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術導學》---高一通用技術新課程培訓教案
2、通用技術與勞動技術的聯系和區別
通用技術的課程理念主要是: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著力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關注學生的創造潛能的開發,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立足科學、技術、社會的視野,加強人文素養的教育;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努力反映先進技術和先進文化;豐富學生的學習過程,倡導學習方式的多元化。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基于學生的實踐,但不囿于靠學生動手實踐,它把學生動手實踐過程作為課程教學的一個載體,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技術知識、技術行為能力、技術思想。
而勞動技術只注重學生的勞動技能的培養,通過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勞動思想、勞動觀念、勞動技能進行訓練,在教學上采用以實踐操作為主的教學方法。
二、給學生分析通用技術的課程結構
通用技術課程設9個模塊,其中必修模塊2個,為“技術設計1”、“技術設計2”,其余7個為選修模塊,它們是“電子控制技術”、“家政與生活技術”、“建筑及其設計”、“服裝及其設計”、:“簡易機器人制作”、“汽車駕駛與保養”、“現代農業技術”。每個模塊2學分,教學時間為36課時。
修完必修的2個模塊并獲得4個學分,作為高中畢業的最低要求。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未來就業或升學的需要修學先修模塊。建議具有工科、農科取向的學生在獲得必修的4個學分之后到少再先修4個學分,即共獲得8個學分。
三、通用技術必修與選修的課程安排
模塊
模塊內容
課程安排
技術與設計1
1、技術及其性質
2、設計過程
3、設計的交流
4、設計的評價
高一第ⅰ、ⅱ、ⅲ、ⅳ學期
技術與設計2
1、結構與設計
2、流程與設計
3、系統與設計
4、控制與設計
高二第ⅰ、ⅱ學期
電子控制技術
1、傳感器
2、數字電路
3、電磁繼電器
4、電子控制系統及其應用
高三第ⅰ、ⅱ、ⅲ、ⅳ學期
家政與生活技術
1、家政概述
2、家庭管理
3、家庭理財
4、家庭保健
高二第ⅲ、ⅳ學期
建筑及其設計
1、建筑與文化
2、建筑結構及其簡單
3、建筑村料及其加工
4、建筑構筑及其設計
1~2年內開設一次
服裝及其設計
1、服裝與材料
2、服裝與文化
3、著裝設計
4、服裝設計
1~2年內開設一次
簡易機器人制作
1、單片機及其控制程序
2、單片機與控制電路
3、單片機與傳動機械
1~2年內開設一次
汽車駕駛與保養
1、汽車構造與工作原理
2、汽車駕駛有關法規
3、汽車駕駛技術
4、汽車例行保養
2~3年內開設一次
現代農業技術
1、綠色食品
2、品種資源的保護和引進
3、無土載培
4、營養與飼料
5、病蟲害預測及綜合治理
6、農副產品的營銷
1~2年內開設一次
四、通用技術的學分認定與評價
根據我校制定的高中學生學分管理方法,通用技術備課組根據本學科的特點,制定了通用技術學科學分認定方案。學生模塊學分的獲得與否取決于學生模塊學習的總評成績,它由三項構成:學習課時要求、學習過程反映及模塊終結性考試,三項都合格后方可獲得相應的模塊學分。具體操作如下:
1、學習課時要求
學生必須按照課程計劃規定的課時學習課程,學生參加課程學習時間必須達到規定的90%方為合格。學生學習課時由班委登記。
在模塊的學習過程中,以下幾種情況視為課時不合格:
(1)累計無故曠課達4課時;
(2)累計請假超過20課時且又不能自學。
2、學習過程反映
(1)學習過程評價采用等級制,分為優、良、中、合格和不合格五個等級,分別記為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