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結構的認識
教學課題
教學目的 1了解結構的含義
2 2從力學的叫角度理解結構的概念還一般分類
3 3能結合1-2種簡單的結構案例,分析結構是如何承受力的
教學重點 結構與力,結構的類型
教學難點 結合案例,分析借光如何承受力
教學過程
一無處不在的結構
展示收集到的各種自然界的結構,給學生感性的認識
案例分析 有些產品的結構受自然界的結構啟發產生(介紹課本中的案例)
(學生討論 :魁北克橋的坍塌)
鼓勵學生大膽發言
二結構與力
構件的受力形式:拉力,壓力 ,剪切力,扭轉力,彎曲力-
讓學生分組討論課本7—9頁 各圖,分析受力特點
三結構的類型
1實體結構
受力特點:外力分布在整個體積中
案例分析 實心墻等
2框架結構
受離特點:支撐空間而不充滿空間
案例分析 竹排
3殼體結構
受力特點:外力作用在結構體的表面上
案例分析 頭灰,汽車外殼等
學生討論 進入工地時總是被要求戴上安全帽,為什么?
讓學生觀察課本10頁分組各圖
課后作業收集日常生活中有關所學三種結構的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