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物理教案 > 高中物理教案 > 高一物理教案 > 沖量和動量(通用5篇)

沖量和動量

發布時間:2022-12-15

沖量和動量(通用5篇)

沖量和動量 篇1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 理解動量的概念,知道動量的定義,知道動量是矢量。

  2、理解沖量的概念,知道沖量的定義,知道沖量是標量。

  3、知道動量的變化也是矢量,會正確計算一維的動量變化

  二、能力目標

  1、會計算力的沖量和物體的動量。

  2、會計算一維情況下動量的變化。

  三、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建立正確的認識論的方法論。

  四、教學重點

  1、的概念;

  2、的正確計算。

  五、教學難點 

  1、對概念的理解;

  2、動量變化的計算。

  六、教學方法

  1、通過舉例、推導、歸納,講解綜合教法得到的概念。

  2、通過例題的分析,使學生學會求解物體動量的變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前面幾章我們主要應用牛頓運動定律研究了物體的運動,但對于有些物體的運用直接應用牛頓運動定律就發生了困難。(請同學們觀看錄像片資料中的碰撞、爆炸、打擊、反沖等問題)同學們分析一下這幾類問題有什么共同特點?

  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同學們回答得很好。這幾類問題中物體間作用時間都很短,作用力很大,而且作用力隨時間都在不斷地變化,并用變化規律很難確定。因些直接應用牛頓運動定律就發生了困難。物理學家在研究這些問題時,引入了動量的概念研究了與動量有關的規律,確立了動量守恒定律。就用有關動量的知識,這些問題就容易解決了。這一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一節—。(出示課題)

  二、新課教學

  (一)沖量

  1、用多媒體出示下列問題:

  一個靜止的質量m=2kg的物體受到F=10N的水平恒力作用,問:

  1、經過時間t=4s物體的速度v變為多大?(v=20m/s)

  2、如果要使此物體的速度從靜止開始在t´=1s的時間內速度達到v , 則應將作用力變為多大?(F=40N)

  學生給出答案后,詢問解題方法。

  解:物體在力F的作用下得到的加速度為a=;經時間t,據v=at=t。

  3、拓展分析

  把v=t。整理可得Ft=mv,

  由此我們得到:對于一個原來靜止的物體(v0=0,m一定),要使它獲得一定的速度,你可采用哪些方法?

  學生答:a、可以用較大的力作用較短的時間;b、可以用較小的力作用較長的時間。

  教師:對于一個原來靜止的物體,只要作用力F和作用時間t和乘積Ft相同,這個物體就獲得相同的速度。也就是說:對一定質量的物體,力所產生的改變物體速度的效果,是由Ft這個物理量決定的,那么Ft這個物理量叫什么?它有什么特點呢?

  4、沖量

  (1)沖量的定義:力F和力的作用時間t的乘積Ft叫做力的沖量,通常用符號I表示沖量。

  (2)定義式:I=Ft

  (3)單位:沖量的國際單位是牛·秒(N·s)

  (4)沖量是矢量,它的方向是由力的方向決定的,如果力的方向在作用時間內不變,沖量的方向就跟力的方向相同。如果力的方向在不斷變化,如繩子拉物體做圓周運動,則繩的拉力在時間t內的沖量,就不能說是力的方向就是沖量的方向。對于方向不斷變化的力的沖量,其方向可以通過動量變化的方向間接得出。學習過動量定理后,自然也就會明白了。

  5、沖量的計算:沖量是表示物體在力的作用下經歷一段時間的累積的物理量,因此,力對物體有沖量作用必須具備力F和該力作用下的時間t兩個條件。換句話說:只要有力并有作用一段時間,那么該力對物體就有沖量作用,可見,沖量是個過程量。

  6、鞏固訓練:

  以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一物體,空氣阻力不可忽略。關于物體受到的

  沖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上升階段和下落階段受到的重力的沖量方向相反;

