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科技熱點,點燃學習激情——《“嫦娥工程”專題講座》教學實錄
追蹤科技熱點,點燃學習激情
——高中通用技術課程講座式教學初探:《“嫦娥工程”專題講座》教學實錄
[探索緣起]:早在《技術試驗及其方法》這節課中,筆者就以“嫦娥工程”的三維模擬動畫為例講解了“虛擬試驗法”,當時只想在講課的同時向學生做一個簡介。然而當上到《設計的一般原則》時恰逢“嫦娥一號”成功發射,筆者仔細思考發現:“嫦娥工程”是學生十分關注的重大科技事件,它既能和“設計原則”的教學內容相符合,又有幾個學生能夠理解的關鍵技術可以講解——堪稱不可多得的技術教學素材;而且此次長三甲火箭的成功發射和廈門有密切的聯系,我校的天文協會亦有突出的表現——這些一定能夠激起學生愛祖國、愛家鄉、愛學校的熱情,是進行情感教育的絕佳素材。于是我著手搜集相關資料,準備上一堂專題講座課。
[教學內容]:1、“嫦娥一號”的發射和運行情況;發射當天廈門天文愛好者、廈門航天測控中心和廈門雙十中學天文協會的活動情況;2、火箭殘骸的處理情況;簡介衛星整流罩并以其為例分析各條設計原則之間的關系;3、衛星變軌的原理和意義;4、“嫦娥一號”的飛行過程和主要任務。
[教學目標]:1、加深學生對各條設計原則之間關系的理解;2、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愛國、愛鄉、愛校的熱情;讓學生了解科研的艱辛與榮耀;3、讓學生了解或理解相關的航天技術;4、讓學生了解“嫦娥一號”的奔月過程和工作任務,保持他們對“嫦娥工程”的關注。
[教學重點]:以衛星整流罩為例講解各條設計原則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衛星變軌的原理與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這些天你們最感興趣的事件和話題是什么?
生:“嫦娥工程”!(“嫦娥一號”、嫦娥奔月等)
師:看來大家都十分關心“嫦娥”啊!(眾生笑)那你們有沒有看到發射現場的實況錄像啊?(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搖頭說沒有)好多人說沒看到。我們國家幾千年來這是第一次發射月球探測器,沒有在第一時間見證這么偉大的歷史時刻不能不說是人生的一大遺憾啊!(眾生嘆息)那當晚有沒有人試著用肉眼搜尋一下“嫦娥”的身影呢?(很多人表示驚訝;幾乎沒有人看到)也沒有啊!你們知不知道:運載“嫦娥一號”的長三甲火箭發射后僅僅5分鐘就飛過了廈門的上空!(很多學生大吃一驚)“嫦娥”飛過的省份不超過8個,全國13億人可不是人人都有這個運氣能親眼看到它的。如果你們也錯過了,真可謂是人生中的又一大遺憾啊!
(眾生皆沮喪懊悔)不過,別擔心:你們不會抱憾終生的——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回顧一下火箭升空的精彩瞬間、了解一下“嫦娥”飛天的艱辛歷程。
二、回顧火箭發射當天的一些情況
師:首先,我們就讓時間倒轉,趕快回到那個激動人心的現場去看一看。
[播放新聞視頻:包括發射現場的實況錄像及“嫦娥工程”的簡介]
師:雖然不是第一時間、第一現場,但是我看到有的同學依然緊張地屏住呼吸,看到發射成功了才眉開眼笑。可以想象:如果這是現場直播,你們一定會欣喜若狂,我相信每個有血性的中國人看到這樣的場面都會熱血沸騰、奔走相告;它讓我們揚眉吐氣的程度絲毫不亞于申奧成功。就連美國也不得不嘆服:“嫦娥一號”發射成功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這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