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教案(精選2篇)
《對聯》教案 篇1
一、 教學目標 :
1、 了解對聯的有關知識,如起源、特點、種類等。
2、 學會擬寫簡單的對聯。
3、 了解對聯的有關題型,基本上學會做。
二、教學重點:
1、學會擬寫簡單的對聯。
2、了解對聯的有關題型,基本上學會做。
三、教學過程 :
(一)導入 :
(宋)王安石的《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桃、符就是對聯,今天我們學習對聯的有關知識,并學會寫簡單的對聯。
(二)、教學目標 展示:今天我們要學習:
1、對聯起源
2、對聯特點
3、學對歌訣
4、對聯種類
(三)、講析目標:
1、對聯起源:要求篩選出要點:
對聯是一種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過年就有懸掛桃符的習俗。所謂桃符,即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壘”的名字,分別書寫在兩塊桃木板上,懸掛于左右門,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持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于桃木板上。據《宋史·蜀世家》記載,五代后蜀主孟昶“每歲除,命學士為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學士幸寅遜撰詞,昶以其非工,自命筆題云:‘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是我國最早出現的一副春聯。宋代以后,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王安石詩中“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就是當時盛況的真實寫照。由于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密切的關系,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
2、對聯特點:
一、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三、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復。
舉例: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學對歌訣:天文 天對地,地對天。日月對山川 。祥云對瑞雪,暮雨對朝煙 。北斗七星三四點,南山萬戶十千年。
地理 溪對谷,水對山 。峻嶺對狂瀾。柳堤對花苑,洞壑對峰巒。舟橫清淺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時令 朝對暮 ,夏對春 。五戊對三更。重陽對七夕,冬至對秋分。三百枯棋消永晝,十千美酒賞芳辰 。
國號 今對古 ,漢對唐。五帝對三皇。三國分吳魏,六朝有宋梁。虞夏商周為四代,禹湯文武是三王。
食饌 茶對 酒 ,飯對羹。美釀對香粳。炮羊對膾鯉,煮筍對餐英。雪夜烹茶真韻事,春初煎韭見交情。
4、 對聯種類:按內容分:春聯,壽聯,婚聯,挽聯,名勝聯,書畫聯,行業聯,其它聯等。
按形式分:有正對、反對、流水對、聯球對、集句對等
對聯文字長短不一,短的僅一、兩個字;長的可達幾百字。
(四)、實戰演練:
1、請為下列上聯對下聯:
冬去山明水秀 爆竹一聲除舊歲
春風輕拂千山綠 校園美麗春來早
2、找出詩中的對偶句
•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3、請說說下列對聯中涉及什么人?
草 堂 留 后 世 詩 圣 著 千 秋(杜甫)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 刺貪刺虐,入木三分(蒲松齡)
四面湖山歸眼底 萬家憂樂到心頭(范仲淹)
鬼狐有性格 笑罵成文章。 (蒲松齡)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項羽、越王勾踐)。
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謹慎;仰宗臣之遺像,萬古清高。 (諸葛亮)
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 (李白)
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須辨襄陽南陽。 (諸葛亮)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
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 (李清照)
4、請找出下面的上下聯,并說說寫的是誰。
數點梅花亡國恨 鴻門斗碎霸圖空 志見出師表
平沙無處可招魂 好為梁父吟 鹿野舟沉王業兆 三分明月故臣心 盛唐詩酒無雙士 青冢有情猶識路 青蓮文苑第一家 一門父子三詞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答案:志見出師表,好為梁父吟。 (諸葛亮 )
盛唐詩酒無雙士,青蓮文苑第一家。 (李 白)
青冢有情猶識路,平沙無處可招魂。 (王昭君)
數點梅花亡國恨,三分明月故臣心。 (史可法)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蘇”和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軾四位散文家)
鹿野舟沉王業兆,鴻門斗碎霸圖空。 (項 羽)
5、南京名園瞻園中有一副對聯,其下聯的句序、結構已被打亂,請根據所給的上聯調整下聯。
上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問樓外青山,山外白云,何處是唐宮漢闕?
