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⒈通過理清思路、概括主旨的訓練,培養、鍛煉學生的歸納概括和抽象思維能力。
⒉引導學生在整體把握文章的基礎上,理解散發思想華彩的語句。
⒊體會用形象化語言闡釋抽象道理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 圍繞“人是思想的葦草”的人文話題,通過組織討論,要求學生把自己的人生積累和經驗帶入文本,與文本化為一體,并能演繹自己的認識。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 了解著名思想家對人生價值與意義的看法,樹立積極健康的人生觀。
教學
重點 指導學生讀寫結合,嘗試將理性的思考與真摯的感情相結合,寫作片段式的雜感或較復雜的說理文,或仿寫情理相融的片段或格言。
教學
難點 理解帕斯卡爾“人是能思想的葦草”的著名比喻所體現的思想對人生的意義。
教 學 設 想 教材分析 人教版課標教材必修四第三單元側重于思考與領悟。入選本單元的幾篇課文屬哲理散文或議論文,單元教學要求重點訓練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鑒于課文的難度較大,學生自主理解有一定的困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相機引導是教學的重中之重。
帕斯卡爾的《思想錄》與《培根論人生》、《蒙田隨筆集》被譽為歐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經典。《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是一篇哲理性很強的文章,是帕斯卡爾記錄偶爾閃現的思想,雖然是零星無序的但真實而細致,處處洋溢著理性的光芒,說出了許多我們有感悟但永遠也說不出來的話。《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屬于自讀課文,但是帕斯卡爾這篇文章較為艱深,在西方哲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其語言跳躍、晦澀、不暢,故而建議在老師引導下閱讀。
學情分析 這是學生高中階段第一次接觸議論文,他們還沒有積累足夠的解讀哲理散文等思維含量較高的文章的閱讀策略及方法,因此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積極有效的獨立思考被確定為本課的學習重點。
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深度思考,促使他們對人生的很多終極價值問題進行追問。這些思維訓練不僅體現在對哲學類散文的解讀上,也體現在學生思維能力的外化——作文中。因此,與學生一起攻克這篇課文所蘊涵的哲學命題,學習化繁為簡的閱讀策略,這一過程比教學結果更為重要。
教法 通過理清作者的思路,以及圈點批注、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和對生活的感悟等方法,來把握文章的主旨,并深入領悟蘊涵于其中的哲理。
學法指導 ⒈“選點突破”法——知道一點常識,識記一批雅詞,品味一組奇字,摘錄一些美句,重溫一個精段,學習一種妙思。用這種方法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對學生將來的閱讀和寫作,都是大有裨益的。
⒉圈點批注法——閱讀時邊思考邊動筆,可以抓住重點,深入理解,培養學生圈點勾畫和作批注的習慣。“圈點勾畫”不僅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潛能,提高對知識的理解記憶效率,而且能極大地激發學生揣摩研讀文章的興趣,有利于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
媒體
課時 1課時
教學環節 教 學 內 容 教師手記
(重點內容:學情分析、教法設計、學法指導、分類推進措施、學生可能行為預見及對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