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反應 離子方程式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掌握化學反應的實質,理解離子反應及離子方程式的意義;根據化學反應發生的條件對比掌握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能力培養: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學會分析、探究化學反應的實質,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科學思想:通過觀察的化學現象及反應事實,使學生了解研究事物從個別到一般的思想方法,體驗研究問題,尋找規律的方法。
科學品質:通過實驗操作,培養學生動手參與能力,對反應現象的觀察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勇于探索的科學態度。
科學方法:觀察、記錄實驗;對反應事實的處理及科學抽象。
重點、難點 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教學過程 設計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
【提問】復分解反應能夠發生的條件是什么?并對應舉例說明。 【評價】給予肯定。 【指導實驗】全班分為三大組,分別做下面的三組實驗,并觀察記錄: 一、硝酸銀溶液分別跟鹽酸、氯化鈉、氯化鉀的反應; | 回答:復分解反應是電解質在水溶液中進行的,這類反應必須在生成物中有沉淀、氣體、難電離的物質三者之一才能發生。 例:(1)在反應里生成難溶物質。如CaCO3、BaSO4、AgCl、Cu(OH)2等。 BaCl2+H2SO4=BaSO4↑+2HCl (2)在反應里生成氣態物質,如CO2、H2S、Cl2等。 CaCO3+2HCl=CaCl2+H2O+CO2↑ (3)在反應里生成弱電解質,如:水、弱酸、弱堿等。 NaOH+HCl=NaCl+H2O 分組實驗,并記錄觀察到的現象。 一、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 復習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訓練學生實驗觀察能力,根據提出的問題和實驗結果引起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 |
續表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
二、鹽酸跟碳酸鈉、碳酸鉀、碳酸鈣的反應; 三、硝酸跟碳酸鈉、碳酸鉀、碳酸鈣的反應。 【追問】分別討論三組實驗,參加反應的物質不同,為什么每一組會產生同樣的現象?在筆記本上完成其化學方程式。 【講解】酸、堿、鹽都是電解質,在水的作用下能電離(強調離子表示方法)。這些電解質在溶液里發生的反應實質上是離子間反應。 【練習】書寫如下電離方程式:HCl、AgNO3、NaCl、KCl、HNO3、Na2CO3、K2CO3。 【板書】一、離子反應 1.離子反應 電解質在溶液里所起的反應屬于離子反應。如:復分解反應和在溶液中進行的置換反應等。 【過渡】用什么式子來表示離子反應呢?前面已經通過實驗證明AgNO3與NaCl、HCl、KCl均能發生反應,并有白色沉淀生成,請同學分別寫出上述實驗的化學方程式。 | 二、均產生無色、無味的氣體; 三、均產生無色、無味的氣體。 思考并討論、猜想。 回答:復分解反應均是在溶液中進行的,溶質在溶液中大多數是以離子形式存在的。雖然反應物不同,但都含有某些相同的離子。比如鹽酸、氯化鈉、氯化鉀在溶液中均電離出氯離子,跟AgNO3電離出的Ag+結合,所以均產生白色沉淀氯化銀。 練習: HCl=H++Cl- HNO3=H++NO3- AgNO3=Ag++NO3- NaCl=Na++Cl- KCl=K++Cl- 完成練習 AgNO3+HCl= AgCl↓+HNO3 AgNO3+NaCl= AgCl↓+NaNO3 AgNO3+KCl= AgCl↓+KNO3 | 復習鞏固舊知識,引出新知識。 | |
續表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
【講解】先把溶液中易電離的物質改寫成離子的形式,把難溶的物質仍寫成化學式。反應前溶液中大量存在著四種離子(Ag+、NO3-、H+、Cl-)。由于Ag+和Cl-結合成難溶于水的AgCl沉淀,溶液里的Ag+和Cl-迅速減少,反應向右進行。把反應前后沒有變化的H+和NO3-即實際沒有參加反應的離子的符號刪去就寫成了“離子方程式”。 【板書】2.離子方程式 AgNO3+HCl=AgCl↓+HNO3 Ag++Cl-=AgCl↓ 1.概念: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的符號來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叫做離 子方程式。 【練習】把上述AgNO3跟NaCl、KCl反應的實驗現象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設問】通過完成AgNO3分別與HCl、NaCl、KCl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你們發現了什么? 離子方程式的意義有以下兩個方面。 【板書】2.意義 ①能揭示反應的實質; ②不僅表示某一個反應,而且表示所有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提問】Ag++Cl-=AgCl↓代表的意義是什么? 【講解】怎樣書寫離子方程式呢?可分成“寫、改、刪、查”四步。以石灰石跟稀鹽酸反應為例分析。 | 領悟。 模仿。 板書練習: 甲:AgNO3+NaCl= AgCl↓+NaNO3 Ag++Cl-=AgCl↓ Ag++Cl-=AgCl↓ 發現反應物雖不同,卻都可用同一離子方程式表示。可見離子方程式的意義與化學方程式、電離方程式均不同。 回答:不僅表示AgNO3和HCl溶液間進行的反應,而且表示可溶性的氯化物和可溶性銀鹽進行的一類反應。 | 反應的實質是離子間相互交換的過程,探究反應的實質,引出本節的知識點。 | |
