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地理教案 > 高中地理教案 > 高一地理教案 > 第五節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精選7篇)

第五節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發布時間:2022-11-15

第五節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精選7篇)

第五節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篇1

  教學目標

  1.態度目標:樹立防災、減災意識,在此基礎上設計并演練本校及自己家庭的防災、減災方案。

  2.能力目標:全組同學能夠相互協作,根據統計資料在中國圖上繪出中國主要火山、地震帶的分布,并能討論分析出它們的分布規律;能通過討論確定并演練本校和自己家庭的防災、減災方案。

  3.知識目標:全體學生能夠根據統計數據和有關圖像感知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優秀學生能夠簡單說明原因;每個學生能夠在一分鐘內至少說出我國三個地震多發的省和兩個火山分布區。

  教學理點

  幫助并指導學生在樹立防災、減災意識的基礎上,設計并演練學校及家庭的防災、減災方案。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真正樹立防災、減災意識,使每一個學生學會有用的防災、減災方法。

  教學媒體

  錄像機、電視機,中國政區圖和紅色即時貼圓片及參考資料(各組分組而坐,各組桌面均有配備)。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放錄像】唐山大地震現場實錄(有條件的學?梢灾苯永谩吨袊乩怼方虒W軟件中有關片段)。

  【教師引導】哪位同學經歷過地震,地震時是什么樣?大家說一說。

  【講解】通過剛才這段錄像和大家的討論,我oj可以感受到地震災害是來勢兇猛和殘酷無情的。地震真的有這么可怕嗎?地震的分布和發生有無規律可循呢?

  【板書】第五節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一、地震

  【講授新課】

  【提問】初一時我們學過世界的兩大地震帶分市,有誰還記得?

  【板書】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

  【提問】根據世界的兩大火山、地震帶分布,你們能否分析出中國是一個多震國,還是一個少震國?為什么?

  【板書】我國位于兩大地震帶上

  【講解】的確,我國是一個多震國家,請同學朗讀課本本節開始方框中的文字內容。

  【引導】中國的主要地震帶分布在哪兒?

  請你們閱讀參考資料,這是近幾十年來我國一些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你們各組能否在5分鐘內用紅色即時貼在中國地圖上把這些地區標出來?比比看,哪組完成得快?

  【提問】能不能根據你們自己的圖總結出我國主要地震帶的分布規律?哪個省大震多?地震多分布在什么地帶?(可引導學生分析出我國地震帶多分市在板塊交界處和山前凹陷地帶。)

  【讀圖】請大家看課本第38頁的圖3.23“我國的主要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圖”,請各組根據這幅圖補充你們自制的中國主要地震帶的分布圖。

  【板書】主要地震帶:

  東南部的臺灣省和福建沿海

  華北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

  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云南兩省西部

  西北的新疆、甘肅和寧夏

  【提問】我們生活的北京是多震區,還是少震區?

  【板書】——北京位于我國主要的地震帶上

  【講解】北京發生地震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北京有三大斷裂帶,其中有一條斷裂帶在石景山區,那就是八寶山一衙門口斷裂帶。而我們學校就位于這條斷裂帶上。

  【板書】——我校位于八寶山一衙門口斷裂帶上

  【講解】大家看到這個消息感到非常緊張,其實,只要我們充分注意防災、減災,地震就不那么可怕了。

  例如,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中24萬同胞罹難,但是距離震中唐山市僅100千米的青龍縣卻因為防災工作做得好,竟神話般地無一人傷亡,創造了罕見的奇跡,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1996年第9期《青年文摘》中的《唐山大地震中的奇跡》。

  再例如,1975年海城7.3級地震,九度區某醫院房屋保存完好,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基巖地基上的某建筑物(樓房)保存完好(可向學生展示《地震問答》中的實物照片)。

  【提問】顯然我們學校的選址是不合適的。那么,目前我們應該怎樣防震呢?(引導學生從震前預報、震發時躲避方法和震后間隙的撤離路線三方面討論。)

  【引導】現在咱們來實際演習一下震發時的躲避方法。

  師生共同演習。

  【提問】你家里應如何防震呢?你能不能把你想到的防災措施填入下表,回家后再補充上實施情況?

  【板書】

  【講解】請大家回家后動員全家人進行臨震演習,下節課請大家匯報演習情況。

  【提問】你知道長白山上白頭山天池嗎?為什么湖泊會出現在山頂呢?你知道黑龍江省的五大連池嗎?為什么五大湖泊會相連成串分布呢?

  【講解】請看書上有關這兩個湖泊的插圖,插圖下有文字解釋。

  【板書】二、火山的分布

  【講解】我國的火山有600多座,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高原南部、東北山區、中國臺灣、海南島等地。不過,近幾年來仍在活動的火山卻很少。最近噴發的一座火山是在新疆境內的昆侖山中。

  【板書】三、泥石流

  【提問】泥石流有什么危害?

  【提問】請你觀察“中國地形圖”,我國有哪些地方容易發生泥石流?

  【課堂小結】自然災害的發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災害的發生和分布是有規律可循的。只要我們人類能夠及早地防患于未然,就能把災害降到最小程度。

  【課堂練習】(略)

  【布置作業】請大家回家后動員全家人進行臨震演習,下節課請大家匯報演習情況。板書設計

  第五節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一、地震

  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

  我國位于兩大地震帶上

  主要地震帶:

  東南部的臺灣省和福建沿海

  華北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

  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云南兩省西部

  西北的新疆、甘肅和寧夏

  ——北京位于我國主要的地震帶上

  ——我校位于八寶山一衙門口斷裂帶上

  二、火山的分布

  三、泥石流

  小資料

  近幾十年來我國一些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

  1966年3月8日5時29分河北省邢臺地震,震級6.8級。

  1966年3月22日16時11分河北省邢臺地震,震級6.7級。

  1966年3月22日16時19分河北省邢臺地震,震級7.2級。

  1967年8月30日12時22分四川省爐霍地震,震級6.8級。

  1969年7月18日13時24分渤海地震,震級7.4級。

  1970年1月5日1時42分云南省通海地震,震級7.7級。

  1972年1月25日10時06分臺灣省東邊海中地震,震級8.0級。

  1973年2月6日18時37分四川省爐霍地震,震級7.9級。

  1974年5月11日3時25分云南省昭通地震,震級7.1級。

  1975年2月4日19時36分遼寧省海城地震,震級7.3級。

  1976年5月29日20時23分云南省龍陵、潞西地震,震級7.5級。

  1976年5月29日22時00分云南省龍陵、潞西地震,震級7.6級。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河北省唐山地震,震級7.8級。

