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腿與丑腿(通用9篇)
美腿與丑腿 篇1
教學目標 :正確認識作者的思想觀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時數:1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二、解題介紹作者富蘭克林三、自讀課文,討論交流⒈本文主要觀點是什么?作者是怎樣論證的?⒉本文以為題,這與文章的中心論點之間有何關系?四、具體研究⒈整體感知本文主要觀點是什么?作者是怎樣論證的?明確:①作者觀點:“他們對物、對人和對事的觀點不同,那些觀點對于他們心靈上的影響因此也不同,苦樂的分野主要的也就在次。”即作者認為,對物、對人和對事的不同觀點導致苦樂兩種不同的人生 。 ②論證方法: 例證法(第2段) 對比論證(第3段) 比喻論證(第4段)⒉例證法第2段中,作者列舉了生活中哪些例子作為論據?有何作用?明確: ①例子:交際場合接觸到的人物和談吐∕餐桌上的酒肉和菜肴∕天氣∕政府的法律∕詩文的美和瑕疵∕每張臉上的優點和缺點∕每個人的長處和短處…… ②作用:a、說明事物都存在兩面性:一面是利,一面是弊。 b、舉生活中常見的實例,使論證具有很強親和力、說服力。⒊對比論證第3段中,作者為什么要把分析重點放在悲觀的人的處世方式及其后果上?明確:作者在本段中詳細分析了悲觀給人帶來的危害,因為悲觀使人只注意到事物不利的一面,對周圍的人吹毛求疵,得罪了很多人,以至于大家都不愿意與之交往,更沒有愿意看到他成功,從而水到渠成的提出人們要樂觀向上,凡事看到好的方面,凡事向好的方面想,樂觀、豁達才能得到幸福的人生的希望。 ⒋比喻論證本文以為題,這與文章的主要觀點之間有何關系?明確:本文是一篇告訴人們要樹立正確人生觀的文章,文中作者的觀點很清楚,提倡為人積極、樂觀、向上,批評了熱衷與苛酷、怨憤和不平的人生態度,和粗看似乎沒有聯系,但盡管世界上的事物有千千萬萬,但每一事物都有美有丑兩方面,更多的注重事物美好一面的人是幸福者,而更多注重事物丑的一面的人則是不幸的,那么就成了鑒別這兩種人的“儀器”。題目的美腿和丑腿,其實巧妙地隱喻了文中提到的樂觀和悲觀的兩種人生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作者的感情傾向,強化了說理的力度。五、總結全文這篇短文通過對比論證,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現實生活中客觀存在的兩種人生觀,肯定了樂觀的人生態度,否定了悲觀的人生態度,作者重點分析悲觀的人生態度給人帶來的危害,告誡那些悲觀的人必須改掉自身的惡習。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人生態度是積極的、樂觀的,作者的這種人生觀實際上也代表了大多數美國人的人生觀。
美腿與丑腿 篇2
蘇禾
由于個性和成長歷程的差異,每個人獲得幸福的能力也是有所差異的,有些人容易感到幸福,有些人的幸福感卻屈指可數。我們現在來做一個簡單的心理測試,看看你的幸福指數有多高。
題:若是有一個閃閃發光的東西掉在地上,你覺得掉在地上的會是什么?
a.高價寶石 b、瓶蓋 c、鏡子的碎片 d、硬幣
選a:“真幸運!”“真是不可思議的經驗!”這就是你的想法,所以,哪怕遇到了無謂的災害,你也是能樂在其中的類型。你的幸福指數是70℅。
選b:也許你自己不覺得,但是你其實有點悲觀的傾向,不過,不妨試著稍微改變一下看事物的觀點,這么看來,你好像不太可能會看破紅塵哦! 你的幸福指數是50℅。
選c:因為發現漂亮的東西而想靠近看看,結果卻怕自己會被玻璃碎片割傷什么的,你的想法就是這么悲觀。你的幸福指數是30℅。
選d:你是很樂天的人,不過,好像也有慎重的一面,能夠隨性地歌頌人生而且最健康的人就是你啦!你的幸福指數是90℅。
由于生活態度的不同,每個人的幸福指數也各不相同。但幸福對于我們來說,卻是人生的最高生活理想。達官貴人也好,卑微平民也罷,誰不想自己活得滋潤些、幸福些呢?那么,該怎么做,或者說,我們該有怎樣的心理建設,才比較容易獲得幸福?今天,我們借助美國政治家本杰明-富蘭克林的一篇文章―――《美腿與丑腿》,來探討一下有關幸福的話題。
學習新課
1、文體?議論文。
2、既是議論文,那么論點是什么?
朗讀第一段,歸納論點:對物、對人、對事的觀點不同,決定了人們幸福與否。
3、作者開門見山地提出了論點,下面是怎么進行論述的?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a、舉例論證
舉交際場合接觸到的人物和談吐、餐桌上的酒肉和菜肴、天氣、政府的法律、詩文的美和瑕疵、每張臉上的優點和缺點、每個人的長處和短處這些例子說明:
客觀世界萬事萬物都有美有丑。
這些例子都是生活中常見的,這就使得論證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和說服力,同時,這些例子也是為下文的論述打基礎。
你還能舉出一些美丑利弊并存的例子嗎?
如網絡、經濟全球化、加入wto等等。
b、正反對比論證:
樂觀的人:注意的只是生活中真善美的一面
悲觀的人:注意的只是生活中假惡丑的一面
前幾年的一個高考作文材料講了一個“玫瑰園的故事”:
一對孿生小姑娘走進玫瑰園,不多久,其中一個小姑娘跑來對母親說:
“媽媽,這是個壞地方!”
“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為 。”
不一會兒,另一個小姑娘跑來對母親說:
“媽媽,這真是個好地方。”
“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為 。”
聽了兩個孩子的話,母親陷入了沉思。
思考:空格上該填什么?
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這里的每叢刺上面都有花
兩個小姑娘,一個注意到的是刺上又香又美的玫瑰花,一個注意到的是花下的刺。面對同樣的事物 ,樂觀者看到是美好的一面,而悲觀者看到的是丑陋的一面。
作者的主張:希望人們樂觀積極,凡事看到好的方面,凡事要往好處想。
作者為什么不希望人們只注意生活中的陰暗面?你能否從文中找出一些成語來說明悲觀者的生活態度及其危害?
