳的選擇 | 1、參加民主決策的方式: 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通過專家咨詢制度、通過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通過社會聽證制度。P20 2、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P22 | |||||||||||||||||||||||||||
民主管理: 共創幸福生活 | 1、最廣泛的民主實踐——村民自治與居民自治。P24-25 | |||||||||||||||||||||||||||
民主監督: 守望公共家園 | 1、民主監督的合法渠道:通過信訪舉報制度、通過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通過輿論監督制度、通過其他渠道(如: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會等)P28 2、負責地行使監督權利的作用和對公民的具體要求?P28 |
6、注意學習以下的政治觀點:(“r”-remember!)
¡ 在階級社會里,政治的實質是階級關系和階級斗爭,階級性是政治的根本屬性。P“至同學們”
¡ 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已經成為國內政治生活的主題。P“至同學們”
¡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我國當前最大的政治。P“至同學們”
¡ 政治的核心問題是國家政權問題。P“至同學們”
¡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最根本是要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P“至同學們”
¡ 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權是生存權、發展權。P6
¡ 實現人權的根本途徑是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P6
¡ 國家主權是人權的前提和保障。P6
¡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四項基本原則、立國之本之一。P7
¡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P7
¡ 政治權利和義務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準則。P8
¡ 遵守憲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為準則。P10
¡ 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行使這個權利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基礎和標志。P9
¡ 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P9
¡ 崇尚民主與法制是政治生活中人民認同的信念。P12
第二單元:為人民服務的政府
概述:本單元共有兩課,四個小框題,整個單元的主題是“政府與權力”,情感歸屬是感知與人民聯系最緊密的國家機關“政府”,理解好“權力”;(兩觀)理解好權力和責任的關系。第三課: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理解政府“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對人民負責的基本原則”的兩個重要觀點;第四課:我國政府受人民的監督,理解政府權力——依法行使,制約和監督要建立民主和法制為基礎的機制是保障。“政府的職能”、“政府的責任”、“依法行政”、“監督體系”是小框題的主題。
內容和知識要點歸納:
1、 政府觀:
政府是什么? 政府的性質和政府的職能由什么來決定? 政府有什么用?
政府與人民有怎樣的關系? |
政府應有的形象怎樣? |
政府 |
政府為什么要依法行政? |
政府怎樣依法行政? |
政府應該怎樣使用權力? ? |
1) 政府是什么?具體行使政治權力的機關之一,它的職責是管理和服務。
2) 政府的性質和政府的職能由什么決定?由國家性質決定。職能發揮的越好,作用體現就越充分。
3) 政府有什么用?政府的主要職能是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職能由國家性質決定。職能發揮越好,作用體現就越充分。P37
4) 政府與人民有怎樣的關系?為人民服務是它的宗旨。對人民負責是它的基本原則。政府是一個便民利民的政府,日常感受政府的作用。P38
5) 政府應有的形象: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堅持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落實到“求助有門、投訴有道”(對政府的要求:提高行政效率、增強服務意識、杜絕“四難”、提供多種渠道,如:開設熱線電話、設立信訪部門、發展電子政務、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制度)P41-42
6) 政府為什么要依法行政?(參考一)從根本上講;是~~~的基本要求;意義在于~~~。P43-44
7) 政府怎樣依法行政?具體要求是“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P44
8) 政府應該怎樣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P44
9) 政府應該怎樣使用權力?(見權力觀)
2、權力觀:
①權力是一種支配力, “(權力)指影響或控制他人行為的力量。”(--[美]塞繆爾·亨廷頓著:《變革社會中的政治秩序》,華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107頁。)王力雄的《溶解權力》說:“按照常識,一般把權力定義為‘迫使他人服從的制度化能力’”。權力是一把雙刃劍,用的好,可以造福人民,被少數人濫用,將貽害無窮。
②政府應該怎樣使用自己的權力?依法行使。(六個具體要求)
③政府為什么要依法行政?(參考二)依法行政要求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行使權力,依法處理國家各項事務。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這是因為在國家機關體系中,行政機關所占的比重最大,人數最多,與人民群眾關系最為密切,對國家和社會的影響也最大,能否依法行政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④權力和責任的關系: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要賠償,違法必追究。P45
⑤政府應該怎樣使用權力?P46-47
政府使用權力,要防止被少數人濫用 |
防止濫用,必須對權力進行有效制約和監督 |
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
關鍵是建立有效制約和監督機制 |
實現國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使掌權者有規可循,確保依法行政。 |
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的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使人們能夠約束掌權者的行為。 |
權力需要監督。 我國現階段的監督體系: |
從行政系統內部:上級機關、法制部門、審計部門、監察部門。 |
從行政系統外部:人大、政協、公民通過合法途徑、司法機關、新聞輿論。 |
3、注意學習以下的政治觀點:(“r”-remember!)
