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一般過程 2
設計的一般過程 2
一、 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1)本節講的不是某個項目具體的設計過程。而是設計的一般過程,內容上具有設計的共通性。
(2)本節體現了教材設計上“先總后分”的特色。正確地把握本節與后面幾章內容的區別和聯系。
(3)本節的內容在于讓學生了解構成設計一般過程的主要環節。
(4)充分利用教材搭建的教學平臺,引領學生親歷設計的一般過程和不斷優先的過程,讓他們自主地建構一般過程的概念。
(5)初步感受設計本質是具有創新。
(6)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體驗設計的一般方法和方案的多樣性。
(7)充分體現技術的人文性。
2、學習者特征分析
本節需學生通過動手實踐體驗設計的一般方法和方案的多樣性。這是學生第一次自己動手設計和制作作品,學生一定會很有興趣。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可能會碰到不少的實際問題和困難。所以一定要讓學生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并鼓勵學生克服困難,應難而上。同時,為了防止在第一次動手操作就碰上過多的困難,所以這次制作內容不宜定得太難。
3、學習環境選擇與學習資源設計
學習環境:通用技術專用教室
學習資源:課本、課件、制作工具、制作材料
4、學習目標與任務
(1)掌握設計的一般過程;
(2)知道設計過程中可能產生多個方案;
(3)理解設計過程需要不斷優化。
5、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一般設計過程中的基本環節。
難點:(1)知道成功的設計應該形成多個方案;
(2)產生一個好的方案需要經歷反復和優化。
6、教學設計思路:
以學生活動為主線,以教材內容為載體,在教師的引領下達成本節教學目標要求
二、 教學過程(主要過程)
1、組織教學:
學生入座,點名和準備播放課件。
2、新課導入:
設計是一個有計劃的創新活動,它有著科學合理的基本的工作程序和流程。當今很少有產品是偶然被開發出來的。
設計的過程需要使用各種各樣的策略,如問題解決、創造性思維、空間現象、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推理等等,它還需要動手能力,如測量、畫草圖、繪圖和使用各種工具。
學校在我們一進入學校就給我們每位同學發了一個小凳子,以便同學們在開會或其他室外活動之用。同學們對學校發的小凳子滿意嗎?如果去郊游你愿意帶上這個凳子嗎?同學們想不想自己設計一個能放入我們書包的便攜式的凳子呢?本節我們將通過設計便攜式的小凳,來體會一下設計的一般過程。
3、出示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1)掌握設計的一般過程。
(2)明確發現問題的重要性。
(3)掌握發現問題的一般方法。
(4)知道設計過程中可能產生多個方案。
(5)理解設計過程需要不斷優化。
4、講授新課:(閱讀案例、提問和討論相結合)
我們可以大致把設計過程分成五個階段。但這是一個普通的一般過程,不是一個規定的程序,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這種過程可能發生變化,也可能產生反復。
(一)發現和明確問題:
從本質上講,設計是一個問題的求解過程。它從問題出發,并圍繞問題展開各項活動。
老師剛才通過調查和詢問同學們就發現同學們的小凳攜帶不方便,知道同學們希望有一個能放進書包的小凳子,發現了問題,產生了設計便攜式小凳子的需要。那小板凳到底應該設計成什么樣子,它的具體要求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