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產品使用說明書》教學案例
濟南市長清第一中學 張偉 xx年7月29日 16:45:26
針對《技術與設計1》的教學內容特點和通用技術的教學實際問題,內容多,課時少,整個課堂教學必然會大容量、高密度、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地滿堂灌,必然會違反一些基本的教學規(guī)律,同時利用傳統(tǒng)口頭講解板書演示不僅很難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效果也會很差,從而帶來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的后果。要解決這個矛盾,我們就要要求通用技術教師根據本學科的特點,精心設計每一堂課,要在短短40分鐘內時刻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時刻將學生的精力集中在學科知識點的探究上。最能提高課堂教學容量,強力吸引學生注意力莫過于教師精心設計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文本、圖片、音頻、動畫、視頻等多種媒體元素的合理搭配運用必然會提升整堂課的教學質量。我們很多通用技術教師是從信息技術轉行而來,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應該沒有問題。除此之外,由于課件包含大量的教材上的學科知識內容以及相關的擴展內容,學生在整堂課學習過程中,必然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撰寫學習筆記,這也是我們的實際課堂教學情況所不允許的。所以任課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課件再設計一份學案,學案中應既包括學科知識及相關擴展內容又包括高質量的用于鞏固提高所學內容的練習題,每節(jié)課給學生印發(fā)下去。根據教師的講解,課件的展示,學生可以在學案上勾畫學科知識點,然后進行課堂練習來鞏固提高,如果有可能可在每月最后一節(jié)學案上設計一套簡單試卷,課堂簡單測試課后上交,教師進行批閱以用于了解學生學習情況,進而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及進度。當然,這對于通用技術各學科老師就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要掌握一定的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技術,還要深挖教材,聯(lián)系實際,花力氣,費心思來精心設計課件和學案,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最終目的。
《撰寫產品使用說明書》教學案例
一、課程標準要求
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對產品的使用說明部分的要求:
1.內容標準
(1)了解產品說明書或用戶手冊的作用與一般結構,能編寫簡單的產品說明書或用戶手冊。
(2)了解產品常用的維護方法和服務途徑。
2.活動建議
(1)仔細閱讀一份藥品的說明書,了解藥品說明書所具備的項目。
(2)通過各種方式,了解家用電器維護方面的規(guī)定,以及廠家和商家所做的工作。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
《撰寫產品使用說明書》是地質出版社出版的通用技術教材《技術與設計1》的第五章再創(chuàng)設計新意第四節(jié)的內容,主要包含“產品說明書及其編寫”和“技術產品維護常識及設計產品的交流”兩個方面的內容。它是學生參與設計過程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站在作為產品設計者和使用者的角度來看待技術產品的使用和維護的問題,總結獲得的設計和生活的體驗。
根據學生已經學習的內容和認知特點,我們利用兩個課時來完成本節(jié)的教學,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制定產品說明書和對相關案例的分析,引導學生在學中作和作中學,在完成技術產品的使用和維護過程中,適時地了解有關的產品說明書或用戶手冊的作用和一般結構,能編寫簡單的產品說明或用戶手冊,掌握相應的學習方法和動手能力。我說課的內容是第一課時的內容,主要涉及產品使用說明書的作用與一般結構以及如何撰寫產品使用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