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 辛亥革命
第13課 辛亥革命
△課標要求:簡述辛亥革命的主要過程,認識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華民國的歷史意義。
一、背景:
△清末“新政”和“預備立憲”“客觀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準備了一些條件”。請問,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準備了哪些條件呢?
1、經濟基礎: 民族資本主義 的發展
2、階級基礎: 民族資產階級 的壯大
△當時,一些民主革命宣傳家大力宣傳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這又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準備了什么條件?
思想武器:西方的 天賦人權 、 自由平等 等學說
3、思想基礎: 民主革命思想 的傳播 重要陣地: 上海 和日本 東京
著名的民主革命宣傳家:章炳麟、鄒容、陳天華
△要進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還需要哪些條件?
4、組織基礎: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和革命政黨的建立
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
其它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華興會、光復會
成立:19xx年8月,日本東京
②資產階級革命政黨的建立:中國同盟會 政治綱領:驅除韃虜, 恢復中華, 創立民國, 平均地權
地位中國第一個 統一 的 資產階級革命 政黨
5、軍事準備:發動一系列 武裝起義 (其中最為壯烈的是 黃花崗起義 )
6、有利時機: 保路 風潮的興起
7、其它條件: 武漢 成為民主革命的搖籃
二、經過:
1、爆發:武昌起義( 1911 年10月10日)
2、高潮: 中華民國 成立和《中華民國臨 時約法 》頒布
時間: 1912 年元旦
①中華民國成立 臨時大總統:孫中山
國都、國旗:南京、五色旗
中華民國主權屬于 國民全體
國內各民族 一律平等
內容 國民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及人身、居住等自由
確立行政、立法、司法 三權分立 的政體
②《臨時約法》 實行 責任內閣 制,總理由議會 多數黨 產生
(實行責任內閣制的直接目的:限制袁世凱的 權力 ,防止他 專制獨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