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化學教案 > 高中化學教案 > 高一化學教案 > 鹽類的水解[第二課時](精選5篇)

鹽類的水解[第二課時]

發布時間:2022-11-07

鹽類的水解[第二課時](精選5篇)

鹽類的水解[第二課時] 篇1

  第二課時

  目標:

  1.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與水解平衡移動。

  2.鹽類水解的應用。

  教學設計

  1.師生共同復習鞏固第一課時相關知識。

  (1)根據鹽類水解規律分析

  醋酸鉀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鋁溶液呈       性,原因               ;

  (2)下列鹽溶于水高于濃度增大的是

  A.     B.     C.     D.

  2.應用實驗手段,啟發思維

  實驗1.在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觀察現象,分析為什么?將溶液分成二等份裝入二支干凈試管中,一支加熱,另一支保持室溫,進行比較。

  現象                              ;

  原因分析                             ;

  實驗2.將新制備的 膠體中,分裝于二支試管中,一支試管加入一滴鹽酸,與另一支試管對照比較。

  現象                              ;

  原因分析                             。

  教學過程 

  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

  1.主要因素是鹽本身的性質。

  組成鹽的酸根對應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堿性就越強, 越高。

  組成鹽的陽離子對應的堿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強, 越低。

  2.影響鹽類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溫度、濃度及外加酸堿等因素。

  (1)溫度:鹽的水解是吸熱反應,因此升高溫度水解程度增大。

  (2)濃度:鹽濃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鹽濃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堿能促進或抑制鹽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鹽溶液加入堿,就會中和溶液中的 ,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動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則抑制水解。

  鹽類水解知識的應用

  1.鹽溶液的酸堿性判斷

  根據鹽的組成及水解規律分析。“誰弱誰水解,誰強顯誰性”作為常規判斷依據。

  例題:分析: 溶液是顯酸性?還是顯堿性?為什么?

  分析: 溶液是顯酸性?還是顯堿性?為什么?

  2.比較溶液中酸堿性的相對強弱。“越弱越水解”

  例題:分析 溶液與 溶液的堿性強弱?

  ∵ 的酸性比 酸性強。

  ∴ 水解程度大于 水解程度。

  ∴ 溶液堿性強于 溶液堿性。

  3.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

  電解質水溶液K存在著離子和分子,它們之間存在著一些定量關系。也存在量的大小關系。

  (1)大小比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據多元酸分步電離,且越來越難電離分析。如:在 溶液中, ;

  ②多元弱酸正鹽溶液,根據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 溶液

  中, ;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離子濃度的比較要看溶液中其他離子對其影響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離子濃度比較,要進行綜合分析,要考慮電離、水解等因素。

  (2)定量關系(恒等式關系)

  ①應用“電荷守恒”分析:

  電解質溶液呈電中性,即溶液中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與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相等。如 溶液中,陽離子有 和 ,陰離子有 , , ,根據電荷守恒原理有:

  ②應用“物料守恒”方法分析。

  電解質溶液中某一組份的原始濃度(起始濃度) 應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種存在形式的濃度之和。如:晶體 中,

  在 溶液中:

  例題分析:

  在 溶液中存在的下列關系中不正確的是:

  A.

  B.

  C.

  D.

  解題思路:

  溶液中存在二個守恒關系

  a.電荷守恒,即

  …………(1)

  b.物料守恒,即晶體中:

  在溶液中S元素存在形式有三種: , 及

  [1] [2] [3] 下一頁  

  

鹽類的水解[第二課時] 篇2

  第二課時

  目標:

  1.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與水解平衡移動。

  2.鹽類水解的應用。

  教學設計:

  1.師生共同復習鞏固第一課時相關知識。

  (1)根據鹽類水解規律分析

  醋酸鉀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鋁溶液呈       性,原因               ;

  (2)下列鹽溶于水高于濃度增大的是

  A.     B.     C.     D.

  2.應用實驗手段,啟發思維

  實驗1.在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觀察現象,分析為什么?將溶液分成二等份裝入二支干凈試管中,一支加熱,另一支保持室溫,進行比較。

  現象                              ;

  原因分析                             ;

  實驗2.將新制備的 膠體中,分裝于二支試管中,一支試管加入一滴鹽酸,與另一支試管對照比較。

  現象                              ;

  原因分析                             。

  教學過程 

  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

  1.主要因素是鹽本身的性質。

  組成鹽的酸根對應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堿性就越強, 越高。

  組成鹽的陽離子對應的堿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強, 越低。

  2.影響鹽類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溫度、濃度及外加酸堿等因素。

  (1)溫度:鹽的水解是吸熱反應,因此升高溫度水解程度增大。

  (2)濃度:鹽濃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鹽濃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堿能促進或抑制鹽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鹽溶液加入堿,就會中和溶液中的 ,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動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則抑制水解。

  鹽類水解知識的應用

  1.鹽溶液的酸堿性判斷

  根據鹽的組成及水解規律分析。“誰弱誰水解,誰強顯誰性”作為常規判斷依據。

  例題:分析: 溶液是顯酸性?還是顯堿性?為什么?

