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高中語文教案 > 高一語文教案 > 《菩薩蠻》教案(通用11篇)

《菩薩蠻》教案

發布時間:2023-08-20

《菩薩蠻》教案(通用11篇)

《菩薩蠻》教案 篇1

  菩薩蠻

  韋莊

  請同學們閱讀五首韋莊的《菩薩蠻》:

  一

  紅樓別夜堪惆恨,香燈半掩流蘇帳。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

  二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三

  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四

  勸君今夜須沉醉,樽前莫話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五

  洛陽城里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柳暗魏王堤,此時心轉迷。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

  一.作者簡介:

  韋莊是唐初宰相韋見素的后人,杜陵人,少長于下邽,孤貧力學。廣明元年四十五歲,在長安應舉,正值黃巢軍攻入長安,遂陷于戰亂,與弟妹失散。中和二年始離長安赴洛陽。中和三年春,四十八歲作《秦婦吟》,結尾有“適聞有客金陵至,見說江南風景異”之句,不久韋莊遂避亂去到江南,五十八歲回到長安,一心想要應試,以伸展其治國平天下的懷抱。乾寧元年五十九歲時中進土,為校書郎。當時各地節度使不聽中央號令,東、西川節度使不和,乾寧四年,朝廷遣“宣諭和協使”李洵入川,韋莊時年六十二歲,被李洵聘為書記,同至西川,由此結識了西川節度使王建,回長安后,改任左補闕。天復元年六十六歲,應王建之聘入川為掌書記。天佑四年,朱溫篡唐,王建據蜀稱帝,是為前蜀。七十二歲的韋莊被任為宰相,開國制度均出其手。七十五歲卒于成都花林坊。韋莊的詩集名《浣花集》。

  二、閱讀下面這首《菩薩蠻》,回答(1)—(2)兩道小題。

  菩薩蠻 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注①]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注②]似月,皓腕凝霜雪[注③]。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注]:①合:應當。②壚邊人:酒家女。③霜雪:形容女子手腕白皙。

  (1)簡要概括:詞中從哪些方面寫出了“江南好”?

  答:                                           。

  (2)客居他鄉的人總是為思鄉之情所苦,這首《菩薩蠻》卻寫道:“未老莫還鄉,還鄉

  須斷腸。”試分析這兩句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答:                                                    。

  二、(6分)

  (1)“春水碧于天”,描繪了江南水鄉的景色(風景)美。(或:描繪了江南水鄉的秀色)“畫船聽雨眠”描繪了江南人的生活(情趣)美。(或:描繪了悠然自得的情趣)“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寫出了江南的人美。【答對每1 點得1分】

  (2)久居他鄉的人都會思念家鄉,作者卻說,不到老的時候就不要回鄉,否則會因為過早離開江南而遺憾、惆悵,從側面表達了對江南極度的贊美和留戀之情(此處答案有待商榷)。

  三.前人評語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說“端已的詞似直而紆,似達而郁,最為詞中勝境。”這是韋莊詞在藝術方面的真正好處。紆者,曲也;達者,通也。韋莊詞表面顯得直率,其實情意曲折;口吻看似通達,而內容其實沉郁,這正是詞中最好的境界。故而況周頤《蕙風詞話》評韋莊詞謂其“尤能運密入疏,寓濃于淡,花間群賢,殆鮮其匹。”其“運密入疏,寓濃于淡”二句,與陳廷焯評語之“似直而紆,似達而郁”的評語,意思頗有相近之處,這都是對韋莊詞之特色深有體會的話,而要詳細體會韋莊的詞,還必須將其生平也作一點簡略的介紹: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四.詞文賞析:

  “人人盡說江南好”,是與第三首詞的“如今卻憶江南樂”對應的,這里,我們要注意的是他所寫的“人人盡說”,這其間所隱藏的意思是自己并未曾認為江南好,只是大家都說江南好而已。下面的“游人只合江南老”,也是別人的勸說之辭,遠游的人就應該在江南終老,以前王粲《登樓賦》曾說:“雖信美而非吾士兮,曾何足以少留”,江山信美,而不是我的故土,我也不愿久留,中國還有句老話:“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而韋莊這兩句詞,似直而紆,把懷念故鄉欲歸不得的感情都委婉地蘊藏在這表面看來非常真率的話中了。“只合”,合者,該也,什么人敢這樣大膽地對韋莊說你就該留在江南終老,在江南你是一個游人客子,而卻勸你在江南終老,那一定是你的故鄉有什么讓你不能回去的苦衷,所以才敢勸你在江南終老。因為韋莊是在中原一片戰亂中去江南的,當時的中原如同他在《秦婦吟》中所描寫的是“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在這種情況下,江南人才敢這樣勁直的勸他留下來。韋莊詞“似直而紆,似達而郁”的特色,就正在這表面率直而內里千回百轉的文字中得到充分體現了。下面則是對江南好的細寫,說江南確實是好的,“春水碧于天”是江南風景之美,江南水的碧綠,比天色的碧藍更美。“畫船聽雨眠”是江南生活之美,在碧于天的江水上,臥在畫船之中聽那瀟瀟雨聲,這種生活和中原的戰亂比較起來,是何等的閑適自在。更進一步,江南又何嘗只是風景美、生活美,江南的人物也美,“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壚,一作“罏”,又作“鑪”,是酒店放置酒器的地方,《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云:“買酒舍乃令文君當鑪”。江南酒壚賣酒的女子光彩照人,賣酒時攘袖舉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這幾層寫風景、生活、人物之美,你不要用庸俗的眼光只看它表面所寫的情事,而要看到更深的一層,他下面的“未老莫還鄉”,這么平易的五個字卻有多少轉折,佛經上說“才說無便是有”,說“莫還鄉”實則正由于想到了還鄉,他沒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囑口吻的“莫”字,細細地品味,就應該聯想到陸放翁的《釵頭鳳》“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那一連三個“莫”字所道出的一片無可奈何之情是極為深婉而且沉痛的,韋莊詞此處的“莫”字,也表現出了一種極深婉而沉痛的情意,說“莫還鄉”是叮嚀囑咐的話,是你想還鄉,而現在卻有不能還鄉的苦衷,“還鄉”是一層意思,“莫”是第二層意思,又加上“未老”二字,是第三層意思,因為人沒有老,在外漂泊幾年也沒有關系,王粲《登樓賦》說:“情眷眷而懷歸。”人到年老會特別思念故土。韋莊詞似達而郁,五個字有三層意義的轉折,表面上寫得很曠達,說是我沒有老所以不要還鄉,而其中卻是對故鄉欲歸不得的盤旋郁結的感情。后面他說“還鄉須斷腸”,這正是別人之所以敢跟你說“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為你回到那彌漫著戰亂烽火的故鄉,只會有斷腸的悲哀。講到這里再回頭看“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人合江南老”,就會明白陳廷焯為什么贊美韋莊詞“似直而紆,似達而郁”了。