續表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
【板書】3.書寫步驟 (1)寫: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師生同時完成)。 (2)改:把易溶且易電離的物質拆寫成離子,凡是難溶、難電離、氣體等均寫成化學式形式(易溶指易溶于水,凡不溶于水而溶于酸的物質仍寫其化學式)。 (3)刪:刪去方程式兩邊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將系數化成最簡整數比。 (4)查:檢查書寫的離子方程式是否符合質量守恒和電荷守恒。①方程式兩邊各元素原子個數是否相等。②方程式兩邊電荷數是否相等。 【練習】鹽酸跟Na2CO3、K2CO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CO2↑代表的意義是什么? 【練習】請學生在筆記本上完成 HNO3跟K2CO3、Na2CO3、CaCO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并驗證兩同學回答是否準確。 | CaCO3+2HCl=CaCl2+ H2O+CO2↑ CaCO3+2H++2Cl-= Ca2++2Cl-+H2O+CO2↑ CaCO3+2H+= Ca2++H2O+CO2↑ 甲:Na2CO3+2HCl= 2NaCl+H2O+CO2↑ =2Na++2Cl-+H2O+CO2↑ CO2↑ 乙:K2CO3+2HCl= 2KCl+H2O+CO2↑ 2K++2Cl-+H2O+CO2↑ 丙:可溶性碳酸鹽跟強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一類反應。 | 分析離子反應如何運用了質量守恒定律;通過對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規則的練習,要讓學生熟練掌握這一重要的化學用語的基本功。 | |
續表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
請寫出固體氯化銨與固體氫氧化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設問】有同學將此反應寫出離子方 H2O請討論此寫法是否正確? 【評價】對后一組的發言,給予高度的評價。指出,固體物質間的反應,不能寫成離子方程式。 【設問】請寫出實驗室制氯化氫的化 學方程式。此反應能寫出離子方程式 嗎? 【評價】答案正確。指出學習就要抓住事物的本質。 【投影】課堂練習 一、完成下列離子方程式 1.氫氧化鋇跟稀硫酸反應 2.鐵跟稀鹽酸的反應 二、判斷下列離子方程式是否正確? 3.Fe+Fe3+=2Fe2+ 4.2Fe+6H+=2Fe3++3H2↑ 5.實驗室制氯氣: | 寫出: 2NH4Cl(固)+Ca(OH)2(固)=CaCl2+2H2O+2NH3↑ 討論后回答: 一組代表回答:按上述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步驟,此式正確。 另一組代表回答:雖然按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步驟,此式正確,但反應物都是固態,反應物沒有發生電離,怎么來的離子方程式?我們認為是錯誤的。 討論后回答: 在無水參與的情況下,濃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不發生電離,因此不能寫出離子方程式。 完成練習: =BaSO4↓+2H2O 2.Fe+2H+=Fe2++H2↑ 3.不正確,雖然元素原子個數守恒(即遵守了質量守恒)但反應前、后電荷數不等,違反了電荷守恒原則。 4.不正確。不符合反應事實,Fe被非氧化性的酸氧化時生成Fe2+。 | 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勇于探索的科學態度。及時反饋,進行調控。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 |
續表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
【總結】離子反應用離子方程式表示;離子方程式不僅能表示一定物質間的反應,而且表示所有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正確的離子方程式可揭示反應的實質。要熟練掌握離子方程式的寫法。 | 5.正確。此題是氧化還原反應,除了要遵循質量守恒、電荷守恒外,同時還應遵守電子守恒。 | ||
【隨堂檢測】 1.H2S通入NaOH溶液中,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H2S+2NaOH=2Na++S2-+2H2O (B)S2-+2H++2Na++20H-=2H2O+2Na++S2- (C)H2S+2OH-=2H2O+S2- (D)2H++2OH-=2H2O 2.下列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 (A)鐵跟稀硫酸反應:2Fe+6H+=2Fe3++3H2↑ (B)碳酸鎂跟稀硫酸反應: MgCO3+2H+=Mg2++H2O+CO2↑ (D)氯化銅與氫氧化鋇反應:Cu2++2OH-=Cu(OH)2↓ | 第1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如何表達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第2題考查學生利用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規則判斷正確結果。 | ||
附:隨堂檢測答案
1.(C) 2.(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