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教養的途徑》導學案
黑塞被稱為德國浪漫派最后一位騎士,這說明他在藝術上深受浪漫主義詩歌的影響。他熱愛大自然,厭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筆優美細膩;由于受精神分析影響,他的作品著重在精神領域里進行挖掘探索,無畏而誠實地剖析內心,因此他的小說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靈感的作品具有遒勁的氣勢和洞察力,也為崇高的人道主義理想和高尚風格提供一個范例”,黑塞獲諾貝爾文學獎。
三、【提出疑惑】
討論——讀一篇文章要掌握哪些東西?怎樣閱讀現代文?
[高考要求]能閱讀一般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文章和文學作品
1、理解:①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義。
2、分析綜合:①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③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⑤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像。
課內探究學案
【一】學習目標
1、把握主旨,深入思考、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
2、重點:了解掌握閱讀現代文的一般步驟與方法。
3、難點:學生通過探討了解學習之道,了解人獲取教養的途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二】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重點詞語:
教(jiào)養: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養;也指教育培養。(jiāo:教書、教唱歌)
狹隘(ài):寬度小;范圍小;(心胸、氣量、見識等)局限在一個小范圍里。
共振:兩個振動頻率相同的物品,當一個發生振動時,引起另一個物體振動的現象。
沉溺(nì):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習慣方面)。
豐盈:富裕;豐富。
息息相通:呼吸相通,比喻彼此契合無間。
慰藉(jiè):(書)安慰。
望洋興嘆:今多比喻力量不足或缺少條件,面對某事而感到無可奈何。
積累(lěi)——罪行累累(lěi)——果實累累(léi)——累(léi)贅——勞累(lèi)
癡迷:深深地迷戀。
氣象萬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種多樣,非常壯觀。
象牙海岸:歡樂的天地。
寶藏(zàng):儲藏的珍寶或財富(多指礦產)。(cáng:藏書)
舉一反三: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許多事情。
不計其數(shù)——數(shǔ)典忘祖——數(shuò)見不鮮
瞬(shùn)間——剎(chà)那——霎(shà)時
(二)合作探究:(討論——讀一篇文章要掌握哪些東西?怎樣閱讀現代文?)
[閱讀的步驟與方法]
整體感知,揣摩語言;把握文意,理清思路;
概括要點,提取精要;整體把握,篩選信息;
研究探討,深入領會;分析評價,借鑒吸收。
(三)精講點撥
1、這是赫爾曼•黑塞有關讀書的一篇隨筆。文章認為讀書是獲得教養的主要途徑,贊美了讀書的作用,勸說人們用心研讀經典作品,在書籍中發現世界,認識社會,完善自我修養。
問題: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2、本文的論證思路是怎樣的?(作者在具體論述過程中,首先闡述了什么是“真正的修養”。進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獲得教養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是研讀“世界文學”,通過閱讀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獲得鮮活的意識和理解,逐漸熟悉并掌握大師們的思想成果。在此基礎上,從第六段開始,進一步闡述通過閱讀經典作品獲得教養的必要性。最后,以個人的閱讀體驗為例,說明經典作品有持久的魅力,重復閱讀,可以不斷地有所感悟,有所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