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風·氓》導學案(通用5篇)
《衛(wèi)風·氓》導學案 篇1
《衛(wèi)風·氓》導學案
導學任務一、字詞匪:fēi 愆:qiān 將:qiāng 載:zài 于:xū 說:tuō 徂:cú 湯:shāng 裳:cháng 靡:mǐ 隰:xí 角:jiǎo
二、簡介《詩經(jīng)》 《詩經(jīng)》是我國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紀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中期的5XX年間的古代社會生活。原本只稱《詩》,是儒家的經(jīng)典之一。(儒家奉有“四書”“五經(jīng)”,“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jīng)”指《詩》《書》《禮》《易》《樂》《春秋》)成書于公元前6世紀的春秋時期,共305篇,所以又稱“詩三百”。《詩經(jīng)》按其表現(xiàn)內容可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又稱15國風,大都是民間的歌謠,它和屈原的《離騷》后人經(jīng)常把它們并稱為“風騷”,本用來指兩大文學流派,后人多用來指文人如“遷客騷人”。但是再后來的許多文學作品中出現(xiàn)的“風騷”其意卻大相徑庭,如“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身量苗條,體格風騷”“賣弄風騷”等。“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宮廷樂曲歌詞。它是一種正統(tǒng)音樂。“頌”分周頌、魯頌、商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詩經(jīng)》表現(xiàn)手法來分可分為賦、比、興三類。賦,指鋪陳排比,使詩歌顯得整齊勻稱,有氣勢。比,即比喻,是《詩經(jīng)》開創(chuàng)的修辭方法。興,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如《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領頭的羊,共產(chǎn)黨是我們的領路人。”興也是《詩經(jīng)》首創(chuàng)的修辭形式。古代婚禮 《五禮通考》曾說,自后齊以來,不管天子庶民,婚禮“一曰納采,二曰向名,三曰納吉,四曰納征,五曰請期,六曰親迎。”這就是古代婚禮所分的六個階段,俗稱“六禮”。分述如次:一、納采:這是議婚的第一階段,男方請媒提親后,女方同意議婚,男方備禮去女家求婚,禮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為何用雁?雁為候鳥,取象征順乎陰陽之意,后來又發(fā)展了新意,說雁失配偶,終生不再成雙,取其忠貞。二、問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請問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準備合婚的儀式。三、納吉:是把問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儀禮。又叫“訂盟”。這是訂婚階段的主要儀禮。古俗,照例要用雁,作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發(fā)展到用戒指、首飾、彩綢、禮餅、禮香燭、甚至羊豬等,故又稱送定或定聘。四、納征:是訂盟后,男家將聘禮送往女家,是成婚階段的儀禮。這項成婚禮又俗稱完聘或大聘、過大禮等。后來,這項儀式還采取了回禮的做法,將聘禮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還;或受聘后,將女家贈男方的衣帽鞋襪作為回禮。聘禮的多少及物品名稱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數(shù)目取雙忌單。五、請期:送完聘禮后,選擇結婚日期, 備禮到女家,征得同意時的儀式。古俗照例用雁,禮品一般從簡,請期禮往往和過聘禮結合起來,隨過大禮同時決定婚期。六、親迎:就是新婿親往女家迎聚的儀式。這項儀禮往往被看做婚禮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項則當成議婚、訂婚等過渡性禮儀。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關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妝”,到男家時的“開揖”、“鬧洞房”等,都是確立社會關系的儀禮。純屬親迎部分的儀式,一般用花轎,分雙頂或單頂,扶親婦上轎的“送親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親客”,都各有要求,起轎、回車馬、迎轎、下轎、祭拜天地、行合歡禮、入洞房……每一過程又都有幾種到十幾種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驅邪。親迎的季節(jié),一般選在春天,州以農(nóng)立,適逢農(nóng)閑,豐收為是,正好婚配。婚嫁“六禮”過后,進入過渡期,新婦回娘家的“歸寧”,一直到新婦進入育產(chǎn)期,第二代再行誕生禮。從此,婚禮只作為一種家慶紀念日,按周年慶賀(滿一個“花甲”舉行隆重慶賀儀式,叫辦重婚酒),年年值慶,直至終年。在國外,結婚二十五年做銀婚禮。結婚五十年做金婚禮。這些都是婚禮的追憶儀式了。三.齊讀,請四位同學分別講述本首詩的內容全詩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感情基調? 戀愛(第一、二章) —— 熱情、幸福 婚變(第三、四、五章)—— 怨恨、沉痛 決絕(第六章) —— 清醒、剛烈 四.提問教讀 1.在第一節(jié)中,詩作的敘事節(jié)奏頗似電影蒙太奇手法,選取了三個視覺效果極強的場面來表現(xiàn)。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出這三個場景。2.氓最初給女主人公的印象是一個什么樣的人?3.氓是如何來提親的?女主人公怎樣對待他,是否馬上答應了他? 4.男主人公是如何回復女主人公的話?婚事是否談成? 5.提問:在這些場景中表現(xiàn)了兩人什么性格?姑娘與心上人約定了婚期,在漫長的等待中,姑娘是什么樣的表現(xiàn)? 6.結婚前氓做了什么?結果如何?7.結婚前男女主人公表現(xiàn)出什么樣的性格特點:8.女主人公為什么突然寫到“桑樹”葉落前和葉落后的變化,這是什么手法? 9.女主人公對女子發(fā)出什么感慨?你如何看待她的觀點? 10.女主人公婚后過著什么樣的生活?她認為婚姻悲劇的過錯在哪里? 11.周圍的人是如何看待女主人公?12.婚后男女主人公表現(xiàn)出什么樣的性格特點?13.最后一段中女主人公對男子表現(xiàn)出一種什么態(tài)度?“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在這里有什么作用?暗含什么意思?男女主人公表現(xiàn)出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五.深化探討 1 從文化視角體會當時的風土人情。進行今昔對比,體會人物的特點。 明確:“抱布貿(mào)絲”原始的物物交換,造成了人與人之間交流范圍的狹窄,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在精神領域的道德方面,尤其愛情觀方面,少了更寬泛的選擇范圍,他和她上演了悲劇。她:溫柔體貼,情意綿綿,嫁作他婦,任勞任怨,遭受暴虐,失望決絕。他:喜請良媒,娶她為婦,感情變換,虐待其妻。 2.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劇?: 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在男權社會中,女性在經(jīng)濟上、政治上都處于附屬地位,她們的生活天地狹小,生活的幸福與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個對感情、對家庭不負責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劇是不可避免的。 3.賦比興手法在本文中的應用 全文用賦,“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 比興:“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以斑鳩貪吃桑葚為例告誡女子不要為愛著迷。(孔子“過猶不及”)以桑葉新鮮潤澤的自然情狀喻女子年輕貌美之情狀,也指兩人戀愛時情意濃密;以桑葉枯黃掉落的自然情狀比喻女子年老珠黃之情狀,也指氓變心感情枯竭。同時由桑樹引發(fā)對自己年長色衰,慘遭遺棄的敘述,這是“興”。整體看有以桑葉由鮮嫩而枯黃來比喻愛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六、討論題 1.他們的婚姻失敗除了氓的變心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原因? 2.女主人公婚變后還有沒有可能獲得幸福?