  分析: 溶液是顯酸性?還是顯堿性?為什么?

  2.比較溶液中酸堿性的相對強弱。“越弱越水解”

  例題:分析 溶液與 溶液的堿性強弱?

  ∵ 的酸性比 酸性強。

  ∴ 水解程度大于 水解程度。

  ∴ 溶液堿性強于 溶液堿性。

  3.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

  電解質水溶液K存在著離子和分子,它們之間存在著一些定量關系。也存在量的大小關系。

  (1)大小比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據多元酸分步電離,且越來越難電離分析。如:在 溶液中, ;

  ②多元弱酸正鹽溶液,根據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 溶液

  中, ;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離子濃度的比較要看溶液中其他離子對其影響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離子濃度比較,要進行綜合分析,要考慮電離、水解等因素。

  (2)定量關系(恒等式關系)

  ①應用“電荷守恒”分析:

  電解質溶液呈電中性,即溶液中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與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相等。如 溶液中,陽離子有 和 ,陰離子有 , , ,根據電荷守恒原理有:

  ②應用“物料守恒”方法分析。

  電解質溶液中某一組份的原始濃度(起始濃度) 應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種存在形式的濃度之和。如:晶體 中,

  在 溶液中:

  例題分析:

  在 溶液中存在的下列關系中不正確的是:

  A.

  B.

  C.

  D.

  解題思路:

  溶液中存在二個守恒關系

  a.電荷守恒,即

  …………(1)

  b.物料守恒,即晶體中:

  在溶液中S元素存在形式有三種: , 及

  ∴ ………………(2)

  將(2)-(1)得

  綜上分析,關系正確的有A.C.D。答案:[B]

  隨堂練習

  1.在 溶液中存在的下列關系不正確的是(   )

  A.

  B.

  C.

  D.

  2.為了除去 酸性溶液中的 ,可在加熱攪拌下加入一種試劑過濾后,再加入適量鹽酸,這種試劑是(   )

  A.     B.     C.     D.

  3.下列各物質中,指定微粒的物質的量為1:1的是(   )

  A. 中的 和         B. 的純水中 和

  C. 中電子和中子         D.明礬溶液中 與

  4.下列溶液加熱蒸干后,不能析出溶質固體的是(   )

  A.     B.     C.     D.

  總結、擴展

  1.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及其影響原理。

  2.鹽類水解知識的應用:

  (1)配制某些鹽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

  (2)除去溶液中某些雜質離子。如除去 溶液中混有的 。

  3.擴展

  泡沫滅火劑包括 溶液(約1mol/L), 溶液(約1mol/L)及起泡劑。使用時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                  。 溶液和 溶液的體積比約是        。若用等體積、等濃度的 溶液代替 溶液,在使用時噴不出泡沫,這是因為                ;若用固體 代替 溶液,在使用時也噴不出泡沫,這是因為                  。泡沫滅火器內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鋁溶液,鐵筒里盛碳酸氫鈉溶液,不能把硫酸鋁溶液盛在鐵筒里的原因是                。

  板書設計 

  1.水解的一般規律

  (1)誰弱誰“水解”,誰強顯誰“性”,可作為鹽溶液性質(酸性或堿性)的常規分析方法。

  (2)越弱越水解。

  ①堿越弱,對應陽離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強,對應弱堿陽離子濃度越小。

  ②酸越弱,酸根陰離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堿性越強,對應酸根離子濃度越小。

  (3)水解是微弱的。

  (4)都強不水解。

  2.外界條件對鹽水解的影響

  (1)溫度(實驗1)

  (2)溶液的酸、堿性(實驗2)

  3.鹽類水解利用

  (1)應用水解知識,配制某些鹽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方法:加酸( ),抑制 水解。

  (2)除去溶液中某些雜質離子:如 溶液中混有雜質 。方法:加熱,促使 水解,使生成 除去。

  4.典型例題

  5.擴展

  探究活動

  探究實驗

  本節教學中以“是否鹽溶液都顯中性?”為設問,以實驗探究形式引入教學,在本節課后,也可做進一步的探究活動,如:在了解正鹽溶液的酸堿性的本質后,提出問題“酸式鹽的水溶液是否都顯酸性?”

  用pH試紙分別測 NaHSO4、 NaHSO3、  NaHCO3三種溶液的pH值,找出答案,并討論分析原因。

  分析:結果是有的酸式鹽顯酸性,有的酸式鹽卻顯堿性,運用所學知識,通過討論分析,拓寬知識面,活躍學生思維。

  探究習題

  一題多變

  原題 :在氯化銨溶液中,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A)  [Cl-]>[NH4+]>[H+]>[OH-]     (B)  [NH4+]>[ Cl-]>[H+]>[OH-]

  (C)  [ Cl-]=[NH4+]>[H+]>[OH-]     (D)  [NH4+]=[ Cl-]>[H+]>[OH-]

  變題一:100毫升0.1摩/升鹽酸與50毫升0.2摩/升氨水溶液混和,在所得溶液中(  )