  1976年7月28日18時45分河北省灤縣地震,震級7.1級。

  1976年8月16日22時06分四川省松潘、平武地震,震級7.2級。

  1976年8月23日11時30分四川省松潘、平武地震,震級7.2級。

  1981年1月24日05時13分四川省道穹地震,震級6.9級。

  1985年8月23日12時41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什地震,震級7.4級。

  1988年11月6日21時03分云南省耿馬、瀾滄地震,震級7.6級。(摘自《地震問答》)

第五節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篇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掌握我國主要地震帶的分布。知道我國的火山及其分布。

  2.使學生了解泥石流的形成條件及其危害。了解我國泥石流多發地區的分布。

  3.對學生進行有關我國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方面的地理國情教育,培養學生的防災、減災意識。

  [教學重點]

  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我國主要地震帶的分布。

  [教具準備]

  1.我國主要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圖

  2.“地動儀”圖片

  3.地球儀

  [教學課時]

  本節教學安排1.5課時,第一課時講完“地震”,后半個課時講完“火山”和“泥石流”。

  [教學方法]

  講述法

  [教學過程 ]

 。ㄐ抡n引入)

  現在我們學習第三章最后一節。

  [板書] 第三章 第五節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講授新課)

  [提問] 同學們還記得世界上著名的兩大地震帶嗎?(學生議論、發言。教師在地球儀上向學生提示,共同說出答案。)

  [講述] 我國處在世界上兩大地震帶之間,是個多地震的國家。(教師可用地球儀指示)

  [板書] 一、多地震的國家

  [講述] 請同學們閱讀課文,了解我國本世紀初到八十年代中期的地震記錄,并閱讀“注解”,明確什么叫“震級”。

  [講述] 我國地震活動,在時間上呈現一定的周期性,大概有連續十幾年是活躍時期,接著十幾年是比較平靜的時期,再又是活躍時期。

  [板書] 1.活躍時期和平靜時期交替出現

  [講述] 在世界各國中,我國是有文字記載地震最早的國家,《竹書紀年》一書所記載的夏朝發生的地震,距今已有3800多年。

  [展示圖片] 出示“地動儀”圖片。

  [提問]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在中國歷史課本上曾學過,這個儀器名稱是什么?是哪個朝代、哪位科學家發明的?(學生回答,教師提示、糾正)

  [板書] 2.最早記載地震、發明地動儀的國家

  [掛圖] 掛出“我國主要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圖”。

  [講述] 我國地震活動比較多而且強烈的地區,多分布在地殼不穩定的部分,像大陸板塊和大洋板塊的接觸處,以及板塊斷裂破碎的地帶(教師邊講邊用地球儀指示)。例如,我國的臺灣、福建沿海正位于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云南兩省西部正位于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上,還有一些地區地殼也不夠穩定。請同學們參考課本圖3·23,對照課文認識我國主要地震帶的分布。

  [指圖] 教師在“我國主要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圖”上指出四個地震帶的位置,請同學們一一說出它們的名稱。

  [板書] 二、主要地震帶

  1.東南部的中國臺灣和福建沿海

  2.華北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

  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云南兩省西部

  4.西北的新疆、甘肅、寧夏

  [指圖講述] 我國歷史上所發生的大地震,大多集中分布在上述四個地區。根據已有的資料記載,我國最大地震為8.5級,山東、西藏、寧夏各發生過一次。1556年陜西華縣(秦嶺東段北坡下)發生8級大地震,死亡80多萬人,是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地震。新中國成立后發生的危害最大的一次地震,是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震級為7.8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于400枚廣島原子彈,奪去了24萬人的生命,使唐山這座華北重鎮猛烈震動中成為一片廢墟。請同學們看課文“讀一讀”中一位外出急診的醫生講述的唐山大地震的情形。

  唐山地震后,唐山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已在一片廢墟上重建成一座欣欣向榮、擁有百萬以上人口的工業城市。(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本中“地震后的唐山”和“重建后的唐山”兩幅對比強烈的插圖,并請他們談談感想,從而使學生體會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承轉] 根據上面所述,我國的地震災害嚴重。現在同學們一定很關心下面要講述的問題:地震是否能夠預報?

  [板書] 三、地震監測和預報

  [講述] 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它是指地殼的天然震動。較大的地震,震前一般會有預兆,同學們可以看課本圖3·26。圖中所表示的是,地震前動物異常的情況。其實,除動物異常外,在氣象、地下水等方面都有表現,地震儀器上也有顯示,所以我們說,地震是可以預報的。例如,1975年2月4日,遼寧海城發生的7.3級地震,我國地震臺站在震前準確地作出預報,及時疏散居民,免遭重大損失。但是,目前從整個世界范圍來說,預報地震還不能像預報天氣那樣準確可靠,F在,我國已經在全國范圍建立了地震監測網絡,對地震預報也積累了不少經驗。今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地震預報會有更多的成果出現,也希望同學們學好科學知識,將來為地震預報做出貢獻。

  [閱讀回答] 閱讀課文“讀一讀”,回答:

  1.地震前,井水和動物會有哪些異常現象?

  2.發現井水和動物異,F象怎么辦?(學生議論、回答。教師再向學生說明:①自然界的異,F象并不一定是地震前兆,因此不能發現自然異常就自行預報地震,以免引起恐慌和混亂;②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每個人都應樹立防震意識,觀察到有關地震前兆的異,F象,應主動、就近向地震臺站和有關政府部門報告。)

  [練習] 在填充圖上填出我國主要地震帶的名稱。

  [板書] 四、火山的分布

  [提問] 請同學們閱讀圖3·27和圖3·28,想一想:為什么長白山主峰白頭山山頂會出現湖泊呢?為什么黑龍江省五大連池的湖泊相連成串呢?(學生議論、發言)

  [講述] 原來,它們都和火山活動有關。白頭山是一座火山,“天池”是火山口積水形成的山頂湖泊;五大連池所在的地方也有火山活動,“五大連池”就是五個相連成串的湖泊,它們是由火山噴出的熔巖堵塞河道形成的湖泊群。

  [講述] 我國的火山主要分布在以下幾個地方(指圖):內蒙古高原南部、東北山區、中國臺灣、海南島等地。

  我國已經知道的火山有600多座,可是近幾百年來仍在活動的卻很少。我國最近年代,也就是1951年5月,噴發的一座火山,是在新疆境內的昆侖山中;鹕絿姲l也能引起地震,這叫火山地震。

  下面,我們學習另一種在我國許多地方經常發生、危害嚴重的自然災害——泥石流的知識。

  [板書] 五、泥石流

  [講述] 泥石流是突然爆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具有強大破壞力的特殊洪流。它多發生在山區,和地形、巖石、植被、氣候都有關系。

  [提問] 請同學們閱讀圖3·29,對照課文,說說泥石流發生的條件。(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提問] 再請同學們閱讀課文,說說泥石流有哪幾方面的危害。(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板書] 2.造成的危害

  [講述] 泥石流也是一種自然災害,我們應當認識它。預防泥石流也是我們防災、減災的一項重要任務。

  [提問] 泥石流發生在山區,我國哪些地方是泥石流的多發地區呢?(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總結] 地震、火山、泥石流都會危害人們生產、生活,我們應當認識它們,預防它們,盡量減少它們的危害。

  [練習] 1.我國火山分布在哪些地方?