¡ 我國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人民意旨的執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P37
¡ 政府承擔重要的職能,并不意味著政府包辦一切。P37
¡ 政府是與我們聯系最密切的國家機關。P41
二、知識脈絡:
第一單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一、人民民主專政: 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
二、政治權力和義務: 參與政治生活的準則 |
三、政治生活: 崇尚民主和法制 |
國家觀P5 國家性質P5 民主與專政P5-6 人民民主專政:是什么P5-7,為什么P7 |
公民的政治權力和自由——憲法規定三項P9 公民應履行的義務(四項)P9-10 參加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則(三項)P10-11 |
政治生活包含的主要內容:(從理論上講)P12-13 政治生活與我們的關系:我們總要參與(必要性), 我們總會參與(主動性)。 中學生應該怎樣參與政治生活:(從生活上講)P13 |
二、民主決策: 作出最佳的選擇 |
民主決策的重要性P19 民主決策的參與方式(四項)P20 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P22 |
三、民主管理: 共創幸福生活 |
最廣泛的民主實踐:村民自治P23-24 居民自治P24 民主管理對于青少年的要求P25 |
四、民主監督: 守望公共家園 |
民主監督的體現P27 民主監督的合法渠道(四項)P28-29 實行民主監督的作用P29 民主監督對公民的具體要求P29-30 |
一、民主選舉: 投出理性的一票 |
選舉方式的選擇(從選民角度、從候選人角度)P16 制約選舉方式的因素(一般因素、我國因素)P16-18 為什么和怎么樣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P18 |
第二單元:為人民服務的政府
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性質)P37 政府的主要職能(四個職能)P37 注意:政府不能包辦一切 是政府的行為 便民利民的政府:日常生活感受政府的作用?P38 公民意識和政治素養體現在?P38 |
二、政府的責任: 對人民負責 |
一、政府的職能: 管理和服務 |
責任和承諾 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重要性P40 基本含義(三點)P40-41 求助有門、投訴有道:個人有難可以向政府求助P41 政府如何方便人民求助和投訴?P41 (政府提供那些渠道?)P42 |
一、政府的權力:依法行使 |
二、權力的行使:需要監督 |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政府依法行政:必要性 P43-45 具體要求P44 依法行政的意義P44 審慎用權、民主監督: 如何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四項)P44 |
群眾喉舌、政府鏡鑒。 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的意義:認識權力P46 如何防止權力被濫用?P46 怎樣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P46 具體如何做?(一靠、二靠)P46 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政府內部監督(四項)P47 政府外部監督(五項)P47 為“陽光工程”喝彩:什么是“陽光工程”?實質P48 什么是“紅頭文件”?為什么制定?P48 開放“紅頭文件”的意義P48 |
二、例題選編
1、針對我國近期來一部分人開設地下賭場,聚眾賭博,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狀況,2005年1月,我國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了一場“禁賭 ”風暴,嚴厲打擊了不法分子的違法行為,維護了社會安定。
根據材料回答:
(1)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
(2)我國開展的“禁賭風暴”的作用是什么?
參考答案:(1)任何國家都有專政職能,人民民主專政也不例外。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要對極少數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實行專政,即依法打擊極少數敵對分子的破壞活動,依法打擊各種犯罪活動。
(2)維護社會治安和社會秩序,保護國家、集體和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保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保障國家長治久安。目前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打擊賭博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就是國家在行使專政職能。
2、針對“臺獨”勢力分裂中國臺灣的言論和行為日益猖獗,2005年3月,全國人大十屆三次會議以高票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表明了全國人民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信心和決心。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
(1)我國公民為什么要自覺地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2)從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角度,說明我們青年學生應如何做?
