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第9課
一、整體把握
1.全文可分幾部分,各部分內容是什么?
點讀 課文大致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簡述演講的一些背景,為寫演講作鋪墊。
第二部分(第2~9段):描寫這次演講的主要情況。這是文章的主體,占了大量篇幅。
第三部分(第10段):點明梁任公作為學者的主要特點,結束全文。
二、細部探微
2.本文寫梁任公為什么只談其學術造詣不談其政治作為?
點撥 梁任公在政治領域和學術領域都有很高的威望,兩方面都可大書特書。但作者畢竟是一個文人學者,關心學術有甚于關心政治,寫學術人物比寫政治人物更得心應手;再說梁任公在中國現代政治史上也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而他的學術地位卻是一致公認的,不可動搖的。也許梁任公的政治作為已廣為世人見識,而學術造詣為政治聲名所掩,正值得為之專文彰顯。
3.本文中的梁任公有什么性格特點?
點撥 作者對梁任公的性格特點不是抽象的概說,而是具體化為各種表現,有形貌特點、表情特點、聲音特點、動作特點、氣質特點、講稿特點等,可以籠而統之概括為:才華橫溢,博聞強記,修養良好,開朗直爽,認真細致,風趣幽默,謙遜而自負,穩健而瀟灑。
4.文中提到梁任公先生演講時講到《桃花扇》時,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梁任公先生為什么會如此動情?
點撥 《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戲曲作品,內容是悲嘆明朝滅亡。崇禎帝雖勵精圖治,勤勉辛勞,但終因明王朝積重難返大勢已去而亡國。梁任公先生由明亡聯想到自己曾追隨光緒帝變法圖強,終因慈禧等頑固派的扼殺而失敗。國家貧弱,列強瓜分,生靈涂炭,而自己救國壯志難酬,自然也就悲從中來,“痛哭流涕”了。
5.本文的情感表達有什么特點?
點撥 本文是敘事散文,既有充分的敘事,又有充沛的抒情。作者對梁任公的情感有敬仰之情、欣賞之情、贊美之情。本文的情感表達有如下特點:
一是直接的表達。如開篇“那時候的青年學子,對梁任公先生懷著無限的景仰”,說的是當時青年學生對先生的景仰之情,其實也是代表作者的心情。
二是半直接半含蓄的表達。如開篇“我很幸運地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他敲頭的時候,我們屏息以待,他記起來的時候,我們也跟著他歡喜”中的“幸運”“歡喜”都是表達心情之詞,也就是說文章既敘事又寫心情,表達了一個聽課學生對訓課老師的崇拜之心。
三是完全含蓄的表達。如“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太息”,純粹是動作描寫,沒有表露作者心情,但讀者仍能從這樣的描寫中體會到作者的一種心情、一種感情。
一、中心主旨
這篇課文題為“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好像是記事,其實是寫人,通過寫一次演講的情景來表現梁任公的一些特點,并表達對梁任公的崇敬之情。本文擷取作者學生時代最有價值的記憶片段構思成文,篇幅短小,語言簡練,意味深長,對梁任公的真摯情感蘊含在敘述描寫中。
二、寫作特色
1.全文布局工穩。
從結構布局看,仿佛是信手寫來,隨意性很強,但仔細閱讀,才覺得布局相當工穩。文章起筆點題,簡潔明了,并以“動人”一詞作為文眼,統領下文。結尾一段則呼應開頭,總結全文,使全篇前后一致,文理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