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的音樂
④我不能想像,甚至在我們最古老原始的時代,當一些天才畫家在洞穴里作畫之時,附近就沒有一些同樣具有創造才能的人在創作歌曲。
⑤假如像我所相信的那樣,制造某種音樂的驅動力如同我們其他的基本生物功能一樣,也是我們作為生物的特點,那么其中必有某種道理。
⑥那有節奏的聲音,也許是另外什么事的重現——是一種最最古老的記憶,是一支舞曲總譜,記載了混沌中雜亂無章的無生命的物質轉化成違反幾率的、有條有理的生命形式的過程。
點撥2 ①關鍵是“類似”二字。此句說明較新的學科在研究別的動物相互發出聲音的時候,發現動物間相互發出的聲音不全是“攜帶信息的、切題的信號”,在許多“廢話’當中“還有音樂”。
②以白蟻為例,它們有時用上顎的震動來發出一種很響的、高音的咔噠聲,這種聲音在10米之外都能聽見,為了發出這種聲音,它必須猛力扭動身體,以至于讓反沖力把自己彈到兩三厘米的空中。這樣做一定有某種緊急的意義,但這種緊急的意義的具體內容是人類無法賦予的,這是整個生物聲學領域普遍存在的現象。也就是說,對于動物發聲的研究和猜想,是很難做到符合動物發聲的本來原因的。
③這是作者借用人類活動而說出的一句幽默語。意思是說,動物界所發出的聲音,在表達警告、驚叫、求偶、宣布領地、征募新友、要求解散等實用性信息之外,還有非實用性意義,即非功利性意義,也就是有其單純性娛樂意義,即音樂。
④這是個雙關語。意思是人類一部分在洞穴作畫時,也有另一部分在另外的什么地方創作音樂;同時將人類與別的動物放在同等地位看待,就會發現,當人類在自己的生存場所創作屬于自己的音樂時,另外的動物也在它們生存的場所里創作屬于它們自己的音樂。這里表現了作者對于自然界眾生的生命的尊重。
⑤從更高的意義上探求生物發出音樂的內在原因是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所在,此句是個過渡句,旨在引出下文,揭示自然界制造某種音樂的根本原因乃是與自身其他基本生物功能一樣,是生物的本能之一。
⑥是全文的中心觀點,從根本上回答了“這個世界的音樂”產生的根源,乃是一種最古老的記憶,這個記憶“記載了混沌中雜亂無章的無生命的物質轉化成違反幾率的、有條有理的生命形式的過程”,將“這個世界的音樂”與宇宙產生、萬物開初聯系起來。作者利用這個觀點向我們傳達了這樣一個認識:自然界眾生之道是趨向合作和諧,而不是弱肉強食的競爭和殘殺,它們通過交流與合作來達到生命的最高境界——和諧,從而產生音樂。這個見解無疑是深遠而新穎的。
【課文閱讀指導】
能力升級
1.對下面這句話的主旨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司馬遷的《史記》留下了千百人物的鮮明形象:帝王將相,謀臣策士,游俠優伶,雞鳴狗盜,時過兩千年,光彩猶在。
a.肯定了《史記》人物形象的價值
b.肯定了《史記》人物形象的社會意義
c.肯定了《史記》人物形象的文學價值
d.肯定了《史記》人物形象的豐富多樣
2.對下面這句話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一位心理學家在論及人際交往時提出這樣一個公式:7%言語+33%聲音+55%表情=信息的全部表達。
a.人際交往中的信息溝通,非語言行為可以代替語言行為
b.人際交往中,語言行為和非語言行為的作用是相輔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