《衛(wèi)風·氓》導學案 篇2
李麗
教學目標 :
⑴了解《詩經(jīng)》有關常識
⑵學習氓,深刻體會比興的藝術手法
⑶背誦三首詩篇
重點難點
2、體會詩中重章疊句的形式即《詩經(jīng)》的表現(xiàn)手法。
3、掌握下列字、詞的音和義:臣鳩、窈窕、逑、荇萊、寤寐、蒹葭、無、恬、渙、塒、址、桀。
教學時數(shù):3課時
教學過程 :
一、預習
1、查字典,讀準下面加點的讀音。
2.查字典,對照課文注釋翻譯這三首詩。
一 導語 設計
《詩經(jīng)》 同學們雖然沒有學習過,但是你們至少聽說過,甚至還會背誦其中的詩句。比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一首十分出色的戀歌;比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寫的是離家時的依依惜別之情,歸來時的悲戚之感。再如“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一日不見,如三秋兮”相思之苦表現(xiàn)的如怨如訴深切纏綿淋漓盡致等等。正所謂“聞名不如見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認識它。
二 《詩經(jīng)》簡介
(這一部分書上注釋①都有,可以給出兩分鐘時間讓學生自己看。老師用提問的方式總結即可)
⑴ 性質: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六藝”之一。本來只稱《詩》后來儒家奉為經(jīng)典,改稱《詩經(jīng)》。
⑵ 體制和內容: 收錄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305首包括風、雅、頌三部分。“風”,大部分是民間歌謠,;“雅”,大都是貴族作品,;“頌”,都是。《詩經(jīng)》的精華是民歌部分,它鮮明地表現(xiàn)人民的愛憎及他們的反抗斗爭,真實反映當時社會的面貌,,《詩經(jīng)》是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它是詩歌文學的鼻祖,為我國古典詩歌奠定了現(xiàn)實主義基礎。
⑶ 藝術表現(xiàn)手法: 賦 比 興 (教師在此無須多介紹,在具體研習時結合實例講解)
三、整體把握
(1)老師范讀課文,學生聽讀。結合注釋,掃除文字障礙。
(2)學生自由誦讀,討論詩歌的形式上有什么特點?初步感知詩歌的形式特點。
(老師總結)
①題目取自于句首,并不是標題,不能代表詩篇的內容。
②基本句式是四言,一般讀成“2/2”節(jié)拍
③采用疊章的形式,即重復的章節(jié),意義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變。
④為獲得聲韻上的美感。采用了雙聲、疊韻、疊字的語匯。
(3)學生結合誦讀提示再一次朗讀三首詩歌,自由誦讀。
⑷整體感知,概括每首詩的主要內容。
《衛(wèi)風·氓》是一首敘事詩,一第一人稱的口吻,敘述女主人公從戀愛,結婚到被棄的經(jīng)歷。
《秦風·無衣》是一篇軍中歌謠,表現(xiàn)士兵團結一致,同仇敵愾的昂揚斗志和愛國精神。
《邶風·靜女》寫男女幽期密約的情形,其中主人公 大膽熱烈的愛情表白是自然健康的人性之歌。
四、布置作業(yè)
預習 《邶風·靜女》爭取熟讀能誦。
作者郵箱:
《衛(wèi)風·氓》導學案 篇3
說課過程中就需要教師吃透說課內容、重難點、教材分析、教學內容。還需要講清設計意圖、教學方法。這是對優(yōu)秀教師考察的最佳方式。下面小編整理收集了一篇優(yōu)秀高中語文說課稿:《衛(wèi)風•氓》,希望大家喜歡!
高中語文說課稿:《衛(wèi)風•氓》
一、課題:氓
二、課型:人文學科語言類講授課
三、課時:兩個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能夠增加古漢語字詞基礎知識,例如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等;可以了解上古文學作品的一些特點,懂得什么是“賦、比、興”的藝術手法等文學文化常識。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反復吟誦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感知語言韻律和諧之美;懂得如何判斷“賦、比、興”手法;體味主人公前后情感的變化從而使學生的閱讀感知能力得到訓練。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上古語言的魅力和先民的思想,進而喜歡《詩經(jīng)》等上古文學作品,拓展閱讀視野,提升閱讀品味,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審美能力。另外本文是一首以愛情為主線的敘事詩,通過學習這首兩千多年以前的愛情悲歌對學生今后的愛情觀產(chǎn)生影響,他們能夠對自己的情感有所思考,努力做一個懂愛、善愛的人。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文言句式、詩經(jīng)的“賦比興”手法和語言特色等基礎知識和文化常識。主人公的情感變化和性格特征等文本深層理解。
2.教學難點
學生與文本內容距離較遠,尤其是古漢語發(fā)展到今天已經(jīng)和我們現(xiàn)在的語言大不相同,對于學生很好的理解課文內容造成了困難,另外學生對古文本身也有畏懼心理。
學情掌握
1.知識能力情況
這冊課本是為高一下學期學生準備的,高一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獨立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在課前可以通過圖書資料查閱或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詩經(jīng)》或《氓》相關信息,有了初步的探索和感知。再加上初中及上學期的古文學習,他們有了一定的古文閱讀能力和文學審美能力。
2.學生階段特征
從初中到高中,學生首先需要有學習習慣的改變,學習將由老師督促學習變成自己主動學習,有些學生還不太適應,他們有足夠的學習熱情但是缺乏克難意志;其次,初高中知識難度的巨大落差,知識層次的加深,教師授課風格方法的改變會對學生學習造成一定的影響;再次,學習心理的調整,由初中的佼佼者進入人才濟濟的高中課堂如何讓自己脫穎而出,也是學生比較苦惱的一點。
但是因為這已經(jīng)是第二學期,所以學生有了第一學期的高中語文學習經(jīng)驗,也為課程教學坐了基礎鋪墊。
教學關鍵
以誦讀為切入點,使課文內容教學為文化教學服務,努力讓課文內容為主導向文化這一主體轉變,在課文學習中滲透文化語言等常識性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恰當引導。
教學過程設計
1.導入
愛情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在任何一個民族都是這樣,我國也不例外。早在兩千多年前,先民們就為愛唱響了一只只情歌,《詩經(jīng)》的開篇——《關雎》如是(多媒體播放《關雎》的配樂朗誦)。
剛才的朗誦美不美?(生答美)除了對美好愛情的歌頌沒那么有沒有對于愛情悲劇的描述呢?也是有的,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詩經(jīng)》里的另外一篇《氓》。(板書課題)
2.揭題
《氓》是《詩經(jīng)》名篇,詩一首敘事詩。屬于國風,所謂國風就是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在古代我國遼闊的疆域上分布著不同的諸侯國,共同歸周天子管制,這些不同國家的是個酒為百姓管理查探民情提供了依據(jù)。《氓》是“衛(wèi)風”里的一首,也就是衛(wèi)國的風俗,衛(wèi)國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的河南北部濮陽,新鄉(xiāng),安陽,沁陽一帶。
說到“風”,那么《詩經(jīng)》除了“風”還有什么呢,有沒有同學知道?(生亂答,有知有不知)對,有同學已經(jīng)說了,還有“雅”和“頌”。
3.預習效果檢驗
課文大家都預習過了,下面有問題先問問大家。
請大家看看PPT上的這些字詞,讀音、意思有沒有不明白的?
