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教案全套4
明確:
1. 晴暖溫和 可愛 明朗的情調 優美閑適 和煦溫潤
2. 第一至四段,第六段,作者作了一系列的對比,包括:北國與江南的冬天的比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溫和,渲染北國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談天的樂趣;江南冬天與秋天的比較,作者將江南的冬景比作北方的夏夜,寫那種“明朗的情調”;閩粵等地的冬天與作者所說的江南冬天的比較,作者將他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確的區域界定;德國與江南的寒郊散步的比較,這和后文提到的散步形成呼應。
3. 第1至4段,第6段,作者作了一系列的對比,突出了其所鐘愛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
第5段,作者寫到了江南的植被。
第7段,寫了江南的微雨。
第8段承接上文說到的雨,又寫到了江南的雨雪。
第9段寫到了江南旱冬的晴和,將話題引到“散步”上來。
文章最后一段語言平實而又活潑,照應全文行云流水般的描述,既是一個巧妙的收束,又是一次灑脫無羈的蕩開。
《江南的冬景》里,作者從各個角度描寫江南的冬天,寫自己的切身感受,描繪出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畫。比較的著眼點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了作者所鐘愛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
第五段,寫江南,不能不寫到江南的河港湖泊。
五、研讀重點段落(5—9),深入思考
討論:
1.文章寫景時采取了虛實結合的描寫策略。讀完這部分,你覺得哪些地方寫的是實景?哪些地方寫的是虛景?虛景傳達出作者怎樣的心境和情趣?
2.文章多次引用詩文名句,找出這些詩文名句并體會:能不能用自己的話替換這些名句?如果替換以后,會不會影響文章的語言風格?
3這篇散文寫景時做到了語言風格與景物特征的和諧,試作簡要分析。
明確:
1.第5段作者寫到了江南的植被(實寫)。江南豐腴潤澤的土地上,蘆花、紅葉、桕子、草匯合成江南冬景的底色,在青天碧落之下泛出生氣。作者將這種種富有生氣的色彩和雪萊《西風頌》中的名句相連接,別有一番情趣;
第7段,作者為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揮毫潑墨(虛寫)。借助想像的力量,在不經意的點染之間,一幅悠閑情調的水墨畫就呈現在讀者面前。郁達夫熟稔繪畫的用色技巧,也能夠較好把握情緒的節奏,因而寫景時,他善于運用五顏六色狀物寫景,把江南冬景情意濃濃的畫面展現在讀者眼前、其中既有素描的工筆,也有濃淡適宜的寫意,繪出的,總是一幅幅情景交融的優美圖畫。
第8段寫到了江南的雪(虛寫)。作者對雪景沒有作實景的描繪,避實就虛地引了一些詩句,在品評詩句的時候寫出了雪趣。作者引用詩句、避實就虛的用意在于巧借詩句意境,并通過自己的品評將這個意境推到一個新的境界;雖則語句簡省洗練,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豐富。
結合郁達夫的創作風格來談,這種虛實結合的寫景方法是作者審美情趣和景物特征相融合的結果,是表現與再現的統一。郁達夫主張表現自我,認為小說是作者的“自敘傳”。這種直接抒寫性情的創作風格同樣也體現在散文寫作中,只是在散文里更注重表現與再現的結合。因此,江南的冬景在郁達夫筆下,既是一種意境,也是一種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