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知新學案之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
第一課 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
[教學要求]
(一)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解析貨幣在商品交換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職能,理解金錢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意義。
(二)教育教學目標要點
1、知識目標:
①了解紙幣產生的原因。紙幣的含義、優點及發行規律。
②知道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
③了解貨幣流通公式、通貨膨脹、通貨緊縮。
(三)教學重點難點
1、紙幣
2、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知識梳理]
紙幣
(1)紙幣的優點及其含義:
①紙幣的產生:金屬貨幣——鑄幣——紙幣
②紙幣的優點:成本低、容易保管、攜帶和運輸,避免鑄幣在流通中的磨損。
③紙幣的定義: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
(2)紙幣的發行規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速度
(3)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如果紙幣發行量超過這個限度,就會引起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影響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的經濟秩序。紙幣的發行量如果小于這個限度,會引起通貨緊縮,商品銷售困難,直接阻礙商品流通。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出現了用電子計算機進行貯存、轉帳、購買、支付的“電子貨幣”。
[思維點撥]
2、人民幣升值的利弊對比
利 弊
1、 有利于中國進口
2、 原材料進口依賴型廠家成本下降
3、 國內企業對外投資能力增強
4、 在華外商投資企業盈利增加
5、 有利于人才出國學習和培訓
6、 外債還本付息壓力減輕
7、 中國gdp國際排名提高
8、 增加國家稅收收入
9、 中國百姓國際購買力增強 1、 不利于中國出口
2、 可能加劇市場投機行為
3、 中國吸引海外投資優勢減弱
4、 出口減少可能導致國內就業壓力加大
5、 可能導致出現通貨膨脹
6、 單純依靠價格優勢的產業受沖擊
7、 可能加劇低收入群體的支出負擔
3、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含義 危害 解決措施
通貨膨脹 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全面、持續的物價上漲的現象 物價上漲,紙幣貶值,購買力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降低;商品銷售困難,社會經濟生活持續混亂。 政府要控制貨幣供應量
減少財政支出
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
適當抑制居民消費
通貨緊縮 與通貨膨脹相反,表現為物價全面、持續下跌 物價下降,影響投資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費心理,對經濟的長遠發展不利 政府要控制貨幣供應量
增加財政支出
擴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
適當鼓勵居民消費
[點擊誤區]
紙幣本身沒有價值,它只是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國家有權發行紙幣,有權決定紙幣的面值,有權決定紙幣的發行量,但不能任意發行,同時,國家無權規定其購買力。
[典例分析]
[例1](XX年江蘇卷)下列有利于化解通貨膨脹的措施是
a.調整匯率 b.降低利息 c.增發國債 d.提高貸款利率
解析:a與題意不符,b、c是化解通貨緊縮的措施,只有d項符合題意。提高貸款利率,有利于減少投資需求和貨幣流通次數,這樣有利于化解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