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七首》學習要點
一.作家介紹
1.李煜
①初名從嘉,字重光,別號鐘隱,鐘山隱士。
②長相:"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因為重瞳子,后人以重瞳為帝王之相。
③性情:好書畫文辭,精通音律,性情多愁善感。
④他所在的年代,南唐氣數將盡,公元975年,宋滅南唐,他受封為違命侯,過了三年屈辱的生活,公元978年七夕,后主的生日,他命歌妓奏《虞美人》,"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傳到宋太宗耳中,太宗大怒,賜牽機藥將之毒死。
⑤評價:政治上,他是亡國之君,文學上,他是偉大的詞家。王國維評價:"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后主則儼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
⑥詞風:分前后兩期,以公元975年他39歲亡國時為分水嶺,前期多寫男女歡愛,基調歡樂,后期多抒發亡國之恨,基調傷感。
2.柳永
①字耆卿,原名三變。
②他曉音律,據記載,教坊樂工每種新樂譜出來之后一定找他填詞,每支曲子一經他手就馬上風行,他的詞流行十分廣泛:"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
③他個性浪漫不羈,曾寫《鶴沖天》"青春都一響,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傳到宋仁宗耳中,仁宗說"此人風前月下,好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遂抹去其進士功名。此后,柳永仕途不甚得意,后來雖又中進士,但只做小官,無甚政績。
④詞風:一類是寫相思別離的風流之作,一類是抒發羈旅行役的苦悶和懷才不遇的悲哀。后者成就高。
⑤成就:在柳永之前,詞多以小令、中調為主,他大大促進了長調的成熟;作為婉約派的創新者,柳永將婉約派帶入全盛期。
⑥評價:清代馮煦《蒿庵論詞》中評"耆卿詞曲處能直,密處能疏,拗處能平,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自是北宋巨手。"
3.蘇軾
①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②詞貢獻:他擴大了詞的表現內容,將之由兒女艷科擴大為詠史、說理、懷古、談玄、感時、傷事、山水、田園、身世、友情,達到"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的地步;寫詞時,他不為遷就音樂性而限制文學性,"不喜裁剪以就聲律",這也是他天馬行空的性情使然;他的詞風格剛勁,開宋代豪放詞的先河。
③《念奴嬌》寫于1080-1084年,他謫居黃州期間,與《前后赤壁賦》《記承天寺夜游》同期。
4.秦觀
①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著有《淮海詞》,又名《淮海長短句》。
②詞貢獻:他在詩文兩方面均有造詣,是蘇門四學士之一,文壇上的知名度當時僅次于蘇東坡,黃山谷。他也是使令詞發展到慢詞的關鍵人物,詞風婉麗。
③評價:馮煦《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淮海、小山,古之傷心人也;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
5.李清照
①號易安居士,北宋末南宋初著名詞人。
②她自幼長在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是禮部員外郎,散文家,母親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子,工詞章,丈夫趙明誠是宰相趙挺之的兒子,本身也是金石學家。婚前婚后一直生活在學術文藝空氣濃厚的家庭中的李清照,多才多藝,胸襟開闊,頗有政治、文學見解。
③她工詞,也工詩。她一般用詞表現生活感受引發的喜悅哀愁;用詩評論古今,寫與時事政治有關的題材。
④詞風:早年家庭生活幸福,詞的基調清新歡娛;晚年金兵南渡后,國破家亡,詞的基調傷感凄涼。
⑤《一剪梅》寫作背景:據伊世珍《瑯環記》記載"易安結螭未久,明誠負笈遠游,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一剪梅詞以送之"。
6.辛棄疾
①字幼安,號稼軒,有《稼軒長短句》。
②時代背景:南宋前期五十年,士大夫懷抱恢復失土的雄心壯志,以慷慨悲痛的心情,寫蒼涼激越的詞句,所以當時的詞一般承接了蘇東坡的豪放系統。辛棄疾是主戰派,因此,他的詞中也多了悲壯之氣,充滿陽剛美。
