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政治教案 > 高中政治教案 > 高三政治教案 > 高三復習教案.§第45講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宗教問題的基本原則

高三復習教案.§第45講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宗教問題的基本原則

高三復習教案.§第45講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宗教問題的基本原則


 

§45講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宗教問題的基本原則

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我國民族和宗教的基本概況,正確認識我國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擁護和執行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增強民族團結觀念,努力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教學重點: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我國的宗教政策。

教學難點 :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我國的宗教政策

教學方法:比較分析法

教學過程 :

(一)民族

1、產生:民族是人類歷史上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2四個基本特征: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共同心理素質

民族的這四個基本特征是有內在聯系的。它們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在民族產生、形成過程中,共同地域和共同經濟生活是首要的前提條件,它們共同語言和共同心理素質的形成,提供了地理空間和物質基礎。反過來,共同語言和共同心理素質的形成,又促進了共同地域的鞏固和共同經濟生活的發展。四個基本特征是識別民族的基本依據。民族的四個基本特征是從民族形成的一般過程來說的,但是某一民族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其特征將會有變化,有些民族四個特征不一定齊備。

課堂思考:民族與階級和國家有何不同?

民族不同于階級,階級是以人們對生產資料的占有關系不同而劃分的;民族則是以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質四個基本特征劃分的。在階級社會中,民族是由不同階級的人們組成的。在社會主義社會,階級消滅了,但民族還存在。民族也不同于國家,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一個國家,可以是一個民族,也可以是多個民族所組成;國家不一定像民族那樣有共同的語言,一個國家可以有多種語言存在。而一個民族可以是屬于一個國家,也可以分屬于幾個國家。

3、我國的民族

1)組成:漢族和少數民族(中華民族)

2)分布特點:以漢族為主體,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

3)貢獻:共同締造了偉大的祖國

①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②開拓遼闊疆域和多種經濟

③共同創造祖國燦爛文化

④抵抗殖民侵略、共同保衛祖國的邊疆

⑤共同創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4)關系: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關系

5)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

①民族平等原則

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權利。

②民族團結原則

民族團結是指各民族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聯合的關系。

阻礙民族團結的因素: 一是由于受國內外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國局部地區仍然存在某些不安定因素,國外某些敵對勢力從未放棄利用民族問題對我國進行顛覆和滲透,妄圖分裂我們的國家,對此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是大民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的影響。大民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都是剝削階級思想在民族問題上的反映,是民族團結的腐蝕劑。我們要堅決反對和克服大民族主義,主要是大漢族主義,同時也要反對和克服地方民族主義。
  作為中學生應該:在思想上,要充分認識民族團結的重要意義,不應該有大民族主義的思想,也不應該有地主民族主義的思想,不講不利于民族團結的話,不做破壞民族團結的事。在行動上,要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要團結幫助少數民族同學等。

③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各民族共同繁榮:指各民族的政治、經濟、教育、科學、文化都得到發展,民族素質得到提高。這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政治、經濟等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二是民族自身的發展和提高。我國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考道德素質的提高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戰略目標。貫徹共同繁榮原則也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振興,提高全民族素質的要求,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

三個原則相互聯系,不可分割。如果存在民族壓迫,民族不平等,就不會有民族團結;另外,民族團結也不可能建立在長期存在先進、落后的差距上,經濟是基礎,如果不改變少數民族地區貧困落后的狀況,民族團結就沒有強有力的物質保證。可見,各民族的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的發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

民族工作根本任務:加快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

6)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①含義: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主聚居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使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自己管理本地區的內部事務。

②原因:

第一、適合國情

Ⅰ、中國自秦漢以來,就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Ⅱ、我國民族有自己的分布特點

Ⅲ、我國各民族在長期斗爭中形成了政治認同

第二、優越性四個有利于

 

Ⅰ、把國家的集中統一和少數民族自治結合起來

Ⅱ、把國家方針政策和少數民族地區具體特點結合起來

Ⅲ、把國家富強和民族繁榮結合起來

Ⅳ、把各民族熱愛祖國的感情和熱愛本民族的感情結合起來

③民族區域自治區與特別行政區的關系

區別:

實行的制度不同:社會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制度

建立的區域不同:少數民族聚居區;港澳臺地區

建立的目的不同:民族團結;祖國統一

享有的權力不同:廣泛權力;高度自治權

聯系:都是國家的地方行政區域;都享有比一般行政區域更多的權力

(二)宗教

1、本質: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對現實生活的虛幻反映,是一種唯心主義世界觀

2、分類: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

3、作用:有消極作用,也有積極作用

4、宗教信仰與封建迷信的關系

1)聯系:都是有神論,不科學;有一定消極作用

2)區別:

組織不同:正式;非正式

目的不同:按神的意志辦事;騙取錢財

政策不同:依法保護;制止取締

作用不同:消極作用的大小不同

(三)我國的宗教

1、五大宗教

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

2、變化(階級根源基本消失本質沒有變

1宗教成為教徒獨立自主自辦的事業

2宗教組織成為聯系各自信教群眾的愛國組織

3廣大宗教群眾擁護社會主義,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力量

3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內容

①全面理解和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宣傳無神論的自由。其實質是要使宗教信仰成為公民個人選擇的問題,成為公民個人的私事。

②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

③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2)實施這一政策的原因

①符合宗教自身規律

②有利于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

③有利于團結信教群眾

3)要求

①反對封建迷信活動

②反對邪教,抵制邪教活動

③努力樹立科學世界觀

針對練習:

1、我們在處理同宗教朋友之間關系的原則是政治上團結合作,思想上相互尊重。對這句話的正確理解是(      C  

A我國宗教的本質發生了變化

B在我國現階段,宗教的消極作用已經消失

C信教群眾和不信群眾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D宗教仍然是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2、我國是一個多種宗教并存的國家,現有各種宗教信徒1億多人,宗教活動場所8.5萬余處,全國性和地方性宗教團體3千多個,各教都出版經典、書刊。這說明(  A     

A我國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B宗教組織可以向社會宣傳有神論

C國家鼓勵群眾的信教活動

D宗教的消極作用已經消失

3、九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共有428人,占代表總數的14.37%,比同期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高出5個白分點,這表明(  B    

A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特點

B少數民族與漢族平等地參與國家管理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得到不斷發展

D各民族的經濟文化發展消除了不平衡

4、青藏鐵路二期工程目前已鋪軌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凍土地帶,鐵路修建者們克服了重重困難,努力將其建設成為一條生態路,讓藏族等少數民族同胞從中得到更多實惠,這表明( B)

A國家投資青藏鐵路的資金屬于消費

B我國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C我國解決了各民族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D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意義在于實現少數民族地區的自給自足

5、民族是歷史上形成的穩定的人們共同體,這種共同體以 為基礎。(C)

A、血緣關系 B、氏族關系 C、地域 D、部落聯盟

6.在民族的四個基本特征中,區別民族的最顯著的特征是(D

A.共同語言 B.共同地域 C.共同經濟生活 D.共同心理素質

7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是   B

A.少數民族高度獨立的自治B.在國家統一領導下的自治

C.少數民族有自己的中央政權機關的自治 D.類似聯邦制式的自治

8、當代世界上流行最廣、影響最深的宗教主要是(D

A.基督教、伊斯蘭教、天主教

B.伊斯蘭教、大乘佛教、小乘佛教

C.東正教、佛教、基督教

D.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

9、材料一:在九屆全國政協中,各民族不分大小,都有自己的政協委員

材料二:1994年中央和其它省市無償支援西藏62項工程

材料三:50年代以來,中央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億元,1997年與1991年相比西藏國民生產總值增長99.6%,適齡兒童入學率提高32 .6%

1)上述材料體現出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哪些基本原則?

2)材料一、二、三分別說明了這些原則的哪些具體內容?

 

參考答案:

1)上述材料分別體現出我國政府處理民族關系的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2)材料一說明我國各民族在政治地位上的平等關系;材料二說明我國各民族之間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團結合作關系;材料三說明黨和國家對少數民族采取了積極扶持的政策,以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10、材料1:近年來,少數民族干部以每年遞增上萬人的速度增長。在西藏,全區藏族干部和其他少數民族干部占全區干部總數的70%以上。

    材料230多年來,中央對西藏的財政補貼已達211億元,極大地改善了西藏的交通、能源、通信基礎設施和文化教育落后的狀況。

1)材料一、二說明我國是怎樣處理民族關系的?

2)我國堅持民族平等原則,為什么對西藏這個少數民族地區進行大量的財政補貼?

    參考答案:(1 材料一、二說明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2)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是各民族平等、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各民族共同繁榮是實現民族平等、團結的必要條件;由于自然條件和歷史上的種種原因,我國民族經濟文化的發展很不平衡,有些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很落后,各民族之間存在著事實上的差異;對少數民族地區采取特殊補貼照顧政策,有利于推動那里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改變其落后面貌,從而真正實現各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

 

 

 

 


高三復習教案.§第45講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宗教問題的基本原則 相關內容:
  • 高三復習教案.§第40講 正確處理公民與國家關系,正確對待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第40講 正確處理公民與國家關系,正確對待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教學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與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及我國公民與國家的和諧統一的新型關系,樹立維護國家利益的觀念、權利義務統一的觀念、法制觀念...

