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未來”板塊學案
教學目標
1、了解畢淑敏及其作品風格,了解作者對生命最寶貴的東西的選擇。 2、掌握文中襯托、對比、比喻等修辭手法,掌握文章逐層推進的寫法。 3、通過自主閱讀、小組交流、“描繪生命線”等多種形式,促使學生與文本、與作者、與教師平等對話,培養學生體悟人生的能力與興趣。
知識積累
給下列劃線字的注音
塞入( ) 惶然( ) 墓冢( ) 冰冷成坨( )
閘孔( ) 悄然( ) 剎那( ) 瞠目結舌( )
犄角( ) 偌大( ) 商榷( ) 忐忑不安( )
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
a、斑斕 芻形 冥思苦想 面面相覷
b、斑駁 甄別 潮漲潮消 清麗絕綸
c、妥貼 斟酌 肝腸寸斷 林林總總
d、焦枯 攀援 茍延慚喘 四肢百骸
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我吃驚地發現,每個人留在紙上的物件,萬千氣象,絕不雷同,有些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b、思忖片刻,我提筆把"水"劃去了,從醫學知識上講,沒有了空氣,人只能茍延殘喘幾分鐘,沒有了水,在若干小時內尚可堅持。
c、貨筐是那樣小而致密,世上的林林總總,只有五樣可以塞入。
d、我看到自己孤獨的身影,在海邊寂寞地拉長縮短,百無聊賴極了,看日出日落,聽潮漲潮消。
4、文學常識
畢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學就讀于北京外國語學院附屬學校。1969年入伍,在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喀喇昆侖山交匯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隊當兵XX年,1980年轉業回北京。從事醫學工作20年后,開始專業寫作,共發表作品200萬字。畢淑敏真正取得全國性聲譽是在短篇小說《預約死亡》發表后,這篇作品被譽為是“新體驗小說”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臨終關懷醫院的親歷為素材,對面對死亡的當事者及其身邊人的內心進行了探索,十分精彩。著有《畢淑敏文集》八卷,長篇小說《紅處方》、《血玲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