  B、物體上升階段和下落階段受到空氣阻力沖量的方向相反;

  C、物體在下落階段受到重力的沖量大于上升階段受到重力的沖量;

  D、物體從拋出到返回拋出點,所受各力沖量的總和方向向下。

  學生思考后讓一位同學作答并說明各選項正誤的理由。

  小結:沖量和力的作用過程有關,沖量是由力的作用過程確定的過程量。

沖量和動量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 理解動量的概念,知道動量的定義,知道動量是矢量。

  2、理解沖量的概念,知道沖量的定義,知道沖量是標量。

  3、知道動量的變化也是矢量,會正確計算一維的動量變化

  二、能力目標

  1、會計算力的沖量和物體的動量。

  2、會計算一維情況下動量的變化。

  三、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建立正確的認識論的方法論。

  四、教學重點

  1、的概念;

  2、的正確計算。

  五、教學難點 

  1、對概念的理解;

  2、動量變化的計算。

  六、教學方法

  1、通過舉例、推導、歸納,講解綜合教法得到的概念。

  2、通過例題的分析,使學生學會求解物體動量的變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前面幾章我們主要應用牛頓運動定律研究了物體的運動,但對于有些物體的運用直接應用牛頓運動定律就發生了困難。(請同學們觀看錄像片資料中的碰撞、爆炸、打擊、反沖等問題)同學們分析一下這幾類問題有什么共同特點?

  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同學們回答得很好。這幾類問題中物體間作用時間都很短,作用力很大,而且作用力隨時間都在不斷地變化,并用變化規律很難確定。因些直接應用牛頓運動定律就發生了困難。物理學家在研究這些問題時,引入了動量的概念研究了與動量有關的規律,確立了動量守恒定律。就用有關動量的知識,這些問題就容易解決了。這一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一節—。(出示課題)

  二、新課教學

  (一)沖量

  1、用多媒體出示下列問題:

  一個靜止的質量m=2kg的物體受到F=10N的水平恒力作用,問:

  1、經過時間t=4s物體的速度v變為多大?(v=20m/s)

  2、如果要使此物體的速度從靜止開始在t´=1s的時間內速度達到v , 則應將作用力變為多大?(F=40N)

  學生給出答案后,詢問解題方法。

  解:物體在力F的作用下得到的加速度為a=;經時間t,據v=at=t。

  3、拓展分析

  把v=t。整理可得Ft=mv,

  由此我們得到:對于一個原來靜止的物體(v0=0,m一定),要使它獲得一定的速度,你可采用哪些方法?

  學生答:a、可以用較大的力作用較短的時間;b、可以用較小的力作用較長的時間。

  教師:對于一個原來靜止的物體,只要作用力F和作用時間t和乘積Ft相同,這個物體就獲得相同的速度。也就是說:對一定質量的物體,力所產生的改變物體速度的效果,是由Ft這個物理量決定的,那么Ft這個物理量叫什么?它有什么特點呢?

  4、沖量

  (1)沖量的定義:力F和力的作用時間t的乘積Ft叫做力的沖量,通常用符號I表示沖量。

  (2)定義式:I=Ft

  (3)單位:沖量的國際單位是牛·秒(N·s)

  (4)沖量是矢量,它的方向是由力的方向決定的,如果力的方向在作用時間內不變,沖量的方向就跟力的方向相同。如果力的方向在不斷變化,如繩子拉物體做圓周運動,則繩的拉力在時間t內的沖量,就不能說是力的方向就是沖量的方向。對于方向不斷變化的力的沖量,其方向可以通過動量變化的方向間接得出。學習過動量定理后,自然也就會明白了。

  5、沖量的計算:沖量是表示物體在力的作用下經歷一段時間的累積的物理量,因此,力對物體有沖量作用必須具備力F和該力作用下的時間t兩個條件。換句話說:只要有力并有作用一段時間,那么該力對物體就有沖量作用,可見,沖量是個過程量。