  五.藝術風格:

  疏朗秀美、明白曉暢。

《菩薩蠻》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人物形象的解析

  二.教學重難點:

  1.學會通過抓關鍵詞來分析人物形象;

  2.挖掘人物形象背后詞人想表達的深層意蘊;

  3.學會展開合理的聯想和想象來描述人物形象。

  三.教學時長: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課前布置預習,學生收集關于這首詞的作者和寫作背景的相關資料。)

  (一)新課導入:

  以畫入詩,明確畫是用線條和色彩來塑造形象,而我們詩詞是以文字來塑造形象。

  幻燈片展示圖畫:柳宗元《江雪》

  師:欣賞這幅畫,同學們有沒有聯想到我們曾經學過的一首詩呢?

  生:……

  師:你們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應該能抓住畫中的人物)

  師:同學們很聰明,畫是用線條和色彩塑造形象,而我們的詩詞是以文字來塑造形象。二者之間有沒有某種聯系呢?這個問題咱們暫時擱置,今天我們新學一首溫庭筠的《菩薩蠻》,看看這首詞中又塑造了什么形象。

  (二)初讀課文,析形象

  師:咱們先來讀一讀這首詞。

  生:誦讀課文,進入詩詞境界

  師:讀完這首詞,說說這首詞寫什么呀?

  生:(各抒己見,七嘴八舌)女人、美女、女人起床梳妝……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回文本抓字詞)

  師:噢……原來這首詞是刻畫了一個人物形象,而且還是個女子形象,同學們還知道了詞中寫到這個女子起床梳妝打扮的全過程。那這個女子有什么特征呢?來,咱們再來讀一讀,同學們再關注得深入一點。

  生:齊讀課文。

  師:再讀課文之后,說說該女子形象有什么典型特征?

  生:美、慵懶……

  師:何以見得?(指導學生回到詞中去找一些刻畫人物最具表現力的詞。)

  生:……

  師:(幻燈片展示關鍵字詞)

  重疊:(相同的東西)一層層堆疊。

  明滅:時隱時現,忽明忽暗。

  (引入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用“顰”字來加深對“重疊”和“明滅”的理解。)

  度:飛越,這里是紛披、散落之意。(這里形容頭發蓬亂,絲絲裊裊,半掩著面容,呈飛飄之狀。)

  懶:慵懶。

  遲:動作遲緩。

  師:師(總結歸納):同學們,經過剛剛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這些用得精妙的字詞在詞性上都有規律可循。比如他們大都是些什么詞?

  生:動詞、形容詞。

  師:很好!剛才品讀的經驗告訴我們,分析詩詞的形象、理解詩詞的思想內容、把握詩詞的主題情感,要重點關注詩句中的那些能夠傳情達意的動詞和形容詞。

  換而言之,把握住詩句中的精妙的動詞和形容詞,將有助于更為深刻的理解作品的主題情感。

  (三)三讀課文,悟情感

  師:比如,三、四句寫主人公起床后的行動:懶洋洋地打扮,慢吞吞地梳洗。同學們帶著詞中主人公的情感,反復的誦讀三、四句,找出最能體現主人公情感的兩個字。

  生:大聲誦讀,應該較容易的尋找到。

  “懶”字和“遲”字,其詞人雖無一字寫情,卻句句含情,言有盡卻意無窮,這就需要我們在鑒賞時能夠充分調動想象和聯想的能力,竭力去體會其中豐富的意蘊。同學們試想想,自古女子都愛美,詞中主人公卻懶得打扮,這“懶”和“遲”透露了她怎樣的心情呢?(該形象傳遞出怎樣的情感?)

  生:(惆悵、郁悶、抑郁)

  師:如此絕世美人為何惆悵?

  ①深閨寂寞x。“女為悅己者容”

  ②青春易逝。“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本句化用唐五代崔護的《題都城南莊》的詩句: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花似人面,人面似花。花固然美,但有道是“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人面固然美,但紅顏易老,青春難駐,只怕跟花兒一樣,易開易落啊!

  ③盛年獨處。“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詞人沒有精工刻畫女子穿衣的動作,而是把視角停留在了女子身上“羅襦”的圖案上,為何?有道是“只羨鴛鴦不羨仙”。

  師:由此可見,對于刻畫人物形象的詩詞來說,那些能夠傳情達意的關鍵詞起著多么重要的作用,它們才是詩歌的靈魂所在。

  師:同學們剛剛分析得很深入,很到位。那請諸位不妨再想想,溫庭筠一大老爺們,怎就如此了解女兒心思呢?而且刻畫的還是個極美卻極惆悵的女子?