  2.泥石流發生的條件有哪些?它有什么危害?

 。ú贾米鳂I )

  本節課文后的選做復習題1、2。

  [板書設計 ]

  一、多地震的國家

  1.活躍時期和平靜時期交替出現

  2.最早記載地震、發明地動儀的國家

  二、主要地震帶

  1.東南部的中國臺灣和福建沿海

  2.華北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

  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云南兩省西部

  4.西北的新疆、甘肅和寧夏

  三、地震監測和預報

  四、火山的分布

  五、泥石流

第五節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篇3

  教學目標

  1.態度目標:樹立防災、減災意識,在此基礎上設計并演練本校及自己家庭的防災、減災方案。

  2.能力目標:全組同學能夠相互協作,根據統計資料在中國圖上繪出中國主要火山、地震帶的分布,并能討論分析出它們的分布規律;能通過討論確定并演練本校和自己家庭的防災、減災方案。

  3.知識目標:全體學生能夠根據統計數據和有關圖像感知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優秀學生能夠簡單說明原因;每個學生能夠在一分鐘內至少說出我國三個地震多發的省和兩個火山分布區。

  教學理點

  幫助并指導學生在樹立防災、減災意識的基礎上,設計并演練學校及家庭的防災、減災方案。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真正樹立防災、減災意識,使每一個學生學會有用的防災、減災方法。

  教學媒體

  錄像機、電視機,中國政區圖和紅色即時貼圓片及參考資料(各組分組而坐,各組桌面均有配備)。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放錄像】唐山大地震現場實錄(有條件的學?梢灾苯永谩吨袊乩怼方虒W軟件中有關片段)。

  【教師引導】哪位同學經歷過地震,地震時是什么樣?大家說一說。

  【講解】通過剛才這段錄像和大家的討論,我oj可以感受到地震災害是來勢兇猛和殘酷無情的。地震真的有這么可怕嗎?地震的分布和發生有無規律可循呢?

  【板書】第五節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一、地震

  【講授新課】

  【提問】初一時我們學過世界的兩大地震帶分市,有誰還記得?

  【板書】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

  【提問】根據世界的兩大火山、地震帶分布,你們能否分析出中國是一個多震國,還是一個少震國?為什么?

  【板書】我國位于兩大地震帶上

  【講解】的確,我國是一個多震國家,請同學朗讀課本本節開始方框中的文字內容。

  【引導】中國的主要地震帶分布在哪兒?

  請你們閱讀參考資料,這是近幾十年來我國一些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你們各組能否在5分鐘內用紅色即時貼在中國地圖上把這些地區標出來?比比看,哪組完成得快?

  【提問】能不能根據你們自己的圖總結出我國主要地震帶的分布規律?哪個省大震多?地震多分布在什么地帶?(可引導學生分析出我國地震帶多分市在板塊交界處和山前凹陷地帶。)

  【讀圖】請大家看課本第38頁的圖3.23“我國的主要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圖”,請各組根據這幅圖補充你們自制的中國主要地震帶的分布圖。

  【板書】主要地震帶:

  東南部的臺灣省和福建沿海

  華北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

  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云南兩省西部

  西北的新疆、甘肅和寧夏

  【提問】我們生活的北京是多震區,還是少震區?

  【板書】——北京位于我國主要的地震帶上

  【講解】北京發生地震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北京有三大斷裂帶,其中有一條斷裂帶在石景山區,那就是八寶山一衙門口斷裂帶。而我們學校就位于這條斷裂帶上。

  【板書】——我校位于八寶山一衙門口斷裂帶上

  【講解】大家看到這個消息感到非常緊張,其實,只要我們充分注意防災、減災,地震就不那么可怕了。

  例如,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中24萬同胞罹難,但是距離震中唐山市僅100千米的青龍縣卻因為防災工作做得好,竟神話般地無一人傷亡,創造了罕見的奇跡,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1996年第9期《青年文摘》中的《唐山大地震中的奇跡》。

  再例如,1975年海城7.3級地震,九度區某醫院房屋保存完好,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基巖地基上的某建筑物(樓房)保存完好(可向學生展示《地震問答》中的實物照片)。

  【提問】顯然我們學校的選址是不合適的。那么,目前我們應該怎樣防震呢?(引導學生從震前預報、震發時躲避方法和震后間隙的撤離路線三方面討論。)

  【引導】現在咱們來實際演習一下震發時的躲避方法。

  師生共同演習。

  【提問】你家里應如何防震呢?你能不能把你想到的防災措施填入下表,回家后再補充上實施情況?

  【板書】

  【講解】請大家回家后動員全家人進行臨震演習,下節課請大家匯報演習情況。

  【提問】你知道長白山上白頭山天池嗎?為什么湖泊會出現在山頂呢?你知道黑龍江省的五大連池嗎?為什么五大湖泊會相連成串分布呢?

  【講解】請看書上有關這兩個湖泊的插圖,插圖下有文字解釋。

  【板書】二、火山的分布

  【講解】我國的火山有600多座,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高原南部、東北山區、中國臺灣、海南島等地。不過,近幾年來仍在活動的火山卻很少。最近噴發的一座火山是在新疆境內的昆侖山中。

  【板書】三、泥石流

  【提問】泥石流有什么危害?

  【提問】請你觀察“中國地形圖”,我國有哪些地方容易發生泥石流?

  【課堂小結】自然災害的發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災害的發生和分布是有規律可循的。只要我們人類能夠及早地防患于未然,就能把災害降到最小程度。

  【課堂練習】(略)

  【布置作業】請大家回家后動員全家人進行臨震演習,下節課請大家匯報演習情況。板書設計

  第五節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一、地震

  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

  我國位于兩大地震帶上

  主要地震帶:

  東南部的臺灣省和福建沿海

  華北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

  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云南兩省西部

  西北的新疆、甘肅和寧夏

  ——北京位于我國主要的地震帶上

  ——我校位于八寶山一衙門口斷裂帶上

  二、火山的分布

  三、泥石流

  小資料

  近幾十年來我國一些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

  1966年3月8日5時29分河北省邢臺地震,震級6.8級。

  1966年3月22日16時11分河北省邢臺地震,震級6.7級。

  1966年3月22日16時19分河北省邢臺地震,震級7.2級。

  1967年8月30日12時22分四川省爐霍地震,震級6.8級。

  1969年7月18日13時24分渤海地震,震級7.4級。

  1970年1月5日1時42分云南省通海地震,震級7.7級。

  1972年1月25日10時06分臺灣省東邊海中地震,震級8.0級。

  1973年2月6日18時37分四川省爐霍地震,震級7.9級。

  1974年5月11日3時25分云南省昭通地震,震級7.1級。

  1975年2月4日19時36分遼寧省海城地震,震級7.3級。

  1976年5月29日20時23分云南省龍陵、潞西地震,震級7.5級。

  1976年5月29日22時00分云南省龍陵、潞西地震,震級7.6級。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河北省唐山地震,震級7.8級。