氓、蚩蚩、貿(mào)、匪、謀、淇、愆、將、垝垣、筮、咎、賄遷、耽、說、徂、湯湯、爽、罔、靡、夙、遂、咥、躬、悼、泮、總角、反
標紅的字是大家要重點掌握的,請?zhí)貏e注意!
下面請大家齊讀課文,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注意體會韻律感。(生讀文,師板書第一章……第六章)
問:讀完詩歌,能不能每章用一句詩概括出它的的主旨?
答:第一章——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第二章——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第三章——于嗟女兮,無與士耽。
第四章——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第五章——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第六章——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板書)
問:這是一篇敘事詩,這首詩敘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答:這首詩寫了一名女子追憶她與“氓”從戀愛、結婚到婚變的全過程。故事從“氓”來向她求婚寫起,女子雖然對他求婚的方式有些不滿意,但還是答應了他;接下來寫兩人的戀愛生活,著重表現(xiàn)了女子對“氓”的癡情;兩人很順利地結婚了;婚后的生活貧困、辛苦,女子毫無怨言地操勞著家務,“氓”開始時還好,慢慢地,隨著生活的好轉,他的脾氣變得粗暴起來,他的行為荒唐起來,并且沒有回頭的意思。女子只能自己傷心,不過,對于這種狀況她不會無限期地忍受下去的,她想:既然“氓”不念舊情,無情無義,那就算了吧!
4.課文內容解析
問:這首詩共六章,可以分成幾個小節(jié)?每一個小節(jié)是按照什么依據(jù)劃分出來的?
答:可以分成三個小節(jié)。按照故事的發(fā)展順序劃分的。第一章到第二章為第一小節(jié),寫戀愛;第三章到第五章為第二小節(jié),寫婚變;第六章為第三小節(jié),寫決絕。
問:氓最初給女主人公的印象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結婚前氓做了什么?
答:“蚩蚩”,忠厚老實 ;“爾卜爾蓍,體無咎言”對婚姻很鄭重其事,認真。
問:女主人公與心上人約定了婚期,在漫長的等待中,姑娘是什么樣的表現(xiàn)?
答:“乘彼”等六句繪聲繪色地描述了熱戀中的少女的心理及表現(xiàn)。“復關”大概是男青年的居住地。姑娘一會“泣涕漣漣”一會兒“載笑載言”,足見對男青年的思念及深情。戀愛中的姑娘是那樣的天真、活潑、熱烈。
問:婚后他們生活如何?男女主人公各自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
答:婚后他們生活不和諧。女子勤勞肯吃苦、任勞任怨、專情柔弱;男子脾氣暴躁、三心二意、薄情寡義。
5.人物性格探究
問:通過你對課文的閱讀,你覺得詩歌描繪的氓有什么樣的性格特點?這些特點大家能不能在詩歌中找到依據(jù)?
答:氓的性格多變,前后判若兩人。在戀愛初,他忠厚老實,急切認真——“氓之蚩蚩”、“將子無怒”、“爾卜爾筮”。婚后他變得三心二意,脾氣暴躁——“士二其行”、“至于暴矣”。
問:女主人公身上有什么樣的品質,請具體談一談?
答:活潑天真熱烈,這在戀愛時期表現(xiàn)十分明顯;勤勞肯吃苦,任勞任怨,專情柔弱,這個主要表現(xiàn)在婚后的生活中;最后決裂是表現(xiàn)出了決絕,剛強的性格。
6.寫作藝術賞析
問:為什么突然寫到“桑樹”葉落前和葉落后的變化,這是什么手法?
答:比興。
問:文中有幾處用到了剛才我們說的這種手法?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答:三處。第一處是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桑葉鮮嫩,告誡斑鳩不要貪吃桑葚。這與后面六句勸說“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形成對照,詩意是相連的。
第二處是第四章,前兩句“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葉由嫩綠變?yōu)榭蔹S,這與士“信誓旦旦”變?yōu)?ldquo;士貳其行”相對照,含有隱喻。
第三、四章起興的詩句,用自然現(xiàn)象來對照女主人公戀愛生活的變化,由起興的詩句引出表達感情生活的詩句,從女主人公的年輕貌美寫到體衰色減,同時揭露了負心男子對她從熱愛到厭棄的經(jīng)過。激發(fā)讀者聯(lián)想,增強意蘊,產(chǎn)生形象鮮明、詩意盎然的藝術效果。有人認為,用桑葉嫩綠而枯黃來比喻戀愛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這種興兼有比的特點,更富有藝術魅力。
第三處是第六章“淇則有岸,隰則有泮”,這是暗含女主人公對男子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比興手法的運用,激發(fā)了讀者的聯(lián)想,增強了意蘊,產(chǎn)生了形象鮮明、詩意盎然的藝術效果。
7.知識延伸拓展
問:通過我們前面的分析和探究,你覺得我們這篇課文的主旨是什么?