3、背景:《行政許可法》規定,凡是涉及大多數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必須進行聽證。
辨題:實行聽證制就能保證公民享有真實的廣泛的民主權利,就能充分地監督政府。
參考答案:(1) 題目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實行聽證制能為公民享有廣泛的真實的民主權利提供制度保障。實行聽證制度能讓公民直接參與決策,有助于決策者充分發揚民主,反映民意。 但沒有看到公民享有廣泛的真實的民主權利還需要法律的和物質的保障。
(2)題目也看到了實行聽證制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公民監督政府。但要充分地監督政府僅僅靠聽證制還不夠,還需要建立健全各種監督制度,要加強人大監督、司法監督、政協監督、輿論監督和政府內部的專門監督。還需要建設一個公開、透明和可問責的服務型政府。
4、(辨析題)只要加強基層民主管理,就能確保我國公民當家作主地位和權利的實現。
參考答案:(1)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題中認為公民是國家的主人是錯誤的。
(2)要確保人民當家作主地位和權利的實現,必須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加強基層民主管理,有利于人民當家作主地位和權利的實現。
(3)要確保人民當家作主地位和權利的實現。除了應加強基層民主管理外,還必須堅持和完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權;必須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
5、材料一:2005年1月10日國務院公布了《信訪條例》,該條例將于2005年5月1日起施行。《條例》規定,公民的建議權和申訴權受法律保護,但公民在行使自己權利的同時,有遵守法律法規的義務,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
材料二:2004年9月20日,珠海市乾務鎮某村少數人因征地款之事不斷上訪,對解決結果不滿,組織、煽動本村部分村民堵塞該村公路路段,并打傷執法民警及圍觀群眾,砸壞公務車輛。在整個事件中,某校高二某學生逃學回家,四處敲鑼召集煽動其它村民參與。經教育、勸阻、解釋,已經平息了事件。事件中的首要分子已被刑事拘留,該學生也被治安拘留。
請根據材料回答:
(1)村少數村民的做法為什么是錯誤的?
(2)結合材料說明公民應如何行使自己的監督權?
參考答案:(1)該村少數村民參與政治生活沒有遵循基本的原則,所以是錯誤的。 ①沒有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則。公民要樹立權利意識,在行使自己的權利時要尊重他人的權利,某村少數人組織、煽動本村部分村民堵塞該村公路路段,并打傷執法民警及圍觀群眾,砸壞公務車輛,這是違法行為,也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權利。公民也要樹立義務意識,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公民有維護社會安定和不侵害他人的權利的義務。 ②沒有堅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村民堵塞該村公路路段,侵害了集體利益、國家利益。
(2)一方面,要勇于使用憲法和法律賦予自己的監督權。另一方面,要負責地實行民主監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①要遵守法律,依照規則和程序辦事。②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如實反映情況。③不能制造事端,干擾國家機關和公務車輛的正常工作。
6、材料:2004年,大量假冒偽劣嬰兒奶粉泛濫安徽等地農村,發生多起嬰兒食用假奶粉中毒及死亡事件。阜陽假奶粉事件被暴光后,國家質檢總局、工商局、衛生局配合監察部專門組成調查小組對此事進行調查,地方政府均加強對劣質奶粉及其他危害人民健康的食品的檢查清理。2004年6月,監察部宣布事件責任人的處理意見,對失責官員進行責任追究。2005年1月,涉案人員被判刑。
結合上述材料,說明政府履行了哪些職能?
參考答案:(1)政府機關發揮了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奶粉的行為,懲治犯罪分子,保護了公民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權益,維護了社會治安和社會秩序。(2)政府發揮了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假冒偽劣奶粉憂亂了市場經濟秩序,政府機關通過調查和檢查清理,進行市場監管和社會管理,以維護市場秩序,促進經濟發展。(3)政府發揮了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加強對劣質奶粉及其他危害人民健康的食品的檢查清理,是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表現。
7、某鎮政府在修筑公路時,需占用一村民的承包地,在沒有與該村民達成有效補償協議的情況下,但組織人員將其承包地上的莊稼毀掉,該村民要求鎮政府對此事予以合理解決,但未得到答復。
(1)鎮政府的做法是否正確?為什么?