態度:吹毛求疵、怨天尤人、怨憤不平
指悲觀者整天指責社會的陰暗面,看不到光明面。
怏怏不樂、郁郁寡歡、格格不入
悲觀者因為總是著眼于陰暗面,所以總也不滿意不高興,且被樂觀者疏遠。
小結:作者在此段中分析了悲觀者和樂觀者對待事物的相反的觀點以及由此導致的不同命運,重點論述了悲觀者的生活態度及其危害。其實,絕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快樂與痛苦并存的。再卑微的小人物,他也會有被朋友關懷的快樂、被親人疼愛的幸福,但是,樂觀的人想的常常是快樂的加快,而悲觀的人重復體驗的都是曾經的痛苦。悲觀者把人生中所有的樂趣都忽略不計,在他的人生銀行中,存下的是灰色記憶,自然收獲的也多是灰色苦果。不僅在生活中如此,在事業上,悲觀者也很難獲得成功:推銷鞋的故事。
c、比喻論證
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基本上分析了作者的觀點:樂觀的人將會獲得幸福,悲觀的人將會在痛苦中度過。但是這和文章的題目有何關系?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明確:比喻論證
美腿與丑腿在這里是兩個象征,人們對它們的關注,顯示了這個人的人生態度是樂觀還是悲觀。題目中的美腿與丑腿,其實巧妙地隱喻了文中提到的樂觀和悲觀的兩種人生態度。
同樣作為隱喻象征的還有什么?
寒暑表、晴雨氣壓計
總結:本文通過舉例、比喻、對比論證,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現實生活中客觀存在的兩種人生綱,肯定了樂觀的人生態度,否定了悲觀的人生態度,重點分析了悲觀的人生態度給人帶來的危害,告誡那些悲觀的人必須改掉自身的惡習,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觀。
拓展:富蘭克林主張人們凡事要看到它真善美的一面,這樣才能獲得幸福。我國偉大的思想家魯迅先生卻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幸福者:看到了社會的黑暗、政府的殘暴、人民的悲慘,因而奮斗抗爭,并以此為幸福。
討論: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你是怎么理解的?
(特蕾莎修女的例子、馬丁-路德-金的例子等)
李敖:我始終相信,涉及美丑范圍,人的一生,可以只見“美腿”,而對“丑腿”避而不見;但涉及真偽善惡的范圍,我們卻不能逃避。我們不能崇真而不去偽,不能揚善而又隱惡。
作者郵箱:
美腿與丑腿 篇3
富蘭克林
教學目標
一、分析評價作者在文中所闡述的人生觀。
二、弄清題目與課文觀點的關系。
三、理清思路,弄清段與段間的邏輯關系。
教學方法
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課文
由于個性和成長歷程的差異,每個人獲得幸福的能力也是有所差異的,有些人容易感到幸福,有些人的幸福感卻屈指可數。我們現在來做一個簡單的心理測試,看看你的幸福指數有多高。
題:若是有一個閃閃發光的東西掉在地上,你覺得掉在地上的會是什么?
A.高價寶石 B、瓶蓋 C、鏡子的碎片 D、硬幣
選A:“真幸運!”“真是不可思議的經驗!”這就是你的想法,所以,哪怕遇到了無謂的災害,你也是能樂在其中的類型。你的幸福指數是70℅。
選B:也許你自己不覺得,但是你其實有點悲觀的傾向,不過,不妨試著稍微改變一下看事物的觀點,這么看來,你好像不太可能會看破紅塵哦! 你的幸福指數是50℅。
選C:因為發現漂亮的東西而想靠近看看,結果卻怕自己會被玻璃碎片割傷什么的,你的想法就是這么悲觀。你的幸福指數是30℅。
選D:你是很樂天的人,不過,好像也有慎重的一面,能夠隨性地歌頌人生而且最健康的人就是你啦!你的幸福指數是90℅。
由于生活態度的不同,每個人的幸福指數也各不相同。但幸福對于我們來說,卻是人生的最高生活理想。達官貴人也好,卑微平民也罷,誰不想自己活得滋潤些、幸福些呢?那么,該怎么做,或者說,我們該有怎樣的心理建設,才比較容易獲得幸福?今天,我們借助美國政治家本杰明-富蘭克林的一篇文章―――《美腿與丑腿》,來探討一下有關幸福的話題。
二、初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理清思路
1、請同學們花幾分鐘時間自讀課文,把課文中的關鍵詞句劃出來
2、理清思路
請一位同學概述本文行文結構,其他學生補充。
明確:本文共三部分,第一段為第一部分,提出全文的中心觀點:“世界上有兩種人,他們的健康、財富以及生活上的各種享受大致相同,結果,一種人是幸福的,另一種人卻得不到幸福。”第二部分論述了兩類的不同之處及其造成的原因。第三部分用“美腿與丑腿”的例子說明了怎樣鑒定悲觀者并為悲觀者指明出路。
(投影)
第一部分:提出論點
第二部分:論述了兩類人的不同及形成的原因
1.世界上萬物都有美有丑
2.兩類人對事物的著眼點不同,結果就不同
第三部分:怎樣鑒定悲觀者
三、再讀課文,篩選信息
提問:本文的主要觀點有哪些?作者又是怎樣進行闡述的?
分別找學生來篩選信息,找出觀點。
明確:(投影)
1.觀點不同,苦樂的心靈感受也就不同
2.悲觀者必須改變注意目標,去除惡習
3.悲觀者不要再去注意別人的丑腿了
四、研究探討,深入體會
提問:文章為何以“美腿與丑腿”為題?(投影)
本文是一篇告訴人們要樹立正確人生觀的論文,文中作者的觀點很清楚,提倡為人要積極、樂觀、向上,批評了熱衷于苛刻、怨憤和不平的人生態度。可是文章的題目卻是“美腿與丑腿”,這與文章的內容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為什么富蘭克林會用這么個“題不對文”的題目呢?