  生:……

  師:同學們鑒賞詩詞不要忘了其根本——“詩言志”,所有的詩詞無論塑造什么形象,最終都是借以表達詩人自己的情感、志向。我們分析詩歌的形象,不僅要分析詞人刻畫的主人公形象,更要深入理解詞人自己這個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始終記住言為心聲,詩山詞海,聲聲傳情。那么剛剛那個問題,同學們可否結合詩人生平和這首詞的寫作背景來談談你的認識呢?

  生:……

  師:詞人表達了:對這種女性慵懶之美的贊賞,對青春年華虛度的感傷和惋惜,對自己抑郁不得志的苦悶。別忘了“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

  (四)朗誦全詞,練表達:

  經過剛才一番探討,相信同學們對這首詞又有了新的理解。下面,回到上課初擱置的那個問題。畫是用線條和色彩塑造形象,而詩詞是以文字塑造形象,二者之間有無關聯呢?后人評價王維的詩“詩中有畫”,其實每一首詩都應該是一幅畫,讀者讀詩時,浮現在腦海中的那副畫。請同學們在此基礎上,展開充分的聯想和想象,用心里最美的語言,描寫這幅情景交融的人物畫面,尤其要注意重點將剛才我們分析過的最精妙的字詞突顯出來。

  生:創作,選取兩三個同學來展示。

  師:評價(對學生創作中,表現出重點字詞,突出主題情感的地方要重點評)。

  (五)課外拓展:

  賞析溫庭筠的《望江南》,并分析詞中哪些詞用得精妙?詞中刻畫了一個怎樣的主人公形象?

  望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菩薩蠻》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這首詞的描寫技巧。

  2、準確把握主人公的內心世界

  教學方法

  誦讀法、精讀法、討論法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這首詞的特色和技巧

  2.深入理解女主人公內心的情感

  教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二.整體感知

  1、看注解,合理想像,同學合作,理出詞的大意:

  屏風上的小山重重疊疊,在晨陽的映照下金光閃閃忽明忽滅,蓬松如云的鬢發將掩未掩到雪白的臉頰,臃懶地起身后畫起漂亮的眉毛,遲遲地梳理打扮。

  插上頭上的花飾,仔細地在鏡子的前后照來照去,紅花與容顏交相輝映。穿上新貼圖案的繡花絲綢短襖,那圖案上是成雙成對金色的鷓鴣。

  2.概括上下片所寫內容。

  上片:女主人公睡醒后嬌慵形象。

  下片:梳妝打扮的過程。

  三、賞析。先思考,再和同學交流,準備發言。

  1、找出詞的韻腳,再前后讀一讀,說說在語感上有怎樣的聽覺之美?

  明確:韻腳分別是“滅”、“雪”,“眉”、“遲”,“鏡”、“映”,“襦”、“鴣”,兩仄兩平,相互交錯,既有整飭之美,又有變化之美,讀來朗朗上口,富于聽覺之美。這就是詞這種文學作品特有的音樂美。

  2、詞寫了哪些意象?想一想作品如何營造出視覺之美的?

  明確:篇中寫了“小山”、“鬢云”、“香腮”、“蛾眉”、“花”、“鏡”、“面”、“繡羅襦”、“金鷓鴣”等意象,美好的環境,柔美的鬢發,雪白的膚色,美麗的裝飾,美妙的女子,構筑了一個富于視覺之美的境界 。

  3、“雙雙金鷓鴣”和前面哪些寫照相照應?又有怎樣的含義?

  明確:“雙雙金鷓鴣”與“懶”和“遲” 相照應,見物生情,顧影自憐,孤獨哀傷。

  4、詞中的女主人公是怎樣的形象?又有怎樣的情懷?

  明確:篇中女主人公并非“無情”,只是她的“情”深藏不露,偶爾從“懶”、“遲”的動作中輕輕逗出,不經意地又從她“雙雙金鷓鴣”的衣飾圖案中淡淡映現—原來她是一個孤獨寂寞的女子。客觀而論,此詞表面所寫不過一女子晨起梳妝之過程、姿容服飾之精美,及其慵散無聊之心緒、自矜自憐之情懷,描繪了一幅唐代宮廷仕女圖。其深層含義,可以聯系到作者累舉不第、坎坷終生的遭遇,含蓄地流露了詞人懷才不遇之感。

  5、賞析“度”字的妙處。

  俞平伯先生指出:”’度’字含有飛動意。”葉嘉瑩女士《迦陵論詞從稿》也說:”’度’字生動,……足以喚起人活潑之意象。”在詞人的聯想中,”云”字乃從”鬢”字生出,”度”字又從”云”字生出。詞人再于”度”字添一”欲”字,就把無生命的'”鬢云”寫活了。試想:于金光明滅之中,云鬢飄拂之際,連細小的眉、發也如此富有生氣,豈不更撩人乎?

  6、張燕瑾《唐宋詞選析》:這首《菩薩蠻》不僅稱物芳美,也具有“其文約,其詞微”的特點,富有暗示性,容易使人產生種種聯想。你能從“約文微詞”中感受到女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嗎?

  指導:

  A.這樣一個美麗的女子為什么“懶起畫娥眉,弄妝梳洗遲”?(試從文中找出相關信息)

  “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五、六兩句,襯出一幅花面相映圖。花似人面,人面似花。花固然美,但”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人面固然也美,但紅顏易老,青春難駐,只怕也跟花一樣易開易落啊!

  結拍兩句,說她穿上短襖,看著一雙雙用金線繡成的鷓鴣出神。鷓鴣尚懂得成雙成對,而人呢?鷓鴣似乎在叫:”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而她的哥卻早已出門遠去,這怎不教人難挨難耐呢?

  B.結合上片中的“懶起畫娥眉,弄妝梳洗遲”,你能感受到這首詞的意境特點嗎?