  6、鞏固訓練:

  以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一物體,空氣阻力不可忽略。關于物體受到的

  沖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上升階段和下落階段受到的重力的沖量方向相反;

  B、物體上升階段和下落階段受到空氣阻力沖量的方向相反;

  C、物體在下落階段受到重力的沖量大于上升階段受到重力的沖量;

  D、物體從拋出到返回拋出點,所受各力沖量的總和方向向下。

  學生思考后讓一位同學作答并說明各選項正誤的理由。

  小結:沖量和力的作用過程有關,沖量是由力的作用過程確定的過程量。

沖量和動量 篇3

  [高一物理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 理解動量的概念,知道動量的定義,知道動量是矢量。

  2、理解沖量的概念,知道沖量的定義,知道沖量是標量。

  3、知道動量的變化也是矢量,會正確計算一維的動量變化

  二、能力目標

  1、會計算力的沖量和物體的動量。

  2、會計算一維情況下動量的變化。

  三、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建立正確的認識論的方法論。

  四、教學重點

  1、沖量和動量的概念;

  2、沖量和動量的正確計算。

  五、教學難點 

  1、對沖量和動量概念的理解;

  2、動量變化的計算。

  六、教學方法

  1、通過舉例、推導、歸納,講解綜合教法得到沖量和動量的概念。

  2、通過例題的分析,使學生學會求解物體動量的變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前面幾章我們主要應用牛頓運動定律研究了物體的運動,但對于有些物體的運用直接應用牛頓運動定律就發生了困難。(請同學們觀看錄像片資料中的碰撞、爆炸、打擊、反沖等問題)同學們分析一下這幾類問題有什么共同特點?

  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同學們回答得很好。這幾類問題中物體間作用時間都很短,作用力很大,而且作用力隨時間都在不斷地變化,并用變化規律很難確定。因些直接應用牛頓運動定律就發生了困難。物理學家在研究這些問題時,引入了動量的概念研究了與動量有關的規律,確立了動量守恒定律。就用有關動量的知識,這些問題就容易解決了。這一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一節—沖量和動量。(出示課題)

  二、新課教學

  (一)沖量

  1、用多媒體出示下列問題:

  一個靜止的質量m=2kg的物體受到F=10N的水平恒力作用,問:

  1、經過時間t=4s物體的速度v變為多大?(v=20m/s)

  2、如果要使此物體的速度從靜止開始在t´=1s的時間內速度達到v , 則應將作用力變為多大?(F=40N)

  學生給出答案后,詢問解題方法。

  解:物體在力F的作用下得到的加速度為a=;經時間t,據v=at=t。

  3、拓展分析

  把v=t。整理可得Ft=mv,

  由此我們得到:對于一個原來靜止的物體(v0=0,m一定),要使它獲得一定的速度,你可采用哪些方法?

  學生答:a、可以用較大的力作用較短的時間;b、可以用較小的力作用較長的時間。

  教師:對于一個原來靜止的物體,只要作用力F和作用時間t和乘積Ft相同,這個物體就獲得相同的速度。也就是說:對一定質量的物體,力所產生的改變物體速度的效果,是由Ft這個物理量決定的,那么Ft這個物理量叫什么?它有什么特點呢?

  4、沖量

  (1)沖量的定義:力F和力的作用時間t的乘積Ft叫做力的沖量,通常用符號I表示沖量。

  (2)定義式:I=Ft

  (3)單位:沖量的國際單位是牛·秒(N·s)

  (4)沖量是矢量,它的方向是由力的方向決定的,如果力的方向在作用時間內不變,沖量的方向就跟力的方向相同。如果力的方向在不斷變化,如繩子拉物體做圓周運動,則繩的拉力在時間t內的沖量,就不能說是力的方向就是沖量的方向。對于方向不斷變化的力的沖量,其方向可以通過動量變化的方向間接得出。學習過動量定理后,自然也就會明白了。