明確:在文章中,“美腿”與“丑腿”本是作者的一位研究哲學的老朋友的兩條腿,“一條長得非常好看,另一條卻因曾逢意外事件而呈畸形”。現實生活中的作者不見得真有這樣一位研究哲學的朋友,或者是說即使有這樣的朋友,也不見得有這樣的兩條腿。作者用這兩條腿只是作為一個典型的例證,說明悲觀者的人生態度,一個陌生人如果見面后只注意、只談論他的丑腿而不注意他的美腿,那他一定是個悲觀者,我們就應該注意慎重和他們這樣的人交往。所以“美腿”與“丑腿”在這里就像顯示氣溫的寒暑表和預示晴雨的氣壓計一樣,成為了鑒定“樂觀者”和“悲觀者”的一副儀器了。
盡管世界上的事物千千萬萬,但每一事物都有美與丑兩方面,更多的注重事物美好一面的是幸福者,而更多注重事物丑的一面的人則是不幸的,那么“美腿與丑腿”就成了鑒別這兩種人的“儀器”。用這個鑒別“樂觀者”與“悲觀者”的“儀器”為題是非常形象生動的。
五、知人論世,介紹作者(投影)
本杰明•富蘭克林(1706—1790年)是18世紀美國的實業家、科學家、社會活動家、思想家和外交家。
他出身寒微,10歲便輟學回家做工,12歲起在印刷所當學徒、幫工。但他刻苦好學,在掌握印刷技術之余,還廣泛閱讀文學、歷史、哲學方面的著作,自學數學和4門外語,潛心練習寫作,所有這一切為他在一生中取得多方面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從實踐出發,從事科學實驗和觀察,在電學上解答了“電為何物”的問題,將不同狀態下的電稱為“正電”和“負電”,提出了電學中的“一流論”,在大氣電學方面揭示了雷電現象的本質,被譽為“第二個普羅米修斯”。這些電學上劃時代的研究成果使他成為蜚聲世界的第一流的科學家。他在光學、熱學、聲學、數學、海洋學、植物學等方面也有研究,并有新式火爐、避雷針、電輪、三輪鐘、雙焦距眼鏡、自動烤肉機、玻璃樂器、高架取書器、新式路燈等一系列發明創造。因而,他以僅讀過兩年小學的學歷,被美國的哈佛大學、耶魯大學,英國的牛津大學、愛丁堡大學、圣安德魯大學等六七所大學授予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
他酷愛自由和平,反對戰爭,痛恨種族歧視和奴隸制度,主張維護黑人和印第安人的利益。他還經常探索許多哲學問題和社會問題,是杰出的社會活動家和當時最淵博的資產階級自由主義思想家之一。1790年4月17日,富蘭克林與世長辭。在他出殯的那一天,為他送葬的人數多達兩萬,充分表達了美國人民對他的痛悼之情。同時,不僅美國國會決定為他服喪一個月,法國國民議會也決議為他哀悼,表明了他不僅屬于美國,也屬于全世界。
六、分析評價,借鑒吸收
1、小明期中考試考得很差,語文85,數學75,英語68,物理38,化學42,這幾天他感到世界一片黑暗,前途非常渺茫,甚至產生了自殺的念頭。作為小明的好友,你應該勸勸他,讓他重新振作起來。(請使用文中觀點)
請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是一位只見“美腿”而不見“丑腿”的人,他的“精神勝利法”值得提倡嗎?
明確:這是一種盲目的不切實際的人生觀,不值得提倡。正如魯迅先生所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或者如中國臺灣作家李敖所說的:我始終相信,涉及美丑范圍,人的一生,可以只見“美腿”,而對“丑腿”避而不見;但涉及真偽善惡的范圍,我們卻不能逃避。我們不能崇真而不去偽,不能揚善而又隱惡。
七、課堂小結
本文通過舉例、比喻、對比論證,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現實生活中客觀存在的兩種人生綱,肯定了樂觀的人生態度,否定了悲觀的人生態度,重點分析了悲觀的人生態度給人帶來的危害,告誡那些悲觀的人必須改掉自身的惡習,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觀。
八、布置作業
結合作者的觀點寫一篇短文,談談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才幸福。
美腿與丑腿 篇4
一、導入
師:由于個性和成長歷程的差異,每個人獲得幸福的能力也是有所差異的,有些人容易感到幸福,有些人的幸福感卻屈指可數。我們現在來做一個簡單的心理測試,看看你的幸福指數有多高。好不好?
生:好!
師:假如你在路上走著,發現有一個閃閃發光的東西掉在地上,你覺得掉在地上的會是什么?——注意,你不要多想,說出你大腦里立即反應出來的東西。
生:錢!
生:玻璃片。
生:鏡子。
師:好。下面我提供四個答案,你的選擇是什么?或者與此相近的東西。A.高價寶石;B、瓶蓋;C、鏡子的碎片;D、硬幣。
生:(提多名學生選擇)
師:下面我來把測試結果公布一下。
選A:“真幸運!”“真是不可思議的經驗!”這就是你的想法,所以,哪怕遇到了無謂的災害,你也是能樂在其中的類型。你的幸福指數是70℅。
選B:也許你自己不覺得,但是你其實有點悲觀的傾向,不過,不妨試著稍微改變一下看事物的觀點,這么看來,你好像不太可能會看破紅塵哦! 你的幸福指數是50℅。
選C:因為發現漂亮的東西而想靠近看看,結果卻怕自己會被玻璃碎片割傷什么的,你的想法就是這么悲觀。你的幸福指數是30℅。
選D:你是很樂天的人,不過,好像也有慎重的一面,能夠隨性地歌頌人生而且最健康的人就是你啦!你的幸福指數是90℅。
看來,對同一個事物的觀點不同,每個人的幸福指數也各不相同。但幸福對于我們來說,卻是人生的最高生活理想。達官貴人也好,卑微平民也罷,誰不想自己活得滋潤些、幸福些呢?那么,該怎么做,或者說,我們該有怎樣的心理建設,才比較容易獲得幸福?今天,我們借助美國政治家本杰明-富蘭克林的一篇文章《美腿與丑腿》,來探討一下有關幸福的話題。
請一名同學來朗讀一下課文。
二、朗讀
生:(讀課文)
三、分析
師:本文文體是什么?
生:議論文。
師:既是議論文,那么論點是什么?
