鈉的化合物
教學目標 概覽
(一)知識目標
1.使學生掌握鈉的氧化物的性質
2.使學生掌握鈉的重要化合物的用途
3.通過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熱穩(wěn)定性實驗,使學生掌握它們的鑒別方法
(二)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訓練學生用對比的方法認識事物和全面地分析事物的邏輯思維能力;完善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設計實驗方案,認識與解決未知化學問題,使學生熱愛科學,尊重科學,感悟到科學研究的魅力。
2、通過閱讀侯氏制堿法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
教學難點 :Na2O2與CO2的反應
教學方法:實驗分析法
教學過程 :
[引入]回憶鈉的化學性質 → 存在→
[板書]第二節(jié)
請同學們舉出一些。
[板書] 一、鈉的氧化物
1、展示Na2O、 Na2O2 樣品,讓學生觀察后總結出二者的物理性質
2、[實驗2-5、2-6] 過氧化鈉與水反應
[討論]1.寫出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 7.8克的過氧化鈉與足量的水反應,共轉移的電子數(shù)是多少mol?
[指出] Na2O2還能與CO2反應生成Na2CO3和O2。
[設問]1、為什么呼吸面具和潛水艇里要用Na2O2。
2、指出上述反應的氧化劑與還原劑,氧化產物又是什么?被氧化與被還原的元素分別是什么?用單線橋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的數(shù)目.
[設問]根據(jù)過氧化鈉的這一性質,過氧化鈉的重要用途是什么?
[講述] 過氧化鈉是強氧化劑,可以用來漂白織物、麥稈、羽毛等。
[師生共同列表比較]
| 氧化鈉 | 過氧化鈉 |
化學式 | | |
色態(tài) | | |
穩(wěn)定性 | | |
氧的化合價 | | |
氧化性 | | |
與水反應 | | |
制備 | | |
用途 | | |
[設問] 1、過氧化鈉如何保存?
2、過氧化鈉粉末投入鹽酸中將會發(fā)生哪些反應?
[補充]有關過氧化鈉的計算
例:氧化鈉與過氧化鈉的混和物70 g與98 g水充分反應,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50%,求原混和物中氧化鈉與過氧化鈉的質量分別是多少克?
[板書] 二、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出示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樣品,請同學們歸納出它們的物理性質。
介紹:在相同條件下碳酸鈉比碳酸氫鈉的溶解度要大。
[實驗2-7]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分別與鹽酸反應。
請同學們歸納實驗結論,板書化學反應方程式:
[板書] 1、與鹽酸反應:
Na2CO3 + 2HCl =2NaCl + CO2 ↑ + H2O
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
[討論] (1)如何理解碳酸鈉比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要慢?
(2)相同物質的量的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分別與足量的鹽酸反應放CO2的量有何關系?消耗HCl的物質的量有何關系?
[設問]該反應能否用于鑒別碳酸鈉與碳酸氫鈉呢?(通常不用)
[實驗4-6]加熱碳酸鈉與碳酸氫鈉固體,用澄清石灰水檢驗有無二氧化碳生成.
[生板]寫出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板書] 2、受熱分解 (碳酸鈉較穩(wěn)定,碳酸氫鈉受熱不穩(wěn)定:)
2NaHCO3 Na2CO3 + CO2 + H2O
[討論] 1、如何鑒別Na2CO3 、NaHCO3 、NaCl三種白色粉末?
2、共同完成下表:
| 碳酸鈉 | 碳酸氫鈉 |
化學式 | Na2CO3 | NaHCO3 |
俗名 | 蘇打、純堿 | 小蘇打 |
顏色、狀態(tài) | 白色粉末 | 無色晶體 |
溶解性 | 大 | 小 |
熱穩(wěn)定性 | 對熱穩(wěn)定 | 受熱易分解 |
與酸反應 | 能、慢 | 能、快 |
與堿反應 | 不一定 | 能 |
用途 | | |
[設問]當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外因條件變化時,二者可否相互轉化?
提示:Na2CO3 也具有CaCO3相似的性質:Na2CO3 +CO2+H2O=2NaHCO3
NaHCO3也具有Ca(HCO3)2相似的性質: 2NaHCO3
學生閱讀“侯氏制堿法”,學習他的鉆研精神和愛國精神。
[練習] 1.在三個密閉容器中,分別裝有:A 過氧化鈉和碳酸氫鈉 B 過氧化鈉與碳酸氫銨 C 過氧化鈉與碳酸氫鈣,其中它們的物質的量都是1摩,將它們加熱至3000C, 經充分反應后排出氣體,寫出各容器內殘留的固體名稱及其物質的量:A___________B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2.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混和物x g,加熱分解后,所得固體的質量是y g,求已分解的碳酸氫鈉的質量.
[作業(yè) ]P35三、四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