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麻雀
教學目的:
1.學習動作、外形、神情的描寫方法
2.注意詞語的搭配
3.理解作者同情弱小關心被損害者的情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1.以的命運為線索,展開曲折的故事情節;
2.動作、外形、神情的描寫;
3.弄懂“似乎明白了什么”一句的含義。
教法:
參看提綱,自讀,討論。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這節我們學習一篇以敘事為主的記敘文。作者是老舍。
這篇文章寫于30年代,歷經歲月的磨洗,曾打動了幾代人的心,它表現了怎樣的主題,抒發了什么樣的感情?作者又是怎樣把寫得那么可愛,那么叫人同情,它的藝術魅力在哪里?讓我們一起透過飽含摯情的字里行間,尋求其中的奧秘。
聽錄音,思考。
二.研讀自讀提示
三.討論自讀提綱
附:
主題:本文敘述了一只帶傷的被貓咬傷的遭遇,字里行間洋溢著對被損害的弱小者的深切同情,暗示弱小者應該從的遭遇中悟出一點道理,那就是要以抗爭求生存。
語法·動補短語
一.什么是動補短語?(形補)
由動詞和它后面起補充說明作用的詞組合而成。
起補充說明作用的詞是補語
(用<>符號表示補語)
有些補語前面要加結構助詞“得”,有些不能用。
以“想媽媽”為例,說說你想到什么程度:
想得<很>
想得<要命>
想得<要死>
……
二.要區別動補短語和動賓短語
[出示玻璃板]
動賓 動補
1.盛飯 盛<滿>
2.洗衣服 洗<干凈>
3.看他 看<一下>
4.敲門 敲了<三下>
5.買蘋果 買了<許多>
6.看戲 看了<一回>
7.牽牛 牽<回來>
8.抱孩子 抱<起來>
動賓短語告訴我們做什么,而動補短語告訴我們做得怎樣。
三.形容詞+補語構成的動補短語。
有些動補短語是由形容詞+補語構成,它的性質與動補短語相同。
動補 偏正
暗得<很> [很]暗
冷得<厲害> [太]冷了
大<極了> [很]大
堅強得<很> [十分]堅強
漂亮<極了> [很]漂亮
壞<透了> [極]壞
好得<很> [很]好
四.學生辨別:
(傻)妞
[真]傻
傻得<很>
(笨)家伙
[真]笨
笨<極了>
五.做練習,布置作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