生:第一段的第二句話。
師:歸納一下,就是:對物、對人、對事的觀點不同,決定了人們幸福與否。
作者開門見山地提出了論點,下面是怎么進行論述的?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我們逐段來看。
第二段用了什么論證方法,總的內容是什么?
生:舉例論證。舉交際場合接觸到的人物和談吐、餐桌上的酒肉和菜肴、天氣、政府的法律、詩文的美和瑕疵、每張臉上的優點和缺點、每個人的長處和短處。這些例子說明:客觀世界萬事萬物都有美有丑。
師:這些例子都是生活中常見的,這就使得論證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和說服力,同時,這些例子也是為下文的論述打基礎。
你還能舉出一些美丑利弊并存的例子嗎?
生:如網絡,可以供大家上網查找資料,了解各種知識、信息。但是網絡上又有很多不健康的東西,如果一個學生瀏覽這些,或者沉湎于游戲中,就會影響身心健康。網絡有利有害。
師:再舉一個。
生:(思考)
師:這樣吧,你說說我,我有什么好的壞的,或者美的丑的?(眾生笑)
生:(笑)
師:不要笑,勇敢地說。
生:你雖然教語文教得好,但是笑得少。(眾生笑)
師:哦——你用了個“雖然……但是”,這是轉折關系的復句,這種復句強調的是哪個分句啊?
生:(笑)
師:顯然強調的是后者,那么你是說我的缺點太大了,是不是?(眾生笑)
師:我真郁悶啊!(笑)你應該把“雖然”和“但是”的內容顛倒一下,那我就開心了。(笑)
生:你也喜歡聽好話啊。(笑)
師:再看第三段。用的什么方法,有句是關鍵句,哪句?
生:正反對比論證。第一句是關鍵句,就是說:樂觀的人,注意的只是生活中真善美的一面,悲觀的人注意的只是生活中假惡丑的一面。
師:前幾年的一個高考作文材料講了一個“玫瑰園的故事”,還記得嗎?
生:不清楚。江蘇省江都市丁溝中學 張廣祥
師:你們是井底之蛙啊。材料是:一對孿生小姑娘走進玫瑰園,不多久,其中一個小姑娘跑來對母親說:“媽媽,這是個壞地方!”“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為 。” 不一會兒,另一個小姑娘跑來對母親說:“媽媽,這真是個好地方。”“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為 。” 聽了兩個孩子的話,母親陷入了沉思。
剛才我把兩個小姑娘的話沒有完全讀出來,思考一下:小姑娘分別怎么說?
生: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這里的每叢刺上面都有花。
師:兩個小姑娘,一個注意到的是刺上又香又美的玫瑰花,一個注意到的是花下的刺。前著愿意多留下來,盡享快樂;一個不愿意在此,留在這里肯定會不開心。這說明:面對同樣的事物,樂觀者看到是美好的一面,而悲觀者看到的是丑陋的一面。作者的主張:希望人們樂觀積極,凡事看到好的方面,凡事要往好處想。
作者為什么不希望人們只注意生活中的陰暗面?你能否從文中找出一些成語來說明悲觀者的生活態度及其危害?
生:生活態度:吹毛求疵、怨天尤人、怨憤不平。指悲觀者整天指責社會的陰暗面,看不到光明面。危害:怏怏不樂、格格不入。悲觀者因為總是著眼于陰暗面,所以總也不滿意不高興,且被樂觀者疏遠。
師:作者在此段中分析了悲觀者和樂觀者對待事物的相反的觀點,以及由此導致的不同命運,重點論述了悲觀者的生活態度及其危害。
其實,絕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快樂與痛苦并存的。用白巖松的話說:痛并快樂著。再卑微的小人物,他也會有被朋友關懷的快樂、被親人疼愛的幸福,但是,樂觀的人想的常常是快樂的加快,而悲觀的人重復體驗的都是曾經的痛苦。悲觀者把人生中所有的樂趣都忽略不計,在他的人生銀行中,存儲的是灰色記憶,自然收獲的也多是灰色苦果。不僅在生活中如此,在事業上,悲觀者也很難獲得成功,大家聽過推銷鞋的故事嗎?
生:聽過。
師:請講講。
生:有兩個推銷鞋子的人到了個島上……(略)
師:再看最后一段。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基本上分析了作者的觀點:樂觀的人將會獲得幸福,悲觀的人將會在痛苦中度過。但是這和文章的題目有何關系?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江蘇省江都市丁溝中學 張廣祥
明確:舉例論證和比喻論證。舉的是作者的一個研究哲學的朋友。美腿與丑腿在這里是兩個比喻,有象征意義,人們對它們的關注,顯示了這個人的人生態度是樂觀還是悲觀。
師:對。題目中的美腿與丑腿,其實巧妙地隱喻了文中提到的樂觀和悲觀的兩種人生態度。
四、總結
師:本文通過舉例、比喻、對比論證,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現實生活中客觀存在的兩種人生綱,肯定了樂觀的人生態度,否定了悲觀的人生態度,重點分析了悲觀的人生態度給人帶來的危害,告誡那些悲觀的人必須改掉自身的惡習,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觀。
五、拓展
師:富蘭克林主張人們凡事要看到它真善美的一面,這樣才能獲得幸福。我國偉大的思想家魯迅先生卻說:真的猛士……與我一起背。
師生: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師:看到了社會的黑暗、政府的殘暴、人民的悲慘,以此為幸福。這與富蘭克林的觀點正好相反。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思考)
師:我讀讀中國臺灣作家李敖的話,也許對你有啟發:我始終相信,涉及美丑范圍,人的一生,可以只見“美腿”,而對“丑腿”避而不見;但涉及真偽善惡的范圍,我們卻不能逃避。我們不能崇真而不去偽,不能揚善而又隱惡。
美腿與丑腿 篇5
富蘭克林
教學目標
一、分析評價作者在文中所闡述的人生觀。
二、弄清題目與課文觀點的關系。
三、理清思路,弄清段與段間的邏輯關系。
教學方法
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課文
由于個性和成長歷程的差異,每個人獲得幸福的能力也是有所差異的,有些人容易感到幸福,有些人的幸福感卻屈指可數。我們現在來做一個簡單的心理測試,看看你的幸福指數有多高。
題:若是有一個閃閃發光的東西掉在地上,你覺得掉在地上的會是什么?