答:這首詩通過寫女主人公被遺棄的遭遇,塑造了一個勤勞、溫柔、堅強的婦女形象,表現(xiàn)了古代婦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強烈愿望。
問:我們分析過了男女主人公的特點,大家能不能再來說一說造成他們婚姻悲劇的原因是什么,你對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答:從詩的內容看,乃是這女子私定終身而又所托非人造成的。最初她向往自由幸福的愛情生活,以致于無視禮教的束縛,在無良媒的情況下自擇終身,在當時已經(jīng)埋下悲劇,進而男子變心,其命運更加悲慘,又在不合理的夫權制度下,被棄而赴告無門,正是構成這一無辜女子悲劇命運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
其次,在男權社會中,女性在經(jīng)濟上、政治上都處于附屬地位,她們的生活天地狹小,生活的幸福與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個對感情、對家庭不負責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劇是不可避免的。
8.作業(yè)設計
請同學們在課后把這篇經(jīng)典的詩歌背下來,如果大家對《詩經(jīng)》感興趣的話,就選取自己喜歡的篇目閱讀,最好能夠背誦,下次上課我們可以一起交流一下大家閱讀后的心得體會。另外同學們可以根據(jù)自己對本篇課文的理解,把這首詩改寫成散文或小說。
板書設計
第一課時板書
第一章——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戀愛
第二章——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成親
第三章——于嗟女兮,無與士耽。
第四章——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婚變
第五章——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反思
第六章——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決裂
第二課時板書
情節(jié) 章節(jié) 女 氓
戀愛 1——2章 熱情、幸福 蚩蚩、重視
婚變 3——5章 沉痛、幽怨 粗暴、變心
決絕 6章 清醒、剛烈
總的來說,本次教學基本達到了預想的目的,收到了預設的效果。本課主要是以問題引導和小組討論解答這樣的方式來進行的,學生自始至終都是在問題中積極思考主動探究來發(fā)現(xiàn)和學習新知識,一方面合作能力得到鍛煉,另一方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但是總覺得整個教學工程中學生一直在被老師牽著鼻子走,自己提出問題并解決機會不多,這也使得整堂課一直是被教師操控著把持著;其次,內容安排較多,用兩個課時略顯倉促,這些都是需要在今后的教學安排中注意克服的。
《衛(wèi)風·氓》導學案 篇4
課題:《衛(wèi)風·氓》
時間:2005年9月3日上午第五節(jié)
地點:常州市一中高二教改(1)班
執(zhí)教者:程代軍
目標:通過改寫方式,能說出《衛(wèi)風·氓》的事件內容,認識抒情女主人公的情感變化,對民歌特點有初步印象。
師:來,回憶一下,我們上節(jié)課做了哪幾件事?
(生七嘴八舌說做檔案,做預習等。)
師:是的,我們做了一份非常重要的檔案。昨天,我認真地看了每一個同學寫的答案,有很多話都讓我感動。尤其是“我看語文”這一欄目,(隨手翻檔案)有個同學說:“語文是我們精神的火炬。”說得多好,比喻妥帖,切中語文人文性的特點。如果我能教到高三,我一定會讓各位的精神推進到一個嶄新的層面。(學生中有的靜默,有的凄涼,事后知道他們前任老師是被他們的不信任投票換下來的,如我進年未能跟進高三的原因一樣)如果我只教大家一年,我也將讓每個人都獲得進步。哪怕我只教你們一天,我也會努力使你們學有所得,得即為用!(這是我即興發(fā)揮的,說后覺得自己狂了一點,然后謙虛一下)我也相信,能和大家呆一天,我也將從你們這里獲得進步。(再翻)這個同學說:“語文是用來調節(jié)的課,做作業(yè) 累了,那就上語文來輕松一下。”我很欣賞她對語文的精神治療的精彩闡述,但是我也要提醒除了調節(jié)功能外,它還能讓我們學會高級思維,認識自己,認識世界。還有同學說:“我平時不太重視語文,語文成績也不穩(wěn)定,對語文有點無奈。”說到成績了,我想表達我個人意見,如果語文是拿成績精確衡量的話,那語文就死了。我認為,語文實實在在地提高我們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敲門磚,幫我們敲開一扇又一扇的功利之門。好,同學們還有很多心里話,以后我們再慢慢聊。
(教師板書:任務:將《衛(wèi)風·氓》改寫成現(xiàn)代民歌。學生驚訝:啊!?)
師:今天這節(jié)課的任務是將《衛(wèi)風·氓》改寫成現(xiàn)代民歌。說到任務,我想起以前看過的一部美國大片,叫《諜中諜》,這是一種翻譯方式,我看到盜版碟片上的中文譯名叫《無法完成的任務》或《無法完成的使命》。拋開電影故事情節(jié)、主題因素,光從讀者角度看,你覺得哪種翻譯方式更能吸引你的眼球?
生1:《諜中諜》好,含蓄,有懸念。《無法完成的任務》呢,就直白了,沒有意味。
師(面向大家):同意嗎?
生:同意。
師:我也同意。間諜中的間諜,間諜的平方,多有意思啊。通過比較,我們能從語文的角度說出自己喜歡的理由,生活中有很多語文的問題,比如有一首歌歌名叫《痛并快樂著》,聽過嗎?
生:(大多數(shù))沒有。(少數(shù)點頭)
師:是齊秦唱的,我個人比較喜歡——
生:來一段!
師:我只會那一句——痛并快樂,快樂著……(生鼓掌)我想問的是,歌名如果換成《快樂并痛著》好不好?
生2:不好。強調的不一樣。《痛并快樂著》雖然有痛苦,但終究還是快樂的,比較積極。《快樂并痛著》強調的是痛,雖然快樂,但是結果還是痛苦。
(多數(shù)學生“恩”,點頭。)
師:這位同學體會得很好。他用“雖然……但是……”的轉折復句,突出了語意,表達了觀點。我很欣賞。好,回到任務上來,改寫并不是無法完成的任務,正因為它有挑戰(zhàn)性,所以才更刺激。在策劃這個任務時,我考慮到同學們可能有兩方面困難,一是改寫的要求是怎樣的,自己心里沒數(shù),二是課文中可能有一些句子或詞語的意思還不是很了解。所以,我會給大家一些關于完成任務的支持。上節(jié)課布置抄寫《關雎》一詩,都抄在筆記本上了嗎?
生:抄了。
師:我不再一一去檢查你們的筆記了,我只想請沒抄的同學憑良心舉手。
(一男生舉手,我走到他身邊,問原因)
生3:沒買到《詩經(jīng)》這本書,家里也沒有。我準備買。
師:謝謝你說了實話。完成抄寫可以有很多方式,比如上網(wǎng)搜索,不過現(xiàn)在很多家長老師視網(wǎng)絡為洪水猛獸,擔心大家會學壞,其實我想我們教改班的同學應該會明白上網(wǎng)學習的意義,也會控制自己不去一些不良的場所,不做一些無意義的事情。我看到一個同學的博客里轉載了一篇關于游戲的評論,我開始讀的時候,以為是他自己寫的。調查數(shù)據(jù)清晰,分析中肯,語言流暢,我很高興,后來才看到“轉帖”的字樣,有點失望。我相信這位同學是能做出這樣的好文章的。因此,我支持大家上網(wǎng)學習,閱讀。還有其他方式,比如,求教同學,哪同學的筆記來抄一下,又有什么關系呢?我想我們大家團結友愛,會熱情幫助你的。如果同學也沒有,你還可以找老師啊。老師既然提出這要求,自己一定是有準備的。那么你來找我,我會很高興的。記住這三種方式,好嗎?
生3:好。
師:我們大家把這首《關雎》齊讀一遍,關關雎鳩,12——
(學生齊讀。)
師:讀得好,節(jié)奏分明,聲音洪亮。但是我要毫不客氣地糾正兩個字的讀音。一個是“君子好逑”的“好”,應該是第三聲。這句說“苗條的少女,是君子好的配偶”。“好”就是形容詞,美好的意思。另一個字是“樂”應該讀“要”,為什么呢?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論證。第一,從壓韻的家度看,第五章二和四句末尾都是“之”,虛詞“之”是不能算韻腳的,韻腳應該是它們前面的實詞。第二句韻腳是“芼”(帽音),那么第四句你想應該是讀“勒”還是“要”呢?第二,從同時代的《論語》可以找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句子,已經(jīng)有資料論證“樂”解釋為“喜歡”的時候讀“要”。這里的“樂”是“使……喜歡”的意思。
師:好,我們讀了一遍,大家能說說這首詩寫了什么嗎?
