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復習教案.§第30講 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
§第30講 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
教學目標 :了解改造世界的內容,理解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關系,同時,實踐的過程中努力實現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統一,初步樹立自覺地改造世界,積極地為社會做出貢獻,實現個人人生價值的意識和信念。
教學重點:1、改造“三觀”是改造主觀世界的核心
2、努力在實踐中自覺改造主觀世界
教學難點 :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的活動相互聯系又相互促進
教學方法:講解法,調查舉例法
教學過程 :
一、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的內容
1、改造客觀世界包括“兩個改造”,即改造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的活動是相互聯系又相互促進的。
(1)改造自然界
就是按照自然界固有的屬性與規律,變革自然物的原始形態,使自然界發生和諧的變化,創造出新的人工形態物和物質資料,以滿足人類生產和生活需要。
(2)改造人類社會
就是變革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或管理體制,改變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使社會面貌發生變化,不斷進步。
(3)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的關系----相互聯系又相互促進:
改造自然的活動推動著生產和科學文化的發展,從而,也推動著社會制度的變革和發展。正確改造社會的活動調整和改變了經濟、政治、思想等各個領域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推動科學文化的進步和社會生產的發展,也就推動改造自然的活動越來越向縱深發展。
2、改造主觀世界包括“三個改造”,即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認識能力,改造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關系。
(1)改造思想:
主要是指改造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思想改造處于改造主觀世界的核心地位。
改造思想的主要內容是改造“三觀”,因而改造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就在改造主觀世界中居于核心地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統一的,世界觀決定人生觀、價值觀。
(2)改造認識能力
是指學習和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提高文化素養、科學水平和勞動技能。
改造認識能力和思維方法的途徑:
通過認真學習哲學和各門具體科學,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改善知識結構,從而改進思維方法,提高認識能力.
(3)改造“三觀”是改造主觀世界的核心
關系——改造主觀世界的核心是改造思想,改造思想的主要內容是改造“三觀”,即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就使得改造“三觀”在改造主觀世界中居于核心地位。
原因——人的其它精神要素都要受這“三觀”的影響,并在它們的支配下形成特定的精神活動的指向性。科學的“三觀”不能自發形成,只有在實踐的基礎上,通過自覺學習,努力改造主觀世界才能確立。
必要性——只有在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科學的“三觀”,才能克服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才能消除頹廢的人生觀的影響,抵制一切腐朽思想的侵襲,推動個人的全面發展。
重要性——一方面當今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復雜,大大增加了人們正確認識客觀世界的難度;另一方面,人們的思想意識受市場經濟和外來文化觀念的影響,與我們一貫倡導的“三觀”發生了背離和沖突。因此,通過樹立科學的“三觀”,可以糾正人們的思想偏差,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系,使自己更好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的關系
1、基本觀點: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
一方面,改造客觀世界是改造主觀世界的前提,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著自己的主觀世界。
另一方面,改造主觀世界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改造客觀世界,通過自覺改造主觀世界,又能提高提高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力。
在這種相互作用中,人們不斷地改善著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關系,實現著促進客觀世界的發展和人自身不斷完善的雙重目的。
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都離不開社會實踐。因而我們必須自覺投身社會實踐。
2、努力在實踐中自覺改造主觀世界
“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主觀世界”這不等于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主觀世界自然得到改造。
因為,改造世界包括“三個改造”,其核心是改造“三觀”。“三觀”人人都有,但是科學的“三觀”不會自發形成,只有在實踐基礎上自覺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三觀”,克服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以及頹廢的人生觀的影響,才能轉變主觀世界。
因此,必須做到:積極參加社會實踐;認真學習科學理論和文化知識;深入群眾,與人民群眾的實踐相結合;克服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以及頹廢的人生觀的影響,抵制一切腐朽思想的侵襲;在實踐的基礎上努力達到主觀與客觀、個人與社會的統一。
課堂思考:建設物質文明和建設精神文明與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之間有什么關系?