  (A) [Cl-]>[NH4+]>[H+]>[OH-]     (B)  [NH4+]>[Cl-]>[H+]>[OH-]

  (C) [Cl-]=[NH4+]>[H+]>[OH-]     (D)  [NH4+]=[Cl-]>[H+]>[OH-]

  變題二:將pH=3的鹽酸和pH=11的氨水等體積混和后,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

  (A)  [NH4+]>[Cl-]>[H+]>[OH-]     (B)  [NH4+]>[Cl-]>[OH-]>[H+]

  (B)  [Cl-]>[NH4+]>[H+]>[OH-]     (D)  [Cl-]>[NH4+]>[OH-]>[H+]

  變題三:一種一元強酸HA溶液加入一種堿MOH反應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斷一定正確的是(  )

  (A)加入的堿過量       (B)酸與堿等物質的量混和

  (C)生成的鹽不水解     (D)反應后溶液中[A-]=[M+]

  答案:

  A; A;  B;  D。

  點撥:通過改變設問角度,改變化學過程,改變或增減已知條件,能大大提高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和深刻性。一題多變有效的兩種形式為:⑴對同一知識點,按思維層次遞進一題多變。⑵對同一知識點進行題型變換和條件變換。

  上題中,按照思維層次的遞進原則進行設計,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鹽類的水解[第二課時] 篇3

  第二課時

  目標:

  1.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與水解平衡移動。

  2.鹽類水解的應用。

  教學設計:

  1.師生共同復習鞏固第一課時相關知識。

  (1)根據鹽類水解規律分析

  醋酸鉀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鋁溶液呈       性,原因               ;

  (2)下列鹽溶于水高于濃度增大的是

  A.     B.     C.     D.

  2.應用實驗手段,啟發思維

  實驗1.在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觀察現象,分析為什么?將溶液分成二等份裝入二支干凈試管中,一支加熱,另一支保持室溫,進行比較。

  現象                              ;

  原因分析                             ;

  實驗2.將新制備的 膠體中,分裝于二支試管中,一支試管加入一滴鹽酸,與另一支試管對照比較。

  現象                              ;

  原因分析                             。

  教學過程:

  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

  1.主要因素是鹽本身的性質。

  組成鹽的酸根對應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堿性就越強, 越高。

  組成鹽的陽離子對應的堿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強, 越低。

  2.影響鹽類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溫度、濃度及外加酸堿等因素。

  (1)溫度:鹽的水解是吸熱反應,因此升高溫度水解程度增大。

  (2)濃度:鹽濃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鹽濃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堿能促進或抑制鹽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鹽溶液加入堿,就會中和溶液中的 ,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動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則抑制水解。

  鹽類水解知識的應用

  1.鹽溶液的酸堿性判斷

  根據鹽的組成及水解規律分析。“誰弱誰水解,誰強顯誰性”作為常規判斷依據。

  例題:分析: 溶液是顯酸性?還是顯堿性?為什么?

  分析: 溶液是顯酸性?還是顯堿性?為什么?

  2.比較溶液中酸堿性的相對強弱。“越弱越水解”

  例題:分析 溶液與 溶液的堿性強弱?

  ∵ 的酸性比 酸性強。

  ∴ 水解程度大于 水解程度。

  ∴ 溶液堿性強于 溶液堿性。

  3.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

  電解質水溶液K存在著離子和分子,它們之間存在著一些定量關系。也存在量的大小關系。

  (1)大小比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據多元酸分步電離,且越來越難電離分析。如:在 溶液中, ;

  ②多元弱酸正鹽溶液,根據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 溶液

  中, ;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離子濃度的比較要看溶液中其他離子對其影響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離子濃度比較,要進行綜合分析,要考慮電離、水解等因素。

  (2)定量關系(恒等式關系)

  ①應用“電荷守恒”分析:

  電解質溶液呈電中性,即溶液中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與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相等。如 溶液中,陽離子有 和 ,陰離子有 , , ,根據電荷守恒原理有:

  ②應用“物料守恒”方法分析。

  電解質溶液中某一組份的原始濃度(起始濃度) 應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種存在形式的濃度之和。如:晶體 中,

  在 溶液中:

  例題分析:

  在 溶液中存在的下列關系中不正確的是:

  A.

  B.

  C.

  D.

  解題思路:

  溶液中存在二個守恒關系

  a.電荷守恒,即

  …………(1)

  b.物料守恒,即晶體中:

  在溶液中S元素存在形式有三種: , 及

  ∴ ………………(2)

  將(2)-(1)得

  綜上分析,關系正確的有A.C.D。答案:[B]

  隨堂練習

  1.在 溶液中存在的下列關系不正確的是(   )

  A.

  B.

  C.

  D.

