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重要》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方法學會本課生字,并能正確書寫生字。
2讀懂課文,感受生命的美麗和可貴,真正明白“我很重要”,樹立自信、自強之心。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三段。
教材簡析
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作為一個獨立的“我”,發揮的能量也許是有限的,但是由這無數個“我”所構成的“我們”,卻創造了無限的社會價值。這就是“我”的重要性。
課文題目“我很重要”,非常堅定地表明了自己的觀點,為了充分地闡明自己的觀點,作者首先通過現實對比提出問題——“我”到底重要還是不重要?為了表明“我”的重要性,接著作者從親情、友情和事業三個方面來闡述,有理有據,真摯感人。最后三段用激勵性的語言告誡人們,要珍愛自己,勇敢地面對人生,去奮斗去創造,真正認識到“我很重要”。
本文結構清晰,語言樸實流暢,作者的觀點鮮明,論據充分,很有說服力和激勵性。學習本文要引導學生理清課文層次結構,去學習作者的說理方法,重點是要感受“我的重要”,感受生命的價值,樹立勇于直面人生的信心和決心。
建議本課教學時間為1~2課時。
解讀與提示
第1、2段:課文開篇就用三個對比,道出了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和看法:作為一個微小的“我”與廣大的社會相比,“我”是微乎其微的,作者想要表明的觀點是:“我”很重要。為什么要提出反面的觀點和認識呢?這正是作者要反駁的觀點,是為了引出下文并闡明自己的觀點。因此,第二段作者就非常尖銳地提出一個問題:“我”到底重要還是不重要?教學本段,教師可讓學生討論,在這樣的對比下:“我”到底重要還是不重要?答案是兩種:有的說重要,有的說不重要,其實重不重要都有理,這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事物是具有兩面性的。老師不忙給予回答,而應讓學生閱讀下文,看看作者是怎樣來闡明自己的觀點的。
第3~8段:這部分作者是從親情來講“我”的重要性。這部分語言深情,感人至深,用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手法,分別從“我”不存在了、“我”生病了、“我”成功了三種情況下,母親所表現出來的親情作為感情抒發點,道出了在這無法承載的親情下“我”的重要性。說到親情,誰都為之動容,教學這部分時,要引導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并讓學生明白:為什么母愛那么沉重而深情,是因為“我”在母親心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第9、10段:這部分作者從友情來闡明“我”的重要性。作者把友情比喻成沙漠中的古陶,非常形象而貼切地道出了“我”在朋友心中的重要性。
第11、12、13、14段:這部分作者從工作和事業來闡明“我”的重要性。這部分作者用多個形象生動的比喻句,語言抒情豪放,為我們創設了一個美麗的情景,闡明了“我”對于“我”的工作和事業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本段要讀出感情,體會意境,感悟“我”的重要性。
第15、16、17段:這部分作者從宏觀的角度再一次闡明“我”很重要的觀點,并與1、2段照應,反駁文章開頭片面地看待問題的錯誤觀點。這部分語言中肯,富有激勵性,使我們明白:只要我們努力著,奮斗著,我們就很快樂,“我”就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