  1976年7月28日18時45分河北省灤縣地震,震級7.1級。

  1976年8月16日22時06分四川省松潘、平武地震,震級7.2級。

  1976年8月23日11時30分四川省松潘、平武地震,震級7.2級。

  1981年1月24日05時13分四川省道穹地震,震級6.9級。

  1985年8月23日12時41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什地震,震級7.4級。

  1988年11月6日21時03分云南省耿馬、瀾滄地震,震級7.6級。(摘自《地震問答》)

第五節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篇4

  教學目標 

  1.態度目標:樹立防災、減災意識,在此基礎上設計并演練本校及自己家庭的防災、減災方案。

  2.能力目標:全組同學能夠相互協作,根據統計資料在中國圖上繪出中國主要火山、地震帶的分布,并能討論分析出它們的分布規律;能通過討論確定并演練本校和自己家庭的防災、減災方案。

  3.知識目標:全體學生能夠根據統計數據和有關圖像感知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優秀學生能夠簡單說明原因;每個學生能夠在一分鐘內至少說出我國三個地震多發的省和兩個火山分布區。

  教學理點

  幫助并指導學生在樹立防災、減災意識的基礎上,設計并演練學校及家庭的防災、減災方案。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真正樹立防災、減災意識,使每一個學生學會有用的防災、減災方法。

  教學媒體

  錄像機、電視機,中國政區圖和紅色即時貼圓片及參考資料(各組分組而坐,各組桌面均有配備)。

  教學過程 

  【導入  新課】

  【放錄像】唐山大地震現場實錄(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直接利用《中國地理》教學軟件中有關片段)。

  【教師引導】哪位同學經歷過地震,地震時是什么樣?大家說一說。

  【講解】通過剛才這段錄像和大家的討論,我OJ可以感受到地震災害是來勢兇猛和殘酷無情的。地震真的有這么可怕嗎?地震的分布和發生有無規律可循呢?

  【板書】第五節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一、地震

  【講授新課】

  【提問】初一時我們學過世界的兩大地震帶分市,有誰還記得?

  【板書】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

  【提問】根據世界的兩大火山、地震帶分布,你們能否分析出中國是一個多震國,還是一個少震國?為什么?

  【板書】我國位于兩大地震帶上

  【講解】的確,我國是一個多震國家,請同學朗讀課本本節開始方框中的文字內容。

  【引導】中國的主要地震帶分布在哪兒?

  請你們閱讀參考資料,這是近幾十年來我國一些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你們各組能否在5分鐘內用紅色即時貼在中國地圖上把這些地區標出來?比比看,哪組完成得快?

  【提問】能不能根據你們自己的圖總結出我國主要地震帶的分布規律?哪個省大震多?地震多分布在什么地帶?(可引導學生分析出我國地震帶多分市在板塊交界處和山前凹陷地帶。)

  【讀圖】請大家看課本第38頁的圖3.23“我國的主要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圖”,請各組根據這幅圖補充你們自制的中國主要地震帶的分布圖。

  【板書】主要地震帶:

  東南部的臺灣省和福建沿海

  華北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

  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云南兩省西部

  西北的新疆、甘肅和寧夏

  【提問】我們生活的北京是多震區,還是少震區?

  【板書】——北京位于我國主要的地震帶上

  【講解】北京發生地震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北京有三大斷裂帶,其中有一條斷裂帶在石景山區,那就是八寶山一衙門口斷裂帶。而我們學校就位于這條斷裂帶上。

  【板書】——我校位于八寶山一衙門口斷裂帶上

  【講解】大家看到這個消息感到非常緊張,其實,只要我們充分注意防災、減災,地震就不那么可怕了。

  例如,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中24萬同胞罹難,但是距離震中唐山市僅100千米的青龍縣卻因為防災工作做得好,竟神話般地無一人傷亡,創造了罕見的奇跡,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1996年第9期《青年文摘》中的《唐山大地震中的奇跡》。

  再例如,1975年海城7.3級地震,九度區某醫院房屋保存完好,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基巖地基上的某建筑物(樓房)保存完好(可向學生展示《地震問答》中的實物照片)。

  【提問】顯然我們學校的選址是不合適的。那么,目前我們應該怎樣防震呢?(引導學生從震前預報、震發時躲避方法和震后間隙的撤離路線三方面討論。)

  【引導】現在咱們來實際演習一下震發時的躲避方法。

  師生共同演習。

  【提問】你家里應如何防震呢?你能不能把你想到的防災措施填入下表,回家后再補充上實施情況?

  【板書】

  【講解】請大家回家后動員全家人進行臨震演習,下節課請大家匯報演習情況。

  【提問】你知道長白山上白頭山天池嗎?為什么湖泊會出現在山頂呢?你知道黑龍江省的五大連池嗎?為什么五大湖泊會相連成串分布呢?

  【講解】請看書上有關這兩個湖泊的插圖,插圖下有文字解釋。

  【板書】二、火山的分布

  【講解】我國的火山有600多座,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高原南部、東北山區、中國臺灣、海南島等地。不過,近幾年來仍在活動的火山卻很少。最近噴發的一座火山是在新疆境內的昆侖山中。

  【板書】三、泥石流

  【提問】泥石流有什么危害?

  【提問】請你觀察“中國地形圖”,我國有哪些地方容易發生泥石流?

  【課堂小結】自然災害的發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災害的發生和分布是有規律可循的。只要我們人類能夠及早地防患于未然,就能把災害降到最小程度。

  【課堂練習】(略)

  【布置作業 】請大家回家后動員全家人進行臨震演習,下節課請大家匯報演習情況。板書設計 

  一、地震

  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

  我國位于兩大地震帶上

  主要地震帶:

  東南部的臺灣省和福建沿海

  華北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

  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云南兩省西部

  西北的新疆、甘肅和寧夏

  ——北京位于我國主要的地震帶上

  ——我校位于八寶山一衙門口斷裂帶上

  二、火山的分布

  三、泥石流

  小資料

  近幾十年來我國一些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

  1966年3月8日5時29分河北省邢臺地震,震級6.8級。

  1966年3月22日16時11分河北省邢臺地震,震級6.7級。

  1966年3月22日16時19分河北省邢臺地震,震級7.2級。

  1967年8月30日12時22分四川省爐霍地震,震級6.8級。

  1969年7月18日13時24分渤海地震,震級7.4級。

  1970年1月5日1時42分云南省通海地震,震級7.7級。

  1972年1月25日10時06分臺灣省東邊海中地震,震級8.0級。

  1973年2月6日18時37分四川省爐霍地震,震級7.9級。

  1974年5月11日3時25分云南省昭通地震,震級7.1級。

  1975年2月4日19時36分遼寧省海城地震,震級7.3級。

  1976年5月29日20時23分云南省龍陵、潞西地震,震級7.5級。

  1976年5月29日22時00分云南省龍陵、潞西地震,震級7.6級。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河北省唐山地震,震級7.8級。