  2.為了除去 酸性溶液中的 ,可在加熱攪拌下加入一種試劑過濾后,再加入適量鹽酸,這種試劑是(   )

  A.     B.     C.     D.

  3.下列各物質中,指定微粒的物質的量為1:1的是(   )

  A. 中的 和         B. 的純水中 和

  C. 中電子和中子         D.明礬溶液中 與

  4.下列溶液加熱蒸干后,不能析出溶質固體的是(   )

  A.     B.     C.     D.

  總結、擴展

  1.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及其影響原理。

  2.鹽類水解知識的應用:

  (1)配制某些鹽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

  (2)除去溶液中某些雜質離子。如除去 溶液中混有的 。

  3.擴展

  泡沫滅火劑包括 溶液(約1mol/L), 溶液(約1mol/L)及起泡劑。使用時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                  。 溶液和 溶液的體積比約是        。若用等體積、等濃度的 溶液代替 溶液,在使用時噴不出泡沫,這是因為                ;若用固體 代替 溶液,在使用時也噴不出泡沫,這是因為                  。泡沫滅火器內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鋁溶液,鐵筒里盛碳酸氫鈉溶液,不能把硫酸鋁溶液盛在鐵筒里的原因是                。

  板書設計:

  1.水解的一般規律

  (1)誰弱誰“水解”,誰強顯誰“性”,可作為鹽溶液性質(酸性或堿性)的常規分析方法。

  (2)越弱越水解。

  ①堿越弱,對應陽離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強,對應弱堿陽離子濃度越小。

  ②酸越弱,酸根陰離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堿性越強,對應酸根離子濃度越小。

  (3)水解是微弱的。

  (4)都強不水解。

  2.外界條件對鹽水解的影響

  (1)溫度(實驗1)

  (2)溶液的酸、堿性(實驗2)

  3.鹽類水解利用

  (1)應用水解知識,配制某些鹽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方法:加酸( ),抑制 水解。

  (2)除去溶液中某些雜質離子:如 溶液中混有雜質 。方法:加熱,促使 水解,使生成 除去。

  4.典型例題

  5.擴展

  探究活動

  探究實驗

  本節教學中以“是否鹽溶液都顯中性?”為設問,以實驗探究形式引入教學,在本節課后,也可做進一步的探究活動,如:在了解正鹽溶液的酸堿性的本質后,提出問題“酸式鹽的水溶液是否都顯酸性?”

  用pH試紙分別測 NaHSO4、 NaHSO3、  NaHCO3三種溶液的pH值,找出答案,并討論分析原因。

  分析:結果是有的酸式鹽顯酸性,有的酸式鹽卻顯堿性,運用所學知識,通過討論分析,拓寬知識面,活躍學生思維。

  探究習題

  一題多變

  原題 :在氯化銨溶液中,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A)  [Cl-]>[NH4+]>[H+]>[OH-]     (B)  [NH4+]>[ Cl-]>[H+]>[OH-]

  (C)  [ Cl-]=[NH4+]>[H+]>[OH-]     (D)  [NH4+]=[ Cl-]>[H+]>[OH-]

  變題一:100毫升0.1摩/升鹽酸與50毫升0.2摩/升氨水溶液混和,在所得溶液中(  )

  (A) [Cl-]>[NH4+]>[H+]>[OH-]     (B)  [NH4+]>[Cl-]>[H+]>[OH-]

  (C) [Cl-]=[NH4+]>[H+]>[OH-]     (D)  [NH4+]=[Cl-]>[H+]>[OH-]

  變題二:將pH=3的鹽酸和pH=11的氨水等體積混和后,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

  (A)  [NH4+]>[Cl-]>[H+]>[OH-]     (B)  [NH4+]>[Cl-]>[OH-]>[H+]

  (B)  [Cl-]>[NH4+]>[H+]>[OH-]     (D)  [Cl-]>[NH4+]>[OH-]>[H+]

  變題三:一種一元強酸HA溶液加入一種堿MOH反應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斷一定正確的是(  )

  (A)加入的堿過量       (B)酸與堿等物質的量混和

  (C)生成的鹽不水解     (D)反應后溶液中[A-]=[M+]

  答案:

  A; A;  B;  D。

  點撥:通過改變設問角度,改變化學過程,改變或增減已知條件,能大大提高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和深刻性。一題多變有效的兩種形式為:⑴對同一知識點,按思維層次遞進一題多變。⑵對同一知識點進行題型變換和條件變換。

  上題中,按照思維層次的遞進原則進行設計,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鹽類的水解[第二課時] 篇4

  第二課時

  目標:

  1.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與水解平衡移動。

  2.鹽類水解的應用。

  教學設計:

  1.師生共同復習鞏固第一課時相關知識。

  (1)根據鹽類水解規律分析

  醋酸鉀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鋁溶液呈       性,原因               ;

  (2)下列鹽溶于水高于濃度增大的是

  A.     B.     C.     D.

  2.應用實驗手段,啟發思維

  實驗1.在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觀察現象,分析為什么?將溶液分成二等份裝入二支干凈試管中,一支加熱,另一支保持室溫,進行比較。

  現象                              ;

  原因分析                             ;

  實驗2.將新制備的 膠體中,分裝于二支試管中,一支試管加入一滴鹽酸,與另一支試管對照比較。

  現象                              ;