生4:是一個男子看中一個女子,很癡情地想念她,最后終于和她結婚。
師:愛上一個人是很痛苦也很幸福的事情,詩中的小伙子也是這樣,看到柔情似水,在水里采摘荇菜的姑娘,就夜不能寐,左思右想。但是,小伙子很聰明,用音樂而不是用金錢,打動她,和她交友,贏得她的芳心,然后把她娶回家。聰明而且高尚。有人說,詩經(jīng)開篇歌唱愛情,第一次把水與女子建立起意義上的聯(lián)系,這是有道理的。另外,這段愛情故事,美麗而且純潔,用孔子的話來說,“詩無邪”。
師:好了,下面我提供余冠英先生的以詩譯詩的改寫,它就是我們的模板。余冠英是詩經(jīng)研究專家,他的版本是詩經(jīng)最權威的版本。他的著作就是《詩經(jīng)選譯》,這本書我在95年買過一本,后來送給一位女同學了。以為還可以買到,但是,現(xiàn)在書店已經(jīng)沒有了。大家家里要藏書,要藏一些有品位的書。如果我到你家看,書櫥里全是動漫或盜版書,我會說,呵呵呵呵……閑話少敘,我來讀。大家聽完后,說余先生的改寫好不好。
(教師略帶夸張地讀余冠英的翻譯)
師:水鳥兒關關和唱, 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條條, 哥兒想和她成雙。
水荇菜長短不齊, 采荇菜左右東西。 好姑娘苗苗條條, 追求她直到夢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 睜眼想閉眼也想。 夜長長相思不斷, 盡翻身直到天光。 長和短水邊荇菜, 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條條, 彈琴瑟迎她過來。
水荇菜長長短短, 采菜人左揀右揀。 好姑娘苗苗條條, 娶她來鐘鼓喧喧。 師:下面請大家說說聽后的感受。還是來規(guī)矩,自愿來說。
(生不舉手。大約等了兩分鐘。)
師:雖然沒有同學舉手主動來說,但不等于大家真的沒有感受。我不強迫你們來發(fā)言,這是我理解的對大家的尊重。那么,我們跳過這一環(huán)節(jié),歸納一下改寫標準。
(教師板書:
改寫標準:
1、節(jié)奏鮮明,句式整齊。
2、忠于原文,適當想象。
3、語言通俗,平白如話。
師:這是我擬的標準,不是絕對的標準。因為現(xiàn)代民歌的特點,可以在這三方面有突破。比如現(xiàn)代民歌有鮮明的地域性,方言也進入民歌,如一些蒙古民歌,我壓根聽不懂。還有,現(xiàn)代民歌多用襯字,大家聽《好漢歌》這首通俗歌曲的時候,就能聽到“伊呀嗨,呀呼嗨”(唱),其實這是汲取民歌養(yǎng)料的結果。在一定意義上,民族的也就是世界的,世界的需要回到民族來尋根。
(生點頭)
師:這是第一個支撐材料,大家是不是心里有點數(shù)了?(生示意)我的第二個擔心是大家對課文不很熟悉,我一字沒講,只是要求大家用符號法來完成預習,當然,大家做得很認真,但不等于說每一個詞都知道它的意思,每一句都能說出它的意思。那么,現(xiàn)在請大家一邊讀課文,一邊劃出自己理解上有疑惑的地方,然后舉手來問。
(學生默讀,很認真。三分鐘后,無人舉手)
師:看來我的擔心是多余的。好,將近下課了,這任務只能留到課后來完成,請大家今天把它做在筆記本上。明天,我們要進行共享。(鈴響)自己下課。
課題:《衛(wèi)風·氓》
時間:2005年9月6日上午第一節(jié)
地點:常州市一中高二教改(1)班
目標:通過共享交流,熟悉課文內容,把握人物形象,學習表現(xiàn)手法。
一、檢查筆記,建立小組
我知道大家都完成了改寫任務,如果每一個人都到講臺上來交流發(fā)言,恐怕沒有這么多的時間,但是,大家的勞動成果又必須得到承認,因此,我們先在小組內部交流,然后小組組長推薦最優(yōu)作品與全班共享。分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我不清楚大家的語文成績、能力、愛好到底是怎么樣的,所以我們將建立起來的小組還是以座位為參考依據(jù)。四人或六人小組,第一排坐在左側的同學擔任組長,主持小組工作。
二、小組交流
下面小組內部開展交流,交流時,允許本人二次改寫,允許他人提出意見。交流時間為十分鐘。開始。
(學生交流比較充分。只有一個小組兩名前排女生沒有轉身與后面的男生交流,我問什么原因,回答是他們從別的班轉來的,彼此不夠熟悉。我建議他們在交流中互相學習,認識,建立深厚的同學情誼。他們于是交流。)
三、班內共享
各小組推薦優(yōu)秀作品。可以讀自己最得意的段落,也可以是全文。
全班共13名同學到講臺前朗讀。其中組長自己推薦自己的4人。朗讀片段的8人,朗讀全詩的5人。
在交流中,大多數(shù)寫得非常好,因時間關系,不再將學生手稿借來,打出來。但是你必須要佩服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對照標準,基本上符合全部要求。
有個別學生壓韻壓得不太準確。也有個別學生用詞過于典雅。教師在每一個交流后都進行簡評,肯定成績,指出不足。
四、布置作業(yè)
為什么自由戀愛竟以悲劇收場?答案寫在書上。
課題:《衛(wèi)風·氓》
時間:2005年9月7日下午第一節(jié)
地點:常州市一中高二教改(1)班
執(zhí)教者:程代軍
一、歸納分析
1、事件
怎么歸納事件?(以主人公的經(jīng)歷和視角來表述)
板書學生答案:熱戀——結婚——被棄——分手
師:我在教師用書上看到一種表述,大家看哪個好?(板書:戀愛——婚變——決絕)
學生多教師用書上的明確、簡潔,適合分段。
我說,只要大家能把握故事情節(jié),不必在意表述上的差異。
2、人物
(1)女子:勤勞(學生找出例證“靡室勞矣”還有去賣絲等情節(jié)),癡情(男子一提要跟她好,就答應,等待,無盡的等待,期盼丈夫悔改),堅強(“亦已焉哉”)
女子的情感=詩歌的情感=哀傷、悔恨、痛苦、無助、自責、留戀、堅決等,歸納“悔恨多于哀傷,堅決多于留戀”教師用書上的話)
(2)氓:三心二意、始亂終棄、狡猾殘暴
(學生說的“用情不專”“貪戀美色”都可以接受)
二、問題共享:為什么自由戀愛竟以悲劇收場
