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龍
教學目的:
一、了解俄國沙皇警犬的丑惡靈魂,認識沙皇統治的腐敗和黑暗。
二、學習運用精彩的對話刻畫人物,進一步理解和學習運用對比進行諷刺的寫作方法。
三、理解細節描寫時人物刻畫的作用。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用對話刻畫奧楚蔑洛夫這一人物的深刻的社會意義。
教學關鍵:目的三。
教學方法:加深理解朗讀加深理解。
內容和步驟:
一、簡介作者;
二、時代背景;
三、自讀指導;
(1)泛讀課文;
(2)提示閱讀課文:
1.本文寫了怎樣一件事?主要人物是誰?
2.文章可分幾部分?那幾段最能表現奧楚蔑洛夫的本質?
3.文章采用什么方法來刻畫人物性格的?
4.試從文中找出有關細節描寫的部分,理解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3)討論后明確:
1.本文描寫了警官奧楚蔑洛夫處理“狗咬人指案件的經過。主要人物是奧楚蔑洛夫。
2.根據短篇小說的情節特點,本文可分四個部分:
一、(1—5)寫警官奧遇到了一場亂子——狗咬傷人這一案子。
二、(6—27)是全文的重要部分,作者以極其辛辣的手法對奧處理案子時的聲色變化做了鮮明對比,揭露了他的媚上欺下,看見使舵的丑態。
可分為六個層次:
(一)(6—8)不知是誰家的狗;
(二)(9—13)有人說:“是將軍家的狗”;
(三)(14—17)有人說:“不是將軍家的狗”;
(四)(18—20)有人說:“是將軍家的狗”;
(五)(21—23)將軍家的廚師說:“我們那兒從來沒有這樣的狗”;
(六)(24—27)將軍家的廚師說:“這是將軍哥哥的狗”。
第三部分(28—29)
寫奧楚蔑洛夫審理案子結束,小狗被帶走,赫留金受到訕笑和恐嚇。(結局)
3.文章運用對話刻畫奧媚上欺下,看見使舵的性格特點。
4.文章的細節描寫有警官的軍大衣和赫留金的手指頭。
小結:
本文通過軍大衣這一細節描寫,淋漓盡致地刻畫了主人公變色過程中的丑態以及卑劣的心理活動。
四、布置作業
1.口述本文故事情節;
2.完成課后練習二。
第二節
教學目的:目的第二點;
教學重點:目的三;
教學難點 :同上節;
教學關鍵:同重點;
教學方法:同上節;
內容和步驟:
一、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人物說話的語氣和語調。
二、歸納人物對話所表現的性格特征。
1.對老百姓的話,表現了奧楚蔑洛夫耍威風、欺下凌弱的性格特點;
2.對上司的話,表現他奴顏媚骨、趨炎附勢的性格特點。
三、綜合時代背景及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理解典型人物的社會意義。
——像奧楚蔑洛夫這樣的媚上欺下看見使舵的走狗奴才,可以說是當時沙皇腐敗統治的產物。
四、討論“軍大衣”這一細節的描寫在作品中的作用——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標志,也是他裝腔作勢用以嚇人的工具。
五、布置作業 :
課本練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