  原因分析                             。

  教學過程 

  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

  1.主要因素是鹽本身的性質。

  組成鹽的酸根對應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堿性就越強, 越高。

  組成鹽的陽離子對應的堿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強, 越低。

  2.影響鹽類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溫度、濃度及外加酸堿等因素。

  (1)溫度:鹽的水解是吸熱反應,因此升高溫度水解程度增大。

  (2)濃度:鹽濃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鹽濃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堿能促進或抑制鹽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鹽溶液加入堿,就會中和溶液中的 ,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動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則抑制水解。

  鹽類水解知識的應用

  1.鹽溶液的酸堿性判斷

  根據鹽的組成及水解規律分析。“誰弱誰水解,誰強顯誰性”作為常規判斷依據。

  例題:分析: 溶液是顯酸性?還是顯堿性?為什么?

  分析: 溶液是顯酸性?還是顯堿性?為什么?

  2.比較溶液中酸堿性的相對強弱。“越弱越水解”

  例題:分析 溶液與 溶液的堿性強弱?

  ∵ 的酸性比 酸性強。

  ∴ 水解程度大于 水解程度。

  ∴ 溶液堿性強于 溶液堿性。

  3.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

  電解質水溶液K存在著離子和分子,它們之間存在著一些定量關系。也存在量的大小關系。

  (1)大小比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據多元酸分步電離,且越來越難電離分析。如:在 溶液中, ;

  ②多元弱酸正鹽溶液,根據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 溶液

  中, ;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離子濃度的比較要看溶液中其他離子對其影響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離子濃度比較,要進行綜合分析,要考慮電離、水解等因素。

  (2)定量關系(恒等式關系)

  ①應用“電荷守恒”分析:

  電解質溶液呈電中性,即溶液中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與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相等。如 溶液中,陽離子有 和 ,陰離子有 , , ,根據電荷守恒原理有:

  ②應用“物料守恒”方法分析。

  電解質溶液中某一組份的原始濃度(起始濃度) 應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種存在形式的濃度之和。如:晶體 中,

  在 溶液中:

  例題分析:

  在 溶液中存在的下列關系中不正確的是:

  A.

  B.

  C.

  D.

  解題思路:

  溶液中存在二個守恒關系

  a.電荷守恒,即

  …………(1)

  b.物料守恒,即晶體中:

  在溶液中S元素存在形式有三種: , 及

  ∴ ………………(2)

  將(2)-(1)得

  綜上分析,關系正確的有A.C.D。答案:[B]

  隨堂練習

  1.在 溶液中存在的下列關系不正確的是(   )

  A.

  B.

  C.

  D.

  2.為了除去 酸性溶液中的 ,可在加熱攪拌下加入一種試劑過濾后,再加入適量鹽酸,這種試劑是(   )

  A.     B.     C.     D.

  3.下列各物質中,指定微粒的物質的量為1:1的是(   )

  A. 中的 和         B. 的純水中 和

  C. 中電子和中子         D.明礬溶液中 與

  4.下列溶液加熱蒸干后,不能析出溶質固體的是(   )

  A.     B.     C.     D.

  總結、擴展

  1.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及其影響原理。

  2.鹽類水解知識的應用:

  (1)配制某些鹽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

  (2)除去溶液中某些雜質離子。如除去 溶液中混有的 。

  3.擴展

  泡沫滅火劑包括 溶液(約1mol/L), 溶液(約1mol/L)及起泡劑。使用時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                  。 溶液和 溶液的體積比約是        。若用等體積、等濃度的 溶液代替 溶液,在使用時噴不出泡沫,這是因為                ;若用固體 代替 溶液,在使用時也噴不出泡沫,這是因為                  。泡沫滅火器內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鋁溶液,鐵筒里盛碳酸氫鈉溶液,不能把硫酸鋁溶液盛在鐵筒里的原因是                。

  板書設計 

  1.水解的一般規律

  (1)誰弱誰“水解”,誰強顯誰“性”,可作為鹽溶液性質(酸性或堿性)的常規分析方法。

  (2)越弱越水解。

  ①堿越弱,對應陽離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強,對應弱堿陽離子濃度越小。

  ②酸越弱,酸根陰離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堿性越強,對應酸根離子濃度越小。

  (3)水解是微弱的。

  (4)都強不水解。

  2.外界條件對鹽水解的影響

  (1)溫度(實驗1)

  (2)溶液的酸、堿性(實驗2)

  3.鹽類水解利用

  (1)應用水解知識,配制某些鹽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方法:加酸( ),抑制 水解。

  (2)除去溶液中某些雜質離子:如 溶液中混有雜質 。方法:加熱,促使 水解,使生成 除去。

  4.典型例題

  5.擴展

  探究活動

  探究實驗

  本節教學中以“是否鹽溶液都顯中性?”為設問,以實驗探究形式引入教學,在本節課后,也可做進一步的探究活動,如:在了解正鹽溶液的酸堿性的本質后,提出問題“酸式鹽的水溶液是否都顯酸性?”

