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一般過程》 教學簡案
學 科
通用技術
課 題
設計的一般過程
課 型
新課
執 教 者
虞力人
授課班級
高一(3)
授課地點
高一(3)
授課時間
11月18日 上午第三節
教學目標
(1)了解設計的一般過程;
(2)熟悉設計方案的制定過程與多個方案產生;
(3)理解設計過程需要不斷優化與評估。
教學重點
掌握一般設計過程中的基本環節。
教學難點
成功的設計應該形成多個方案的設計構思。
教學方法
案例研究式與探究式學習方法
教學手段
1、利用幻燈片來展示設計方案的一般過程和優秀的設計作品
2、利用實物展示臺來展示學生建議,完成設計方案篩選任務
環節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導言:
正課
討論
分析
技術世界因設計而愈加精彩,設計是技術發展的關鍵
人類市場生存活動中必然會遇到的問題。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設計者主動發現的問題。
設計的一般過程
【案例情景引入】
板凳、生活案例。火車上…..
【課堂討論】案例中的問題如何而來?設計者應該針對它如何明確解決問題所需的條件和要求?
一、發現和明確問題:市場上有否同類產品?
(便攜式小板凳的設計與制作)
二、制定設計方案
制定設計方案的步驟:
(1)收集信息:
【提出問題】
我們平時收集信息的途徑有哪些?
陳晨等同學是通過什么途徑收集信息的?
(2)設計分析:
找出設計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并分析解決問題的多種辦法。
【課堂討論】
我們應該設計的便攜式小板凳是怎樣的?
(3)方案構思():
(讓學生從各個角度和方面構思小板凳的各種設計方案,如材料、結構、連接形式、外形、色彩等等。)
(4)方案呈現:
將自己的構思和創意具體化,形象化和視覺化。
(5)方案:
選擇方案:分析比較,權衡和選擇
如選出五夾板方案
c2 c2-2 c3
(三)制作模型、原型
繪制樣圖、制作模型、制作原型
(四)測試、評估及優化
(1)測試:技術試驗
(2)評估:
方案
重量
體積
成本
結構
加工
c2
315
1080
3.2
受力不均
容易
c2-2
380
1180
3.9
穩定
容易
c3
350
1080
3.2
較好穩定
一般
(3)優化:
(五)產品注冊、定型制作
(六)產品的使用和維護
回答,
學生觀看課件,思考后回答
讓學生討論評價
讓學生討論
通過多媒體課件使學生了解
讓學生討論
分組
討論,(畫自己的方案草圖)
各組拿處篩選的好方案
讓學生分組討論
每組篩選出一個最佳的設計
學生分析理想的方案
觀察小凳模型
學生選擇
評估
通過多媒體課件使學生了解
小結
總攬設計的一般過程的導圖 (分步展示)
思考設計過程的示意關系
動態發展,不斷反復,相互制約。權衡利弊。
學生回答
思考:
回答
練習
根據書上的方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哪些廢舊材料來設計便攜小凳。
p56 -1、2
展示,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