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的變化成因及其觀測》網絡教學設計
(3)虛擬性情境(√) (4)其它
2.學習情境設計
(1)真實性情境:實拍的觀測太陽黑子的視頻以及自己拍攝的月球照片。
(2)問題性情境:月相的成因、月相的變化規律、如何去觀測月相、如何操作望遠鏡等問題。
五、學習活動的組織
1.自主學習設計(打√并填寫相關內容)
類型:(1)拋錨式(√)
相應內容:月相的成因及其變化規律。
使用資源:地理課本、媒體資源及其月相相關學習網站。
學生活動:信息的獲取、分析、加工、整理;問題發現與解答。
教師活動:提出問題;學習資源獲取路徑的指導;問題解答咨詢。
2.協作學習設計(打√并填寫相關內容)
類型:(1)伙伴(√)
相應內容:如何操作望遠鏡?如何進行觀測等。
使用資源:地理教材;媒體資源;相關網站。
分組情況:全班分18小組、每3位學生為小組協同討論。 通過小組討論問題并發表論述。
教師活動:總結點評作品反饋學習問題
類型:(2)協同(√)
相應內容:共同商量探討解決本節提供的在線測試。
使用資源:地理教材;媒體資源;相關網站。
分組情況:全班分18小組、每組3位學生、全班協同討論。 通過協作討論區對學習問題發表論述。 歸納概括整理得出結論。
3.教學結構流程的設計
通過觀看“明月幾時有”flash mtv導入讓學生先有“月球”的概念;通過學生自己觀看“月球介紹”視頻,自己對比兩張圖片,分析月球的表面上到底有些什么;通過觀看“月相的成因”視頻和觀看“月相變化”flash讓學生自己分析出月相變化的真正原因;之后,通過“模擬望遠鏡“等讓學生學會自己動手操作望遠鏡的能力;由學生通過自己平常的觀測來向大家展示“月相的變化規律”;通過一首唐詩,讓學生逐步學習月相變化與唐詩的關系,然后由學生自己動手做在線測試,檢測自己的學習效果;通過師生互動,掌握月相的作用;最后通過觀看“楊利偉太空游”視頻,增加同學們的愛國情感。
六、學習評價設計
1.測試形式與工具(打√)
(1)堂上提問(√) (2)書面練習 (3)達標測試
(4)學生自主網上測試(√) (5)合作完成作品 (6)其它
2.測試內容
李白“靜夜思”中的月相等5題月相題目、望遠鏡快速操作、月相如何應用于實際等。
七、教學板書設計
1.2 月相的成因、變化及其觀測
一、月面纜勝
二、月相的成因
1.新月
2.上弦月
3.滿月
4.下弦月
三、月相的觀測
1.肉眼
2.雙筒望遠鏡
3.虛擬天文望遠鏡
四、月相的變化規律
五、月相與詩詞
六、月相的利用
七、登月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