  用pH試紙分別測 NaHSO4、 NaHSO3、  NaHCO3三種溶液的pH值,找出答案,并討論分析原因。

  分析:結果是有的酸式鹽顯酸性,有的酸式鹽卻顯堿性,運用所學知識,通過討論分析,拓寬知識面,活躍學生思維。

  探究習題

  一題多變

  原題 :在氯化銨溶液中,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A)  [Cl-]>[NH4+]>[H+]>[OH-]     (B)  [NH4+]>[ Cl-]>[H+]>[OH-]

  (C)  [ Cl-]=[NH4+]>[H+]>[OH-]     (D)  [NH4+]=[ Cl-]>[H+]>[OH-]

  變題一:100毫升0.1摩/升鹽酸與50毫升0.2摩/升氨水溶液混和,在所得溶液中(  )

  (A) [Cl-]>[NH4+]>[H+]>[OH-]     (B)  [NH4+]>[Cl-]>[H+]>[OH-]

  (C) [Cl-]=[NH4+]>[H+]>[OH-]     (D)  [NH4+]=[Cl-]>[H+]>[OH-]

  變題二:將pH=3的鹽酸和pH=11的氨水等體積混和后,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

  (A)  [NH4+]>[Cl-]>[H+]>[OH-]     (B)  [NH4+]>[Cl-]>[OH-]>[H+]

  (B)  [Cl-]>[NH4+]>[H+]>[OH-]     (D)  [Cl-]>[NH4+]>[OH-]>[H+]

  變題三:一種一元強酸HA溶液加入一種堿MOH反應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斷一定正確的是(  )

  (A)加入的堿過量       (B)酸與堿等物質的量混和

  (C)生成的鹽不水解     (D)反應后溶液中[A-]=[M+]

  答案:

  A; A;  B;  D。

  點撥:通過改變設問角度,改變化學過程,改變或增減已知條件,能大大提高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和深刻性。一題多變有效的兩種形式為:⑴對同一知識點,按思維層次遞進一題多變。⑵對同一知識點進行題型變換和條件變換。

  上題中,按照思維層次的遞進原則進行設計,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鹽類的水解[第二課時] 篇5

  第二課時

  目標:

  1.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與水解平衡移動。

  2.鹽類水解的應用。

  教學設計:

  1.師生共同復習鞏固第一課時相關知識。

  (1)根據鹽類水解規律分析

  醋酸鉀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鋁溶液呈       性,原因               ;

  (2)下列鹽溶于水高于濃度增大的是

  A.     B.     C.     D.

  2.應用實驗手段,啟發思維

  實驗1.在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觀察現象,分析為什么?將溶液分成二等份裝入二支干凈試管中,一支加熱,另一支保持室溫,進行比較。

  現象                              ;

  原因分析                             ;

  實驗2.將新制備的 膠體中,分裝于二支試管中,一支試管加入一滴鹽酸,與另一支試管對照比較。

  現象                              ;

  原因分析                             。

  教學過程 

  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

  1.主要因素是鹽本身的性質。

  組成鹽的酸根對應的酸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堿性就越強, 越高。

  組成鹽的陽離子對應的堿越弱,水解程度也越大,酸性就越強, 越低。

  2.影響鹽類水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溫度、濃度及外加酸堿等因素。

  (1)溫度:鹽的水解是吸熱反應,因此升高溫度水解程度增大。

  (2)濃度:鹽濃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鹽濃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

  (3)外加酸堿能促進或抑制鹽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鹽溶液加入堿,就會中和溶液中的 ,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動而促使水解,若加酸則抑制水解。

  鹽類水解知識的應用

  1.鹽溶液的酸堿性判斷

  根據鹽的組成及水解規律分析。“誰弱誰水解,誰強顯誰性”作為常規判斷依據。

  例題:分析: 溶液是顯酸性?還是顯堿性?為什么?

  分析: 溶液是顯酸性?還是顯堿性?為什么?

  2.比較溶液中酸堿性的相對強弱。“越弱越水解”

  例題:分析 溶液與 溶液的堿性強弱?

  ∵ 的酸性比 酸性強。

  ∴ 水解程度大于 水解程度。

  ∴ 溶液堿性強于 溶液堿性。

  3.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

  電解質水溶液K存在著離子和分子,它們之間存在著一些定量關系。也存在量的大小關系。

  (1)大小比較:

  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據多元酸分步電離,且越來越難電離分析。如:在 溶液中, ;

  ②多元弱酸正鹽溶液,根據弱酸根分步水解分析。如:在 溶液

  中, ;

  ③不同溶液中同一離子濃度的比較要看溶液中其他離子對其影響因素。

  ④混合溶液中各離子濃度比較,要進行綜合分析,要考慮電離、水解等因素。

  (2)定量關系(恒等式關系)

  ①應用“電荷守恒”分析:

  電解質溶液呈電中性,即溶液中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與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相等。如 溶液中,陽離子有 和 ,陰離子有 , , ,根據電荷守恒原理有:

  ②應用“物料守恒”方法分析。

  電解質溶液中某一組份的原始濃度(起始濃度) 應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種存在形式的濃度之和。如:晶體 中,

  在 溶液中:

  例題分析:

  在 溶液中存在的下列關系中不正確的是:

  A.