A.高價寶石 B、瓶蓋 C、鏡子的碎片 D、硬幣
選A:“真幸運!”“真是不可思議的經驗!”這就是你的想法,所以,哪怕遇到了無謂的災害,你也是能樂在其中的類型。你的幸福指數是70℅。
選B:也許你自己不覺得,但是你其實有點悲觀的傾向,不過,不妨試著稍微改變一下看事物的觀點,這么看來,你好像不太可能會看破紅塵哦! 你的幸福指數是50℅。
選C:因為發現漂亮的東西而想靠近看看,結果卻怕自己會被玻璃碎片割傷什么的,你的想法就是這么悲觀。你的幸福指數是30℅。
選D:你是很樂天的人,不過,好像也有慎重的一面,能夠隨性地歌頌人生而且最健康的人就是你啦!你的幸福指數是90℅。
由于生活態度的不同,每個人的幸福指數也各不相同。但幸福對于我們來說,卻是人生的最高生活理想。達官貴人也好,卑微平民也罷,誰不想自己活得滋潤些、幸福些呢?那么,該怎么做,或者說,我們該有怎樣的心理建設,才比較容易獲得幸福?今天,我們借助美國政治家本杰明-富蘭克林的一篇文章―――《美腿與丑腿》,來探討一下有關幸福的話題。
二、初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理清思路
1、請同學們花幾分鐘時間自讀課文,把課文中的關鍵詞句劃出來
2、理清思路
請一位同學概述本文行文結構,其他學生補充。
明確:本文共三部分,第一段為第一部分,提出全文的中心觀點:“世界上有兩種人,他們的健康、財富以及生活上的各種享受大致相同,結果,一種人是幸福的,另一種人卻得不到幸福。”第二部分論述了兩類的不同之處及其造成的原因。第三部分用“美腿與丑腿”的例子說明了怎樣鑒定悲觀者并為悲觀者指明出路。
(投影)
第一部分:提出論點
第二部分:論述了兩類人的不同及形成的原因
1.世界上萬物都有美有丑
2.兩類人對事物的著眼點不同,結果就不同
第三部分:怎樣鑒定悲觀者
三、再讀課文,篩選信息
提問:本文的主要觀點有哪些?作者又是怎樣進行闡述的?
分別找學生來篩選信息,找出觀點。
明確:(投影)
1.觀點不同,苦樂的心靈感受也就不同
2.悲觀者必須改變注意目標,去除惡習
3.悲觀者不要再去注意別人的丑腿了
四、研究探討,深入體會
提問:文章為何以“美腿與丑腿”為題?(投影)
本文是一篇告訴人們要樹立正確人生觀的論文,文中作者的觀點很清楚,提倡為人要積極、樂觀、向上,批評了熱衷于苛刻、怨憤和不平的人生態度。可是文章的題目卻是“美腿與丑腿”,這與文章的內容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為什么富蘭克林會用這么個“題不對文”的題目呢?
明確:在文章中,“美腿”與“丑腿”本是作者的一位研究哲學的老朋友的兩條腿,“一條長得非常好看,另一條卻因曾逢意外事件而呈畸形”。現實生活中的作者不見得真有這樣一位研究哲學的朋友,或者是說即使有這樣的朋友,也不見得有這樣的兩條腿。作者用這兩條腿只是作為一個典型的例證,說明悲觀者的人生態度,一個陌生人如果見面后只注意、只談論他的丑腿而不注意他的美腿,那他一定是個悲觀者,我們就應該注意慎重和他們這樣的人交往。所以“美腿”與“丑腿”在這里就像顯示氣溫的寒暑表和預示晴雨的氣壓計一樣,成為了鑒定“樂觀者”和“悲觀者”的一副儀器了。
盡管世界上的事物千千萬萬,但每一事物都有美與丑兩方面,更多的注重事物美好一面的是幸福者,而更多注重事物丑的一面的人則是不幸的,那么“美腿與丑腿”就成了鑒別這兩種人的“儀器”。用這個鑒別“樂觀者”與“悲觀者”的“儀器”為題是非常形象生動的。
五、知人論世,介紹作者(投影)
本杰明•富蘭克林(1706—1790年)是18世紀美國的實業家、科學家、社會活動家、思想家和外交家。
他出身寒微,10歲便輟學回家做工,12歲起在印刷所當學徒、幫工。但他刻苦好學,在掌握印刷技術之余,還廣泛閱讀文學、歷史、哲學方面的著作,自學數學和4門外語,潛心練習寫作,所有這一切為他在一生中取得多方面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從實踐出發,從事科學實驗和觀察,在電學上解答了“電為何物”的問題,將不同狀態下的電稱為“正電”和“負電”,提出了電學中的“一流論”,在大氣電學方面揭示了雷電現象的本質,被譽為“第二個普羅米修斯”。這些電學上劃時代的研究成果使他成為蜚聲世界的第一流的科學家。他在光學、熱學、聲學、數學、海洋學、植物學等方面也有研究,并有新式火爐、避雷針、電輪、三輪鐘、雙焦距眼鏡、自動烤肉機、玻璃樂器、高架取書器、新式路燈等一系列發明創造。因而,他以僅讀過兩年小學的學歷,被美國的哈佛大學、耶魯大學,英國的牛津大學、愛丁堡大學、圣安德魯大學等六七所大學授予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
他酷愛自由和平,反對戰爭,痛恨種族歧視和奴隸制度,主張維護黑人和印第安人的利益。他還經常探索許多哲學問題和社會問題,是杰出的社會活動家和當時最淵博的資產階級自由主義思想家之一。1790年4月17日,富蘭克林與世長辭。在他出殯的那一天,為他送葬的人數多達兩萬,充分表達了美國人民對他的痛悼之情。同時,不僅美國國會決定為他服喪一個月,法國國民議會也決議為他哀悼,表明了他不僅屬于美國,也屬于全世界。
六、分析評價,借鑒吸收
1、小明期中考試考得很差,語文85,數學75,英語68,物理38,化學42,這幾天他感到世界一片黑暗,前途非常渺茫,甚至產生了自殺的念頭。作為小明的好友,你應該勸勸他,讓他重新振作起來。(請使用文中觀點)
請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是一位只見“美腿”而不見“丑腿”的人,他的“精神勝利法”值得提倡嗎?