  1976年7月28日18時45分河北省灤縣地震,震級7.1級。

  1976年8月16日22時06分四川省松潘、平武地震,震級7.2級。

  1976年8月23日11時30分四川省松潘、平武地震,震級7.2級。

  1981年1月24日05時13分四川省道穹地震,震級6.9級。

  1985年8月23日12時41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什地震,震級7.4級。

  1988年11月6日21時03分云南省耿馬、瀾滄地震,震級7.6級。(摘自《地震問答》)

第五節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篇5

  教學目標 

  1.態度目標:樹立防災、減災意識,在此基礎上設計并演練本校及自己家庭的防災、減災方案。

  2.能力目標:全組同學能夠相互協作,根據統計資料在中國圖上繪出中國主要火山、地震帶的分布,并能討論分析出它們的分布規律;能通過討論確定并演練本校和自己家庭的防災、減災方案。

  3.知識目標:全體學生能夠根據統計數據和有關圖像感知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優秀學生能夠簡單說明原因;每個學生能夠在一分鐘內至少說出我國三個地震多發的省和兩個火山分布區。

  教學理點

  幫助并指導學生在樹立防災、減災意識的基礎上,設計并演練學校及家庭的防災、減災方案。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真正樹立防災、減災意識,使每一個學生學會有用的防災、減災方法。

  教學媒體

  錄像機、電視機,中國政區圖和紅色即時貼圓片及參考資料(各組分組而坐,各組桌面均有配備)。

  教學過程 

  【導入  新課】

  【放錄像】唐山大地震現場實錄(有條件的學?梢灾苯永谩吨袊乩怼方虒W軟件中有關片段)。

  【教師引導】哪位同學經歷過地震,地震時是什么樣?大家說一說。

  【講解】通過剛才這段錄像和大家的討論,我OJ可以感受到地震災害是來勢兇猛和殘酷無情的。地震真的有這么可怕嗎?地震的分布和發生有無規律可循呢?

  【板書】第五節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一、地震

  【講授新課】

  【提問】初一時我們學過世界的兩大地震帶分市,有誰還記得?

  【板書】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

  【提問】根據世界的兩大火山、地震帶分布,你們能否分析出中國是一個多震國,還是一個少震國?為什么?

  【板書】我國位于兩大地震帶上

  【講解】的確,我國是一個多震國家,請同學朗讀課本本節開始方框中的文字內容。

  【引導】中國的主要地震帶分布在哪兒?

  請你們閱讀參考資料,這是近幾十年來我國一些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你們各組能否在5分鐘內用紅色即時貼在中國地圖上把這些地區標出來?比比看,哪組完成得快?

  【提問】能不能根據你們自己的圖總結出我國主要地震帶的分布規律?哪個省大震多?地震多分布在什么地帶?(可引導學生分析出我國地震帶多分市在板塊交界處和山前凹陷地帶。)

  【讀圖】請大家看課本第38頁的圖3.23“我國的主要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圖”,請各組根據這幅圖補充你們自制的中國主要地震帶的分布圖。

  【板書】主要地震帶:

  東南部的臺灣省和福建沿海

  華北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

  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云南兩省西部

  西北的新疆、甘肅和寧夏

  【提問】我們生活的北京是多震區,還是少震區?

  【板書】——北京位于我國主要的地震帶上

  【講解】北京發生地震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北京有三大斷裂帶,其中有一條斷裂帶在石景山區,那就是八寶山一衙門口斷裂帶。而我們學校就位于這條斷裂帶上。

  【板書】——我校位于八寶山一衙門口斷裂帶上

  【講解】大家看到這個消息感到非常緊張,其實,只要我們充分注意防災、減災,地震就不那么可怕了。

  例如,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中24萬同胞罹難,但是距離震中唐山市僅100千米的青龍縣卻因為防災工作做得好,竟神話般地無一人傷亡,創造了罕見的奇跡,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1996年第9期《青年文摘》中的《唐山大地震中的奇跡》。

  再例如,1975年海城7.3級地震,九度區某醫院房屋保存完好,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基巖地基上的某建筑物(樓房)保存完好(可向學生展示《地震問答》中的實物照片)。

  【提問】顯然我們學校的選址是不合適的。那么,目前我們應該怎樣防震呢?(引導學生從震前預報、震發時躲避方法和震后間隙的撤離路線三方面討論。)

  【引導】現在咱們來實際演習一下震發時的躲避方法。

  師生共同演習。

  【提問】你家里應如何防震呢?你能不能把你想到的防災措施填入下表,回家后再補充上實施情況?

  【板書】

  【講解】請大家回家后動員全家人進行臨震演習,下節課請大家匯報演習情況。

  【提問】你知道長白山上白頭山天池嗎?為什么湖泊會出現在山頂呢?你知道黑龍江省的五大連池嗎?為什么五大湖泊會相連成串分布呢?

  【講解】請看書上有關這兩個湖泊的插圖,插圖下有文字解釋。

  【板書】二、火山的分布

  【講解】我國的火山有600多座,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高原南部、東北山區、中國臺灣、海南島等地。不過,近幾年來仍在活動的火山卻很少。最近噴發的一座火山是在新疆境內的昆侖山中。

  【板書】三、泥石流

  【提問】泥石流有什么危害?

  【提問】請你觀察“中國地形圖”,我國有哪些地方容易發生泥石流?