③詞風:作為豪放派的又一代表,他與蘇軾被后人并稱為"蘇、辛",王國維分析蘇辛兩人的不同"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意思是說東坡能擺脫,遇事總能從窄處往寬處想;稼軒能擔當,無路可走時,依然傲然特立。《四庫提要》評其詞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慨,于倚聲家為變調,而異軍特起,能于剪紅刻翠之外,屹然別立一宗,迄今不廢。
④內容:他的詞內容比蘇軾更加寬泛"論、孟、詩小序、左氏春秋、南華、離騷、史漢、世說、選學、李杜詩,拉雜運用。"
7.姜夔
①字堯章,號白石道人。
②時代背景:公元1141年,宋金和議后,南宋政府偏安南方,南宋早期收復失地的豪情漸漸失去,文人晚期追求形式,講究詞法,使晚期詞格律化。代表詞人是姜夔、吳文英、張炎。
③他會石刻書法作詩寫小品文,是個全才。尤其精通音樂,有些詞是自己譜曲的,比如《揚州慢》。
二.學習要點(前四首)
1.《虞美人》
①"虞美人"是唐教坊曲名,又名"玉壺冰一江春水"。
②詞中三次出現問的語氣:"春花秋月何時了?雕欄玉砌應猶在問君能有幾多愁?"都是無須作答或自問自答,傳達出遙想故國的濃濃的憂郁情懷。
③上闋寫的是美景"春花秋月東風(春風)",是以眼前的美景反襯昔日不堪回首的傷情;下闋在對故國的具體懷想中,把握了兩個具體的形象"雕欄玉砌朱顏",只是前者"猶在"后者已"改",一種物是人非的滄桑感就形象地傳達出來了。
④"愁"是抽象的情緒,但李煜卻賦予其動感。如果說李白的愁是有長度的,"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清照的愁是有重量的,"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那么李煜的愁就是液態的,可以似"春水"綿綿不盡。
2.《雨霖鈴》
①《太真外傳》中記載《雨霖鈴》曲牌的由來:"上至斜谷口,屬霖雨彌尋旬,于棧道中聞鈴聲,隔山相應,上既悼念貴妃,因采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焉"。也許這只是傳說,但可以說明"雨霖鈴"這個曲牌本身就是傳達離別的傷情的。
②主題:以秋雨為背景,寫了愛人間難以割舍,又不得不割舍的離情,在這樣的愛情中又交織著柳永畢生飄零,落拓潦倒的身世之嘆。
③下闋頗耐人玩味。他首先寫"多情自古傷離別",將個人的悲情賦予了人間多情的蕓蕓眾生的普遍性和自古的歷史感。然后懸想未來,先想"今宵",最近的未來,只有"楊柳曉風殘月","柳"諧音"留","月"是不圓的,這是一個沒有燈光和溫柔的寂寞的夜;再想"經年",揣測受苦受難的日子不止今宵,而是悠長的孤獨歲月,沒有知音。最后一句,"便縱有千種風情",道出了普天下有情人最不足為外人道的心聲。全詞有縈繞著癡情的柔美,同時也是一種頹廢美。
3.《念奴嬌》
①對于"多情應笑我"之"多情"的理解有三種:一種認為"多情"是指亡妻王氏,以前面周郎小喬對應蘇軾王氏情真意篤;一種認為"多情"是東坡自指,意思是"應笑我多情",他自嘲自話,自己太多情才會胡思亂想,早生華發;一種指周郎多情,詩中兩次提到周郎,設想如果周郎了解其神思,如果他們的精魂能跨越歷史相遇,周郎一定會"關心的笑我早生華發"吧。
②"人生如夢"的感嘆作為結尾,似乎頗為消極,但仔細讀來卻包含作者的達觀人生態度:古人的顯赫和自己的淪落又何必過多計較,人生不過如夢,在大江淘盡我們這一代之前,對既往的英雄聊表敬意吧。在"一尊還酹江月"的拜祭中包含了深深的景仰。
4.《鵲橋仙》
①可對應《迢迢牽牛星》,體會不同作者對相似問題的不同態度,從而體會發散型思維。《迢迢牽牛星》的作者是悲觀的,他看到的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無奈,而秦觀讀到的卻是分別的愛人兩情相守的堅定,和相逢時愛情瞬間高質量迸發的動人場面。
②上下闋結構類似,上闋先寫愛情的深摯,期待的久遠,"飛星傳恨",然后轉折到相逢后的喜悅:"便勝卻人間無數";下闋先寫相逢的短暫和內心的不舍,"忍顧鵲橋歸路",然后轉折到對愛情的自信以及對未來的期盼:"又豈在朝朝暮暮"。由此我們可以體會,秦觀一定是個樂觀的人,無論境遇是否順利,他都能為自己找到生活的信心。也許這是我們應從中受到的啟示。
三.關于詞
1.詞又叫詩余,長短句。
2.從長短看,可分小令、中調、長調。一般認為,58字以下為小令,90字以上為長調。
3.從風格看,宋詞可分兩派:婉約派、豪放派。宋代是詩歌全盛時期。
4.詞的平仄押韻稍異于詩歌,因詞牌不同,詞的平仄押韻都不同。詞牌是曲譜名稱,所以填詞是要服從樂律的需要的。
擁抱夏天
清晨開窗,涼風撲面。唔,夏天走了。
我常跟爸爸在關于冬天好還是夏天好的無聊問題上爭執。他偏要說服我喜歡冬天。我便開始舉例子打比方地將夏天的優點突出,理屈詞窮時就說:"反正就是夏天好。"若在小時候,"反正就是"這一類口頭禪是要被爸爸寫在門框上我夠不到的地方的。
為什么要愛夏天?小時候會毫不猶豫地說:因為有海!
