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4節 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一、捕獲光能的色素和結構
第五章第4節 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一、捕獲光能的色素和結構
一、教材分析
《捕獲光能的色素和結構》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與細胞》第5章第4節《能量之源一光與光合作用》第1節課的教學內容,主要學習葉綠體內色素的種類和功能、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掌握提取、分離色素的實驗方法。本節內容是對第3章細胞的基本結構知識的提升,又是后面學習光合作用原理和應用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說出葉綠體中色素的種類和作用
(2)說出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
2.能力目標:
(1)通過“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學會提取、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方法。
(2)通過小組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思維的嚴密性。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通過對“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操作,培養學生勇于實踐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2)通過聯系知識與生產實踐的關系,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熱愛,分析葉綠體結構與功能的聯系,形成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葉綠體中色素的種類和作用。
難點:對實驗原理的理解:色素的提取分離過程。
四、學情分析
我們的學生屬于平行分班,沒有實驗班,學生已有的知識和實驗水平有差距。有些學生對于毛細吸管怎么用都不清楚,所以講解時需要詳細。對于研磨和過濾等操作學生有一定的基礎,但紙層析法是首次接觸,需要教師指導并借助動畫給予直觀的認識。
五、教學方法
1.實驗法:綠葉中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學生進行分組實驗。
2.學案導學:見后面的學案。
3.新授課教學基本環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導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導學案、布置預習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預習實驗“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初步把握實驗的原理和方法步驟。
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制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后延伸拓展學案。3.教學環境的設計和布置:兩人一組,實驗室內教學。課前打開實驗室門窗通風,課前準備好綠葉、濾紙條、紗布等材料用具,配制好層析液。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教師首先提問: (1)萬物生長靠太陽,那么,太陽能是怎么轉變成生命活動可以利用的能量的呢? (光合作用或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又依靠什么進行光合作用呢? (葉綠體)
教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捕獲光能的色素和結構。我們來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強調重難點。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個問題,綠葉中有哪些色素呢?已經布置學生們課前預習了這部分,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并讓學生把預習過程中的疑惑說出來。
設計意圖:步步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明確學習目標。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探究一:綠葉中有哪些色素呢?
教師:大家提出的這些問題很好,看得出課前認真預習了。那么我們今天主要來解決這些問題。多媒體展示實驗提取和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重點講解實驗原理,強調提取色素和分離色素的不同,其中紙層析法學生第一次接觸,所以著重講解,通過fash動畫幫助學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