  【課堂小結】自然災害的發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災害的發生和分布是有規律可循的。只要我們人類能夠及早地防患于未然,就能把災害降到最小程度。

  【課堂練習】(略)

  【布置作業 】請大家回家后動員全家人進行臨震演習,下節課請大家匯報演習情況。板書設計 

  一、地震

  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

  我國位于兩大地震帶上

  主要地震帶:

  東南部的臺灣省和福建沿海

  華北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

  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云南兩省西部

  西北的新疆、甘肅和寧夏

  ——北京位于我國主要的地震帶上

  ——我校位于八寶山一衙門口斷裂帶上

  二、火山的分布

  三、泥石流

  小資料

  近幾十年來我國一些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

  1966年3月8日5時29分河北省邢臺地震,震級6.8級。

  1966年3月22日16時11分河北省邢臺地震,震級6.7級。

  1966年3月22日16時19分河北省邢臺地震,震級7.2級。

  1967年8月30日12時22分四川省爐霍地震,震級6.8級。

  1969年7月18日13時24分渤海地震,震級7.4級。

  1970年1月5日1時42分云南省通海地震,震級7.7級。

  1972年1月25日10時06分臺灣省東邊海中地震,震級8.0級。

  1973年2月6日18時37分四川省爐霍地震,震級7.9級。

  1974年5月11日3時25分云南省昭通地震,震級7.1級。

  1975年2月4日19時36分遼寧省海城地震,震級7.3級。

  1976年5月29日20時23分云南省龍陵、潞西地震,震級7.5級。

  1976年5月29日22時00分云南省龍陵、潞西地震,震級7.6級。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河北省唐山地震,震級7.8級。

  1976年7月28日18時45分河北省灤縣地震,震級7.1級。

  1976年8月16日22時06分四川省松潘、平武地震,震級7.2級。

  1976年8月23日11時30分四川省松潘、平武地震,震級7.2級。

  1981年1月24日05時13分四川省道穹地震,震級6.9級。

  1985年8月23日12時41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什地震,震級7.4級。

  1988年11月6日21時03分云南省耿馬、瀾滄地震,震級7.6級。(摘自《地震問答》)

第五節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篇6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掌握我國主要地震帶的分布。知道我國的火山及其分布。

  2.使學生了解泥石流的形成條件及其危害。了解我國泥石流多發地區的分布。

  3.對學生進行有關我國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方面的地理國情教育,培養學生的防災、減災意識。

  [教學重點]

  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我國主要地震帶的分布。

  [教具準備]

  1.我國主要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圖

  2.“地動儀”圖片

  3.地球儀

  [教學課時]

  本節教學安排1.5課時,第一課時講完“地震”,后半個課時講完“火山”和“泥石流”。

  [教學方法]

  講述法

  [教學過程 ]

 。ㄐ抡n引入)

  現在我們學習第三章最后一節。

  [板書] 第三章 第五節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講授新課)

  [提問] 同學們還記得世界上著名的兩大地震帶嗎?(學生議論、發言。教師在地球儀上向學生提示,共同說出答案。)

  [講述] 我國處在世界上兩大地震帶之間,是個多地震的國家。(教師可用地球儀指示)

  [板書] 一、多地震的國家

  [講述] 請同學們閱讀課文,了解我國本世紀初到八十年代中期的地震記錄,并閱讀“注解”,明確什么叫“震級”。

  [講述] 我國地震活動,在時間上呈現一定的周期性,大概有連續十幾年是活躍時期,接著十幾年是比較平靜的時期,再又是活躍時期。

  [板書] 1.活躍時期和平靜時期交替出現

  [講述] 在世界各國中,我國是有文字記載地震最早的國家,《竹書紀年》一書所記載的夏朝發生的地震,距今已有3800多年。

  [展示圖片] 出示“地動儀”圖片。

  [提問]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在中國歷史課本上曾學過,這個儀器名稱是什么?是哪個朝代、哪位科學家發明的?(學生回答,教師提示、糾正)

  [板書] 2.最早記載地震、發明地動儀的國家

  [掛圖] 掛出“我國主要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圖”。

  [講述] 我國地震活動比較多而且強烈的地區,多分布在地殼不穩定的部分,像大陸板塊和大洋板塊的接觸處,以及板塊斷裂破碎的地帶(教師邊講邊用地球儀指示)。例如,我國的臺灣、福建沿海正位于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云南兩省西部正位于地中!柴R拉雅地震帶上,還有一些地區地殼也不夠穩定。請同學們參考課本圖3·23,對照課文認識我國主要地震帶的分布。

  [指圖] 教師在“我國主要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圖”上指出四個地震帶的位置,請同學們一一說出它們的名稱。

  [板書] 二、主要地震帶

  1.東南部的中國臺灣和福建沿海

  2.華北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

  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云南兩省西部

  4.西北的新疆、甘肅、寧夏

  [指圖講述] 我國歷史上所發生的大地震,大多集中分布在上述四個地區。根據已有的資料記載,我國最大地震為8.5級,山東、西藏、寧夏各發生過一次。1556年陜西華縣(秦嶺東段北坡下)發生8級大地震,死亡80多萬人,是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地震。新中國成立后發生的危害最大的一次地震,是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震級為7.8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于400枚廣島原子彈,奪去了24萬人的生命,使唐山這座華北重鎮猛烈震動中成為一片廢墟。請同學們看課文“讀一讀”中一位外出急診的醫生講述的唐山大地震的情形。

  唐山地震后,唐山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已在一片廢墟上重建成一座欣欣向榮、擁有百萬以上人口的工業城市。(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本中“地震后的唐山”和“重建后的唐山”兩幅對比強烈的插圖,并請他們談談感想,從而使學生體會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承轉] 根據上面所述,我國的地震災害嚴重。現在同學們一定很關心下面要講述的問題:地震是否能夠預報?

  [板書] 三、地震監測和預報

  [講述] 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它是指地殼的天然震動。較大的地震,震前一般會有預兆,同學們可以看課本圖3·26。圖中所表示的是,地震前動物異常的情況。其實,除動物異常外,在氣象、地下水等方面都有表現,地震儀器上也有顯示,所以我們說,地震是可以預報的。例如,1975年2月4日,遼寧海城發生的7.3級地震,我國地震臺站在震前準確地作出預報,及時疏散居民,免遭重大損失。但是,目前從整個世界范圍來說,預報地震還不能像預報天氣那樣準確可靠,F在,我國已經在全國范圍建立了地震監測網絡,對地震預報也積累了不少經驗。今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地震預報會有更多的成果出現,也希望同學們學好科學知識,將來為地震預報做出貢獻。

  [閱讀回答] 閱讀課文“讀一讀”,回答:

  1.地震前,井水和動物會有哪些異,F象?

  2.發現井水和動物異,F象怎么辦?(學生議論、回答。教師再向學生說明:①自然界的異,F象并不一定是地震前兆,因此不能發現自然異常就自行預報地震,以免引起恐慌和混亂;②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每個人都應樹立防震意識,觀察到有關地震前兆的異,F象,應主動、就近向地震臺站和有關政府部門報告。)

  [練習] 在填充圖上填出我國主要地震帶的名稱。

  [板書] 四、火山的分布

  [提問] 請同學們閱讀圖3·27和圖3·28,想一想:為什么長白山主峰白頭山山頂會出現湖泊呢?為什么黑龍江省五大連池的湖泊相連成串呢?(學生議論、發言)

  [講述] 原來,它們都和火山活動有關。白頭山是一座火山,“天池”是火山口積水形成的山頂湖泊;五大連池所在的地方也有火山活動,“五大連池”就是五個相連成串的湖泊,它們是由火山噴出的熔巖堵塞河道形成的湖泊群。