生1:先糾正一下這問題的問法,好象自由戀愛一定是幸福的一樣。在現(xiàn)實中,這一觀點站不住腳。(老師表示認同)回到課本里去,這場悲劇應該由女主人公買單。她不識人,人家一求婚,她就答應了,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嫁出去。頭腦發(fā)熱,沒有心計。不像靜女中那姑娘還躲起來考驗一下小伙子。她這種表現(xiàn),說得好聽就是對愛情的忠誠,說得不好聽是失去理性。
生2:這與社會背景有關。封建社會里女子地位低,(有學生糾正是奴隸社會)奴隸社會中女子地位就更低了,完全是男人的奴隸。(爆笑)她們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個流氓就隨流氓了,沒有嚴密的法律制度去維護她們的權利。所以說一個女人的悲劇是社會的悲劇。要消滅這悲劇,只有男女平等一條路。(教師表示十分欣賞)
生3:不同意擴大化。這故事中對立的雙方就是兩個人,女子固然輕信,是她不好,但是,根源是在那男子身上。這家伙整天游手好閑,文中也沒交代他的工作,估計是拈花惹草去了。詩句“二三其德”很能說明問題。應該讓氓承擔全部責任。(教師追問,你是法官,是同意他們離婚,還是不同意呢?)同意。讓這女的重獲自由。尊重她的心聲。
生4:主要原因是氓。他看不上自己老婆了,認為她老了,不好看了。呵呵。(學生笑)有什么好笑的?文中有寫桑樹葉子的句子就是說明她自己老了,暗含著她丈夫不再愛她了。(教師追問:女子青春不在難道是她的過錯嗎?)不是,關鍵是男人的心態(tài)要好。你想啊,現(xiàn)在女的老的快,男的呢,沒什么變化。男人要懂這個規(guī)律,好好地愛自己的妻子。
師:大家說的都挺有理,最重要的是把文本利用起來了,不是無稽之談。我在這里提供幾種說法,供大家參考:(學生記筆記,教師板書邊解釋)
1、士之變心說(前有伏筆,“不見復關”,他到哪去了?后有照應“士二其行”)
2、倫理道德說(家人反對自由戀愛。本來已經(jīng)給你找好了勤勞忠厚的王老五,你偏偏不要。好了,現(xiàn)在被你拋棄了吧?“兄弟不知,歙其笑矣”。有點幸災樂禍哦。)
3、社會制度說(經(jīng)濟落后的社會,男子騙情其實為騙財,看,拿的是布,換的是絲,而且空車子來,連人和嫁妝一起搜刮了。婚后估計揮霍得差不多了,就不客氣了。扁~~~~恩格斯說:“家庭、婚姻反映出經(jīng)濟關系”,此言不虛。而且女生平等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
4、年老色衰說(用比的句子,學生也說了)
三、這種哀傷、悔恨、決絕的情感怎么表現(xiàn)出來的?
1、回憶和對比(教參上有,學生是說不出來的。)
教師方法回憶和對比的表達力量,并展開頭腦風暴,讓學生聯(lián)系這兩種手法。
2、賦比興
順便說一下風雅頌。
讓學生把練習二上關于賦比興的解釋抄到筆記本上,想想是怎么回事。
教師補充:賦除了直接敘事外,還可以是鋪排描寫或直接抒情。興是個很難理解的東西。由甲想到乙,作者本意是要說乙的。這種聯(lián)想是興。還有一種直接起興。舉例:錢鐘書曾經(jīng)用民謠要作解的內容。“一二三,三二一,……”
四、小結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有多少人值得等待,當愛情已經(jīng)桑田滄海,是否還有勇氣去愛!
當我們就要輕輕合上《氓》的詩章時,我們的內心無法平靜。2500年的悲惻動人的歌聲還在啟迪我們要診視自己的情感,做一個懂愛善愛的人。
[1]
《衛(wèi)風·氓》導學案 篇5
課題:《衛(wèi)風·氓》
時間:2005年9月3日上午第五節(jié)
地點:常州市一中高二教改(1)班
執(zhí)教者:程代軍
目標:通過改寫方式,能說出《衛(wèi)風·氓》的事件內容,認識抒情女主人公的情感變化,對民歌特點有初步印象。
師:來,回憶一下,我們上節(jié)課做了哪幾件事?
(生七嘴八舌說做檔案,做預習等。)
師:是的,我們做了一份非常重要的檔案。昨天,我認真地看了每一個同學寫的答案,有很多話都讓我感動。尤其是“我看語文”這一欄目,(隨手翻檔案)有個同學說:“語文是我們精神的火炬。”說得多好,比喻妥帖,切中語文人文性的特點。如果我能教到高三,我一定會讓各位的精神推進到一個嶄新的層面。(學生中有的靜默,有的凄涼,事后知道他們前任老師是被他們的不信任投票換下來的,如我進年未能跟進高三的原因一樣)如果我只教大家一年,我也將讓每個人都獲得進步。哪怕我只教你們一天,我也會努力使你們學有所得,得即為用!(這是我即興發(fā)揮的,說后覺得自己狂了一點,然后謙虛一下)我也相信,能和大家呆一天,我也將從你們這里獲得進步。(再翻)這個同學說:“語文是用來調節(jié)的課,做作業(yè) 累了,那就上語文來輕松一下。”我很欣賞她對語文的精神治療的精彩闡述,但是我也要提醒除了調節(jié)功能外,它還能讓我們學會高級思維,認識自己,認識世界。還有同學說:“我平時不太重視語文,語文成績也不穩(wěn)定,對語文有點無奈。”說到成績了,我想表達我個人意見,如果語文是拿成績精確衡量的話,那語文就死了。我認為,語文實實在在地提高我們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敲門磚,幫我們敲開一扇又一扇的功利之門。好,同學們還有很多心里話,以后我們再慢慢聊。
(教師板書:任務:將《衛(wèi)風·氓》改寫成現(xiàn)代民歌。學生驚訝:啊!?)
師:今天這節(jié)課的任務是將《衛(wèi)風·氓》改寫成現(xiàn)代民歌。說到任務,我想起以前看過的一部美國大片,叫《諜中諜》,這是一種翻譯方式,我看到盜版碟片上的中文譯名叫《無法完成的任務》或《無法完成的使命》。拋開電影故事情節(jié)、主題因素,光從讀者角度看,你覺得哪種翻譯方式更能吸引你的眼球?
生1:《諜中諜》好,含蓄,有懸念。《無法完成的任務》呢,就直白了,沒有意味。
師(面向大家):同意嗎?
生:同意。
師:我也同意。間諜中的間諜,間諜的平方,多有意思啊。通過比較,我們能從語文的角度說出自己喜歡的理由,生活中有很多語文的問題,比如有一首歌歌名叫《痛并快樂著》,聽過嗎?
