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第三節 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教學目標:1.用案例說明大牧場放牧業形成的區位因素和特點。
2.讀圖分析西歐乳畜業形成的區位因素,運用資料歸納乳畜業的特點。
3.對比分析西歐乳畜業和潘帕斯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
教材分析:這節書主要描述大牧場放牧業的分布、特點、區位和發展措施,以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為例,介紹大牧場放牧業區位因素的分析思路和方法;結合乳畜業產品的種類和地區分布,分析其區位特點, 以西歐乳畜業為例,總結分析西歐乳畜業區位因素的思路和分析內容,通過這節書的學習,意在借鑒外國經驗,促進我國畜牧業的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我國的乳畜業。課時安排建議第一課時大牧場放牧業,第二課時乳畜業.
重點難點:1.案例說明大牧場放牧業形成的區位因素和特點
2.讀圖分析西歐乳畜業形成的區位因素,運用資料歸納乳畜業的特點。
教學難點: 對比分析西歐乳畜業和潘帕斯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
教學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聯系實際、問題拓展等多媒體教學。
教具準備:世界地形圖、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電腦平臺、有關課文內容的圖片和錄像。
第一課時
(引入新課)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這節課我們將學習另一種農業類型,到底是哪一種農業類型呢?下面我們先看一小段錄像,請大家認真觀看,這錄像反映了什么農業類型。
放錄像: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提問:以上錄像內容反映了什么農業類型?(畜牧業)導入新課
板書:一、大牧場放牧業
講述:大牧場放牧業是一種面向市場的農業地域類型,主要分布在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國。
利用多媒體展示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提問
• 1、 主要分布國家的氣候共同特征?為什么這些國家可以發展大牧場放牧業呢?
• 2、 大牧場放牧業有什么特點?
干旱、半干旱氣候區,這些地區植被稀疏,不適宜經營種植業,只能用于放牧業。美國、阿根廷牧牛占重要地位,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養羊占重要地位。
特點:生產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典型代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發展大牧場牧牛業
展示阿根廷的氣候圖與草場圖
請大家閱讀案例4回答問題。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的例子,歸納大牧場放牧業這種農業地域類型的區位條件。
分析這個案例應提醒學生必須注意如下問題:
①對大牧場放牧業區位因素的相關分析不要孤立地看待, 自然因素是基礎,人文經濟因素是條件,科技進步(包括交通狀況和草場條件的改善)是"催化劑"。
②在分析圖3.15時,應重點把握該區域的海陸位置、地形、發達的鐵路運輸和便捷的海運條件等重要信息。
1)、有利的區位條件--
(1)氣候溫和,草類茂盛,是世界上優良的天然草場之一;
(2)地廣人稀,而且土地租金低,為牧場大規模經營提供了可能性;
(3)距海港近的區位優勢,促進了牧場的商品經營。
2)、為促進牧牛業發展,阿根廷人作了如下工作:
①鐵路的貫通,便于把肉牛運到港口城市屠宰加工后外運;
②采取圍欄放牧、劃區輪牧,種植飼料,打機井保證人畜飲水和牧草生長用水等措施,使牧場不退化
③飼養良種牛,加強對良種牛的培育,以及對牛群病害的研究。
3)、阿根廷地廣人稀,所產牛肉主要出口。海上冷凍船的發明,使潘帕斯牛肉的市場擴展到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