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長沙
4 沁園春•長沙 (教案)
教學目的
1.了解詞的有關知識。
2.抓住關鍵詞語,理清思路。
3.體會詞中描繪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顯志的特點,感受毛澤東早年的博大情懷和革命壯志。
教學方法:朗讀――鑒賞。
教學要點:誦讀、領會、品評、鑒賞。
教學過程:
一、 導語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談起中國詩歌傳統,人們總是喜歡把詩經楚辭漢賦相提,唐詩宋詞元曲并論。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20世紀的中國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獨領一代風騷的大詩人——毛澤東。
毛澤東用古典詩詞形式寫現代精神。他的詩詞,記錄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歷程,反映了中國革命各個時期的現實生活,是一部中國革命的英雄史詩。
毛澤東一生酷愛古典詩詞,他的一生,不僅在臨窗伏案時,就是在戎馬倥傯之間也不斷地默誦吟哦,寫詩作詞。據中南海毛澤東圖書管理員統計,毛澤東生前認真批注、圈畫過的詩詞總計在1590首以上,一般性翻閱、欣賞的至少在首以上,憑記憶手書的有117首,其中有許多長篇敘事詩。毛澤東不僅鑒賞古詩詞,而且也揮筆創作多首詩詞,并自成一家。著名詩人臧克家說:“毛澤東詩詞是偉大的篇章。”
他在各個時期的詩詞或抒情或詠物或懷古,描寫了世間風起云涌、波瀾壯闊的形勢和中國人民從黑暗走向光明的歷程。以“沁園春”為詞牌的長調(91字以上)有兩首。初中我們學習了《雪》,今天我們要欣賞的是《長沙》。長沙是毛澤東革命人生的起點,讓我們追尋偉人的閃光足跡,走進偉人的崇高心靈。
二、檢查預習,落實字音
沁園春(qìn) 百舸(gě) 崢嶸(zhēng róng) 寥廓(liáo kuò)
揮斥方遒(qiú) 浪遏(è)飛舟
三、朗讀,初步感受全文;介紹寫作背景
播放配樂朗誦音頻資料,進入課文情境。
這首詞作于1925年,當時革命運動正蓬勃發展,農民運動蓬勃興起。毛澤東直接領導了湖南的農民運動,創建了湖南第一個黨支部:韶山支部。同時,國共兩黨的統一戰線已經確立,國民革命政府已經在廣州正式成立。但陳獨秀看不到革命力量,想把革命領導權交給資產階級。毛澤東看到了革命力量,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而這年10月,毛澤東從韶山前往廣州創辦全國農民講習所,途經長沙,重游橘子洲,面對絢麗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勢,追憶了昔日的戰斗歲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聯翩,寫下了這首氣勢磅礴的豪放詞,巧妙地回答了革命領導權問題。
四、閱讀訓練、鑒賞
(一) 參看注解,要求學生將詞中每句大意順暢地說出來。將疑難詞句、關鍵詞句、精妙語句找出來。
對于基礎差一些的學生,著重引導落實以下詞句。
⑴[寒秋] 即深秋,秋深已有寒意。
⑵[湘江] 源出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川的海洋山,長817公里,流經長沙,向北流入洞庭湖。
⑶[橘子洲] 又名水陸洲。在長沙西面湘江中。
⑷[萬山] 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近許多山峰。萬,表示很多。
⑸[紅遍] 指岳麓山區楓林茂密,秋來經霜,山山變紅。
⑹[層林盡染] 山上一層層的樹林經霜變紅,像染過一樣。
⑺[漫江] 滿江。
⑻[碧透] 江水碧綠,清澈見底。透,極,與“遍”互文,都是副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