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念劉和珍君
②“其中”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至少,也當浸漬了親族,師友,愛人的心”,意思是________。“縱使時光流駛,洗成緋紅,也會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藹的舊影”,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段中引用陶潛的詩句,表達了作者什么情感________
10.概括兩段文字的內容要點。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第一課時
1. 洗滌(dí) 不憚(dàn) 攢射(cuán) 長歌當哭(dàng)
尸骸(hái) 浸漬(zì) 喋血(dié ) 殞身不恤(yǔn)(xù)
2.第一件事是“毅然預定”全年的《莽原》周刊(板書“毅然”)。從這個“毅然”的行動里能讓我們了解到什么呢?(對進步思想的追求,對魯迅作品的熱愛)。
第二件事是參加女師大學潮斗爭,“不為勢利所屈”,對母校的前涂(同“途”)“黯然至于泣下”(板書“黯然”)。在這里,“黯然”一詞,表現了什么心情?(對學校的前途,對同學的未來深深地優傷)。
第三件事是“欣然前往”執政府前請愿而遭殘害(板書“欣然”)。從這個“欣然”里又能顯示出劉和珍的什么品質?(一片愛國的熱忱)。
因此,魯迅先生把劉和珍等稱作“真的猛士”是有這些事實為依據的。劉和珍烈士與楊德群烈士等為國為民,愛憎分明,見義勇為,確實是“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
3.①介紹寫作緣由。②交待寫作目的。
③回憶認識過程。④抒寫驚愕、義憤。
⑤敘述遇難經過。⑥總結經驗教訓。
⑦熱情謳歌贊頌。
1.毅然:剛強堅韌而果斷的樣子
長歌當哭:以放聲歌詠代替哭泣,多指用詩文抒發胸中悲憤之情。
2.文章從追悼會上程君請求作文寫起,交待寫作此文的緣由。“我”因無法承受追悼會的悲涼,獨自到禮堂外徘徊、思索;程君問“可曾為劉和珍寫了一點什么沒有?”勾起“我”對烈士的悲痛的憶念,再次感到“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也早覺得”,“也”字針對程君的請求而言,說明寫作此文,不僅僅因程君的請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則進一步說明,要寫文章記念的愿望由來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請求才引起的。
3.提示性的話是“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這句話在 文中出現兩次。但是這兩個“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嗎?第一“必要”,說的是悼念遇害者劉,奉獻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訴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陰險論調。第二“必要”,在于喚醒“庸人”,用人們牢記這筆血債。兩次強調“必要”,突出了寫作動機,旗幟鮮明地表達了作者的愛憎。這部分是按照由愛到憎的邏輯順序安排思路的。
4. 程君問“可曾為劉和珍寫了一點什么沒有?”勾起“我”對烈士的悲痛的憶念,再次感到“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也早覺得”,“也”字針對程君的請求而言,說明寫作此文,不僅僅因程君的請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則進一步說明,要寫文章記念的愿望由來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請求才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