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的音樂
托馬斯·劉易斯
假如像我所相信的那樣,制造某種音樂的驅力如同我們其他的基本生物功能一樣,也是我們作為生物的特點,那么其中必有某種道理。既然手邊沒有現成的解釋,那我自可冒昧作出一個。那有節奏的聲音,也許是另外什么事的重現——是一種最最古老的記憶,是一支舞曲總譜,記載了混沌中雜亂無章的無生命的物質轉化成違反幾率的、有條有理的生命形式的過程。莫羅維茨 (Morowitz, H.J.)以熱力學的語言提出見解,他的假說是,從無窮盡的太陽那里,不斷地流向外層空間這個填不滿的窟窿的能量途經地球時,從數學上來看,不可避免地要使物質組織成越來越有序的狀態。由此產生的平衡行為是帶化學鍵的原子不停地組成越來越復雜的分子,同時出現了貯存和釋放能量的循環。太陽能處在一種非平衡的穩定狀態(假定如此),不會僅僅流到地球,然后由地球輻射開去。從熱力學上講,它勢必要把物質重新安排成對稱形式,使之違反幾率,反抗熵的增加,使之提高——姑且這樣說吧——成為在不斷重排和進行分子修飾的變化狀態。在這樣一種系統中,結果就會出現一種偶然的有序狀態,永遠處在陷入混沌的邊緣,只是因為來自太陽的那不懈的、不斷的能量潮流,才使這種有序狀態沒有解體,而繼續違反著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