南戴河的夏天令人難忘。我們一家會早早地奔向海邊,充起橡皮船,然后驕傲地蕩起來。隨著道道海波,小船如樹葉般搖曳,心神也跟著飛蕩……
現在完了,海邊都不敢去了。南戴河早已沒了藍色,沙灘邊居然還攔了網收費!難道大海的美景屬于他們?
還好,隨后的夏天也是極有趣的。小學的時候不懂得抓緊時間,日子就過得分外自在。放暑假只要一有空,就給胖子打電話約好一起去游泳。胖子叫阿文,是我的同班同學。記得那時候過"六一",學校組織了游藝活動,胖子的媽媽卻被班主任"請"到學校歷數胖子的罪狀。我們在瘋玩的時候,阿文被關在辦公室里挨打。見到他時,他卻做出無所謂的樣子,把掙到的獎券一古腦兒地給了我。
阿文在樓下等著我。他騎一輛銀灰色的山地車,我的是紅色。我們一路有說有笑地到龍潭湖。我要先陪他到深水區考"深水合格證"!--沒辦法,他總是丟。
然后便是玩。阿文鼓著腮幫,把個大氣球吹得像他的肚子一樣圓。我們打水球,打沒勁了就比賽"浮冬瓜"--抱起身子,腦袋扎進水里,看誰堅持時間長。喊完"一、二、三",我倆深吸一口氣扎下水,水面上漂起了一個大冬瓜,一個小冬瓜。不知是不是浮力大的緣故,反正阿文總能贏我。
深水池旁有一米板,阿文跳了一次就不玩了。我猜他是嫌水花濺得太大。于是我們跑到"幼兒戲水區",在沒膝深的水里賽跑。我們早就玩出了經驗,跑的時候要一鼓作氣,呈高抬腿姿勢往前沖。大家摔倒的樣子是不盡相同的:前翻式,后仰式,還有看見對方倒了,自己一樂,腳下卻沒穩住,斜著栽的……我倆快笑炸了。累了,就趴在水里。暖暖的陽光灑在身上,明晃晃的水面讓人睜不開眼……
最吸引人的自然還是水滑梯。龍潭湖最高的水滑梯有70o,人幾乎是直著掉下來。為了安全,滑梯很窄而且有緩沖。我酷愛玩那個驚險的,阿文不玩。哈,他肯定是怕卡在里面下不去,那多土!
游泳場外也挺熱鬧。我們一出場便去吃烤肉串和刨冰。阿文和賣肉串的叔叔混得很熟,吃烤肉可以 賬。下次補付錢的時候,叔叔又給他多烤兩串。一次,那叔叔開玩笑問他:"這么小就帶女朋友來玩呀?"我就笑。阿文忙解釋:"同學,同學……"
阿文的車技是一流的。過馬路,他一扭身子,揮動著小胖手" "一下過去了。我卻愁眉苦臉地被擋在了車流的這一旁。
童年如盛夏般短暫。上初中了,我突然與阿文有了隔閡。或許是成績,或許是我們那時已隱約覺得要走不同的路了。我們不再一起玩了,其實那時已經極少玩了。阿文依舊笑,但笑中少了分率真。
中考后的夏天依舊美麗。盡管我要開始學習擠車了;盡管那太陽不像以前那樣溫暖了,會曬疼人;盡管明晃晃的油路讓人變得不太理智……我也曾試著接受防曬霜與遮陽傘,但失敗了。我愛夏天,雖然,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或許夏能帶給我學習的激情,或許它能給我許多美好的回憶。
迎接新的生活,總是從夏天開始的,比如第一次踏進四中校門。
我的夏天可能會在汗水中度過,但我依舊愛它,盡我的全力擁抱它!
[評語]
此文給人帶來良好的閱讀感覺,不僅僅在于把握住了童年的夏天細碎的點點滴滴,富有童真童趣。更難得的是,寫出了成長過程中對"夏天"心理體驗的變化。能寫出長大的過程,而不僅僅是對靜態生活的描述,這是寫作能力提高的表現。
末尾一段,對夏天的感受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不僅僅是享受夏天,還要"擁抱夏天",即使是揮汗如雨的擁抱。這就展現了一種值得體味的人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