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節 了解流程
教學案例作業
模塊:通用技術(必須2)[地質版]
陵水中學 陳紹榮
第二章、第一節 了解流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流程的含義及其對學習、生產、生活的意義,認識流程的兩大關鍵點。
過程與方法:通過兩個簡單的流程案例分析與過程,認識流程是由若干環節隨著時間的變化,依序完成的進程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流程在生活、學習、生產中的意義、認識在日常的活動實踐、沿著正確流程、會優化人們的活動、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學生依據科學合理處理問題的意識。
教學分析
教材內容分析:
1、什么是流程——兩個實例展示,其中[實例1]馬鈴薯播種流程和[實例2]沖印照片的工作流程,講的本是兩個不同的活動內容,在整個過程中各階段的功能、作用不同。但各個活動過程中各自都有若干的小過程。
2、流程的含義——兩個實例的小結,通過對實例的小結,得出流程含有兩個特征(即環節和時序)。若干環節隨著時間的變化依序完成的進程流稱為流程。有了科學,合理的流程可依、完成各種活動和工作任務,都將會進展得更快,更好。
教學對象分析:學生對流程是有過膚淺的認識,再加上本節教材內容難度不大,會引起學生輕視對本內容的學習。要引起學生對流程含義的認識提到理論高度上來,只要認真組織教學,是會引起學生重視的。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流程兩大關鍵點的認識與流程實例的討論分析、體會流程思想在技術設計中的存在。
教學難點:如何組織,啟發學生投入學習,參與討論用流程表達生活中的某些任務的分析。
策略與教具
教學策略:
1、通過學生對鋼筆或圓珠筆的安裝過程的先后順序出現、完成來體會流程在實際生活、學習、工作中的意義。并在課堂中盡量舉出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所熟悉的例子來分析,討論流程的含義來體會流程思想在技術中的存在。
2、利用多媒體課件映出課題及各種問題及要點。
教具準備:學生自備鋼筆或圓珠筆
教學過程
授課時間:40min
師:(激發學習興趣)請各位同學拿出各自的鋼筆或圓珠筆來,將筆拆卸后,再安裝好,看有幾種拆裝方法,哪種方法最佳。
生:(學生活動)各自拆裝筆,記住有幾種拆裝方法,并能說出最佳方法來。(會有各種不同拆裝方法)
師:(歸納,引出新課)同學們在拆裝筆的過程中都做得很好,老師很高興。我們做任何一件事總得要經歷一個過程,而且在整個過程中,必須講究做些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講究好了,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優化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利用課件映出課題,第一節,了解流程)并提出流程內涵的關鍵點是什么?流程對學習、生產、生活有什么意義?
生:思考以上問題,并能意識在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師:(映出)一、什么是流程——兩個實例[實例2-1]馬鈴薯(或甘蕉)的播種流程。
指導學生閱讀相關教材內容;此流程類似同學們熟悉的甘蕉播種流程。
生:先閱讀教材p38[實例2-1]馬鈴薯的播種流程然后說出馬鈴薯(結合甘蕉)播種流程及注意事項。
師生互動得到馬鈴薯(或甘蕉)播種流程及注意事項。
(映出)第一步:切種——馬鈴薯要保留芽坑;(甘蕉要保留芽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