  5、沖量的計算:沖量是表示物體在力的作用下經歷一段時間的累積的物理量,因此,力對物體有沖量作用必須具備力F和該力作用下的時間t兩個條件。換句話說:只要有力并有作用一段時間,那么該力對物體就有沖量作用,可見,沖量是個過程量。

  6、鞏固訓練:

  以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一物體,空氣阻力不可忽略。關于物體受到的

  沖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上升階段和下落階段受到的重力的沖量方向相反;

  B、物體上升階段和下落階段受到空氣阻力沖量的方向相反;

  C、物體在下落階段受到重力的沖量大于上升階段受到重力的沖量;

  D、物體從拋出到返回拋出點,所受各力沖量的總和方向向下。

  學生思考后讓一位同學作答并說明各選項正誤的理由。

  小結:沖量和力的作用過程有關,沖量是由力的作用過程確定的過程量。

沖量和動量 篇4

  接下來,再請同學們思考下列問題:(出示思考題)

  (思考1)足球場上一個足球迎頭飛

  過來,你的第一個反應是什么?如果飛過

  來的是鉛球呢?為什么?

  學生回答后小結:運動物體的作用效

  果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思考2)別人很慢地朝你投來一顆

  質量為20g的子彈來你敢不敢用手去接?

  如果子彈從槍里面發出來呢?

  學生回答后小結:運動物體的作用

  效果還與物體的速度有關。

  歸納:運動物體的作用效果,由物體的質量和速度共同決定。

  (二)動量

  1.定義:質量m和速度v的乘積mv.動量通常用字母P表示。

  2.公式:p=mv

  3.單位:千克•米/秒(kg•m/s),1N•m=1kg•m/s2•m=1kg•m/s

  4.動量也是矢量:動量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4、知識鞏固訓練二

  1)、試證明沖量的單位N·s和動量的單位kg·m/s是相同的。

  2)我們說物體的動量在變化,包括幾種情況,舉例說明。

  5、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總結:

  1)動量和沖量的單位是相同的,即:1牛·秒=1千克·米/秒。

  2)由于動量是矢量,所以只要物體的速度大小和方向發生變化,動量就一定發生變化。例如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其動量是恒量,而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由于速度方向不斷改變,即使其動量大小不變,但因其方向不斷改變,所以其動量是一變量。

  過渡引言:如果一個物體的動量發生了變化,那么它的動量變化量如何求解?

  (三)動量的變化

  1、教師介紹:所謂動量變化就是在某過程中的末動量與初動量的矢量差。即△P=P’-P。

  2、出示下列例題:

  例1:一個質量是0.2kg的鋼球,以2m/s的速度水平向右運動,碰到一塊豎硬的大理石后被彈回,沿著同一直線以2m/s的速度水平向左運動,碰撞前后鋼球的動量有沒有變化?變化了多少?

  例2:一個質量是0.2kg的鋼球,以2m/s的速度斜射到堅硬的大理石板上,入射的角度是45º,碰撞后被斜著彈出,彈出的角度也是45º,速度大小仍為2m/s,用作圖法求出鋼球動量變化大小和方向?

  v′

  v

  v

  v′

  45º

  45º

  3、思考下列問題:

  1)動量是矢量,其運算遵循什么規律?

  2)上邊兩題中,有什么主要區別?

  4、學生討論后,寫出解題過程,并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正確的解題過程。

  例1:解:取水平向右的方向為正方向,碰撞前鋼球的速度v=2m/s,碰撞前鋼球的動量為P=mv=0.2×2kg·m/s=0.4kg·m/s。碰撞后鋼球的速度為v′=0.2m/s,碰撞后鋼球的動量為

  p′=m v′=-0.2×2kg·m/s=-0.4kg·m/s。

  △p=p′-P=-0.4kg·m/s-0.4kg·m/s=-0.8kg·m/s,且動量變化的方向向左。

  例2:解:碰撞前后鋼球不在同一直線運動,據平行四邊形定則,以p′和P為鄰邊做平行四邊形,則△p就等于對解線的長度,對角線的指向就表示的方向:

  △p

  p′

  -p

  45º

  45º

  ∴

  方向豎直向上。

  教師總結:

  動量是矢量,求其變化量可以用平行四邊形定則:在一維情況下可首先規定一個正方向,這時求動量的變化就可以簡化為代數運算了。

  三、小結

  1、在物理學中,沖量是反映力的時間積累效果的物理量,力和力的作用時間的乘積叫做力的沖量,沖量是矢量。

  2、物體的質量和速度的乘積叫動量,動量是一個狀態量,動量是矢量。動量的運動服從矢量運算規則—平行四邊形定則。如果物體的運動在同一條直線上,在選定一個正方向后,動量的運算就可以簡化為代數運算。

  3、關于動量變化量的運算,△p也是一處矢量,它的方向可以跟初動量的方向相同,也可以跟初動量的方向相反,也可能跟初動量的方向成一角度。

  四、作業 

沖量和動量 篇5

  [高一物理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 理解動量的概念,知道動量的定義,知道動量是矢量。

  2、理解沖量的概念,知道沖量的定義,知道沖量是標量。

  3、知道動量的變化也是矢量,會正確計算一維的動量變化

  二、能力目標

  1、會計算力的沖量和物體的動量。

  2、會計算一維情況下動量的變化。

  三、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建立正確的認識論的方法論。

  四、教學重點

  1、沖量和動量的概念;

  2、沖量和動量的正確計算。

  五、教學難點 

  1、對沖量和動量概念的理解;

  2、動量變化的計算。

  六、教學方法

  1、通過舉例、推導、歸納,講解綜合教法得到沖量和動量的概念。

  2、通過例題的分析,使學生學會求解物體動量的變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前面幾章我們主要應用牛頓運動定律研究了物體的運動,但對于有些物體的運用直接應用牛頓運動定律就發生了困難。(請同學們觀看錄像片資料中的碰撞、爆炸、打擊、反沖等問題)同學們分析一下這幾類問題有什么共同特點?

  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同學們回答得很好。這幾類問題中物體間作用時間都很短,作用力很大,而且作用力隨時間都在不斷地變化,并用變化規律很難確定。因些直接應用牛頓運動定律就發生了困難。物理學家在研究這些問題時,引入了動量的概念研究了與動量有關的規律,確立了動量守恒定律。就用有關動量的知識,這些問題就容易解決了。這一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一節—沖量和動量。(出示課題)

  二、新課教學

  (一)沖量

  1、用多媒體出示下列問題:

  一個靜止的質量m=2kg的物體受到F=10N的水平恒力作用,問:

  1、經過時間t=4s物體的速度v變為多大?(v=20m/s)

  2、如果要使此物體的速度從靜止開始在t´=1s的時間內速度達到v , 則應將作用力變為多大?(F=40N)

  學生給出答案后,詢問解題方法。

  解:物體在力F的作用下得到的加速度為a=;經時間t,據v=at=t。

  3、拓展分析

  把v=t。整理可得Ft=mv,

  由此我們得到:對于一個原來靜止的物體(v0=0,m一定),要使它獲得一定的速度,你可采用哪些方法?

  學生答:a、可以用較大的力作用較短的時間;b、可以用較小的力作用較長的時間。

  教師:對于一個原來靜止的物體,只要作用力F和作用時間t和乘積Ft相同,這個物體就獲得相同的速度。也就是說:對一定質量的物體,力所產生的改變物體速度的效果,是由Ft這個物理量決定的,那么Ft這個物理量叫什么?它有什么特點呢?