  B.

  C.

  D.

  解題思路:

  溶液中存在二個守恒關系

  a.電荷守恒,即

  …………(1)

  b.物料守恒,即晶體中:

  在溶液中S元素存在形式有三種: , 及

  ∴ ………………(2)

  將(2)-(1)得

  綜上分析,關系正確的有A.C.D。答案:[B]

  隨堂練習

  1.在 溶液中存在的下列關系不正確的是(   )

  A.

  B.

  C.

  D.

  2.為了除去 酸性溶液中的 ,可在加熱攪拌下加入一種試劑過濾后,再加入適量鹽酸,這種試劑是(   )

  A.     B.     C.     D.

  3.下列各物質中,指定微粒的物質的量為1:1的是(   )

  A. 中的 和         B. 的純水中 和

  C. 中電子和中子         D.明礬溶液中 與

  4.下列溶液加熱蒸干后,不能析出溶質固體的是(   )

  A.     B.     C.     D.

  總結、擴展

  1.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及其影響原理。

  2.鹽類水解知識的應用:

  (1)配制某些鹽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

  (2)除去溶液中某些雜質離子。如除去 溶液中混有的 。

  3.擴展

  泡沫滅火劑包括 溶液(約1mol/L), 溶液(約1mol/L)及起泡劑。使用時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                  。 溶液和 溶液的體積比約是        。若用等體積、等濃度的 溶液代替 溶液,在使用時噴不出泡沫,這是因為                ;若用固體 代替 溶液,在使用時也噴不出泡沫,這是因為                  。泡沫滅火器內的玻璃筒里盛硫酸鋁溶液,鐵筒里盛碳酸氫鈉溶液,不能把硫酸鋁溶液盛在鐵筒里的原因是                。

  板書設計 

  1.水解的一般規律

  (1)誰弱誰“水解”,誰強顯誰“性”,可作為鹽溶液性質(酸性或堿性)的常規分析方法。

  (2)越弱越水解。

  ①堿越弱,對應陽離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強,對應弱堿陽離子濃度越小。

  ②酸越弱,酸根陰離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堿性越強,對應酸根離子濃度越小。

  (3)水解是微弱的。

  (4)都強不水解。

  2.外界條件對鹽水解的影響

  (1)溫度(實驗1)

  (2)溶液的酸、堿性(實驗2)

  3.鹽類水解利用

  (1)應用水解知識,配制某些鹽溶液。如配制澄清 溶液。方法:加酸( ),抑制 水解。

  (2)除去溶液中某些雜質離子:如 溶液中混有雜質 。方法:加熱,促使 水解,使生成 除去。

  4.典型例題

  5.擴展

  探究活動

  探究實驗

  本節教學中以“是否鹽溶液都顯中性?”為設問,以實驗探究形式引入教學,在本節課后,也可做進一步的探究活動,如:在了解正鹽溶液的酸堿性的本質后,提出問題“酸式鹽的水溶液是否都顯酸性?”

  用pH試紙分別測 NaHSO4、 NaHSO3、  NaHCO3三種溶液的pH值,找出答案,并討論分析原因。

  分析:結果是有的酸式鹽顯酸性,有的酸式鹽卻顯堿性,運用所學知識,通過討論分析,拓寬知識面,活躍學生思維。

  探究習題

  一題多變

  原題 :在氯化銨溶液中,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A)  [Cl-]>[NH4+]>[H+]>[OH-]     (B)  [NH4+]>[ Cl-]>[H+]>[OH-]

  (C)  [ Cl-]=[NH4+]>[H+]>[OH-]     (D)  [NH4+]=[ Cl-]>[H+]>[OH-]

  變題一:100毫升0.1摩/升鹽酸與50毫升0.2摩/升氨水溶液混和,在所得溶液中(  )

  (A) [Cl-]>[NH4+]>[H+]>[OH-]     (B)  [NH4+]>[Cl-]>[H+]>[OH-]

  (C) [Cl-]=[NH4+]>[H+]>[OH-]     (D)  [NH4+]=[Cl-]>[H+]>[OH-]

  變題二:將pH=3的鹽酸和pH=11的氨水等體積混和后,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

  (A)  [NH4+]>[Cl-]>[H+]>[OH-]     (B)  [NH4+]>[Cl-]>[OH-]>[H+]

  (B)  [Cl-]>[NH4+]>[H+]>[OH-]     (D)  [Cl-]>[NH4+]>[OH-]>[H+]

  變題三:一種一元強酸HA溶液加入一種堿MOH反應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斷一定正確的是(  )

  (A)加入的堿過量       (B)酸與堿等物質的量混和

  (C)生成的鹽不水解     (D)反應后溶液中[A-]=[M+]

  答案:

  A; A;  B;  D。

  點撥:通過改變設問角度,改變化學過程,改變或增減已知條件,能大大提高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和深刻性。一題多變有效的兩種形式為:⑴對同一知識點,按思維層次遞進一題多變。⑵對同一知識點進行題型變換和條件變換。

  上題中,按照思維層次的遞進原則進行設計,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鹽類的水解[第二課時](精選5篇) 相關內容:
  • 鹽類的水解(精選14篇)

    目的要求:(1)使學生理解鹽類水解的實質,能初步根據鹽的組成判斷鹽溶液的酸堿性,了解鹽類水解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應用。(1) (1) 學會并掌握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重點難點:鹽類水解的實質;離子方程式書寫。...