  [講述] 我國的火山主要分布在以下幾個地方(指圖):內蒙古高原南部、東北山區、中國臺灣、海南島等地。

  我國已經知道的火山有600多座,可是近幾百年來仍在活動的卻很少。我國最近年代,也就是1951年5月,噴發的一座火山,是在新疆境內的昆侖山中。火山噴發也能引起地震,這叫火山地震。

  下面,我們學習另一種在我國許多地方經常發生、危害嚴重的自然災害——泥石流的知識。

  [板書] 五、泥石流

  [講述] 泥石流是突然爆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具有強大破壞力的特殊洪流。它多發生在山區,和地形、巖石、植被、氣候都有關系。

  [提問] 請同學們閱讀圖3·29,對照課文,說說泥石流發生的條件。(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提問] 再請同學們閱讀課文,說說泥石流有哪幾方面的危害。(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板書] 2.造成的危害

  [講述] 泥石流也是一種自然災害,我們應當認識它。預防泥石流也是我們防災、減災的一項重要任務。

  [提問] 泥石流發生在山區,我國哪些地方是泥石流的多發地區呢?(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總結] 地震、火山、泥石流都會危害人們生產、生活,我們應當認識它們,預防它們,盡量減少它們的危害。

  [練習] 1.我國火山分布在哪些地方?

  2.泥石流發生的條件有哪些?它有什么危害?

 。ú贾米鳂I )

  本節課文后的選做復習題1、2。

  [板書設計 ]

  一、多地震的國家

  1.活躍時期和平靜時期交替出現

  2.最早記載地震、發明地動儀的國家

  二、主要地震帶

  1.東南部的中國臺灣和福建沿海

  2.華北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

  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云南兩省西部

  4.西北的新疆、甘肅和寧夏

  三、地震監測和預報

  四、火山的分布

  五、泥石流

第五節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篇7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掌握我國主要地震帶的分布。知道我國的火山及其分布。

  2.使學生了解泥石流的形成條件及其危害。了解我國泥石流多發地區的分布。

  3.對學生進行有關我國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方面的地理國情教育,培養學生的防災、減災意識。

  [教學重點]

  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我國主要地震帶的分布。

  [教具準備]

  1.我國主要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圖

  2.“地動儀”圖片

  3.地球儀

  [教學課時]

  本節教學安排1.5課時,第一課時講完“地震”,后半個課時講完“火山”和“泥石流”。

  [教學方法]

  講述法

  [教學過程]

 。ㄐ抡n引入)

  現在我們學習第三章最后一節。

  [板書] 第三章 第五節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講授新課)

  [提問] 同學們還記得世界上著名的兩大地震帶嗎?(學生議論、發言。教師在地球儀上向學生提示,共同說出答案。)

  [講述] 我國處在世界上兩大地震帶之間,是個多地震的國家。(教師可用地球儀指示)

  [板書] 一、多地震的國家

  [講述] 請同學們閱讀課文,了解我國本世紀初到八十年代中期的地震記錄,并閱讀“注解”,明確什么叫“震級”。

  [講述] 我國地震活動,在時間上呈現一定的周期性,大概有連續十幾年是活躍時期,接著十幾年是比較平靜的時期,再又是活躍時期。

  [板書] 1.活躍時期和平靜時期交替出現

  [講述] 在世界各國中,我國是有文字記載地震最早的國家,《竹書紀年》一書所記載的夏朝發生的地震,距今已有3800多年。

  [展示圖片] 出示“地動儀”圖片。

  [提問]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在中國歷史課本上曾學過,這個儀器名稱是什么?是哪個朝代、哪位科學家發明的?(學生回答,教師提示、糾正)

  [板書] 2.最早記載地震、發明地動儀的國家

  [掛圖] 掛出“我國主要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圖”。

  [講述] 我國地震活動比較多而且強烈的地區,多分布在地殼不穩定的部分,像大陸板塊和大洋板塊的接觸處,以及板塊斷裂破碎的地帶(教師邊講邊用地球儀指示)。例如,我國的臺灣、福建沿海正位于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云南兩省西部正位于地中!柴R拉雅地震帶上,還有一些地區地殼也不夠穩定。請同學們參考課本圖3·23,對照課文認識我國主要地震帶的分布。

  [指圖] 教師在“我國主要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圖”上指出四個地震帶的位置,請同學們一一說出它們的名稱。

  [板書] 二、主要地震帶

  1.東南部的中國臺灣和福建沿海

  2.華北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

  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云南兩省西部

  4.西北的新疆、甘肅、寧夏

  [指圖講述] 我國歷史上所發生的大地震,大多集中分布在上述四個地區。根據已有的資料記載,我國最大地震為8.5級,山東、西藏、寧夏各發生過一次。1556年陜西華縣(秦嶺東段北坡下)發生8級大地震,死亡80多萬人,是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地震。新中國成立后發生的危害最大的一次地震,是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震級為7.8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于400枚廣島原子彈,奪去了24萬人的生命,使唐山這座華北重鎮猛烈震動中成為一片廢墟。請同學們看課文“讀一讀”中一位外出急診的醫生講述的唐山大地震的情形。

  唐山地震后,唐山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已在一片廢墟上重建成一座欣欣向榮、擁有百萬以上人口的工業城市。(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本中“地震后的唐山”和“重建后的唐山”兩幅對比強烈的插圖,并請他們談談感想,從而使學生體會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承轉] 根據上面所述,我國的地震災害嚴重。現在同學們一定很關心下面要講述的問題:地震是否能夠預報?

  [板書] 三、地震監測和預報

  [講述] 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它是指地殼的天然震動。較大的地震,震前一般會有預兆,同學們可以看課本圖3·26。圖中所表示的是,地震前動物異常的情況。其實,除動物異常外,在氣象、地下水等方面都有表現,地震儀器上也有顯示,所以我們說,地震是可以預報的。例如,1975年2月4日,遼寧海城發生的7.3級地震,我國地震臺站在震前準確地作出預報,及時疏散居民,免遭重大損失。但是,目前從整個世界范圍來說,預報地震還不能像預報天氣那樣準確可靠,F在,我國已經在全國范圍建立了地震監測網絡,對地震預報也積累了不少經驗。今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地震預報會有更多的成果出現,也希望同學們學好科學知識,將來為地震預報做出貢獻。

  [閱讀回答] 閱讀課文“讀一讀”,回答:

  1.地震前,井水和動物會有哪些異常現象?

