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詩三首(第一課時)
中國當代詩三首
從容說課
《中國當代詩三首》包括鄭愁予的《錯誤》、舒婷《致像樹》和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錯誤》一詩深受我國古典詩詞的影響,繼承的是中國古代宮怨和閨怨一類詩歌的傳說,描寫了一個女子等侯歸人的心情變化過程。全詩明快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澀,輕巧清雋,美麗凄哀。堪與宋詞小令相提并論,處處流淌著古典的韻味。鑒于此,本教案從介紹鄭愁予其人入手,先讓學生了解抒情主人公的處境,然后指導學生反復誦讀。直至背誦。在讀中展開豐富的想象和聯想,在讀中把握詩歌的情感脈絡,在讀中感悟詩人的離愁別緒。誦讀感悟法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
《致橡樹》是舒婷的成名作,也是她愛情詩的代表作。詩人熱情而坦誠地歌唱了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獨立的姿態深情相對的橡樹和木棉,可以說是我國愛情詩中一組品格嶄新的象征形象。表達了一種獨立平等、互依互助、堅貞熱烈,既尊重對方存在,又珍視自身價值的嶄新的愛情觀。全詩感情基調理智、冷靜,意象明麗雋美,思維縝密流暢。此首詩的教學重心放在了把握詩中的意象及形式結構所蘊含的感情和意義上。在反復誦讀的同時,逐層設置思考題,以討論探究的方式感悟、理解詩人渴求、提倡的獨立平等又互相依存、親密無間的愛情觀。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寫于海子死前兩個月。詩中的字字句句都給人一種非常清新、溫暖的感覺。詩人在詩中真誠地祈禱,每一個陌生人都在塵世中獲得幸福。海子是一個追求塵世幸福的人,但海子又是一個追求幸福而不得的人。揮之不去的悲涼,質樸本真的語言,面臨生命中兩難的心境,給讀者留下了無盡的思索余地。鑒于此,本首詩的教學從了解海子入手,激發學生閱讀海子作品的欲望,指導學生反復誦讀,引導學生層次探討,以達到把握詩歌脈絡、理解詩人內心境界的目的。
本課的教學重點為:理解詩歌中鮮明而又各具特色的意象,感悟各首詩中蘊含的豐富而又深刻的哲理,并將體會詩歌物中含情、情景交融、意味雋永、質樸曉暢的特色,把握詩歌的情感與主題作為難點來突破。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初步了解當代詩的發展狀況及三首詩作者的簡歷和創作特色。
2.把握三首詩的內容和藝術手法。
能力目標
1.繼續培養學生解讀詩歌意象的能力。
2.初步培養學生仔細品味意境與情理的能力及作品評價能力。
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獨立自尊的偉大人格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教學重點
1.理解詩歌中鮮明而又各具特色的意象。
2.理解詩歌中蘊含的豐富而又深刻的哲理。
教學難點
1.體會詩歌物中含情、情景交融、意味雋永、質樸曉暢等特色。
2.準確把握詩歌的情感與主題。
教學方法
1.誦讀感悟法。通過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情感意蘊。
2.探究式閱讀法。用于對重要意象或深刻主題的分析。
教具準備
錄音機及課文朗誦帶;多媒體投影。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舒婷的《致橡樹》,把握詩中的意象及形式結構所孕含的感情和意義;感悟詩人渴求提倡的獨立平等又互相依存、親密無間的愛情觀。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愛情是人生中一個永恒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都極盡才情歌頌它的美好,表達自己的愛情觀。“在地愿為連理枝,在天愿做比翼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便是其中精彩的兩筆。那么當代詩人舒婷又是怎樣看待愛情的呢?這節課就讓我們傾聽這位不平凡的女性發出的愛情宣言《致像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