(2)用你學過的知識給村民出個主意。
(3)你認為鎮政府應怎樣做才能維護村民的合法權益
參考答案: (1)不正確.①我國政府是人民利益的執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鎮政府的做法損害了村民的利益。(②政府只有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能,把該管的事情管好,才能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鎮政府的做法損害了政府的形象,損害了村民的積極性。③我國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工作宗旨是對人民負責。鎮政府沒有做到對人民負責。
(2)村民既然對鎮政府的行政行為不服,可以通過專線或熱線電話、政府網絡、信訪部門將情況反映給上級行政部門,也可以向鎮政府的上級機關申請行政復議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鎮政府要維護村民的合法權益,必須: ①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 ②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③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8、“人民的利益高于天”。這是牛玉儒的座右銘。不論是青年時代在農村任基層黨委書記,還是后來擔任政府秘書長、市長、政府副主席、市委書記,牛玉儒始終胸懷百姓,竭盡全力為群眾多辦事、辦實事、辦好事,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他經常深入到企業、街道、社區、農村牧區等基層一線,深入到下崗職工、困難居民、貧困農牧民之中,體察民情,了解民意,直接解決涉及老百姓利益的實際問題。
結合材料回答:
(1)從牛玉儒的言行中表明了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我們的政府為什么要堅持這樣的原則?
(3)這一原則在材料中是如何體現出來的?
參考答案:(1)體現了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2)①這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②這是由政府的性質決定的。我國的政府是人民意旨的執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
③這是由我國政府的宗旨和原則決定的。我國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工作宗旨是結人民負責。
(3)“人民的利益高于天,牛玉儒始終胸懷百姓”體現了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
“竭盡全力為群眾多辦事、辦實事、辦好事,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體現了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他經常深入到企業、街道、社區、農村牧區等基層一線,深入到下崗職工、困難居民、貧困農牧民之中,體察民情,了解民意,直接解決涉及老百姓利益的實際問題。”體現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9、自2004年以來,我國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問責風暴”。凡是在重大安全責任事故和責任事件中“負有責任”的官員,要受責任追究。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我國政府推行“行政問責制”的原因。
參考答案:(1)從根本上說,這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2)這是由我國政府的性質、宗旨、原則決定的。我國的政府是人民意旨的執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要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
(3)推行“行政問責制”,表明政府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4)推行“行政問責制”,有利于推動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客觀要求。
10、目前全國各地正在逐步推行和實施政務信息公開化,定期向社會公眾披露政府政務信息,做到內容公開、程序公開。
(1)政務信息公開化與政府依法行政之間有什么關系?
(2)政務信息公開化的理論依據和現實意義是什么?
參考答案:(1)自覺接受人民監督是政府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我國政府為了方便人民群眾對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進行監督,建立了政務信息公開制度,增強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2)理論依據:①實行政務信息公開化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在我國,公民依法享有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管理國家事務和表達意愿的權利和自由。 ②是由政府的性質、宗旨和工作原則決定的。政府要對人民負責。
現實意義:實行政務信息公開,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眾加強對政府工作的監督,促進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群眾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有利于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11、材料一:近幾年來,南京市政府著眼于建設"創新、親民、務實"的政府形象,懲處政府機關"不作為"、"亂作為"的現象,嚴格實施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2003年8月,南京市通報了10起行政"不作為"、"亂作為"的典型案件,在干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目前,依法行政、規范化行政之風正在武漢市興起。
材料二:現在,不少地方行政機關設立了首席信息官,全面負責相應機關的政務公開工作,定期向社會公眾公開政府政務信息。
運用政治常識知識回答:
(1)"不作為"、"亂作為"現象的共同點是什么?
(2)你對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是如何認識的
(3)行政機關應如何做到依法行政?
參考答案:(1)“不作為”“亂作為”的共同點是沒有依法行政,沒有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2)(參考第9題答案)
(3)①行政機關必須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②行政機關要做到依法行政,還要做到:加強立法,提高立法質量;建立權責明確的執法體制;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堅持科學民主決策;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
12、2005年1月24日結束的江蘇省“兩會”上,梁保華省長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段話贏得了“滿堂喝彩”。梁保華說:“領導干部無論地位多高,都要注意與群眾感情相通。要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去做每一項工作,我們要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首先要解決與人民群眾的感情問題。檢驗工作的成敗和效果,最有發言權的還是老百姓。”根據材料回答:
⑴為什么說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是檢驗領導干部工作的最根本的標準?
⑵政府及其公職人員怎樣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
參考答案:⑴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②我國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人民意旨的執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為人民服務是政府的宗旨,對人民負責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③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我們的政府應該是廉潔、高效、團結合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它以它的威望和影響力,得到人民群眾的自覺認可和擁護。④中國共產黨堅持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所以說,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是檢驗領導干部工作的最根本的標準。
⑵要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真心實意對人民負責的思想,為人民謀利益。政府公職人員在執行公務過程中,必須深入群眾,關注民生,體察民情,尊重民意;不能損害人民利益,不能以權私,搞權錢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