  孤獨寂寞

  C.這首詞通篇使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

  詞的上片,寫床前屏風的景色及梳洗時的嬌慵姿態;下片寫妝成后的情態,暗示了人物孤獨寂寞的心境。全詞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并成功地運用反襯手法。鷓鴣雙雙,反襯人物的孤獨;容貌服飾的描寫,反襯人物內心的寂寞空虛。表現了作者的詞風和藝術成就。

  7.張惠言《詞選》卷一:此感士不遇之作也。你同意嗎?說說理由。(此題言之成理即可)

  8.理解藝術風格:

  綺麗香艷、婉約柔媚。

  四、作業:背誦全詞

《菩薩蠻》教案 篇4

  菩 薩 蠻 作者:溫庭筠

  文 本

  譯 文

  原 文

  文 本

  小山重重疊疊,晨曦閃閃或明或滅,鬢邊發絲飄過潔白的香腮似雪。懶得起來畫一畫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遲遲。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對前鏡又地后鏡,紅花與容顏交相輝映,剛穿上的綾羅裙襦,繡著一雙雙的金鷓鴣。

  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菩薩蠻》

  2002/12/16

《菩薩蠻》教案 篇5

  菩 薩 蠻 作者:韋莊

  文 本

  譯 文

  原 文

  文 本

  凡是到過江南的人都說江南的風光無限美好,離家遠游的人只愿跟著江南一起蒼老。春天的江水清沏澄碧勝過春天,這時躺在畫船之中細聽雨聲悠然入眠。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般聽雨眠。

  在爐邊賣酒的少女像一輪明月,潔白的雙腕像凝滿霜雪。年輕人未老時還是不要回鄉,若是回鄉一定會使你傷心斷腸。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菩薩蠻》

  2002/12/16

《菩薩蠻》教案 篇6

  《菩薩蠻》(其二)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背誦此詞。

  2、深入感受詞人筆下的江南美景(美在何處?)。

  3、理解詞人筆下的江南美景與思鄉之情之間的關系。     

  重難點 目標1,2(重點)             目標3(難點)

  學法指導

  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從景、情的角度切入這首詞。理解詞人是如何寫景的,又是怎樣言情的。景與情又有怎樣的關系。在談及這首詞的情感時,能知人論詞。

  【誘思導學】(預習展示內容)

  一、形式認讀《菩薩蠻》(注意韻腳)

  二、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

  1、游人只合江南老  應該  2、春水碧于天  比  3、壚邊人似月  舊時酒店用土砌成酒甕賣酒的地   4、皓腕凝霜雪    潔白   5、還鄉須斷腸  一定,應當               

  三、內容理解

  1、請從詞作第一、二句中挑選一個合適的短語概括韋莊《菩薩蠻》所寫的內容。 

  答:       江南好

  2、江南具體好在哪里?(請用詞作中原有的句子回答)

  答:

  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四、思考:“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江南美女那么多,詞人為什么偏偏提到“壚邊人” ?(壚邊有家的感覺,貌美的壚邊人喚起了他美好的回憶與思念。)

  學生感悟

  【預習展示】(我敢    我能     我行   )

  【合作探究】 

  1、(江南之美)“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這幅江南美景圖,美在何處?你為什么這樣認為?

  答:    碧水陽春(視聽結合),美酒佳人(月與雪給人以無限想象的空間)。                                                             

  2、(故園之思)“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還鄉為何一定要到老?還鄉又為何斷腸?

  答:   人到年老會特別思念故土。聯系作者的寫作背景,當時正處在唐朝將滅之際,中原地區烽火連天,今若還鄉,目擊離亂,只令人斷腸,故惟有暫不還鄉,以待時定 。                                                             

  3、(江南之美與故園之思)作者對江南的熱愛與他對家鄉的思念又有什么關系? 

  答:   碧水陽春,美酒佳人,最終仍然難以消除根深蒂固的“還鄉”之意,正如王粲《登樓賦》所言“ 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江山信美,而不是我的故土,我也不愿久留,中國還有句老話:“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 詞人以樂景寫哀情,更覺沉郁深摯。                                       

  【達標反饋】 

  一、自我檢測

  1、賞析此詞,選擇不正確的答案(  c      )

  a、詞的開頭就點名“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借他人對江南的贊美和斷然勸留的口吻,突出江南的好處。

  b、“春水碧于天”, 不但形容了春水的顏色,言外尚有水面開闊,明凈,倒映著整個藍天白云的美麗意境在。寫江南景色之美,“畫船聽雨眠”,寫出江南春季多雨,那就不妨安穩地躺在畫船中,聽著雨聲人眠,寫得悠閑之至。

  c、“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側面描寫江南酒壚賣酒的女子光彩照人,賣酒時攘袖舉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詞中這兩句前句是總寫,后句是特寫。

  d、“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江南的生活太值得留戀,正當年華,回去豈不要日夜思念而肝腸寸斷。表面上寫得很曠達,而其中卻是對故鄉欲歸不得的盤旋郁結的感情。

  2、有感情背誦此詞                                                    

  【學后小結】 

  【拓展延伸】請同學們課后搜集韋莊的其它四首詞,進行比較閱讀,深入理解其故園之思。

  老師我想對您說:

  【預習作業】《張中丞傳后敘》誦讀文章(字音、句讀),把握其結構,合作解決字詞。

《菩薩蠻》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把握韋莊疏朗秀美、明白曉暢(“顯而疏”)的語言特點。

  2.體會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藝術效果。

  3.理解花間詞直抒胸臆,卻又盤旋郁結的抒情方式。

  教學重難點:

  直抒胸臆,卻又盤旋郁結的抒情方式。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是白居易贊美江南的名句,今天我們來欣賞花間詞派代表作家韋莊贊美江南的詞作《菩薩蠻》,比較鑒賞兩人詞的不同風格特色。