  • 高三復習教案.§第39講 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第39講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教學目標:了解“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的含義、本質、目的;明晰“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關系;提高從法律角度分析和思考現實問題的能力;樹立法制觀念和意識,在現實生活中能夠依法辦事,維護憲...

  • 高三復習教案.§第38講 我國國家機構的組織體系、組織原則

    §第38講 我國國家機構的組織體系、組織原則教學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有關國家機構的基本知識及我國國家機構的設置;初步學會運用辯證分析的方法闡釋國家機構與國家性質、國家職能的關系,明確國家機構活動原則,學會透過事物的現象...

  • 高三復習教案.§第36講我國的國家結構形式

    §第36講我國的國家結構形式教學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國家結構形式的含義及當代國家結構形式基本類型、我國的國家結構形式;明確我國必須遵循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原則;并能夠運用這些觀點分析現實政治問...

  • 高三復習教案.§第33講 國體、政體及其相互關系

    §第33講 國體、政體及其相互關系教學目標:使學生正確理解國家的含義,明確國體與政體的關系,初步培養學生運用唯物辯證法的觀點分析社會政治現象及其關系的能力, 增強學生的政治涵養和國家觀念。...

  • 高三復習教案.§第32講 發展市場經濟和集體主義

    §第32講 發展市場經濟和集體主義教學目標:掌握集體主義的含義和內容,理解集體主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活動中的調節作用。能夠用正確的價值標準,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不同價值觀進行比較,并作出正確的價值選擇。...

  • 高三復習教案.§第31講 價值觀、人生價值、人生理想及其實現

    §第31講 價值觀、人生價值、人生理想及其實現教學目標:掌握價值、價值觀、人生價值、人生理想的含義和關系;明確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在人生價值和理想實現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反對“...

  • 高三復習教案.§第30講 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

    §第30講 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教學目標:了解改造世界的內容,理解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關系,同時,實踐的過程中努力實現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統一,初步樹立自覺地改造世界,積極地為社會做出貢獻,實現個人人生價值的...

  • 高三復習教案.§第47講 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47講 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教學目標:正確認識外交政策的含義和性質,明確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點,能夠運用其知識分析現實生活中各國特別是我國的對外活動,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發揚愛國主義精神。...

  • 高三復習教案——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網友來稿)

    韓維加學習重點:所謂信息,是指通過閱讀而得到的知識、消息、情報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詞語、符號、數據等。高考的《考試說明》把“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列為現代文閱讀能力的一條要求。閱讀,一定要有信息觀念。...

  • 高三復習:影響消費的因素及其作用學案

    【復習重點】①消費的作用②消費的影響因素③消費的類型④消費水平⑤宏觀調控與消費⑥消費、出口、投資的關系【知識儲備】1.影響消費的因素 2.消費的作用3.消費類型與消費水平標準分類產品的類型交易方式消費目的消費結構,反映人們各類消...

  • 高三復習教案.§第35講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35講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學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明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它的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明確國體與政體的關系;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社會基本政治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

  • 高三復習教案.§第34講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及其國家職能

    §第34講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及其國家職能教學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民主與專政的關系;了解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明確現階段我國的國家職能,能夠運用國家性質與國家職能關系的原理闡明現階段我國國家的根本任務,用...

  • 第25課 北朝的民族大融合(精選2篇)

    天津市南開中學 王慶民(一)教學目的 1.基礎知識: 北魏的建立及其統一黃河流域;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內容和意義;北朝政權的更替和北周統一北方。...

  • 認識少數民族教案(通用5篇)

    活動目標:1、激發幼兒熱愛祖國、團結少數民族的情感。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3、引導幼兒初步認識維吾爾族、蒙古族的聚居地、服飾、風俗習慣等,知道他們是少數民族。...

  • 高三政治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珠穆沁旗| 浦北县| 电白县| 榕江县| 淮阳县| 迁西县| 郸城县| 安乡县| 聂荣县| 澳门| 常州市| 鞍山市| 榆社县| 江源县| 宣城市| 舒城县| 霍山县| 沈阳市| 尼勒克县| 和田县| 竹北市| 华池县| 卓尼县| 陆良县| 绵阳市| 白河县| 灵璧县| 厦门市| 凌源市| 阿鲁科尔沁旗| 隆回县| 遵义县| 囊谦县| 石阡县| 五大连池市| 广平县| 阳高县| 江永县| 青海省| 阿合奇县| 陆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