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專題二知識歸納與點撥
⑶昔人云:“將以有為也。”
“將”,將要。“以”介詞,憑。“以”后省略了表示“隱忍以行”意思的賓語。“為”,讀wéi,作為。全句的意思是:(正如)古人所說:“將要憑(隱忍而行)的做法有所作為。”
⑷不幸呂師孟構惡于前,賈余慶獻諂于后,予羈縻不得還,國事遂不可收拾。
呂師孟是南宋的兵部侍郎,在文天祥出使元軍之前就投降了元軍,“構惡于前”,就是“在……之前已干了什么壞事”。賈余慶是南宋的右丞相,和文元祥一道出使元軍,但他背著文天祥向元軍獻媚請降,并向元軍獻計囚系文天祥。“羈縻”,是“被扣留”的意思。
⑸死生,晝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惡,層見錯出,非人世所堪。
《莊子》中有“死生為晝夜”和“死生終始將為晝夜”的話。意思是:死和生,就像有晝夜有夜的自然現象一樣平常。文天祥這樣講是表現他在生命面臨危險面前泰然有若。全句譯作:死與生,如同有晝有夜一樣是極平常的事,死就死了。可是危難險惡的處境不斷出現,(真)不是人生在世能夠忍受的。
(五)學習方法與解題技巧
1.本文學習方法點撥:
⑴熟讀課文,充分體會作者的一片愛國情懷。
⑵在課文的理解上,以第二部分為重點,因為它是理解作者愛國情懷的基礎。
⑶自行總結本文出現的文言實詞、虛詞及句式。
2.怎樣正確翻譯文言文
⑴文言文翻譯的標準或要求
文言文翻譯的標準是“信、達、雅”。所謂“信”,就是譯文要準確表達原文的意思,要忠實于原文,不誤解、歪曲,不遺漏,不牽強附會,不隨意增刪內容;所謂“達”,就是譯文明白曉暢,通順無語病,符合現代漢語表達要求和習慣;所謂“雅”,就是譯文在準確通順的基礎上能做到語句規范、得體、生動、優美,能再現原文的風格、神韻,這是對譯文較高層次的要求。對中學生而言,主要是“信”“達”二字。
⑵文言文翻譯的原則
文言文翻譯的原則是:字字落實,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直譯、意譯相結合。
直譯,指譯文要與原文保持對應關系,對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并且,要盡力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和相近的表達方式,力求語言風格也和原文一致。翻譯時,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把文言文對換成相應的現代漢語。
意譯,指在直譯有困難的地方,從著眼于表達原句的意思出發,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靈活翻譯原文的詞語,靈活處理原文的句子結構。需要意譯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將原文詞語的“解釋”簡單地“搬進”譯文不夠恰當的地方。2.運用借喻、借代、委婉、互文、用典等修辭格的語句。3.特殊句式及一些需要濃縮或擴展的句子。
兩者的關系是:在文言文翻譯中,從詞語到句子結構,能直接對譯的就直接翻譯,對號入座。只有在直譯表達不了原文意旨的情況下,才在相關部分輔之以意譯。
⑶文言句子翻譯的方法
①保留法
保留古今意義完全相同的一些詞,如國號、年號、帝號、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書名、度量衡單位等專有名詞,都可以保留下來照原文抄錄。因為這些詞一般都無法與現代漢語對譯。
誤譯例句: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
誤譯:晉國侯王和秦國霸主包圍鄭國,因為鄭國對晉國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