  二、關于作家作品

  1.作者簡介

  韋莊,字端己,京兆杜陵人。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書郎,左補闕等職。后入蜀,為王建掌書記。王氏建立前蜀,他做過宰相。終于蜀。他的詩都很著名,詩極富畫意,詞尤工。與溫庭筠同為“花間”重要詞人。長安的長篇敘事詩《秦婦吟》,影響極大,被稱為“秦婦吟秀才”,著有《浣花集》

  2.關于花間詞派和婉約派的區別

  后蜀趙崇祚收錄了溫庭筠、歐陽炯、韋莊等十八位詞人的作品凡五百首編成文學史上第一部文人詞總集,取名《花間集》,后人將這十八位詞人的作品稱為花間詞。詞的題材,十之八九為花間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詠史征戍、行旅寫景之作。風格以辭意婉約,香軟秾艷為主,史稱花間詞派。北宋詞家,如晏殊、歐陽修、柳永、秦觀、周邦彥、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間詞,去其香軟浮艷,以蘊藉雅正見長,語言秀麗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

  婉約,是宛轉含蓄之意。

  3.背景介紹

  《菩薩蠻》是韋莊避亂在南方寫的一組詞,《菩薩蠻》共五首。主要歌頌江南水鄉的景色和人物的秀麗以及對家鄉的思念。

  三、閱讀下面這首《菩薩蠻》,回答(1)—(2)兩道小題。

  菩薩蠻 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注①]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注②]似月,皓腕凝霜雪[注③]。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注]:①合:應當。②壚邊人:酒家女。③霜雪:形容女子手腕白皙。

  (1)簡要概括:詞中從哪些方面寫出了“江南好”?

  (2)客居他鄉的人總是為思鄉之情所苦,這首《菩薩蠻》卻寫道:“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試分析這兩句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答案:(1)“春水碧于天”,描繪了江南水鄉的景色(風景)美。(或:描繪了江南水鄉的秀色)“畫船聽雨眠”描繪了江南人的生活(情趣)美。(或:描繪了悠然自得的情趣)“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寫出了江南的人美。【答對每1 點得1分】 (2)久居他鄉的人都會思念家鄉,作者卻說,不到老的時候就不要回鄉,否則會因為過早離開江南而遺憾、惆悵,從側面表達了對江南極度的贊美和留戀之情(此處答案有待商榷)。

  四、詩句賞析

  1.“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這兩句意思:人人都說江南好,確實如此,到江南來作客的人應該在這兒住上一輩子。

  小結:這兩句抒情。韋莊是北方人,在中原一片戰亂中來到了江南,而在江南韋莊只是一個游人客子,卻想在江南終老,這里既沉郁委婉地表達了有家不能歸的苦衷,也由衷地表達了詞人對江南水鄉的依戀之情。

  2.“春水碧于天, 畫船聽雨眠。”

  這兩句意思是:江南春水澄澈,比藍天更藍碧,在這碧于天的江水上,臥在畫船之中聽那瀟瀟雨聲,這種生活比起中原的戰亂,是何等的閑適自在啊。

  小結:這兩句寫景。描繪了江南水鄉的美麗風景和江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3.“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這兩句的意思是:在爐邊賣酒的少女像像月亮一樣美麗,手腕潔白得像凝滿了霜雪。

  小結:這兩句寫人,贊美了江南窈窕美麗的女子。

  4.“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須:必定。 斷腸:形容非常傷心。

  其意思是:年輕人未老時還是不要回鄉,若是回鄉一定會使你傷心斷腸。

  小結:這最后兩句是抒情,抒發了想回故鄉勒欲歸不得的盤旋郁結的苦衷。

  這抒情體現了花間詞特點,雖直抒胸臆,卻又婉轉含蓄,饒有韻致。說“莫還鄉”實則正由于想到了還鄉。他沒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囑口吻的“莫”字,表現出了一種極深婉而沉痛的情意,你想還鄉,而現在沒有老,不能還鄉,表現了對故鄉欲歸不得的盤旋郁結的苦衷。后面說“還鄉須斷腸”,這正是別人之所以敢跟你說“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為你回到那彌漫著戰亂烽火的故鄉,只會有斷腸的悲哀。講到這里再回頭看“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就會明白陳廷焯為什么贊美韋莊詞“似直而紆,似達而郁”了。

  五、全詩主旨意境

  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的風光美和人物美,既表現了詩人對江南水鄉的依戀之情,也抒發了詩人飄泊難歸的愁苦之感。

  六、藝術特點

  在謀篇布局上,上片開首兩句與下片結尾兩句抒情,中間四句寫景、寫人。全詞寫得情真意切,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具體特點是:

  1.語言疏朗秀美、明白曉暢。

  2.抒情直抒胸臆,卻又婉轉含蓄(陳廷焯:“似直而紆,似達而郁”)

  3.寫景寫人純用白描,卻又清新明麗。

  七、布置作業

  背誦這首詞。

《菩薩蠻》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把握韋莊疏朗秀美、明白曉暢(“顯而疏”)的語言特點。

  2、體會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藝術效果。

  3、理解花間詞直抒胸臆,卻又盤旋郁結的抒情方式。

  4、了解這首詞贊美江南,同時借對江南的贊美和斷然勸留的口吻,突出江南的好處,也反襯游子不能返鄉的苦衷之意的思想。

  教學重點:

  1、 熟讀背誦這首詩,簡要了解韋莊。

  2、 鑒賞這首詩似直而紆的表達藝術。

  教學難點:

  1、 理解花間詞直抒胸臆,卻又盤旋郁結的抒情方式。

  2、 了解這首詞贊美江南,同時借對江南的贊美和斷然勸留的口吻,突出江南的好處,也反襯游子不能返鄉的苦衷之意的思想。

  第一節

  一、導入:

  初中時我們曾學過白居易的《憶江南》,請同學背誦這首詞。(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這是白居易贊美江南的詩句,今天我們來學習韋莊的一篇贊美江南的詞作《菩薩蠻》。

  二、詩人及背景介紹:

  1、韋莊:

  韋莊,字端己,京兆杜陵人。唐代詩人韋應物四世孫。韋莊生活在唐帝國由衰弱到滅亡、再到五代十國分裂割據的混亂時期。59歲舉進士,72歲幫助王建創建“前蜀”小朝廷,并任禮部侍郎同平章事。他的詩詞都很著名,因有反映黃巢義軍攻入長安的長篇敘事詩《秦婦吟》,影響極大,被稱為“秦婦吟秀才”。在詩壇上與溫庭筠其齊名,并稱為“溫韋”,是“花間派”詞人的代表作家,著有《浣花集》。

  2、花間派:

  后蜀趙崇祚收錄了溫庭筠、韋莊等十八位詞人的作品共五百首詞,編成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文人詞總集,取名《花間集》,后人將這十八位詞人的作品稱為“花間詞”。花間詞的題材,十之八九為花間月下,男女之情,還有極少部分是詠史征戍、行旅寫景。風格以辭意婉約,香軟浮艷為主。

  3、寫作背景:

  這首詞是詩人早年浪游江南時所作。韋莊浪游江南時,共寫了五首以《菩薩蠻》為題的詞。這五首詞的內容、情意、風格相近。這是其中的第二首。

  三、感知詩歌:

  1、指定學生誦讀詩歌:

  2、教師評點,并指導誦讀技巧:

  這首每兩句換一次韻,且平仄重復回環,有復疊之美。誦讀時平聲音應拖長,稍做停頓;遇仄聲時則應急促一些。

  3、再次請學生誦讀:

  4、全班齊讀:

  5、學生合作完成詞意的理解:

  四、賞析詞作:

  1、詞作開篇說到“人人盡說江南好”,那么大家結合詞作說說“江南好”“好”在哪里?

  “春水碧于天| 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2、歸結起來“江南好”有三方面的“好”,請同學用自己的話說說是哪三方面?

  一言以蔽之,江南不僅風景美|生活美,而且江南|人更美。

  3、正因為江南風景美、生活美、人美,所以才有了“游人只合江南老”的建議。大家有沒有想過,人人都說江南好,這里的“人人”有沒有包括詞人自己?

  沒有。

  4、也就是說,這是人們在做詞人的工作,勸詞人就終老在江南。大家想想人們是針對詞人什么想法而做他的工作?

  一定是詞人想念家鄉,萌生了離開江南回到家鄉的念頭。人人這么說,實際上是勸阻詞人。

  5、詞人韋莊是北方人,游子思歸是符合常情的事情。所謂“落葉歸根”“美不美家鄉水”。作為旁人或朋友勸止詞人歸家是不合常理的事,人們為什么不合常理地勸阻他北歸?

  詞人一定有不能回鄉的苦衷。

  小結:所以詞作開篇就由衷地表達了詞人對江南水鄉的依戀之情。也很含蓄地表達了有家不能歸的苦衷。這種寫法我們稱之為“似直而紆,似達而郁”( 表面顯得直率,其實情意曲折;口吻看似通達,而內容其實沉郁)。

  6、“未老莫還鄉”中“莫”是什么意思?

  不要。

  7、“莫”“不要”是表勸止的話語,那么這勸止的話語又是針對什么事情?

  詞人想回鄉,朋友勸阻他“莫”。

  8、所以“未老莫還鄉”這句詩包含了三層意思,說說是哪三層?

  詞人想回鄉。

  朋友叮嚀囑咐他“莫”。

  就是回鄉的話也等到年老后。

  小結:這五個字有三層意義的轉折,表面上寫得很曠達,說是我沒有老所以不要還鄉,而其中卻是對故鄉欲歸不得的盤旋郁結的感情。

  9、結合全詞說說“還鄉須斷腸”的原因?

  游人沒到老年就不要離開江南回到故鄉,否則一想起江南的美好景色和人物,就會后悔不及。(當然詞作主旨只停留這個層面就對詞作理解顯得膚淺。)

  詩人生活在唐朝末年,因藩鎮割據,戰爭連連,曾在江南避亂達十年之久。如果這時回到那彌漫著戰亂烽火的故鄉,一定會有斷腸的悲哀。

  五、詞作主旨:

  這首詞表面稱嘆、歌頌江南美景,實際是含蓄地表達思鄉之情,反襯出游子有故鄉而不能歸返的'苦衷。

《菩薩蠻》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把握韋莊疏朗秀美、明白曉暢(“顯而疏”)的語言特點。 

  2.體會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藝術效果。 

  3.理解花間詞直抒胸臆,卻又盤旋郁結的抒情方式。 

  教學重難點:直抒胸臆,卻又盤旋郁結的抒情方式。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是白居易贊美江南的名句,今天我們來欣賞花間詞派代表作家韋莊贊美江南的詞作《菩薩蠻》,比較鑒賞兩人詞的不同風格特色。 

  二、關于作家作品

  1.作者簡介 

  韋莊,字端己,京兆杜陵人。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書郎,左補闕等職。后入蜀,為王建掌書記。王氏建立前蜀,他做過宰相。終于蜀。他的詩都很著名,詩極富畫意,詞尤工。與溫庭筠同為“花間”重要詞人。長安的長篇敘事詩《秦婦吟》,影響極大,被稱為“秦婦吟秀才”,著有《浣花集》 

  2.關于花間詞派和婉約派的區別 

  后蜀趙崇祚收錄了溫庭筠、歐陽炯、韋莊等十八位詞人的作品凡五百首編成文學史上第一部文人詞總集,取名《花間集》,后人將這十八位詞人的作品稱為花間詞。詞的題材,十之八九為花間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詠史征戍、行旅寫景之作。風格以辭意婉約,香軟秾艷為主,史稱花間詞派。北宋詞家,如晏殊、歐陽修、柳永、秦觀、周邦彥、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間詞,去其香軟浮艷,以蘊藉雅正見長,語言秀麗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 

  婉約,是宛轉含蓄之意。 

  3.背景介紹 

  《菩薩蠻》是韋莊避亂在南方寫的一組詞,《菩薩蠻》共五首。主要歌頌江南水鄉的景色和人物的秀麗以及對家鄉的思念。 

  二、閱讀下面這首《菩薩蠻》,回答(1)—(2)兩道小題。 

  菩薩蠻 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注①]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注②]似月,皓腕凝霜雪[注③]。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注]:①合:應當。②壚邊人:酒家女。③霜雪:形容女子手腕白皙。 

  (1)簡要概括:詞中從哪些方面寫出了“江南好”? 