明確:這是一種盲目的不切實際的人生觀,不值得提倡。正如魯迅先生所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或者如中國臺灣作家李敖所說的:我始終相信,涉及美丑范圍,人的一生,可以只見“美腿”,而對“丑腿”避而不見;但涉及真偽善惡的范圍,我們卻不能逃避。我們不能崇真而不去偽,不能揚善而又隱惡。
七、課堂小結
本文通過舉例、比喻、對比論證,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現實生活中客觀存在的兩種人生綱,肯定了樂觀的人生態度,否定了悲觀的人生態度,重點分析了悲觀的人生態度給人帶來的危害,告誡那些悲觀的人必須改掉自身的惡習,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觀。
八、布置作業
結合作者的觀點寫一篇短文,談談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才幸福。
[1]
美腿與丑腿 篇6
教學目的:
1、 把握主旨,體味文章的積極意義。
2、 學會抓住關鍵語句解讀課文。
教學過程
(1)了解富蘭克林
本杰明•富蘭克林大概算得上美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偉人,他博學多才,他是愛國者、科學家。作家、外交家、發明家、畫家、哲學家;他自修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并引導美國走上獨立之路。獨立宣言起草之一,避雷針、富蘭克林爐及遠近兩用眼鏡等的發明者
本杰明。富蘭格林。在富蘭克林年輕時,發明了一種方法,他首先列出獲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十三個條件:節制。沉默、秩序、果斷、節儉、勤奮、誠懇、公正、中庸、清潔、平靜、純潔、謙遜;決心獲得這十三種美德,并養成習慣;為此,他設計了一個成功記錄表,每一個美德占去一頁,畫好格子,在反省時若發現當天未達到的地方,就用筆作個記號。當富蘭克林七十九歲時,在那本不朽的自傳中,花了整整十五頁紙,特別記敘了他的這一偉大發明,因為他認為他的一切成功與幸福受益于此。富蘭克林在自傳中寫道:“我希望我的子孫后代效仿這種方式,有所收益”。
閱讀課文最后一段,回答下列問題:
①腿與寒暑表、氣壓計之間的關系?
②本段“這種人”“這種壞脾氣”所指內容?
① 寒暑表是可以顯示氣溫的儀器,氣壓計是可以預示晴雨的儀器,腿是可以測知一個人是否只有悲觀,只注意別人丑腿的儀器。
②這種人:悲觀的人
這種壞脾氣:吹毛求疵令人厭惡的脾氣。(所想的和所談的卻只是壞的一面,因此他們永遠感到怏怏不樂,他們的言論在社交場所既大煞風景,個別的還得罪許多人,以致他們到處和別人格格不入。)
閱讀第三段,思考下列問題:
①悲哀還有真假嗎?作者為何花大篇幅寫這種人?
②“這種人”是如何引出的?由這兩種人你想到了哪些故事?
③ “這種情形”所指代的內容?
①指出悲觀給人生活、心理帶來的危害,希望人們樂觀向上,凡事看到好的方面,凡事向好的方面想,樂觀、豁達才能得到幸福的人生。
②“這種人”是在與樂觀的人對比中引出的。
半杯水的故事
玫瑰園的故事
推銷鞋的故事
對斷臂維納斯的看法
… …
③交際場合接觸到的人物和談吐、餐桌上的酒肉和菜肴、天氣、政府的法律、詩文的美和瑕疵、每張臉上的優點和缺點、每個人的長處和短處……
作者列舉這些例子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證明“一個人無論處于什么地位,遭遇總是有順利和不順利” 。這些例子都是生活中常見的,這就使得論證具有很強親和力、說服力。同時,這些例子也是為下文的論述打基礎。
通過以上閱讀,可以理解作者的觀點是?
一個人的幸福與否主要取決于他“對物、對人和對事”的不同觀點,是這些導致了他對人生的“苦”
與“樂”的不同感受。(概括第一段,注意兩句話的重點 )
課文論證思路:
提出論點——舉出實例——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倒序法,抓住指示性代詞理清文章思路)
美腿與丑腿 篇7
蘇禾
由于個性和成長歷程的差異,每個人獲得幸福的能力也是有所差異的,有些人容易感到幸福,有些人的幸福感卻屈指可數。我們現在來做一個簡單的心理測試,看看你的幸福指數有多高。
題:若是有一個閃閃發光的東西掉在地上,你覺得掉在地上的會是什么?
a.高價寶石 b、瓶蓋 c、鏡子的碎片 d、硬幣
選a:“真幸運!”“真是不可思議的經驗!”這就是你的想法,所以,哪怕遇到了無謂的災害,你也是能樂在其中的類型。你的幸福指數是70℅。
選b:也許你自己不覺得,但是你其實有點悲觀的傾向,不過,不妨試著稍微改變一下看事物的觀點,這么看來,你好像不太可能會看破紅塵哦! 你的幸福指數是50℅。
選c:因為發現漂亮的東西而想靠近看看,結果卻怕自己會被玻璃碎片割傷什么的,你的想法就是這么悲觀。你的幸福指數是30℅。
選d:你是很樂天的人,不過,好像也有慎重的一面,能夠隨性地歌頌人生而且最健康的人就是你啦!你的幸福指數是90℅。
由于生活態度的不同,每個人的幸福指數也各不相同。但幸福對于我們來說,卻是人生的最高生活理想。達官貴人也好,卑微平民也罷,誰不想自己活得滋潤些、幸福些呢?那么,該怎么做,或者說,我們該有怎樣的心理建設,才比較容易獲得幸福?今天,我們借助美國政治家本杰明-富蘭克林的一篇文章―――《美腿與丑腿》,來探討一下有關幸福的話題。
學習新課
1、文體?議論文。
2、既是議論文,那么論點是什么?
朗讀第一段,歸納論點:對物、對人、對事的觀點不同,決定了人們幸福與否。
3、作者開門見山地提出了論點,下面是怎么進行論述的?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a、舉例論證
舉交際場合接觸到的人物和談吐、餐桌上的酒肉和菜肴、天氣、政府的法律、詩文的美和瑕疵、每張臉上的優點和缺點、每個人的長處和短處這些例子說明:
客觀世界萬事萬物都有美有丑。
這些例子都是生活中常見的,這就使得論證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和說服力,同時,這些例子也是為下文的論述打基礎。
你還能舉出一些美丑利弊并存的例子嗎?