生:(大多數(shù))沒有。(少數(shù)點頭)
師:是齊秦唱的,我個人比較喜歡——
生:來一段!
師:我只會那一句——痛并快樂,快樂著……(生鼓掌)我想問的是,歌名如果換成《快樂并痛著》好不好?
生2:不好。強調的不一樣。《痛并快樂著》雖然有痛苦,但終究還是快樂的,比較積極。《快樂并痛著》強調的是痛,雖然快樂,但是結果還是痛苦。
(多數(shù)學生“恩”,點頭。)
師:這位同學體會得很好。他用“雖然……但是……”的轉折復句,突出了語意,表達了觀點。我很欣賞。好,回到任務上來,改寫并不是無法完成的任務,正因為它有挑戰(zhàn)性,所以才更刺激。在策劃這個任務時,我考慮到同學們可能有兩方面困難,一是改寫的要求是怎樣的,自己心里沒數(shù),二是課文中可能有一些句子或詞語的意思還不是很了解。所以,我會給大家一些關于完成任務的支持。上節(jié)課布置抄寫《關雎》一詩,都抄在筆記本上了嗎?
生:抄了。
師:我不再一一去檢查你們的筆記了,我只想請沒抄的同學憑良心舉手。
(一男生舉手,我走到他身邊,問原因)
生3:沒買到《詩經(jīng)》這本書,家里也沒有。我準備買。
師:謝謝你說了實話。完成抄寫可以有很多方式,比如上網(wǎng)搜索,不過現(xiàn)在很多家長老師視網(wǎng)絡為洪水猛獸,擔心大家會學壞,其實我想我們教改班的同學應該會明白上網(wǎng)學習的意義,也會控制自己不去一些不良的場所,不做一些無意義的事情。我看到一個同學的博客里轉載了一篇關于游戲的評論,我開始讀的時候,以為是他自己寫的。調查數(shù)據(jù)清晰,分析中肯,語言流暢,我很高興,后來才看到“轉帖”的字樣,有點失望。我相信這位同學是能做出這樣的好文章的。因此,我支持大家上網(wǎng)學習,閱讀。還有其他方式,比如,求教同學,哪同學的筆記來抄一下,又有什么關系呢?我想我們大家團結友愛,會熱情幫助你的。如果同學也沒有,你還可以找老師啊。老師既然提出這要求,自己一定是有準備的。那么你來找我,我會很高興的。記住這三種方式,好嗎?
生3:好。
師:我們大家把這首《關雎》齊讀一遍,關關雎鳩,12——
(學生齊讀。)
師:讀得好,節(jié)奏分明,聲音洪亮。但是我要毫不客氣地糾正兩個字的讀音。一個是“君子好逑”的“好”,應該是第三聲。這句說“苗條的少女,是君子好的配偶”。“好”就是形容詞,美好的意思。另一個字是“樂”應該讀“要”,為什么呢?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論證。第一,從壓韻的家度看,第五章二和四句末尾都是“之”,虛詞“之”是不能算韻腳的,韻腳應該是它們前面的實詞。第二句韻腳是“芼”(帽音),那么第四句你想應該是讀“勒”還是“要”呢?第二,從同時代的《論語》可以找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句子,已經(jīng)有資料論證“樂”解釋為“喜歡”的時候讀“要”。這里的“樂”是“使……喜歡”的意思。
師:好,我們讀了一遍,大家能說說這首詩寫了什么嗎?
生4:是一個男子看中一個女子,很癡情地想念她,最后終于和她結婚。
師:愛上一個人是很痛苦也很幸福的事情,詩中的小伙子也是這樣,看到柔情似水,在水里采摘荇菜的姑娘,就夜不能寐,左思右想。但是,小伙子很聰明,用音樂而不是用金錢,打動她,和她交友,贏得她的芳心,然后把她娶回家。聰明而且高尚。有人說,詩經(jīng)開篇歌唱愛情,第一次把水與女子建立起意義上的聯(lián)系,這是有道理的。另外,這段愛情故事,美麗而且純潔,用孔子的話來說,“詩無邪”。
師:好了,下面我提供余冠英先生的以詩譯詩的改寫,它就是我們的模板。余冠英是詩經(jīng)研究專家,他的版本是詩經(jīng)最權威的版本。他的著作就是《詩經(jīng)選譯》,這本書我在95年買過一本,后來送給一位女同學了。以為還可以買到,但是,現(xiàn)在書店已經(jīng)沒有了。大家家里要藏書,要藏一些有品位的書。如果我到你家看,書櫥里全是動漫或盜版書,我會說,呵呵呵呵……閑話少敘,我來讀。大家聽完后,說余先生的改寫好不好。
(教師略帶夸張地讀余冠英的翻譯)
師:水鳥兒關關和唱, 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條條, 哥兒想和她成雙。
水荇菜長短不齊, 采荇菜左右東西。 好姑娘苗苗條條, 追求她直到夢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 睜眼想閉眼也想。 夜長長相思不斷, 盡翻身直到天光。 長和短水邊荇菜, 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條條, 彈琴瑟迎她過來。
水荇菜長長短短, 采菜人左揀右揀。 好姑娘苗苗條條, 娶她來鐘鼓喧喧。 師:下面請大家說說聽后的感受。還是來規(guī)矩,自愿來說。
(生不舉手。大約等了兩分鐘。)
師:雖然沒有同學舉手主動來說,但不等于大家真的沒有感受。我不強迫你們來發(fā)言,這是我理解的對大家的尊重。那么,我們跳過這一環(huán)節(jié),歸納一下改寫標準。
(教師板書:
改寫標準:
1、節(jié)奏鮮明,句式整齊。
2、忠于原文,適當想象。
3、語言通俗,平白如話。
師:這是我擬的標準,不是絕對的標準。因為現(xiàn)代民歌的特點,可以在這三方面有突破。比如現(xiàn)代民歌有鮮明的地域性,方言也進入民歌,如一些蒙古民歌,我壓根聽不懂。還有,現(xiàn)代民歌多用襯字,大家聽《好漢歌》這首通俗歌曲的時候,就能聽到“伊呀嗨,呀呼嗨”(唱),其實這是汲取民歌養(yǎng)料的結果。在一定意義上,民族的也就是世界的,世界的需要回到民族來尋根。
(生點頭)
師:這是第一個支撐材料,大家是不是心里有點數(shù)了?(生示意)我的第二個擔心是大家對課文不很熟悉,我一字沒講,只是要求大家用符號法來完成預習,當然,大家做得很認真,但不等于說每一個詞都知道它的意思,每一句都能說出它的意思。那么,現(xiàn)在請大家一邊讀課文,一邊劃出自己理解上有疑惑的地方,然后舉手來問。
(學生默讀,很認真。三分鐘后,無人舉手)
師:看來我的擔心是多余的。好,將近下課了,這任務只能留到課后來完成,請大家今天把它做在筆記本上。明天,我們要進行共享。(鈴響)自己下課。
課題:《衛(wèi)風·氓》
時間:2005年9月6日上午第一節(jié)
