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教案全套4
后來作者還是這樣認為嗎?他的想法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轉變的呢?是不是一個人悶在家冥思苦想得出的結論?(不是)那作者的想法、觀點是什么時候轉變的呢?(“自我看見一只狼死去的那一天”)再具體點,哪一刻?哪一場景觸動了作者的心靈?“閃爍著的,令人難受的,垂死時的綠光”“在這雙眼睛里,有某種對我來說是新的東西”“看到這垂死時的綠光時,我感到,無論是狼或是山,都不會同意這種觀點!
“這種觀點”是什么觀點?(從前的觀點)
“新的東西”又是什么?(新的觀念,對狼的負罪感。)
我們憎惡狼,是因為它傷過過人類,我們對此總是念念不忘,但我們反過來想想,我們人類傷了多少只狼呢,卻不曾有人提起。我們總講人類有情,有憐憫心懷,講求“道德倫理”,但當十余種狼在地球上永遠的消失,當t型臺上的裘皮大衣滿世界的招搖時,我們還有何面目向大自然說人類敬天惜物?我們跟納粹點的人皮燈又有什么兩樣呢?物極必反,人類終究會為這一切付出高昂的代價的。
(2)自然界失去了狼會怎樣?
7~9自然段。那我們就來看看,人類大肆捕殺狼,狼在地球上消失,等待人類的將是什么結局?“自那以后,我親眼看見一個州接一個州地消滅了它們所有的狼。我看見過許多剛剛失去了狼的山的樣子,看見南面的山坡由于新出現的彎彎曲曲的鹿徑而變的皺皺巴巴。我看見所有可吃的灌木和樹苗都被吃掉,先變成無用的東西,然后則死去。我看見每一棵可吃的、失去了葉子的樹只有鞍角那么高。這樣一座山看起來就好象什么人給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并禁止了所有其他的活動。結果,那原來渴望著事物的鹿群的餓殍,和死去的艾蒿叢一起變成了白色,或者就在高出鹿頭的部分還留有葉子的刺柏下腐爛!
“……疲憊了的草原,可能在幾十年里都得不到復原。”為什么說狼消失了,草原得不到復原呢,狼與草原什么關系?(生物鏈:狼少——鹿多——草光——食草動物的滅亡——山禿)于是大自然會報復人類,于是“……有了塵暴,河水把未來沖刷到大海去!边@句話什么意思?人類將不再有未來!
(3)為什么說狼的嗥叫只有大山能明白?
1~3自然段。那么歸根結底的說,導致這種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由于人類不善于思考,缺少客觀的思考,那么誰做到了客觀的思考呢?(大山)文中哪部分有所體現?(第一部分)
朗讀一二段,并思考如下幾個問題:
①狼的嗥叫有什么特點?
②不同的角度寫狼的叫聲其表層意思是什么?深層含義又是什么? ③為什么說狼的嗥叫只有大山明白?
(4)結合全文,你從中得到哪些啟示?
可悲的是,對于這一點,只有大山明白,卻極少為人類所領悟,學過此文后,你從中得到哪些啟示呢?(學生談)
大家還記得這樣一幅公益廣告嗎?拍賣最后一滴無污染的水,最后一株無污染的植物,當我們一味的追求物質進步,而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那留給我們的只能是一個傷痕累累的地球。要知道人類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在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倫理的角度來看,我們不比一座山更高明。我們與自然萬物的關系,和一座山同自然萬物的關系并無二致。 大地上的一切生命,包括那些無言的和無助的、甚至瀕臨絕跡的動物與植物,都擁有自己不可抹煞的生命的尊嚴、履歷與故事。蕓蕓眾生,他們都是自然的子民,任何一個物種的滅絕都勢必影響到整個生物鏈的平衡,都會給這個世界帶來可怕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