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學課例
《荷塘月色》教學課例
【教學思路】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這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我多次公開執教這篇課文,我很清楚這篇經典之經典的課文的分量。以往幾次的教學都是把景物描寫作為教學重點,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景物描寫的手法和技巧,進而學會能夠細致觀察景物,抓住景物特點描寫的寫作方法。我在課堂上,重點講解4、5、6三小節,之后也引領學生探討相關的情景交融的問題,但總覺得學生與文本、教者、作者之間存在隔膜,究其原因是學生對作者心理狀態的把握還不夠準確到位。因而此次教學中我調整了教學思路,將文本教學與專題教學相結合,針對寫景散文的特點,明確《荷塘月色》的學習目標為:(一)體味作者獨有的內心情懷,理解感情是散文的靈魂;(二)欣賞荷塘月色的唯美畫面,掌握寫景的方法和技巧;(三)揣摩樸素典雅的詩味語言,感悟文字擁有的無限魅力。
三個目標計劃在兩課時內解決,第一課時整體感知課文,重點學習前三小節,落實目標(一)的學習,穿插感悟目標(三)中“樸素”的語言風格;第二課時重在落實目標(二),并將目標(三)的學習與目標(二)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此案例是第一課時。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思考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尋求將文本教學與學生的情感教育以及能力培養完美結合。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明確學習目標
師:同學們是否注意到必修二專題四的標題與前三個專題的標題在分類標準上有所不同?
(學生討論)
師:專題一“珍愛生命”,專題二“和平的祈禱”,專題三“歷史的回聲”,這三個專題均有一個統一的話題,一個明確的中心,每個專題下分設的若干模塊則是從不同的角度解讀專題的內涵,而專題四“慢慢走,欣賞啊”則是側重于從學習方法的角度思考分類。
師:在本專題里我們將要“欣賞”的課文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專題四的文章(引領學生翻閱目錄以及課文)。我們將要欣賞的文體有散文和小說,散文有《荷塘月色》《聽聽那冷雨》《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小說有《祝福》《邊城》(節選)、《林黛玉進賈府》。散文中有側重寫景的,像《荷塘月色》《聽聽
那冷雨》,也有側重寫人的散文像《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小說又有現代小說《祝福》《邊城》(節選)和古典小說《林黛玉進賈府》之分。這些作品乃是經典中的經典,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教材的編寫者特別提醒要“慢慢”,這不僅是告訴我們文本本身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同時也是在提醒各位同學在閱讀過程中要有正確的態度,科學的方法,萬不可焦躁不安,囫圇吞棗,要平心靜氣,聚精會神,仔細揣摩,反復吟詠,最大限度地獲得營養,努力提升我們的文學修養和文化品位。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同學們覺得這類寫景抒情散文我們應該把握哪些要點來閱讀呢?
(學生發言,引導歸納為三方面——景物、情感、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