如網絡、經濟全球化、加入wto等等。
b、正反對比論證:
樂觀的人:注意的只是生活中真善美的一面
悲觀的人:注意的只是生活中假惡丑的一面
前幾年的一個高考作文材料講了一個“玫瑰園的故事”:
一對孿生小姑娘走進玫瑰園,不多久,其中一個小姑娘跑來對母親說:
“媽媽,這是個壞地方!”
“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為 。”
不一會兒,另一個小姑娘跑來對母親說:
“媽媽,這真是個好地方。”
“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為 。”
聽了兩個孩子的話,母親陷入了沉思。
思考:空格上該填什么?
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這里的每叢刺上面都有花
兩個小姑娘,一個注意到的是刺上又香又美的玫瑰花,一個注意到的是花下的刺。面對同樣的事物 ,樂觀者看到是美好的一面,而悲觀者看到的是丑陋的一面。
作者的主張:希望人們樂觀積極,凡事看到好的方面,凡事要往好處想。
作者為什么不希望人們只注意生活中的陰暗面?你能否從文中找出一些成語來說明悲觀者的生活態度及其危害?
態度:吹毛求疵、怨天尤人、怨憤不平
指悲觀者整天指責社會的陰暗面,看不到光明面。
怏怏不樂、郁郁寡歡、格格不入
悲觀者因為總是著眼于陰暗面,所以總也不滿意不高興,且被樂觀者疏遠。
小結:作者在此段中分析了悲觀者和樂觀者對待事物的相反的觀點以及由此導致的不同命運,重點論述了悲觀者的生活態度及其危害。其實,絕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快樂與痛苦并存的。再卑微的小人物,他也會有被朋友關懷的快樂、被親人疼愛的幸福,但是,樂觀的人想的常常是快樂的加快,而悲觀的人重復體驗的都是曾經的痛苦。悲觀者把人生中所有的樂趣都忽略不計,在他的人生銀行中,存下的是灰色記憶,自然收獲的也多是灰色苦果。不僅在生活中如此,在事業上,悲觀者也很難獲得成功:推銷鞋的故事。
c、比喻論證
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基本上分析了作者的觀點:樂觀的人將會獲得幸福,悲觀的人將會在痛苦中度過。但是這和文章的題目有何關系?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明確:比喻論證
美腿與丑腿在這里是兩個象征,人們對它們的關注,顯示了這個人的人生態度是樂觀還是悲觀。題目中的美腿與丑腿,其實巧妙地隱喻了文中提到的樂觀和悲觀的兩種人生態度。
同樣作為隱喻象征的還有什么?
寒暑表、晴雨氣壓計
總結:本文通過舉例、比喻、對比論證,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現實生活中客觀存在的兩種人生綱,肯定了樂觀的人生態度,否定了悲觀的人生態度,重點分析了悲觀的人生態度給人帶來的危害,告誡那些悲觀的人必須改掉自身的惡習,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觀。
拓展:富蘭克林主張人們凡事要看到它真善美的一面,這樣才能獲得幸福。我國偉大的思想家魯迅先生卻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幸福者:看到了社會的黑暗、政府的殘暴、人民的悲慘,因而奮斗抗爭,并以此為幸福。
討論: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你是怎么理解的?
(特蕾莎修女的例子、馬丁-路德-金的例子等)
李敖:我始終相信,涉及美丑范圍,人的一生,可以只見“美腿”,而對“丑腿”避而不見;但涉及真偽善惡的范圍,我們卻不能逃避。我們不能崇真而不去偽,不能揚善而又隱惡。
作者郵箱:
[1]
美腿與丑腿 篇8
教學目標 :
1、正確認識作者的思想觀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質疑問難、合作討論、自我探究的
能力
教學難點 和重點:
1、分析評價作者在文中所闡述的人生觀
2、弄清題目與課文觀點的關系
3、從課文的布局結構上獲得一些寫作的啟示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1、由歌曲《幸福》引起學習的興趣。
2、由學生自己選擇“綠心”和“紅心”來表示自己是否感到幸福導入 對課文的學習
二、學習首段,提煉課文觀點
1、教師范讀
2、學生歸納作者觀點
明確:課文觀點是——對物、對人、對事的觀點不同,決定了人們的幸福與否。
三、學習第二、三段,研討論據的特色和論證的方法
1、誦讀二三兩段,整體感知內容
2、設疑激發興趣,引起求知欲,形成研討動力,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1)為什么人們對物、對人、對事會有不同的看法?
(2)怎樣的觀點會讓我們幸福?怎樣的觀點又會讓我們感到不幸福?
(3)作者詳細論述了哪種觀點?作者為何要詳細論述這種觀點?
3、歸納明確論據的特色和論證的方法
明確:作者運用了事實論據,通過兩種人對待事物的相反的觀點,以及由相反的觀點導致的不同的命運進行對比論證來論述中心論點,從中看出,作者是希望人們樂觀向上,凡事看到好的方面,凡事要往好處想。
四、學習第四段,理清脈絡,理解課文的主旨
1、閱讀討論
(1)作者寫美腿和丑腿有何作用?
(2)作者寫美腿和丑腿其實隱喻了哪兩種人生態度?
明確:美腿和丑腿在這里成了兩個符號,人們對他們的關注,顯示了這個人的人生態度是樂觀還是悲觀。題目的美腿和丑腿,其實巧妙地隱喻了文中提到的樂觀和悲觀的兩種人生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作者的感情傾向,強化了說理的力度。
五、思維拓展練習:
閱讀詩句,模擬下面的句式來提煉這首詩的觀點
活著真叫累,有人這么感喟。
活著真叫煩,更有人這么虛嘆。
活著真的美麗,而我卻喜歡這么對生活綰結的。
尋找了千百種理由之后,才得以發現:生活在我的視野下呈現出與人的不同,不是生活賜予我有什么不同,卻僅僅是因為,在我的胸襟之中,盈盈地盛滿這么兩個字:坦然。
我坦然。于是我心美麗。
我心美麗。于是我的人生跟著美麗。
這首詩通過對比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__(事實),給
我們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理)。
六、思維轉移并布置作業
由上面這首詩引出作者羅素對人生的看法,通過簡介羅素生平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布置課后作業 題:我為什么而活?