下聯:(已被打亂) 紅雨樹邊 小苑西回
一庭佳麗鶯喚起 看池邊綠樹 此間有堯天舜日
答案:小苑西回,鶯喚起一庭佳麗,看池邊綠樹,樹邊紅雨,此間有堯天日。
6、去年中考題
一輛公交車上寫著這樣的一條標語:“綠色車廂,情系乘客。”你能根據對偶的要求,把它改寫得更好一些嗎?(可以調換或增加詞語,原意也可以略加改動。)
如:綠色車廂,文明乘客。
7、位于東海之濱的寧波人杰地靈,人才輩出,這是我們寧波人的驕傲.請根據《情系上林湖》,《為奴隸的母親》,《舜水風范 長留東瀛》三篇文章所寫的人、事擬寫相應的下聯或上聯。
上聯:范堯卿力保天一閣 下聯:_________
上聯:________ 下聯:童第周效實創奇跡
余秋雨情系上林湖 朱舜水東瀛留(存)風范
趙平復怒抨舊習俗
(五)作業 :課外對聯 題
《對聯》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一、了解對聯的起源及含義。二、了解對聯的特點。三、掌握對聯的寫作。
[學習重點]
了解對聯的特點并掌握對聯的擬寫。[學時]:2課時
[學習過程]
一、了解對聯的起源 中華第一聯: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
二、了解對聯的特點 楊升庵是明代文學家,四川新都人。他五六歲時,就很勤奮聰穎,受到相親們的夸獎。有一回,他在家鄉始康縣(今四川新都縣)一個堰塘洗澡。始康縣令恰巧路過堰邊,見楊升庵并不回避,頓時火冒三丈,本想派人打他一頓板子,可是楊升庵拒不上岸。縣令美辦法,便叫跟班把他的衣服褲子掛在路邊的古樹上,說:“我出幅對子--‘千年古樹為衣架’,你若是對得好,便還你衣褲。”楊升庵不等縣令話音落,便在堰里信口對出了下聯。縣令一聽,便讓人從樹上取下衣褲,還給楊升庵,并請他到縣衙作客。
從此,楊升庵便有了“小神童”的稱號,當地的農民也把他洗澡的堰,取名為“娃娃堰”。
1.試一試:為這個對聯擬出下聯。千年古樹為衣架
2.想一想:你所對的對聯有什么特點?
三、牛刀小試
(一)評改對聯
1.上聯:茍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著起床;下聯: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上聯改為:
2.上聯:遙望東南,建幾處依山亭榭;
下聯: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間面臨綠水之軒齋。
下聯改為:
3.上聯:井岡山,青山此起彼伏,峻嶺綿延不斷;
下聯:鄱陽湖,綠水蕩漾,碧波粼粼。
上聯改為:
(二)改改高考卷
1.上聯:冬去春來千條楊柳迎風綠 下聯:冰消雪化萬朵梅花撲鼻前
2.上聯:荔枝龍眼木瓜,皆是嶺南佳果 下聯: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廣東名山
3.上聯:爆竹聲聲舊風俗舊習慣隨舊歲離去 下聯:春風習習新思想新氣象伴新年來到
4.上聯:國興旺家興旺國家興旺 下聯:老舒心少舒心老少舒心
5.上聯:東風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下聯:春雨潤物長城外百花香
(三)補充對聯
(1) 填寫缺字聯:
活到老,學到老,老不服老。
畫亦精,字亦精, 。
(2)根據課文內容,將對偶句補充完整。
歐陽修 。
岳陽樓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3)知縣鄭板橋于大年三十走出縣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無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門上貼著一幅對聯。上聯是“二三四五”,下聯是“六七八九”。他停下腳步,皺了皺眉頭,問身邊的兩個衙役是什么意思,衙役想了半天也回答不出來。請問這副對聯是什么意思?用一成語寫出橫批。
橫聯是 。
(4)下面是某餐館門上貼的對聯。請你運用《憫農》詩的有關詞句,將上聯補充完整。
上聯: ,棄之可惜;
下聯: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5)有人曾見過一副美國作家斯諾與劇作家姚克合寫的悼念魯迅的挽聯。但由于其記憶模糊,上聯有兩字缺漏,請你根據下聯補全上聯內容。
上聯:譯著尚未成功,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
下聯: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四、對聯試擬
1.蠶吐絲—— 辭舊歲—— 畫餅充饑—— 行千里路—— 福如東海闊——
家中世界小—— 冬去山清水秀—— 陽光普照校園花開春來早——
千年修煉,難得一生牽手——
2.把下列句子中的畫線部分改寫成一副對聯,用來作“畫卷”的修飾語。
中國人民在這奔騰不羈的長江邊,展開了一幅把五千里長江斬斷,把三峽無數山峰鎖住的神奇畫卷。
上聯:
下聯:
五、趣味對聯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在邊
天下英雄豪杰,到此無不低頭屈膝;世間貞女節婦,進來紛紛解帶寬裙。
六、課后作業
試為學校大門擬一副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