地點:常州市一中高二教改(1)班
目標:通過共享交流,熟悉課文內容,把握人物形象,學習表現(xiàn)手法。
一、檢查筆記,建立小組
我知道大家都完成了改寫任務,如果每一個人都到講臺上來交流發(fā)言,恐怕沒有這么多的時間,但是,大家的勞動成果又必須得到承認,因此,我們先在小組內部交流,然后小組組長推薦最優(yōu)作品與全班共享。分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我不清楚大家的語文成績、能力、愛好到底是怎么樣的,所以我們將建立起來的小組還是以座位為參考依據(jù)。四人或六人小組,第一排坐在左側的同學擔任組長,主持小組工作。
二、小組交流
下面小組內部開展交流,交流時,允許本人二次改寫,允許他人提出意見。交流時間為十分鐘。開始。
(學生交流比較充分。只有一個小組兩名前排女生沒有轉身與后面的男生交流,我問什么原因,回答是他們從別的班轉來的,彼此不夠熟悉。我建議他們在交流中互相學習,認識,建立深厚的同學情誼。他們于是交流。)
三、班內共享
各小組推薦優(yōu)秀作品。可以讀自己最得意的段落,也可以是全文。
全班共13名同學到講臺前朗讀。其中組長自己推薦自己的4人。朗讀片段的8人,朗讀全詩的5人。
在交流中,大多數(shù)寫得非常好,因時間關系,不再將學生手稿借來,打出來。但是你必須要佩服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對照標準,基本上符合全部要求。
有個別學生壓韻壓得不太準確。也有個別學生用詞過于典雅。教師在每一個交流后都進行簡評,肯定成績,指出不足。
四、布置作業(yè)
為什么自由戀愛竟以悲劇收場?答案寫在書上。
課題:《衛(wèi)風·氓》
時間:2005年9月7日下午第一節(jié)
地點:常州市一中高二教改(1)班
執(zhí)教者:程代軍
一、歸納分析
1、事件
怎么歸納事件?(以主人公的經(jīng)歷和視角來表述)
板書學生答案:熱戀——結婚——被棄——分手
師:我在教師用書上看到一種表述,大家看哪個好?(板書:戀愛——婚變——決絕)
學生多教師用書上的明確、簡潔,適合分段。
我說,只要大家能把握故事情節(jié),不必在意表述上的差異。
2、人物
(1)女子:勤勞(學生找出例證“靡室勞矣”還有去賣絲等情節(jié)),癡情(男子一提要跟她好,就答應,等待,無盡的等待,期盼丈夫悔改),堅強(“亦已焉哉”)
女子的情感=詩歌的情感=哀傷、悔恨、痛苦、無助、自責、留戀、堅決等,歸納“悔恨多于哀傷,堅決多于留戀”教師用書上的話)
(2)氓:三心二意、始亂終棄、狡猾殘暴
(學生說的“用情不專”“貪戀美色”都可以接受)
二、問題共享:為什么自由戀愛竟以悲劇收場
生1:先糾正一下這問題的問法,好象自由戀愛一定是幸福的一樣。在現(xiàn)實中,這一觀點站不住腳。(老師表示認同)回到課本里去,這場悲劇應該由女主人公買單。她不識人,人家一求婚,她就答應了,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嫁出去。頭腦發(fā)熱,沒有心計。不像靜女中那姑娘還躲起來考驗一下小伙子。她這種表現(xiàn),說得好聽就是對愛情的忠誠,說得不好聽是失去理性。
生2:這與社會背景有關。封建社會里女子地位低,(有學生糾正是奴隸社會)奴隸社會中女子地位就更低了,完全是男人的奴隸。(爆笑)她們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個流氓就隨流氓了,沒有嚴密的法律制度去維護她們的權利。所以說一個女人的悲劇是社會的悲劇。要消滅這悲劇,只有男女平等一條路。(教師表示十分欣賞)
生3:不同意擴大化。這故事中對立的雙方就是兩個人,女子固然輕信,是她不好,但是,根源是在那男子身上。這家伙整天游手好閑,文中也沒交代他的工作,估計是拈花惹草去了。詩句“二三其德”很能說明問題。應該讓氓承擔全部責任。(教師追問,你是法官,是同意他們離婚,還是不同意呢?)同意。讓這女的重獲自由。尊重她的心聲。
生4:主要原因是氓。他看不上自己老婆了,認為她老了,不好看了。呵呵。(學生笑)有什么好笑的?文中有寫桑樹葉子的句子就是說明她自己老了,暗含著她丈夫不再愛她了。(教師追問:女子青春不在難道是她的過錯嗎?)不是,關鍵是男人的心態(tài)要好。你想啊,現(xiàn)在女的老的快,男的呢,沒什么變化。男人要懂這個規(guī)律,好好地愛自己的妻子。
師:大家說的都挺有理,最重要的是把文本利用起來了,不是無稽之談。我在這里提供幾種說法,供大家參考:(學生記筆記,教師板書邊解釋)
1、士之變心說(前有伏筆,“不見復關”,他到哪去了?后有照應“士二其行”)
2、倫理道德說(家人反對自由戀愛。本來已經(jīng)給你找好了勤勞忠厚的王老五,你偏偏不要。好了,現(xiàn)在被你拋棄了吧?“兄弟不知,歙其笑矣”。有點幸災樂禍哦。)
3、社會制度說(經(jīng)濟落后的社會,男子騙情其實為騙財,看,拿的是布,換的是絲,而且空車子來,連人和嫁妝一起搜刮了。婚后估計揮霍得差不多了,就不客氣了。扁~~~~恩格斯說:“家庭、婚姻反映出經(jīng)濟關系”,此言不虛。而且女生平等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
4、年老色衰說(用比的句子,學生也說了)
三、這種哀傷、悔恨、決絕的情感怎么表現(xiàn)出來的?
1、回憶和對比(教參上有,學生是說不出來的。)
教師方法回憶和對比的表達力量,并展開頭腦風暴,讓學生聯(lián)系這兩種手法。
2、賦比興
順便說一下風雅頌。
讓學生把練習二上關于賦比興的解釋抄到筆記本上,想想是怎么回事。
教師補充:賦除了直接敘事外,還可以是鋪排描寫或直接抒情。興是個很難理解的東西。由甲想到乙,作者本意是要說乙的。這種聯(lián)想是興。還有一種直接起興。舉例:錢鐘書曾經(jīng)用民謠要作解的內容。“一二三,三二一,……”
四、小結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有多少人值得等待,當愛情已經(jīng)桑田滄海,是否還有勇氣去愛!
當我們就要輕輕合上《氓》的詩章時,我們的內心無法平靜。2500年的悲惻動人的歌聲還在啟迪我們要診視自己的情感,做一個懂愛善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