美腿與丑腿 篇9
由于個性和成長歷程的差異,每個人獲得幸福的能力也是有所差異的,有些人容易感到幸福,有些人的幸福感卻屈指可數。我們現在來做一個簡單的心理測試,看看你的幸福指數有多高。
題:若是有一個閃閃發光的東西掉在地上,你覺得掉在地上的會是什么?
a.高價寶石 b、瓶蓋 c、鏡子的碎片 d、硬幣
選a:“真幸運!”“真是不可思議的經驗!”這就是你的想法,所以,哪怕遇到了無謂的災害,你也是能樂在其中的類型。你的幸福指數是70℅。
選b:也許你自己不覺得,但是你其實有點悲觀的傾向,不過,不妨試著稍微改變一下看事物的觀點,這么看來,你好像不太可能會看破紅塵哦! 你的幸福指數是50℅。
選c:因為發現漂亮的東西而想靠近看看,結果卻怕自己會被玻璃碎片割傷什么的,你的想法就是這么悲觀。你的幸福指數是30℅。
選d:你是很樂天的人,不過,好像也有慎重的一面,能夠隨性地歌頌人生而且最健康的人就是你啦!你的幸福指數是90℅。
由于生活態度的不同,每個人的幸福指數也各不相同。但幸福對于我們來說,卻是人生的最高生活理想。達官貴人也好,卑微平民也罷,誰不想自己活得滋潤些、幸福些呢?那么,該怎么做,或者說,我們該有怎樣的心理建設,才比較容易獲得幸福?今天,我們借助美國政治家本杰明-富蘭克林的一篇文章―――《美腿與丑腿》,來探討一下有關幸福的話題。
學習新課
1、 文體?議論文。
2、 既是議論文,那么論點是什么?
朗讀第一段,歸納論點:對物、對人、對事的觀點不同,決定了人們幸福與否。
3、 作者開門見山地提出了論點,下面是怎么進行論述的?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a、 舉例論證
舉交際場合接觸到的人物和談吐、餐桌上的酒肉和菜肴、天氣、政府的法律、詩文的美和瑕疵、每張臉上的優點和缺點、每個人的長處和短處這些例子說明:
客觀世界萬事萬物都有美有丑。
這些例子都是生活中常見的,這就使得論證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和說服力,同時,這些例子也是為下文的論述打基礎。
你還能舉出一些美丑利弊并存的例子嗎?
如網絡、經濟全球化、加入wto等等。
b、 正反對比論證:
樂觀的人:注意的只是生活中真善美的一面
悲觀的人:注意的只是生活中假惡丑的一面
前幾年的一個高考作文材料講了一個“玫瑰園的故事”:
一對孿生小姑娘走進玫瑰園,不多久,其中一個小姑娘跑來對母親說:
“媽媽,這是個壞地方!”
“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為 。”
不一會兒,另一個小姑娘跑來對母親說:
“媽媽,這真是個好地方。”
“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為 。”
聽了兩個孩子的話,母親陷入了沉思。
思考:空襠細錳釷裁矗?
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這里的每叢刺上面都有花
兩個小姑娘,一個注意到的是刺上又香又美的玫瑰花,一個注意到的是花下的刺。面對同樣的事物 ,樂觀者看到是美好的一面,而悲觀者看到的是丑陋的一面。
作者的主張:希望人們樂觀積極,凡事看到好的方面,凡事要往好處想。
作者為什么不希望人們只注意生活中的陰暗面?你能否從文中找出一些成語來說明悲觀者的生活態度及其危害?
態度:吹毛求疵、怨天尤人、怨憤不平
指悲觀者整天指責社會的陰暗面,看不到光明面。
怏怏不樂、郁郁寡歡、格格不入
悲觀者因為總是著眼于陰暗面,所以總也不滿意不高興,且被樂觀者疏遠。
小結:作者在此段中分析了悲觀者和樂觀者對待事物的相反的觀點以及由此導致的不同命運,重點論述了悲觀者的生活態度及其危害。其實,絕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快樂與痛苦并存的。再卑微的小人物,他也會有被朋友關懷的快樂、被親人疼愛的幸福,但是,樂觀的人想的常常是快樂的加快,而悲觀的人重復體驗的都是曾經的痛苦。悲觀者把人生中所有的樂趣都忽略不計,在他的人生銀行中,存下的是灰色記憶,自然收獲的也多是灰色苦果。不僅在生活中如此,在事業上,悲觀者也很難獲得成功:推銷鞋的故事。
c、 比喻論證
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基本上分析了作者的觀點:樂觀的人將會獲得幸福,悲觀的人將會在痛苦中度過。但是這和文章的題目有何關系?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明確:比喻論證
美腿與丑腿在這里是兩個象征,人們對它們的關注,顯示了這個人的人生態度是樂觀還是悲觀。題目中的美腿與丑腿,其實巧妙地隱喻了文中提到的樂觀和悲觀的兩種人生態度。
同樣作為隱喻象征的還有什么?
寒暑表、晴雨氣壓計
總結:本文通過舉例、比喻、對比論證,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現實生活中客觀存在的兩種人生綱,肯定了樂觀的人生態度,否定了悲觀的人生態度,重點分析了悲觀的人生態度給人帶來的危害,告誡那些悲觀的人必須改掉自身的惡習,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觀。
拓展:富蘭克林主張人們凡事要看到它真善美的一面,這樣才能獲得幸福。我國偉大的思想家魯迅先生卻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幸福者:看到了社會的黑暗、政府的殘暴、人民的悲慘,因而奮斗抗爭,并以此為幸福。
討論: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你是怎么理解的?
(特蕾莎修女的例子、馬丁-路德-金的例子等)
李敖:我始終相信,涉及美丑范圍,人的一生,可以只見“美腿”,而對“丑腿”避而不見;但涉及真偽善惡的范圍,我們卻不能逃避。我們不能崇真而不去偽,不能揚善而又隱惡。
作者郵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