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與設計2第一單元結構與設計教學建議
技術與設計2第一單元結構與設計教學建議
奉化市教師進修學校 黃育稼
技術與設計2教學建議
本模塊是在“技術與設計1”的基礎上設置的具有典型意義的專題性技術與設計的教學內容,它所體現的技術設計的思想和方法,對于高中生的生活、學習以及人生規劃都具有普遍的價值。
通過本模塊的學習,學生應該理解結構、流程、系統和控制的基本概念,掌握結構設計、流程設計和系統設計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初步掌握簡單控制設計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能使用常用的規范的技術語言表達設計方案;能結合生產和生活的實際形成設計方案并初步實施;學會從技術、環境、經濟、文化等角度綜合評價技術設計方案和實施的結果,增強革新意識。
本模塊的教學要面向生活和生產的實際;引導學生關注技術試驗,理解技術設計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注重歸納技術設計的思想和方法,并將它們遷移到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要使學生善于總結具有典型性的技術問題的解決策略。
第一單元 結構與設計
一、課程標準內容
本單元內容體現了《通用技術課程標準》以下幾點要求:
1、了解結構的涵義,能從力學的角度理解結構的概念和一般分類。
2、能結合1至2種簡單的結構案例,分析結構是如何承受應力的。
3、能通過技術試驗分析影響結構的強度和穩定性的因素,并寫出試驗報告。
4、能確定一個簡單對象進行結構設計,并繪制設計圖紙,做出模型或原型。
5、能從技術和文化的角度欣賞并評價典型結構設計的案例。
二、教學要求
第一節 常見結構的認識
基本要求
1、了解結構的含義。
2、從力學的角度了解結構的概念。
3、了解結構的類型,能對簡單的結構實例進行分類。
發展要求
能結合簡單的結構案例,分析結構是如何承受力的。
說明
不作深入的結構受力分析
第二節 穩固結構的探析
基本要求
1、理解結構的穩定性和影響結構穩定性的主要因素。
2、從結構的形狀、材料、連接方式等方面,分析影響結構強度的主要因素。
3、理解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發展要求
會用現代理念研究結構的形狀、材料和連接方式,如:形狀——新穎、材料——合理、連接——巧妙穩固。
第三節 簡單結構的設計
基本要求
1、了解結構設計的主要因素。
2、能確定一個簡單對象進行結構設計,繪出簡單的設計圖紙,并制作實物模型或原型。
說明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強調過程,制作結果要求不能過高。
第四節 經典結構的欣賞
基本要求
1、學會觀察結構的實用性和美。
2、能從技術和文化的角度去欣賞并評價典型結構設計的案例。
三、設計思路
全書四個單元在內容上即相對獨立又有一定的內在聯系。本單元研究的對象是“結構”,相對于后三單元的“流程”“系統”“控制”而言,內容較直觀、容易理解,故作為全書的開篇。
“結構”“設計”共同構成了本單元的兩個核心概念。本單元內容的設計遵循課程設計的基本學習原則,在學生建立了結構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學習結構的概念、分析結構的穩定性和強度,在問題的解決中學習結構設計。學習進程由具體到抽象再到應用。
依據教學目標,本單元沿著這樣的線索展開:
1、常見結構的認識
從認識普通意義的結構開始,通過學生熟悉的事例,展開技術視野中的力與結構、結構的基本分類的討論,通過有趣的小試驗,強化對不同類型結構的應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