  • 鹽類的水解[第一課時](通用5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理解鹽類的水解(強酸弱堿鹽和強堿弱酸鹽)的本質,及鹽類水解對溶液酸堿性的影響及其變化規律;正確書寫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對鹽類水解的應用有大致的印象。...

  • 鹽類的水解(精選17篇)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強堿弱酸鹽和強酸弱堿鹽的水解。2.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會透過現象看本質。3.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對學生進行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教育。...

  • 高中化學鹽類的水解說課稿

    一、課題簡介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節教材涉及的知識面廣,綜合性強,具有很強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是已學過的電解質的電離,水的電離平衡,以及平衡移動原理等知識的綜合利用。...

  • 初中物理《鹽類的水解》說課稿

    大家好,我是來自師范大學的,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魯科版《化學反應原理》第三章第二節鹽類的水解第1課時。下面,我將從教學觀、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過程五個方面來闡述我的教學設計。...

  • 鹽類的水解

    目的要求:(1)使學生理解鹽類水解的實質,能初步根據鹽的組成判斷鹽溶液的酸堿性,了解鹽類水解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應用。(1) (1) 學會并掌握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重點難點:鹽類水解的實質;離子方程式書寫。...

  • 2016屆高考化學鹽類的水解

    第24講 鹽類的水解考點1 鹽類水解反應的本質(一) 鹽類水解的實質:溶液中鹽電離出來的某一種或多種離子跟 結合生成 ,從而了水的電離。(二)鹽類水解的條件:鹽必須能 ;構成鹽的離子中必須有,如nh4+、al3+、co32-、s2-等。...

  • 鹽類的水解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強堿弱酸鹽和強酸弱堿鹽的水解。 2.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會透過現象看本質。 3.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對學生進行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教育。...

  • 探索“鹽類的水解”概念形成的另類

    前幾天,聽了《化學反應原理》模塊“鹽的水解”(第1課時)的公開課。“鹽的水解”是公開課、研究課的熱門課題。 大多數教師,第1課時(鹽類水解概念的形成)的教學,大都按教材的編寫程序設計。...

  • 鹽類的水解

    第二課時目標: 1.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與水解平衡移動。 2.鹽類水解的應用。教學設計: 1.師生共同復習鞏固第一課時相關知識。 (1)根據鹽類水解規律分析 醋酸鉀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鋁溶液呈 性,原因 ; (2)下列鹽溶于水高于濃度...

  • 鹽類的水解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理解(強酸弱堿鹽和強堿弱酸鹽)的本質,及鹽類水解對溶液酸堿性的影響及其變化規律; 正確書寫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 對鹽類水解的應用有大致的印象。...

  • 鹽類的水解[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理解鹽類的水解(強酸弱堿鹽和強堿弱酸鹽)的本質,及鹽類水解對溶液酸堿性的影響及其變化規律; 正確書寫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 對鹽類水解的應用有大致的印象。...

  • 鹽類的水解[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理解鹽類的水解(強酸弱堿鹽和強堿弱酸鹽)的本質,及鹽類水解對溶液酸堿性的影響及其變化規律; 正確書寫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 對鹽類水解的應用有大致的印象。...

  • 鹽類的水解[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理解鹽類的水解(強酸弱堿鹽和強堿弱酸鹽)的本質,及鹽類水解對溶液酸堿性的影響及其變化規律; 正確書寫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 對鹽類水解的應用有大致的印象。...

  • 化學教案-鹽類的水解[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目標: 1.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與水解平衡移動。 2.鹽類水解的應用。教學設計: 1.師生共同復習鞏固第一課時相關知識。 (1)根據鹽類水解規律分析 醋酸鉀溶液呈 性,原因 ; 氯化鋁溶液呈 性,原因 ; (2)下列鹽溶于水高于濃度...

  • 高一化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托克旗| 讷河市| 云龙县| 潮州市| 阿合奇县| 太湖县| 海城市| 广元市| 天峨县| 乌兰浩特市| 阿坝县| 梨树县| 罗江县| 陕西省| 丰顺县| 墨竹工卡县| 岚皋县| 阿尔山市| 平和县| 德格县| 达州市| 西吉县| 绥江县| 凤台县| 惠来县| 宁德市| 长丰县| 龙口市| 星子县| 绥化市| 霍州市| 景宁| 肇源县| 阿拉善右旗| 东辽县| 绥宁县| 越西县| 榆树市| 怀仁县| 霍城县| 南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