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短詩五首》教案
課件板書展示有關履險如夷的從容自信的詩句,陶冶情操,積累名句: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毛澤東《游泳》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定風波》
“任爾狂瀾卷地來,浮沉由我不由天”
4、集體朗讀,深化理解。
5、拓展閱讀:
了解“蘆笛”意象在詩歌中的內涵,激發學生詩歌學習探究的興趣:
“蘆笛與詩歌”專題:
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海德格爾(德國哲學家、思想家)
“當年我有一支蘆笛/拿法國大元帥的節杖我也不換。”
──阿波里內爾(法國詩人)
蘆笛
艾 青
我從你彩色的歐羅巴
帶回了一支蘆笛,
我曾在大西洋邊
像在自己家里般走著,
如今
你的詩集“alcool”是在上海的巡捕房里,
我是“犯了罪”的,
在這里
蘆笛也是禁物。
我想起那支蘆笛啊,
它是我對于歐羅巴的最真摯的回憶,
……
(課件展示上述補充材料)
由阿波里內爾及艾青的詩我們了解到,蘆笛這一事物在詩歌里成了藝術或詩歌的代名詞。在許多詩人眼中,蘆笛這一事物便是優美動人的詩歌,是無價之寶。《風雨》的作者取名蘆荻,我雖沒有深入查證詩人筆名的來歷,但通過一些材料也可猜測這一筆名的得來與“蘆笛”意象應有淵源。
在《蘆荻詩選》自序中,詩人含混地寫了這樣一段:
“當大地沉默的時候,我亦沉默了,大約有二十年,我這一支小小的蘆笛,沒有吹出清晰嘹亮的笛聲……如前人所說,‘國家不幸,詩家不幸’,從民族的災劫、國家災難中,我和許多人一樣,學會思考……”
五、課外探究
小組合作學習鑒賞詩歌。(解讀詩歌主旨)
1、搜集朦朧詩派和詩人顧城相關資料。
2、解讀顧城三首詩《一代人》、《遠和近》、《小巷》并寫鑒賞性小短文。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顧城《一代人》
“你/一會看我/一會看云/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云時很近”
──顧城《遠和近》
“小巷/又彎又長/我用一把鑰匙/敲著厚厚的墻”
──顧城《小巷》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解讀《回旋舞》、《在一個地鐵車站》、完成上節課布置課外探究題。
〖教學過程〗
一、解讀《回旋舞》
1、理解《回旋舞》一詩的主旨,請一個小組長介紹本組討論情況:
明確:這首詩以“回旋舞”為主要意象,這是從法國民間舞蹈“回旋舞”的表演形式中攝取詩意,生發開來的。作為抒情詩人,保爾•福爾特別歌唱愛情和人類的友愛。全世界的少男少女都攜起手來,團結起來,沒有膚色、種族、國別的差別,大家共跳一個回旋舞,世界不就充滿了愛嗎?詩人唱出的全世界人民和睦團結的頌歌,表達了詩人美好的理想和樂觀的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