  2.發現井水和動物異,F象怎么辦?(學生議論、回答。教師再向學生說明:①自然界的異常現象并不一定是地震前兆,因此不能發現自然異常就自行預報地震,以免引起恐慌和混亂;②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每個人都應樹立防震意識,觀察到有關地震前兆的異常現象,應主動、就近向地震臺站和有關政府部門報告。)

  [練習] 在填充圖上填出我國主要地震帶的名稱。

  [板書] 四、火山的分布

  [提問] 請同學們閱讀圖3·27和圖3·28,想一想:為什么長白山主峰白頭山山頂會出現湖泊呢?為什么黑龍江省五大連池的湖泊相連成串呢?(學生議論、發言)

  [講述] 原來,它們都和火山活動有關。白頭山是一座火山,“天池”是火山口積水形成的山頂湖泊;五大連池所在的地方也有火山活動,“五大連池”就是五個相連成串的湖泊,它們是由火山噴出的熔巖堵塞河道形成的湖泊群。

  [講述] 我國的火山主要分布在以下幾個地方(指圖):內蒙古高原南部、東北山區、中國臺灣、海南島等地。

  我國已經知道的火山有600多座,可是近幾百年來仍在活動的卻很少。我國最近年代,也就是1951年5月,噴發的一座火山,是在新疆境內的昆侖山中;鹕絿姲l也能引起地震,這叫火山地震。

  下面,我們學習另一種在我國許多地方經常發生、危害嚴重的自然災害——泥石流的知識。

  [板書] 五、泥石流

  [講述] 泥石流是突然爆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具有強大破壞力的特殊洪流。它多發生在山區,和地形、巖石、植被、氣候都有關系。

  [提問] 請同學們閱讀圖3·29,對照課文,說說泥石流發生的條件。(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提問] 再請同學們閱讀課文,說說泥石流有哪幾方面的危害。(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板書] 2.造成的危害

  [講述] 泥石流也是一種自然災害,我們應當認識它。預防泥石流也是我們防災、減災的一項重要任務。

  [提問] 泥石流發生在山區,我國哪些地方是泥石流的多發地區呢?(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總結] 地震、火山、泥石流都會危害人們生產、生活,我們應當認識它們,預防它們,盡量減少它們的危害。

  [練習]  1.我國火山分布在哪些地方?

  2.泥石流發生的條件有哪些?它有什么危害?

 。ú贾米鳂I)

  本節課文后的選做復習題1、2。

  [板書設計]

  第五節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一、多地震的國家

  1.活躍時期和平靜時期交替出現

  2.最早記載地震、發明地動儀的國家

  二、主要地震帶

  1.東南部的中國臺灣和福建沿海

  2.華北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

  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云南兩省西部

  4.西北的新疆、甘肅和寧夏

  三、地震監測和預報

  四、火山的分布

  五、泥石流

第五節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精選7篇) 相關內容:
  • 第五節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教學目標1.態度目標:樹立防災、減災意識,在此基礎上設計并演練本校及自己家庭的防災、減災方案。2.能力目標:全組同學能夠相互協作,根據統計資料在中國圖上繪出中國主要火山、地震帶的分布,并能討論分析出它們的分布規律;能通過討論...

  • 《泥石流--滾動的攪拌機》說明文 中考閱讀答案

    宇宙航行是當今人類最遠大、最美好的理想。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指出,宇宙航行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航天,即沖出地球大氣層,在太陽系的廣闊空間內活動;第二階段為宇航,即沖出太陽系、到銀河系和河外星系更加廣闊的宇宙空間活動。...

  • 《地震》說課稿范文(精選3篇)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17課《地震中的父與子》。下面我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與難點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 地震和火山(精選8篇)

    教學目的1.使學生知道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了解我國主要地震區的分布和原因,并初步了解有關地震監測、預報和抗御地震災害的常識;了解我國火山的分布。2.培養學生運用科學知識,正確理解和對待地震、火山等自然災害的態度和能力。...

  • 地震預測閱讀答案

    地震是怎么預測出來的?現在全世界都在努力研究地震預測,探索地震預測的有效途徑。下面由第一范文網小編為你帶來關于地震預測閱讀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地震預測閱讀材料地震預測的科學前提是認識地震孕育和發生的物理過程,包括地球介質...

  • 地震云閱讀答案

    地震云是指在地震發生前,填空出現不同以往的帶狀云,地震云分為四種,來看看是哪四種吧。下面由第一范文網小編為你帶來關于地震云閱讀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地震云閱讀材料①地震云是指地震即將發生時,震區上空出現的不同顏色的,如白色...

  • 2020年高考政治日本地震及其衍生問題的思考|教學資料

    浙江省高考政治二輪復習日本地震及其衍生問題【新聞背景】XX年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發生9.0級地震,震中位于日本本州島仙臺港東130公里處,震源深度24千米,東京有強烈震感,地震引發海嘯,并引發核泄漏危機。...

  • 地震中房子不倒的秘密閱讀答案

    智利建筑的抗震理念不是讓房屋用鋼筋鐵骨去硬扛,而是盡可能緩沖、釋放地震威力,最大限度保全建筑。下面由第一范文網小編為你帶來地震中房子不倒的秘密閱讀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地震中房子不倒的秘密閱讀材料南美的智利20xx年2月經歷了...

  • 第五節 地殼變動和火山地震(第三課時)

    第五節 地殼變動和火山地震(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1、初步認識地球內部圈——地殼、地幔、地核。2、初步認識地殼處于不斷運動之中,高大的山脈、海溝等地形是地殼運動的結果。3、認識火山的構造、火山噴發物以及火山活動情況的分類。...

  • 地震和火山

    教學目的1.使學生知道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了解我國主要地震區的分布和原因,并初步了解有關地震監測、預報和抗御地震災害的常識;了解我國火山的分布。2.培養學生運用科學知識,正確理解和對待地震、火山等自然災害的態度和能力。...

  • 地震和火山

    教學目的1.使學生知道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了解我國主要地震區的分布和原因,并初步了解有關地震監測、預報和抗御地震災害的常識;了解我國火山的分布。2.培養學生運用科學知識,正確理解和對待地震、火山等自然災害的態度和能力。...

  • 地理教案-地震和火山

    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學習,使學生知道我國是多地震的國家,并能結合世界地震帶的分布,分析我國多地震的原因;能夠指圖說出我國主要地震和火山的分布。 通過閱讀有關地震的檢測和預報的知識,培養學生樹立防災減災意識。...

  • 地震和火山

    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學習,使學生知道我國是多地震的國家,并能結合世界地震帶的分布,分析我國多地震的原因;能夠指圖說出我國主要的分布。 通過閱讀有關地震的檢測和預報的知識,培養學生樹立防災減災意識。...

  • 高一地理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脂县| 安陆市| 延边| 镇安县| 重庆市| 天气| 东阿县| 昌乐县| 沛县| 贵溪市| 囊谦县| 合山市| 贵德县| 曲水县| 嘉义县| 集安市| 东安县| 清河县| 萨迦县| 贵定县| 东乡族自治县| 梅州市| 乌审旗| 福清市| 张家界市| 梁河县| 祁东县| 亚东县| 明光市| 晋城| 梅河口市| 乐安县| 峨边| 阿尔山市| 通山县| 廊坊市| 酒泉市| 白河县| 无为县| 化州市|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