  (2)客居他鄉的人總是為思鄉之情所苦,這首《菩薩蠻》卻寫道:“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試分析這兩句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答案:(1)“春水碧于天”,描繪了江南水鄉的景色(風景)美。(或:描繪了江南水鄉的秀色)“畫船聽雨眠”描繪了江南人的生活(情趣)美。(或:描繪了悠然自得的情趣)“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寫出了江南的人美。【答對每1 點得1分】 (2)久居他鄉的人都會思念家鄉,作者卻說,不到老的時候就不要回鄉,否則會因為過早離開江南而遺憾、惆悵,從側面表達了對江南極度的贊美和留戀之情(此處答案有待商榷)。 

  三、詩句賞析 

  1.“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這兩句意思:人人都說江南好,確實如此,到江南來作客的人應該在這兒住上一輩子。 

  小結:這兩句抒情。韋莊是北方人,在中原一片戰亂中來到了江南,而在江南韋莊只是一個游人客子,卻想在江南終老,這里既沉郁委婉地表達了有家不能歸的苦衷,也由衷地表達了詞人對江南水鄉的依戀之情。 

  2.“春水碧于天, 畫船聽雨眠。” 

  這兩句意思是:江南春水澄澈,比藍天更藍碧,在這碧于天的江水上,臥在畫船之中聽那瀟瀟雨聲,這種生活比起中原的戰亂,是何等的閑適自在啊。 

  小結:這兩句寫景。描繪了江南水鄉的美麗風景和江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3.“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這兩句的意思是:在爐邊賣酒的少女像像月亮一樣美麗,手腕潔白得像凝滿了霜雪。 

  小結:這兩句寫人,贊美了江南窈窕美麗的女子。 

  4.“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須:必定。 斷腸:形容非常傷心。   

  其意思是:年輕人未老時還是不要回鄉,若是回鄉一定會使你傷心斷腸。 

  小結:這最后兩句是抒情,抒發了想回故鄉勒欲歸不得的盤旋郁結的苦衷。 

  這抒情體現了花間詞特點,雖直抒胸臆,卻又婉轉含蓄,饒有韻致。說“莫還鄉”實則正由于想到了還鄉。他沒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囑口吻的“莫”字,表現出了一種極深婉而沉痛的情意,你想還鄉,而現在沒有老,不能還鄉,表現了對故鄉欲歸不得的盤旋郁結的苦衷。后面說“還鄉須斷腸”,這正是別人之所以敢跟你說“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為你回到那彌漫著戰亂烽火的故鄉,只會有斷腸的悲哀。講到這里再回頭看“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就會明白陳廷焯為什么贊美韋莊詞“似直而紆,似達而郁”了。 

  四、全詩主旨意境 

  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的風光美和人物美,既表現了詩人對江南水鄉的依戀之情,也抒發了詩人飄泊難歸的愁苦之感。     

  五、藝術特點 

  在謀篇布局上,上片開首兩句與下片結尾兩句抒情,中間四句寫景、寫人。全詞寫得情真意切,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具體特點是: 

  1.語言疏朗秀美、明白曉暢。 

  2.抒情直抒胸臆,卻又婉轉含蓄(陳廷焯:“似直而紆,似達而郁”) 

  3.寫景寫人純用白描,卻又清新明麗。 

  六、布置作業 

  背誦這首詞。

《菩薩蠻》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了解唐五代詞的有關常識。

  2、通過對“溫詞”的鑒賞,了解“花間詞”的藝術風格。

  教學重點:討論本詞是否有所寄托。

  教學方法:閱讀法、講授法、對話法。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唐五代詞概述:

  1、花間詞派:以唐溫庭筠、前蜀韋莊為代表,以寫男女相思離別為主要特征。溫詞秾艷華美,如簪花仕女,如富麗堂皇牡丹,“密而隱”富于美感的聯想;韋詞疏淡清秀,如淡妝美人,如清新明麗芙蓉,“顯而疏”,易直接觸發情感的感動。

  2、二主一相:南唐詞以宮廷為中心,以君臣為主體,以“二主一相”(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和中主朝宰相馮延巳)為代表,他們憑借共同的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養和藝術情操,以及獨特的個性稟賦和情感體驗,賦予南唐詞獨特的感傷情調和開闊的詞境(李璟和李煜以文雅的詞風來表現深廣的憂患意識,為詞體注入個人和家國之感,拓展了唐五代文人詞的藝術境界,開掘了唐五代文人詞的抒情深度;樸素的語言和杰出的白描功夫,形成了他們“天然地,別是風流標格”。馮延巳詞善于以闊大境界、層進手法寫柔情,從而營造出一種浩浩莽莽的意境。),確立了他們結束“花間”開啟“北宋”的承上啟下的詞史地位。

  二、作者介紹:

  溫庭筠:與李商隱并稱“溫李”,與韋莊并稱“溫韋”,他是第一個專力于“倚聲填詞”的詩人,其詞多寫花間月下、閨情綺怨,形成了以“綺艷香軟”為特征的花間詞風,被稱為“花間派”鼻祖。

  三、結合注解,理解詞意:

  小山重重疊疊,晨曦閃閃或明或滅,鬢邊發絲飄過潔白的香腮似雪。懶得起來畫一畫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遲遲。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對前鏡又對后鏡,紅花與容顏交相輝映,剛穿上的綾羅裙襦,繡著一雙雙的金鷓鴣。

  四、賞析:

  1、這首詞的韻腳有哪些?如何構成聽覺之美?