  4、沖量

  (1)沖量的定義:力F和力的作用時間t的乘積Ft叫做力的沖量,通常用符號I表示沖量。

  (2)定義式:I=Ft

  (3)單位:沖量的國際單位是牛·秒(N·s)

  (4)沖量是矢量,它的方向是由力的方向決定的,如果力的方向在作用時間內不變,沖量的方向就跟力的方向相同。如果力的方向在不斷變化,如繩子拉物體做圓周運動,則繩的拉力在時間t內的沖量,就不能說是力的方向就是沖量的方向。對于方向不斷變化的力的沖量,其方向可以通過動量變化的方向間接得出。學習過動量定理后,自然也就會明白了。

  5、沖量的計算:沖量是表示物體在力的作用下經歷一段時間的累積的物理量,因此,力對物體有沖量作用必須具備力F和該力作用下的時間t兩個條件。換句話說:只要有力并有作用一段時間,那么該力對物體就有沖量作用,可見,沖量是個過程量。

  6、鞏固訓練:

  以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一物體,空氣阻力不可忽略。關于物體受到的

  沖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上升階段和下落階段受到的重力的沖量方向相反;

  B、物體上升階段和下落階段受到空氣阻力沖量的方向相反;

  C、物體在下落階段受到重力的沖量大于上升階段受到重力的沖量;

  D、物體從拋出到返回拋出點,所受各力沖量的總和方向向下。

  學生思考后讓一位同學作答并說明各選項正誤的理由。

  小結:沖量和力的作用過程有關,沖量是由力的作用過程確定的過程量。

沖量和動量(通用5篇) 相關內容:
  • 第一冊沖量和動量

    [高一物理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 理解動量的概念,知道動量的定義,知道動量是矢量。 2、理解沖量的概念,知道沖量的定義,知道沖量是標量。...

  • “動量定理”探究式教學設計

    “動量定理”探究式--江蘇省常州市武進洛陽中學耿宜宏一、設計思想本節課以學生為主體,運用“引導→探究”模式進行教學。在課堂上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究、主動思考、主動實踐,在教師合理、有效的引導下進行高效率學習,以充分體現...

  • 《動量定理》說課案例

    河北省石家莊市第42中學陳敬欣摘要:從說教材、學情分析、教學方法、教學程序四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動量定理這節課的地位、作用、重點、難點,分析了學生的實際知識情況,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的三個環節。...

  • 高考第一輪復習----動量

    第四章 動量一.動量和沖量1.動量按定義,物體的質量和速度的乘積叫做動量:p=mv⑴動量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一個狀態量,它與時刻相對應。⑵動量是矢量,它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

  • 第七章 第一節 沖量和動量

    教案 WORD格式,請下載后打開。...

  • 第七章 第二節 動量定理

    教案 WORD格式,請下載后打開。...

  • 彈 力(精選16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形變的概念,了解是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產生的.2、能夠正確判斷的有無和的方向,正確畫出物體受到的.3、掌握運用胡克定律計算彈簧的方法.能力目標1、能夠運用二力平衡條件確定的大小.2、針對實際問題確定的大小方向...

  • 自由落體運動(精選13篇)

    §8 教學目標:1、理解什么是自由落體運動,知道它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2、知道什么是自由落體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3、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

  • 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精選7篇)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認識運動狀態的改變是指速度的改變,速度的改變包括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的改變;(2)理解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3)理解質量是慣性大小的量度.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嚴謹的邏輯推理能力;通過對大量實例的分析,培養學...

  • 高一物理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陆市| 湛江市| 于都县| 常宁市| 大理市| 霍城县| 象山县| 钟山县| 民和| 河间市| 天峻县| 东丰县| 商水县| 双流县| 贡嘎县| 湟源县| 石柱| 阿拉善右旗| 威宁| 米林县| 金阳县| 美姑县| 遂川县| 勃利县| 昔阳县| 左云县| 且末县| 黄龙县| 雷波县| 长汀县| 镶黄旗| 芮城县| 大竹县| 西平县| 丰台区| 舟曲县| 南木林县| 托里县| 唐河县| 含山县|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