“兩個文明”建設與“兩個改造”之間是相互聯系的。改造客觀世界的結果形成物質文明,改造主觀世界的結果形成精神文明,因而說,兩個文明是兩個改造的結果和表現,兩個改造是兩個文明的前提和基礎。
三、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中追求的境界
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的過程中追求的兩種境界:
1、世界觀境界:在實踐中實現主觀與客觀的科學統一。我們應該確立想問題、辦事情的正確價值導向,正確地認識客觀實踐,成功地改造主觀世界。
2、人生觀境界:在實踐中實現個人與社會的正確統一。我們應該自覺地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積極地為社會做出貢獻,同時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
熱點引導:
【背景材料】
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六報告中強調,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必須以改革的精神推進黨的建設,不斷為黨的肌體注入新活力。必須既善于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又善于組織引導干部和黨員在實踐中加強主觀世界的改造。
【分析點撥】
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改造主觀世界是為了更好的改造客觀世界,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著自己的主觀世界。廣大黨員干部既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又要注意認真學習,用科學理論和現代知識武裝頭腦。只要不斷改造主觀世界,才能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更好地發揮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帶人民建設好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針對練習:
1、胡錦濤在2003年7月1日中央“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要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務必要注重做到三個結合。其中之一就是堅持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相結合。下面正確認識是(C)
A、改造主觀世界和改造客觀世界是統一的,沒有質的區別,所以要、且能結合
B、要寓改造客觀世界于改造主觀世界的過程中
C、努力改造主觀世界有利于推進改造客觀世界的進程
D、要先改造客觀世界,然后改造主觀世界
2、“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是至理名言。這里說的“改造”一詞我們應這樣理解( D )
①是指改造主觀世界 ②意味著要接受勞動改造 ③意味著摒棄錯誤認識,能夠以更高的水平從事新的實踐活動 ④意味著提高、意味著前進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改造我們的主觀世界就是要實現(B )
①德治與法治的結合 ②主觀與客觀的科學的統一 ③個人與社會的正確統一 ④民主與法制的結合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4、4、我們應當追求的世界觀的境界和人生觀的境界分別是(C)
A、實現實踐和認識的統一;實現個人與集體的統一
B、實現物質與運動的統一;實現個人與群眾的統一
C.實現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實現個人與社會的統一
D、實現書本與實際的統一;實現個人與他人的統一
5、毛澤東同志在談到他做社會調查時這樣說:“沒有滿腔的熱忱,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這些肺腑之言告訴我們,要在實踐中鍛煉成才,為社會做出貢獻,就要努力做到 (B)
A.把讀書和實踐密切結合起來
B.要虛心向工農學習,向群眾學習
C.把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結合起來
D.處理好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關系
6、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客觀實際要求人們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換動腦筋”。這表明“轉變觀念”、“換動腦筋”(A)
A.實際上就是哲學上所講的“改造主觀世界”
B.實際上就是階級斗爭時代的“思想改造”
C.在本質上是改造客觀物質世界
D.客觀事物的變化一定會引起人的思想意識的變化
7、“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是統一的,改造了客觀世界也就改造了主觀世界。”這種觀點 (D)
①肯定了改造主觀世界與改造客觀世界的聯系
②否定了改造主觀世界與改造客觀世界的區別
③否定了改造主觀世界需要加強學習修養,自覺以科學理論為指導
④肯定了改造主觀世界可以自發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有些人認為人的知識一是來源于實踐,二是來源于書本知識。這一觀點(B)
A.是正確的,因為它明確了認識的兩條途徑
B.是錯誤的,因為它混淆了認識的來源和認識的途徑
C.是正確的,因為它看到了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D.是錯誤的,因為它否認了認識對實踐的反作用
9、在學習“在實踐中改造主觀世界”一課時,老師讓同學圍繞“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的關系”進行討論:
甲同學說:“實踐改造客觀世界,學習改造主觀世界。”
乙同學說:“學習為了改造客觀世界,實踐為了改造主觀世界。”
丙同學說:“改造主觀世界和改造客觀世界是統一的,既離不開實踐,也離不開學習。”
試運用所學知識對三位同學觀點加以分析。
答案:(1)同學甲的觀點認識到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以及加強學習對改造主觀世界的作用,但否認了改造主觀世界的基礎是實踐,脫離實踐去改造主觀世界是不科學的。(2)同學乙看到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是改造客觀世界,但歪曲了實踐的目的。人們通過實踐對自然界和社會進行改造是為了滿足人們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因此乙的觀點同樣是片面的。(3)同學丙正確地指出了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的統一關系。實踐是主觀與客觀、個人與社會統一的基礎,在實踐基礎上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而主觀世界的改造又能提高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力。所以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都離不開實踐和學習。
10、河北農業大學自1979年開始參與綜合開發太行山,師生們二十多年如一日,把科學技術送到山區人民手中,把論文寫在太行山上。為山區人民脫貧致富建立了功勛,逐步探索出一條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送科技進山。振興山區經濟的路子,被譽為“太行山道路”。在為山區農業服務的同時。他們也取得許多高水平成果。自“七五”以來,共取得科研成果3542項,其中63項達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169項獲國家、省部級獎勵。創造經濟效益難以計數。今天,河北農大新一代知識分子,正沿著這條“太行山道路”闊步前進。
請結合實際談談“太行山道路”對我們青少年有何啟示?
答案:青年學生必須在實踐中鍛煉成才,為社會多做貢獻。①必須處理好學習書本知識和掌握實際知識的關系。既要認真學習書本知識,又要把書本知識用于指導實踐,把書本知識變成實際知識。②要處理好個人和群眾的關系,尤其是和工農群眾的關系。要與工農群眾相結合,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必須堅持為人民、為工農服務的方向,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依靠人民群眾,用學到的知識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③要處理好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的關系,像河北農大的師生那樣投身于人民群眾的實踐,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實現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個人和社會的統一。
11、胡錦濤在2003年7月1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上發表的講話中指出:“實現人民的愿望、滿足人民的需要、維護人民的利益,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當前,擺在全黨全國人民面前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就是要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
運用有關哲學道理回答:
(1)為什么“實現人民的愿望、滿足人民的需要、維護人民的利益,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2)怎樣理解“當前,擺在全黨全國人民面前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就是要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
(3)請結合自己的認識談談我們目前應當怎樣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
答案:(1)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2)第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實踐,需要有科學理論的指導。第二、認識對對實踐有反作用,科學理論對實踐有巨大的指導作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國際國內形勢發展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是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的實踐有巨大的指導作用。只有深入學習領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實質,才能自學地把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貫徹到實踐中去。同時,認識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只有貫徹好、落實好“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才能使其在黨領導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中變為強大的動力,促進實踐的發展。第三、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和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標志。只有在實踐中貫徹、落實“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才能使“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接受實踐的檢驗,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展。
(3)堅持學習和指導實踐相結合;堅持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相結合;堅持運用與發展的結合。