  答:韻腳分別是“滅”“雪”“眉”“遲”,“鏡”“映”“褥”“鴣”,兩仄兩平,相互交錯,既有整飭之美,又有變化之美,讀來朗朗上口,富于聽覺之美。

  2、詞中的物象有哪些?如何營造視覺之美?

  答:物象有“小山”“鬢云”“香腮”“蛾眉”“花”“鏡”“面”“繡羅襦”“金鷓鴣”等意象,錯彩鏤金,精致綿密,構成富于視覺美的境界。

  3、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答:這首詞刻畫了美麗而寂寞的貴族女子形象。

  4、作者是如何來表現人物形象的?

  答:肖像、動作(細節)、著裝描寫。

  例如“懶起畫蛾眉”中“懶”字把她此時此地那種悵惘若失的情態傳達出來;“弄妝梳洗遲”中“遲”字進而渲染她無情無緒的心態;“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花似人面,人面似花。花固然美,但“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人面固然也美,但紅顏易老,青春難駐,只怕也跟花一樣易開易落啊!;“雙雙金鷓鴣”,實際是反襯,她獨處深閨。滿懷惆悵,“雙雙金鷓鴣”不僅給她哀怨的心緒添上幾分酸楚和難堪,也道出她“愿做鴛鴦不羨仙”的理想。

  五、作業:

  1、背誦全詞。

  2、完成《學習與評價》相關練習。

《菩薩蠻》教案 篇11

  菩 薩 蠻 作者:李白

  文 本

  譯 文

  原 文

  文 本

  一片平遠的樹林之上飛煙繚繞有如穿織,秋天的山巒還留下一派惹人傷感的翠綠蒼碧。暮色已經映入高樓,有人獨在樓上心中泛起陣陣煩愁。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她在玉梯上徒勞無益地久久凝眸站立,一群群鳥兒飛回棲宿多么匆急。什么地方是你回來的路程?一個個長亭接連一個個短亭。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菩薩蠻》

  2002/12/16

《菩薩蠻》教案(通用11篇) 相關內容:
  • 《一碗清湯蕎麥面》教案(精選2篇)

    ◆教學目的: 1.學習小說所表現的面對艱難而不屈服的精神及其社會根源性。2.體會小說人物形象的真實性復雜性發展性和互動性。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本文體現出來的積極向上的思想意義。 2.難點:人物形象對塑造整體環境的作用。...

  • 《沙田山居》教學設計(精選2篇)

    13.[自主研學平臺]一、作家作品余光中(1928~ ),臺灣當代作家、文學評論家。福建永春人。抗日戰爭爆發后隨父母逃難至江蘇、安徽、上海、重慶。1947年中學畢業后進入金陵大學外文系,翌年轉入廈門大學,開始發表詩作。...

  • 《偉大的悲劇》教學設計_(精選16篇)

    一、導入 導入一: 有關南極的視頻導入 師:這是南極,曾是一塊神秘的大陸,吸引著眾多的探險者來到這里。 1910年6月1日,英國人斯科特帶領探險隊離開英國,前往南極。...

  • 《飲酒》教學設計(精選12篇)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體會詩歌語言的特點。 2、理解陶淵明追求平靜自由生活的志趣。 3、體會詩意。 (二)能力訓練點 1、朗讀詩歌做到以聲傳播,有感情朗讀,讀出詩中的意味。 2、了解詩歌的賞評。...

  • 《飲酒》教案(精選16篇)

    教學過程:一、檢查復習上節課學習內容二、學習新課⒈ 課文研討(1)對一些重要詞語及句子的理解。①既然生活在人來人往的環境中,為何“而無車馬喧”呢?明確:這里的“車馬喧”并非指平時老百姓來來往往干活的車馬發出的喧鬧聲,而應指“上...

  • 《沁園春#8226;長沙》教案(通用16篇)

    教學目的 一、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壯闊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培養詩詞鑒賞能力。 二、背誦全詞。 教學設想 一、教時:1課時。 二、重點與難點:詩詞欣賞與評價。...

  • 《林黛玉進賈府》教學設計(精選17篇)

    世外仙姝 閬苑奇葩——林黛玉【教學指導思想】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體驗,注重感受,品味語言,鑒賞細節。一起感受經典文學名著的藝術魅力,培養學生文學鑒賞能力,激發學生研究《紅樓夢》的興趣,使學習活動成為...

  • 《我的空中樓閣》教學設計(精選12篇)

    各位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我的空中樓閣》。它是人教版XX高中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是講讀課文。一、大鋼要求及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對中國當代詩歌散文的要求是整體把握散文的思想內容,體會思...

  • 第二冊《師說》教學設計(通用17篇)

    【教學目的】 理解:本文所論述的老師的作用,從師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 鑒賞:認識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從而逐步培養批判繼承古代文化遺產的能力。(難點) 本文運用正反對比論證、反復論證加強說服力的寫法。...

  • 高一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柱县| 和平区| 松原市| 潼关县| 南城县| 晋州市| 南靖县| 泸水县| 西城区| 南京市| 客服| 江陵县| 乌兰浩特市| 商洛市| 高平市| 枞阳县| 祁东县| 堆龙德庆县| 抚松县| 阳谷县| 黄梅县| 博罗县| 广元市| 湘西| 庆云县| 新干县| 天长市| 卢龙县| 栾城县| 丹巴县| 恩平市| 灌阳县| 文成县| 抚宁县| 龙陵县| 九龙坡区| 垫江县| 安图县| 喀什市| 华蓥市| 乌兰察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